人教版九年级全册《13.2 内能》2022年同步练习卷(1)
一 、单选题(本大题共14小题,共80分)
1.(6分)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不正确的是
A. 温度是物体分子平均动能的宏观表现,也就是大量分子热运动的集体表现
B. 内能包括物体内部分子无规则热运动动能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能
C. 热量是热传递过程中内能的改变量,热量是过程量
D. 物体吸收热量时,内能一定变大,温度一定升高,物体放出热量时,内能一定减小,温度一定降低
2.(6分)在温度为环境下有半瓶水,将小冰块放入水中直至冰全部融化成水时,该过程中
A. 水的内能减少 B. 冰发生熔化现象
C. 水分子运动越剧烈 D. 冰块放出热量
3.(6分)在如图所示的各事例中,属于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 搓手,手变暖和 B. 加热,水温升高
C. 压活塞,硝化棉燃烧 D. 滑滑梯,臀部发热
4.(6分)在试管中装适量的水,试管口用塞子塞住,用酒精灯对试管加热,如图所示,加热一段时间后,塞子冲出去了,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本实验实际是一个“内燃机”
B. 试管口的白气是玻璃管内热空气液化成的小水珠
C. 加热过程中,酒精燃烧将化学能全部转化为塞子的机械能
D. 玻璃管中气体内能的改变方式既有热传递,也有做功
5.(6分)不同的物理量具有不同的意义,下列物理量中能反映物质特性的是( )
A. 内能 B. 比热容 C. 热量 D. 温度
6.(6分)下列关于内能的概念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任何物体都具有内能 B. 冰不具有内能
C. 一个物体的温度发生变化,它的内能也变化 D. 内能和机械能的单位都是焦耳
7.(6分)关于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的冰没有内能 B. 物体对外放热,内能一定减少
C. 物体的内能增大,温度一定升高 D. 对物体做功,内能一定增大
8.(6分)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
B. 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只要温度不变,物体的内能就一定不变
C. 物体内能增加,一定是吸收了热量
D. 内能小的物体也可能将热量传递给内能大的物体
9.(6分)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温度升高,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
B. 物体的内能增大,但温度不一定升高
C. 温度高的物体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热量多
D. 物体从外界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10.(6分)在下列过程中,利用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 钻木取火 B. 用锯锯木板,锯条发热
C. 两手互相搓搓,觉得暖和 D. 用热水袋取暖
11.(5分)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外力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一定增加
B. 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
C. 物体放出热量时,温度一定降低
D. 冰水混合物吸热时,温度不变,内能增大
12.(5分)下列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发生热传递时,温度总是从高温物体传递给低温物体
B. 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只要温度不变,物体的内能就一定不变
C. 物体吸收的热量越多,其比热容就越大
D. 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
13.(5分)[新风向·跨学科融合](2020·山西中考)寒假,小明在漠北参加冬令营活动.随行老师提出,在漠北这样温度低于的环境里,若不提供热源加热,用什么办法可以让冰熔化 结果小明用两块冰来回摩擦的方法使冰熔化了.下列成语中描述的现象与小明的方法原理相同的是( )
A. 炙手可热 B. 扬汤止沸 C. 滴水成冰 D. 钻木取火
14.(5分)关于分子和物体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固体间能扩散,表明固体物质分子是运动的
B. 杯子里的水可以任意倒出,说明水分子间没有引力
C. 把的冰块加热融化成的水,其内能不变
D. 热传递过程中,内能总是从内能多的物体向内能少的物体转移
二 、多选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
15.(5分)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从外界吸收热量,其温度可能不变
B. 温度高的物体内能多,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少
C. 水可作为汽车发动机的冷却剂,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
D. 煤的热值比干木柴的大,煤燃烧时放出的热量比干木柴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多
三 、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5分)
16.(5分)生活中的“热”,在物理学中往往表示不同含义。例如:“天气很热”的“热”是指 ______高;“两手相互摩擦会发热”的“热”是指 ______增加;“炽红的碳会放热”的“热”是指放出 ______。
17.(5分)用打气筒给自行车轮胎打气,活塞压缩筒内空气,空气温度升高,这是通过 ______方法改变内能。打气筒外壁的下部也会热,这是通过 ______方法改变内能。
18.(5分)年月日,川航航班客机驾驶舱右侧风挡玻璃突然破裂,机长在低压、极寒、缺氧、巨大噪声的恶劣条件下操纵飞机成功降落,被誉为一次“世界级”的备降。
飞机玻璃破裂的瞬间,强大的气流损坏仪器面板,此时气流的方向是______选填“从外界到驾驶舱”或“从驾驶舱到外界”。
此事件中的雷达观察员被媒体称为幕后英雄。太阳活动增强时会影响雷达等短波通讯,常见的太阳活动有太阳黑子、______、日珥等。
高空中虽然气温极低,但飞机上的空调一般是制冷的,这是因为机外的冷空气吸人飞机后需要压缩,使空气的温度升到以上,这种改变内能的途径属______。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解:、气体的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气体的温度是大量分子热运动的集体表现,故正确;
、内能是指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所具有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故正确;
、由热量的定义可知,热量是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内能的改变量,故正确误;
、物体吸收热量时,内能一定增大,温度不一定升高,例如:冰块熔化时,温度不变,但内能增加;物体放出热量时,内能一定减小,温度不一定降低,例如:水凝固成冰时,温度不变,但内能减小,故错误。
故选:。
气体的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也就是大量分子热运动的集体表现;
内能是指物体内所有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以及分子势能的总和;
根据热量的定义可做出判断;
物体的内能发生变化,可能表现在物体的温度变化,也可能是状态的变化。
热量、内能、温度是热学里三个最重要,同时也是联系最密切的概念,只有真正理解,才能保证在解题时不会出错。
2.【答案】B;
【解析】解:冰熔化的过程中需要从水中吸收热量,水的温度会降低,水分子运动变缓慢;冰放入水中,水和冰的总的内能会变大,故正确。
故选。
物质熔化时吸收热量,内能变大;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此题主要考查了熔化现象、内能的改变、分子动理论的内容,属于基础题。
3.【答案】B;
【解析】解:
A、搓手,手变暖和,是克服摩擦力做功,摩擦生热使机械能转化成内能,属于做功改变内能,故A不符合题意;
B、加热,水温升高是热量发生转移,属热传递改变内能的,故B符合题意;
C、压活塞,硝化棉燃烧,是对空气做功,将机械能转化成内能,属于做功改变内能,故C不符合题意;
D、从滑梯上下滑时臀部发热,是克服摩擦力做功,机械能转化成内能,属于做功改变内能,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
热传递是能的转移过程,即能量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转移,在此过程中能的形式不发生变化;做功实质是能的转化过程,做功的过程中能量的形式改变了。
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分析解答,注意将理论与生活中的实例相结合。
4.【答案】D;
【解析】解:、本实验实际是一个“蒸汽机”,不是内燃机,图中是水蒸气推动塞子做功,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内燃机燃烧燃料释放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错误;
、试管口的白气是玻璃管内的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故错误;
、加热过程中,酒精燃烧将化学能大部分转化为塞子的机械能,还有部分能量通过热传递释放给仪器和空气,故错误;
、玻璃管中气体内能的改变方式既有热传递,也有做功,具体说:通过热传递增大了气体的内能,通过气体膨胀做功,使内能减小,故正确。
故选:。
热机的工作原理:燃料燃烧释放内能,再由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
能量转化过程遵循能量守恒定律。
改变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
理解热机的工作原理,知道液化概念、改变内能的方法,理解能量守恒定律,可解答此题。
5.【答案】B;
【解析】A 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具有的能量,与温度、质量有关,所以内能不是物质的特性;
B 比热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同种物质(状态一定)比热相同;不同物质比热一般不同;
C 热量是内能变化的度量,与质量、温度差等有关,所以热量不是物质的特性;
D 温度是物体的冷热程度,一个物体可以有不同的温度值,所以温度不是物质的特性。
故选B。
6.【答案】B;
【解析】解:、任何物体都具有内能,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冰也具有内能,故错误;符合题意;
、一个物体的温度发生变化,它的内能也变化,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内能和机械能的单位都是焦耳,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
课本上有很明确的内能的概念:所有分子的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
此题主要考查内能的有关问题,熟读课本,深度的理解和掌握课本上的概念是解答问题的关键所在
7.【答案】B;
【解析】解:、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冰也具有内能,故A错误;
B、物体对外放热,内能一定减少,故B正确;
C、物体内能增大,温度不一定升高,例如,晶体熔化时,吸收热量,内能增大,温度不变,故C错误;
D、对物体做功,内能不一定增大,可能是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故D错误。
故选:。
内能是物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一切物体在任何温度下、任何时刻都具有内能。
改变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
同一物体温度升高,物体的内能增大。
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可能增大,也可能是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
这道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内能定义及影响内能的因素的理解,属于基础题。
8.【答案】D;
【解析】解:、热量是一个过程量,不能说物体含有多少热量,故错误;
、内能与物体的质量、温度、状态有关,因此物体的温度不变,内能不一定不变,故错误;
、物体内能增加,可能是吸收了热量,也可能是对该物体做功,故错误;
、热传递过程中,温度高的物体把热量传向温度低的物体,最终达到温度相同,内能小的物体也可能将热量传递给内能大的物体,故正确。
故选:。
热量是一个过程量,不能说物体含有多少热量。
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内能的大小跟质量、温度、状态有关。
做功和热传递都能改变物体的内能。
热传递的条件是物体之间有温度差,高温物体将能量向低温物体传递,直至各物体温度相同。
此题主要考查了温度、热量和内能的联系,相对比较简单,属于基础题。
9.【答案】B;
【解析】解:、改变内能的方式做功和热传递,物体的温度升高,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功,也可能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故错误;
、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内能增大,故正确;
、热量是个过程量,不能说含有,故错误;
、物体从外界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例如: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故错误。
故选:。
热量是一个过程量,不能用含有、具有等词来修饰;
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内能增大,温度不变。
此题主要考查了改变内能的方式、对热量概念和晶体熔化特点的理解,难度不大。
10.【答案】D;
【解析】解:、钻木取火时,克服摩擦力做功,机械能转化成内能,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故不符合题意;
、用锯锯木板时,克服摩擦力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故不符合题意;
、两手互相搓搓,克服摩擦力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使手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故不符合题意;
、用热水袋取暖时,人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增加人的内能,故符合题意。
故选:。
热传递是能的转移过程,即内能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转移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能的形式不发生变化;
做功实质是能的转化过程,做功的过程中能量的形式变了,有的是机械能和内能的转化过程。
解答此类问题要知道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热传递过程也就是能量的转移过程,做功过程是能量的转化过程。
11.【答案】D;
【解析】解:、对物体做功,物体有可能是发生了形变或产生了机械运动,物体的内能不一定增加,故错误;
、物体的内能增加,可能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也可能是对物体做了功,故错误;
、物体放出热量时,温度不一定降低,比如晶体的凝固过程,放出热量,内能减小,温度不变,故错误;
、冰水混合物吸热时,温度不变,内能增大,故正确。
故选:。
对物体做功,物体有可能是发生了形变或产生了机械运动,内能可能不增加;
改变内能的方法有两个:做功和热传递;
晶体在凝固的过程中,放出热量,但温度不变;
内能的大小与物体质量、温度和状态有关,晶体熔化时吸热,温度不变。
此题主要考查了对温度、内能和热量概念及三者之间关系的理解,属热学的基础知识。
12.【答案】D;
【解析】解:、发生热传递时,传递的是热量而不是温度,故错误;
、晶体熔化时,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内能增加,故错误;
、比热容是物质的特性,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与物体吸收的热量无关,故错误;
、物体质量一定,温度升高,分子无规则运动速度加快,内能一定增加,故正确。
故选:。
热传递的条件是两个物体之间存在温度差,热量从高温物体传给低温物体;
内能的大小跟质量、温度、状态有关;晶体熔化过程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温度不变;
比热容是指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物质的特性,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与其他因素无关。
本题综合考查了热传递的条件、熔化吸热、热量的概念和物体内能的改变方式等知识,综合性较强,易出错。
13.【答案】D;
【解析】小明用两块冰来回摩擦使冰熔化,这是通过做功的方式增加冰的内能的.炙手可热、扬汤止沸和滴水成冰都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A、B、C错误;钻木取火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D正确.
14.【答案】A;
【解析】解:
A、固体间能扩散,表明固体物质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A正确;
B、杯子里的水可以任意倒出,说明水具有流动性,不能说明分子间没有引力,故B错误;
C、把的冰块加热熔化成的水,该过程中冰吸收热量,其内能会增加,故C错误;
D、热量总是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跟内能多少无关,内能大的温度不一定高,故D错误。
故选:。
扩散现象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具有流动性;
晶体在熔化时吸热温度不变,内能增大;
热传递的条件是物体之间有温度差,高温物体将能量向低温物体传递,直至各物体温度相同。
这道题主要考查分子动理论、晶体熔化的特点以及热传递的条件,属于综合性题目,难度不大。
15.【答案】AC;
【解析】解:、物体从外界吸收热量,其温度可能不变,如晶体熔化时,吸热但温度不变,故A正确;
B、内能与物体的温度、质量都有关系,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不一定多,温度低的物体内能也不一定少,故B错误;
C、水可作为汽车发动机的冷却剂,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与其它物质相比,同等情况下可以吸收更多的热量,故C正确;
D、煤的热值比干木柴的大,不一定煤燃烧时放出的热量比干木柴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多,因为热量多少还要看它们的质量,故D错误。
故选:。
物体吸热时,温度不一定改变,如晶体熔化;
内能与物体的温度、质量都有关系;
水的比热容大,在同样吸放热的情况下,其温度变化小;
热值是指一千克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该题考查与热学相关的比外知识点,高清温度、热量、内能的关系,理解比热容、热值等概念,是解答的关键。
16.【答案】温度 内能 热量;
【解析】解:天气很热,是指温度高;
“两手相互摩擦手会发热”是指通过摩擦使物体的内能增加;
“烧红的碳放热”的“热”是指放出热量,故“热”指热量。
故答案为:温度;内能;热量。
“热”有“温度”“内能”“热量”等多种含义,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内能是构成物体所有分子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热量是热传递过程中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
此题主要考查了内能、温度、热量的概念。内能是指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所具有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温度指物体的冷热程度;热量是指在热传递或做功的过程中,内能改变的多少。
17.【答案】做功 热传递;
【解析】解:用打气筒给自行车轮胎打气,活塞压缩筒内空气,机械能转化为筒的内能,空气温度升高,这是通过做功方法改变内能。打气筒外壁的下部也会热,这是通过热传递方法改变内能。
故答案为:做功;热传递。
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热传递过程也就是能量的转移过程,做功过程是能量的转化过程。
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和能量转化进行分析解答。
18.【答案】从驾驶舱到外界 ; 耀斑(或太阳风) ; 做功 ;
【解析】解:飞机在空中飞行时,玻璃破裂,由于外界气体的流速大于飞机驾驶舱内部气体的流速,故外界气压要小于驾驶舱内部的气压,此时气流的方向是从驾驶舱到外界;
常见的太阳活动有太阳风、太阳黑子、耀斑、日珥等;
机外的冷空气吸人飞机后需要压缩,对空气做功使空气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
故答案为:从驾驶舱到外界;耀斑或太阳风;做功。
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据此分析;
常见的太阳活动有太阳黑子、耀斑、日珥等;
改变内能的方法有两个:做功和热传递。
该题考查了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太阳活动、内能的改变等,属于基础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