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全册《13.1 分子热运动》2022年同步练习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九年级全册《13.1 分子热运动》2022年同步练习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10-16 15:37: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全册《13.1 分子热运动》2022年同步练习卷(2)
一 、单选题(本大题共13小题,共65分)
1.(5分)在工业上,液压机利用了液体很难被压缩的原理,“液体很难被压缩”反映了液体
A. 分子间没有引力 B. 分子间存在引力
C. 分子间存在斥力 D. 分子间没有空隙
2.(5分)在如图所示的各种现象中,主要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的是
A. 打开醋瓶盖能闻到醋味
B. 端面磨平的铅块压紧后能够吊住大钩码
C. 铅板和金板长时间压紧在一起,铅和金会互相渗透
D. 抽去玻璃板后,两瓶中的气体逐渐混合
3.(5分)下列现象中,能够体现“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A. 大雪纷飞 B. 尘土飞扬 C. 花香满园 D. 炊烟袅袅
4.(5分)把分子看成球体,一个挨着一个紧密平铺成一层像每个围棋格子中放一个棋子一样,组成一个单层分子的正方形,边长为。该正方形中约有的分子数目为
A. B. C. D.
5.(5分)下列现象中属于扩散现象的是
A. 烟囱冒出的黑烟在空中飘散 B. 打开一盒香皂,很快就会闻到香味
C. 粉笔蹭到衣服上,在衣服上留下粉笔痕迹 D. 冬天,雪花漫天飞舞
6.(5分)固体、液体、气体分子间的距离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A. 固体、液体、气体 B. 气体、液体、固体
C. 固体、气体、液体 D. 液体、固体、气体
7.(5分)在如图所示的各种现象中,主要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的是
A. 滴在热水中的墨水比滴在冷水中的墨水扩散得快
B. 两个铅块底部削平,挤压后能“粘”在一起
C. 铅板和金板长时间压在一起,在内部出现了对方的分子
D. 在抽掉玻璃板后,空气和二氧化氮气体混合在一起,颜色都变成了红棕色
8.(5分)图中所描述的是几种我们比较熟悉的现象,其中能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的是
A. 春天,柳絮飞扬
B. 夏天,荷花飘香
C. 秋天,落英缤纷
D. 冬天,雪花飘飘
9.(5分)将一勺砂糖放入一杯水中,整杯水都变甜了。这个现象说明
A. 分子是运动的 B. 分子间有引力 C. 分子间有斥力 D. 分子间有间隙
10.(5分)下列四种现象中,属于扩散现象的是
A. 公路上大雾弥漫 B. 校园里花香四溢
C. 沱江边落叶纷飞 D. 工地上尘土飞扬
11.(5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破镜难重圆”是因为固体分子间只存在着排斥力
B. 宇宙大爆炸理论认为宇宙诞生于大爆炸,爆炸引起宇宙膨胀
C. 在空调房间吸烟时,会看到烟雾在空中弥漫,这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D. 原子核内质子所带的正电荷数与中子所带的负电荷数相等,所以平常物体不带电
12.(5分)下列现象中,与分子热运动有关的是
A. 余音绕梁 B. 尘土飞扬 C. 人声鼎沸 D. 花香扑鼻
13.(5分)下列现象中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的是
A. 春天,柳絮飞扬 B. 夏天,桂花飘香
C. 秋天,落叶归根 D. 冬天,雪花飘飘
二 、多选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
14.(5分)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温度升高了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多了
B. 物体温度越高,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速度就越大
C. 物体温度升高,它的内能就增加
D. 当两个物体的温度相同时,它们不会发生热传递
三 、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22分)
15.(5分)用细线吊着洗净的玻璃板水平接触水面,如图所示。当竖直向上把玻璃板拉离水面时,拉力______玻璃板的重力选填“等于”、“大于”或“小于”。细线重力不计,原因之一是玻璃板与水的接触面之间存在着分子的______力的作用。
16.(5分)坐在客厅里的小德同学闻到妈妈在厨房里炒菜的味道,这是 ______现象,冷菜没有热菜香说明 ______越高,分子扩散越快。
17.(4分)“八月桂花遍地开”时很远就能闻到桂花的芳香,这是一种______现象,说明______。
18.(4分)酒精和水充分混合后,其总体积小于混合前的总体积,此现象说明组成物质的分子间有 ______。红墨水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快,说明分子运动的快慢与 ______有关。
19.(4分)如图,取两块断面磨平、干净的铅柱,将它们紧压后,可以在它的下面吊起较重的钩码。这个现象说明 ______。
四 、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
20.(4分)春暖花开时节,我们漫步在乡间的小路上,尽情的欣赏大自然的美景,空气中弥漫着花香,不时传来清脆的鸟鸣声,远处的青山正向我们慢慢的走来,-------根据语言表述,写出两条跟物理有关的场景并说明所涉及到得物理知识.
五 、简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
21.(4分)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吗?先说说你的想法,并设计一个实验证明你的想法是否正确.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解:“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了液体分子之间存在斥力。
故选:。
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该题主要考查了分子间的作用力,题目比较简单。
2.【答案】B;
【解析】解:、打开醋瓶盖能闻到醋味,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是扩散现象,故不符合题意;
、端面磨平的铅块压紧后能够吊住大钩码,说明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故符合题意;
、铅板和金板长时间压紧在一起,铅和金会互相渗透,属于扩散现象,说明固体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不符合题意;
、抽去玻璃板后,两瓶中的气体逐渐混合,这是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
不同物体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同时说明分子之间存在间隙。分子运动的快慢和物体的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扩散的越快;
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此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有两个:一是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二是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做永不停息地无规则运动,分子之间存在间隙;分子运动快慢和物体的温度高低有关。
3.【答案】C;
【解析】解:大雪纷飞、尘土飞扬、炊烟袅袅都不是扩散现象,是物体的机械运动,不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花香满园能体现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故选:。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微粒很小,肉眼是看不到的,并且在做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生活中的扩散、挥发等现象都是由于分子不断运动的结果。
分析现象时,注意分析是物体的机械运动,还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虽然现象相似,但形成现象的本质是很大不同的。
4.【答案】C;
【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分子动理论,通过计算了解分子的尺度很小。

正方形的边长:;正方形的面积:;正方形中分子个数:个。故错误,正确。
故选。
5.【答案】B;
【解析】解:、烟囱冒出的黑烟,是固体小颗粒的机械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所以不属于扩散现象,故错误;
、打开一盒香皂,很快就会闻到香味,是因为香味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扩散到周围的空气中,所以会香气弥漫。属于扩散现象,故正确;
、粉笔蹭到衣服上,在衣服上留下粉笔痕迹,不是分子运动,不属于扩散现象,故错误;
、冬天,雪花漫天飞舞,是雪花的运动,属于机械运动,故错误。
故选:。
扩散是相互接触的两种物质,分子彼此浸入对方的现象,分子运动是看不见的,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变化,分子运动属于扩散现象,由于分子的体积很小,分子的运动无法用肉眼直接看到,但可以通过气味、颜色的变化来体现。
要解答本题需掌握:扩散现象是分子运动,分子是看不见的。以及机械运动和分子运动的区别。
6.【答案】A;
【解析】解:固体分子被紧紧吸引成一堆,固体间的作用力相当大,固体间分子的距离最小,固体分子间的作用力比气液要大;液体分子间作用力较大,分子则较紧密堆积,分子与分子的距离较大,所以液体间的作用力比气体大;气体分子之间的作用力很弱,分子间的距离最大;所以固体、液体和气体分子间的距离,从小到大排列的次序一般是固体、液体、气体,故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
根据分子间的作用力和固体、液体、气体的特点来判断。
考查了分子间的作用力和固体、液体、气体的特点的知识点,要求学生牢固掌握。
7.【答案】B;
【解析】解:、滴在热水中的墨水比滴在冷水中的墨水扩散得快,是因为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越剧烈,故不符合题意;
、两个铅块底部削平,挤压后能“粘”在一起,是因为分子之间有引力,故符合题意;
、铅板和金板长时间压在一起,在内部出现了对方的分子,是因为分子在不停地运动,故不符合题意;
、在抽掉玻璃板后,空气和二氧化氮气体混合在一起,颜色都变成了红棕色,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
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此题主要考查了分子的运动和分子之间的作用力,题目难度不大。
8.【答案】B;
【解析】解:、柳絮飞扬是可见的固体的机械运动,不能用分子的观点来解释,故不符合题意;
、花朵飘香是因为花中含有香味的分子运动到了鼻子中,说明了分子在不断地运动,故符合题意;
、落叶是固态物体的机械运动,不是分子运动,故不符合题意;
、雪花飘飘是大气中的水蒸气变成固态雪花降落下来,是物体的机械运动,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微粒很小,肉眼是看不到的,并且在做永不停息地运动。生活中的扩散、挥发等现象都是由于分子不断运动的结果。
此题主要考查应用微粒是在不断运动的基本特征来解释现象。
9.【答案】A;
【解析】解:将一勺砂糖放入一杯水中,不一会整杯水会变甜,这种现象叫做扩散现象,这种现象说明了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正确。
故选:。
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分子动理论的基本知识和扩散现象的理解和掌握,是中考的热点。
10.【答案】B;
【解析】解:、公路上大雾弥漫,雾是小水珠飘散在空气中形成的,不属于分子运动,故不合题意;
、校园里花香四溢,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结果,属于扩散现象,故符合题意;
、沱江边落叶纷飞,落叶是可见的物体的运动,不属于扩散现象;故不符合题意;
、工地上尘土飞扬,尘土是可见的物体的运动,不属于扩散现象,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
不同的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扩散现象说明了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扩散现象的了解,抓住扩散的本质是分子运动,分子是肉眼看不到的。
11.【答案】B;
【解析】解:、固体间不仅存在斥力还存在引力,只不过在一定范围内表现为斥力,错。
B、宇宙大爆炸理论认为宇宙诞生于大爆炸,爆炸引起宇宙膨胀,对。
C、烟雾是大量分子组成的灰尘颗粒,它们的运动不属于分子的运动,错。
D、原子核内中子不带电,带电的是核外电子,故D错。
故选:。
该题考查分子间存在着相互的作用力、宇宙大爆炸理论、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及原子核的结构。
分子动理论指: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相互的引力和斥力。
12.【答案】D;
【解析】解:、“余音绕梁”是指声音遇到“梁”、“墙”等障碍物,从而反射回来,是回声现象.不符合题意.
、飘在空中的尘埃是固体小颗粒,比分子要大得多,是由很多分子组成的.扫地时尘土飞扬,是固体小颗粒的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不符合题意.
、“人声鼎沸”是声音的传播现象.不符合题意.
、花香扑鼻,是扩散现象,是分子运动的结果.符合题意.
故选
要解答本题需掌握:分子运动是肉眼看不见的运动,机械运动是宏观上物体的运动.分子运动,即扩散现象是肉眼看不见的,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的,如:花香四溢.而机械运动是物体的运动,是看的见的,比如:扫地时尘土飞扬.要区分开分子的运动和固体小颗粒的运动.
回声是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从而反射回来的现象.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物质运动和分子运动的区别和联系及声音的传播和回声现象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
13.【答案】B;
【解析】解:、春天,柳絮飞扬,是宏观物体的运动,和分子运动无关,故错误;
、夏天,桂花飘香是扩散现象,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结果,故正确;
、秋天,落叶归根,树叶运动是宏观物体的运动,和分子运动无关,故错误;
、冬天,雪花飘飘,雪花运动是宏观物体的运动,和分子运动无关,故错误。
故选:。
解答本题应掌握:分子动理论的内容及分子动理论在生活中的应用;并要注意区分分子运动与宏观的机械运动的区别。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分子动理论知识的掌握及考查能否应用到生产生活中去解释常见现象。
14.【答案】BCD;
【解析】解:一个物体的温度越高,物体的分子热运动越剧烈,物体的内能越大.所以B、C正确.
当两个物体的温度相同时,两个物体之间不会产生热传递.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做热量,含有多少热量的说法是错误的.所以A说法错误,D正确.
故选B、C、D.
15.【答案】大于 ; 引 ;
【解析】解:当玻璃接触水面时,由于水分子和玻璃分子距离较近,故两种分子之间会产生相互作用的引力,弹簧测力计要将玻璃拉起需提供比玻璃重力大的力。故说明玻璃和水的接触面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分子引力。
故答案为:大于,引力。
本题可根据实验现象结合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内容进行解答。
当分子之间距离较小时,分子间会存在引力,由于分子数较多,所以多个分子的引力会产生一定的宏观上的效果。
16.【答案】扩散 温度;
【解析】解:因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在客厅就闻到厨房里炒菜的味道,属于扩散现象;
热菜的温度高,分子运动的更剧烈,所以热菜更香。
故答案为:扩散;温度。
不同物质的分子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说明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并且温度越高,分子运动的越剧烈。
该题考查了分子的运动和分子运动与温度的关系,难度不大。
17.【答案】扩散 ; 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的运动 ;
【解析】解:“八月桂花遍地开”时很远就能闻到桂花的芳香,是芳香物质的分子扩散到空气中,扩散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是不停的做无规则的运动。
故答案为:扩散;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的运动。
两种物质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扩散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是不停的做无规则的运动。
扩散是发生在两种物质之间的现象。
分子的运动我们用肉眼是看不见的。
扩散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是不停的做无规则的运动。
18.【答案】间隙 温度;
【解析】解:酒精和水充分混合后,其总体积小于混合前的总体积,此现象说明组成物质的分子间有间隙;红墨水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快,是因为热水中分子热运动更剧烈,说明分子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
故答案为:间隙;温度。
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或原子构成的,分子间有间隙;
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热运动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
此题主要考查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属于基础题。
19.【答案】分子间存在着引力;
【解析】解:两块表面平整干净的铅块压紧就结合在一起,说明分子间存在着引力。
故答案为:分子间存在着引力。
分子之间存在着作用力,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
本题利用了分子之间存在作用力来解释现象,相对比较简单,属于基础题。
20.【答案】答: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花香,所用的物理知识是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运动;
不时传来清脆的鸟鸣声,鸟鸣声是通过鸟的鸣膜振动产生的声音,且通过空气传入我们的耳朵中;
青山向我们走来,所用物理知识是选择自己为参照物.;
【解析】该题涉及了以下物理知识:
(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空气可以传递声音;
(2)分子是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的运动 的,我们能闻到花的香味就是分子运动的结果;
(3)知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需选择一个标准作为参照,即该物体就是参照物.
21.【答案】解:分子间存在着引力.
将玻璃板水平地用细线挂在弹簧测力计下,观察并记下测力计的示数F1;然后将玻璃板移至少水槽内恰好与水面相接触,并慢慢提起弹簧测力计,观察并记下测力计的示数F2.若F2>F1,就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解析】解答本题应掌握:分子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并能将宏观中的物理现象与微观的分子力联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