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六章章末复习习题课件(共2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六章章末复习习题课件(共2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10-16 16:15: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第六章章末复习
物质
千克

形状
状态
相同
不同
物体的质量
体积
1×103
1.(20-21·临沂费县期末)年幼的弟弟发现密封的面包被挤扁总说面包变少了,哥哥却说面包没变。你认为哥哥所说的“没变”可能是指下列哪个物理量( )
A.体积 B.质量 C.密度 D.硬度
B

2.(20-21·枣庄市中区期末)下列测量方案中,最合理的是( )
A.测小铁块密度:用装有适量水的量筒测体积后,再用天平测质量
B.测正方体小木块密度:用天平测质量后,再用刻度尺测棱长并计算体积
C.测小砖块密度:用天平测质量后,再用装有适量水的量筒测体积
D.测比赛用铅球密度:用天平测质量后,再用装有适量水的量筒测体积
B
解析:
先测小铁块体积再测质量,这样测量体积后小铁块上会沾有水,测量的质量偏大,造成测量的密度偏大,A错误;测正方体小木块密度:用天平测质量后,再用刻度尺测棱长并计算体积,可以减小测量误差,B正确;测小砖块密度时,小砖块具有吸水性,用装有适量水的量筒测体积误差较大,C错误;测比赛用铅球密度:铅球的质量较大,不宜用天平测质量,体积较大不宜用装有适量水的量筒测体积,D错误。
3.如图所示,矿石的质量已经用天平测出,从图甲到图丙是测量体积的情景,这样的操作会引起密度的测量值与真实值相比( )
A.偏大 B.偏小
C.相等 D.无法确定
B
解析:矿石浸没在水中,水面升高,取出矿石时,矿石会带走一部分水,导致矿石体积的测量值偏大,矿石的质量是准确的,根据密度公式求出的密度会偏小。
(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甲所示,接下来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
4.(2021·青岛中考)测量液体的密度。
标尺最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解析:(1)如图甲所示,游码没有移到标尺最左端的零刻度线处,所以,我们调平衡时首先要把游码移到零刻度线处,再调节平衡螺母。
将游码移到

4.(2021·青岛中考)测量液体的密度。

60

4.(2021·青岛中考)测量液体的密度。

38

4.(2021·青岛中考)测量液体的密度。

1.05×103
5.(20-21 ·青岛市南区期末)小明为了测量自己配制的盐水密度,进行了如下实验和分析。
解析:(1)称量过程中,平衡螺母不能移动,只能通过加减砝码和移动游码,使天平恢复水平平衡,故选B。
(1)将适量配制的盐水倒入烧杯中,并用天平测量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通过
加减砝码的一番操作,当小明将砝码盒中最小的砝码放入右盘后,横梁指
针仍如图甲所示,接下来他应该   (填序号)。
A.向右调节平衡螺母
B.向右移动游码
C.取下最小的砝码后移动游码
B
5.(20-21 ·青岛市南区期末)小明为了测量自己配制的盐水密度,进行了如下实验和分析。

(2)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为168.6 g后,将烧杯中的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
量筒中盐水的体积为60 mL,再测量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天平横梁
平衡时,如图乙所示,则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为  g 。
105.6
5.(20-21 ·青岛市南区期末)小明为了测量自己配制的盐水密度,进行了如下实验和分析。

(3)小明配制的盐水的密度为  。
1.05 g/cm3
5.(20-21 ·青岛市南区期末)小明为了测量自己配制的盐水密度,进行了如下实验和分析。
解析:(4)天平可以测质量,量筒可以测体积,所以用天平和量筒还可以测量固体的密度。
(4)用天平和量筒还可以进行哪些实验?   (写出一个即可)。
测量固体的密度
6.学习了密度知识后,小明同学根据日常生活经验,对一个鸡蛋的体积进行了估算,下列估算值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10 cm3 B. 50 cm3
C. 100 cm3 D. 150 cm3
B

7. (20-21·枣庄市中区期末)如图所示是甲和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关系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物质的密度随体积增大而增大
B.当甲和乙两物质的质量相同时,乙物质的体积较大
C.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是4∶1
D.体积为5 cm3的乙物质,质量为10 g
D

8.(20-21·枣庄台儿庄区期末)一捆铜线,质量是89 kg,铜线的横截面积是25 mm2,不用尺量,运用密度知识可计算出这捆铜线的长度为   m;建筑工地需要沙石400 m3,若用载重4 t的卡车运送,需运   车。(铜的密度是8.9×103 kg/m3,沙石的密度是2.6×103 kg/m3)
400

260
9.甲、乙两个物体,它们的密度之比是3∶1,体积之比是2∶5,甲、乙两物体质量之比是   。如果甲截去一半,乙截去四分之一,剩下部分密度之比是   。
6∶5

3∶1


(1)橡胶的密度。
(2)自行车的质量。



(1)请你计算这种材料的密度是多少?



(2)该茶壶所用材料的总体积是多少?



(3)如果该茶壶最多能装1 000 cm3的水,则水的质量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