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上册《15.1 两种电荷》2022年同步练习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15.1 两种电荷》2022年同步练习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3.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10-16 15:26: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15.1 两种电荷》2022年同步练习卷
一 、填空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3分)
1.(12分)制作口罩的熔喷无纺布纤维表面携带大量电荷,能够 ______选填“吸引”或“排斥”空气中的轻小物体。
2.(11分)验电器的作用是______,把与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金属箔张开的角度逐渐变小,则验电器原来带______电。
二 、单选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77分)
3.(11分),是两个轻质泡沫小球,是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三者之间相互作用时的场景如图所示,由此判断
A. 小球带正电 B. 小球带正电
C. 小球可能不带电 D. 小球可能不带电
4.(11分)如图,粒子由粒子、构成,各粒子的带电情况如下表,则是
粒子 带电情况
带正电
带正电
不带电
A. 原子核 B. 电子 C. 中子 D. 质子
5.(11分)下列学习文具,通常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
A. 橡皮 B. 铁质圆规 C. 塑料笔杆 D. 木质刻度尺
6.(11分)橡胶棒和毛皮相互摩擦时,橡胶棒带负电的原因是
A. 橡胶棒失去了电子 B. 橡胶棒得到了电子
C. 毛皮失去了质子 D. 毛皮得到了电子
7.(11分)甲、乙、丙三个轻质小球,当甲、乙靠近时相互排斥,乙、丙靠近时相互吸引,若甲球带正电,则丙球
A. 一定带正电 B. 一定不带电 C. 一定带负电 D. 可能带负电
8.(11分)通常情况下属于绝缘体的是
A. 橡皮擦 B. 钢直尺 C. 铅笔芯 D. 铜钥匙
9.(11分)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分别靠近和两个轻小物体,结果被排斥,被吸引,则
A. 带正电,一定是带负电 B. 带负电,一定是带正电
C. 带负电,无法判定是否带电 D. 带负电,一定是不带电
答案和解析
1.【答案】吸引;
【解析】解:熔喷无纺布纤维表面携带大量电荷,带电体能够吸引空气中的轻小物体。
故答案为:吸引。
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此题主要考查了带电体的性质,属于基础题
2.【答案】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负;
【解析】解:验电器是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它是根据同种电荷互相排斥的原理制成的;
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当将带正电的玻璃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时,金属箔张开的角度逐渐变小,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则验电器原来带负电。
故答案为:检验物体是否带电;负。
验电器是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它是根据同种电荷互相排斥的原理制成的;物体带负电的原因是物体得到电子,和中性物体接触时,它会从中性物体夺取电子而使中性物体由于失去电子而带上正电。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验电器的用途和原理的了解和掌握,基础性题目。
3.【答案】D;
【解析】
该题考查物体带电情况的综合判断,要求学生知道两种电荷的规定、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和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人们规定,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
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因为是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故C带负电,由图可知当橡胶棒靠近小球时,相互吸引,即说明可能带正电,可能不带电;
由图可知靠近时,发现排斥,即说明一定带负电,而将、靠近时,、吸引,因一定是带负电的,故A可能带正电,也可能不带电;
故ABC不符合题意,符合题意。
故选D。
4.【答案】D;
【解析】解:根据原子结构的相关知识可知,原子是由原子核和带负电的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又是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构成的,所以是原子核,是质子,是中子,故正确。
故选:。
在原子结构中,原子是由原子核和带负电的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又是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构成的。
此题主要考查了原子结构的相关基础知识,题目的难度很小,记住相关的基础知识即可解决此题。
5.【答案】B;
【解析】解:橡皮、塑料、木质刻度尺,不容易导电,它们都是绝缘体;铁质圆规是金属,属于导体。
故错误,正确。
故选:。
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常见的导体包括:人体、大地、各种金属、酸碱盐的溶液等。常见的绝缘体有陶瓷、塑料、玻璃、橡胶、油等;导体和绝缘体没有绝对的界限。
此题主要考查了导体与绝缘体的概念以及生活中常见的实例;生活中哪些物体为导体,哪些物体为绝缘体,属于识记的内容,比较简单。
6.【答案】B;
【解析】解:橡胶棒在于毛皮摩擦的过程中带来负电,说明橡胶棒的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束缚能力强,在摩擦的过程中得电子,带了负电,而毛皮失电子带来正电。
故选:。
摩擦起电的原因是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核外电子的能力不同,能力强的得电子带负电,能力弱的失电子带正电,所以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
摩擦起电不是创造了电,其实质是电子的转移。
7.【答案】D;
【解析】解:已知甲球带正电,甲、乙靠近时相互排斥,因为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所以乙也带正电;而乙、丙靠近时相互吸引,异种电荷相互吸引,丙可能带负电;带电体的性质是能够吸引轻小物体,乙带正电能够吸引丙,丙也可能不带电。
所以丙可能带负电,也可能不带电。
故选:。
带电体的性质是能够吸引轻小物体;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此题主要考查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和带电体的性质,可根据这两个知识来判断。
8.【答案】A;
【解析】解:铜钥匙、铅笔芯、钢直尺都容易导电,属于导体,橡皮擦不容易导电,属于绝缘体。
故选:。
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
常见的导体:人体、大地、金属、石墨、酸碱盐的水溶液等。
常见的绝缘体:橡胶、塑料、玻璃、陶瓷、油、空气等。
此题主要考查了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对于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可以联系它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来记忆,不要死记硬背。如塑料,橡胶,陶瓷等常用来制作用电器的外壳,以防止触电,它们都是绝缘体;而电线芯用金属来做,因为金属容易导电,是导体,酸碱盐的水溶液都是导体。
9.【答案】C;
【解析】解: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是负电荷,用它去靠近和,被排斥,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特点说明与橡胶棒带的是同种电荷,即带负电荷;
被吸引,根据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和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可知:可能带正电荷、也可能不带电。
故选:。
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是负电荷,用它去靠近和,可利用电荷间的作用规律、带电体可以吸引轻小物体来确定物体的带电情况。
此题主要考查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和带电体的性质,易错点是学生容易忽略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