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慨叹、玄虚、渺茫”等字词的音形义。
2.通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过程与方法
1.学会区别驳论文中对方错误论点和作者的论点。
2.学习直接批驳和间接批驳相结合的批驳方法。
3.体会本文尖锐犀利,带有嘲讽意味的语言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结合写作背景,理解重要句子的深层含义,增强民族自信心。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结合本文的写作背景,理解重要句子的深层含义。
2.学习直接批驳和间接批驳相结合的批驳方法。
教学难点
结合本文的写作背景,理解重要句子的深层含义。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我们国家是历史悠久、地大物博、文化灿烂的千年古国,从古到今,这一直让人们引以为豪。然而,在1934年,“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际,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了侵略中国的步伐。在当时的情形下,有人散布出对抗日前途悲观的论调,指责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当时的鲁迅先生愤然而起,写下了《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对流言进行批驳。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驳论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与鲁迅先生一起激发中国人的自信力。
二、自主预习
1.作者介绍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樟寿,后改为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者。1918年5月,首次以“鲁迅”作笔名,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他的著作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文学论著《中国小说史略》,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等18部。
2.背景资料
本文写于“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后。中国近代本来就国运积弱,屡遭凌侮,“九一八”事变又在许多中国人心中投下失败的阴影,国内悲观论调一时甚嚣尘上。1934年8月27日,当时颇有影响力的资产阶级报纸《大公报》也发表了《孔子诞辰纪念》的社评,说:“民族的自尊心与自信力,既已荡然无存,不待外侮之来,国家固早已濒于精神幻灭之域。”针对这一观点,鲁迅先生凭着对社会现状的洞悉,写下了这篇文章,发出了中国人当自信、自强的呐喊。
3.知识链接
驳论文,一般是先指出对方错误的实质,或直接批驳(驳论点),或间接批驳(驳论据、驳论证),然后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论证的一种文体。驳论是跟立论紧密联系的,因为反驳对方的错误论点时,往往要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正确论点,以便彻底驳倒错误论点。
驳论文是议论文常见的论证文体,在对一些社会丑陋现象的批判与揭露上价值尤为突出。
驳论文的写作思路一般为:列现象,即对需要批驳的现象进行列举;示弊端,即要揭示出这些现象带来的损失或危害等;换根源,即用哲学的观点看问题,探究现象背后的根本问题;找出路,即指出一条解决问题的思路。
4.检查预习
(1)订正字音
慨叹(kǎi) 玄虚(xuán) 脊梁(jǐ)
前仆后继(pū) 摧残(cuī) 诬蔑(wū miè)
搽(chá) 诓骗(kuāng)
笼 抹
(2)词语释义
怀古伤今:追念古代的事情,感伤现在的事情。
玄虚:空而不切实,不可信。
为民请命:替老百姓向上请求减轻负担或解除困苦,保全生命。
前仆后继:前面的人倒下了,后面的人继续跟上去,形容英勇奋斗,不怕牺牲。
诓骗:说谎话骗人。诓,哄骗。
不足为据:不能作为依据。
(3)词语辨析
“怀古伤今”“触目伤怀”两个词都有“伤感”之意。“怀古伤今”指追念古代的事情,感伤现在的事情,从时间上看既追念从前,又伤感现在。“触目伤怀”则指为自己现在所看到的而感到悲伤。
三、合作探究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本文批驳了什么论点?作者的论点是什么,在这篇文章中得出了一个怎样的结论?
答案示例:批驳的论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作者的论点: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结论: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2.这篇文章的论证思路是怎样的?
答案示例:第一部分(1、2):提出对方的论点和论据。
第二部分(3~8):反驳对方的论点。
第一层(3~5):直接反驳。
第二层(6~8):间接反驳。
第三部分(9):得出结论——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不足为据,要看地底下。
(二)精读课文,内容探究
你认为鲁迅先生为什么要批驳“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这个论点?
答案示例:在国家困难当头的情况下,强调民族自信力,唤起民族自豪感,是当时思想战线上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鲁迅先生心怀民族、国家,所以要批驳错误的观点,鼓舞民族自尊心。
四、课堂小结
从今天学习的这个部分,我们整体感知了课文,明确了作者提出的论点。那么作者是如何具体论证自己的论点的呢?希望通过下节课的学习,同学们能得出答案。
五、练习设计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第二课时
一、课前复习
本文作者所批驳的敌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作者所采用的批驳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作者的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先驳论据,后驳论点 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二、新课导入
上节课,我们知道鲁迅先生驳斥了“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这个论点。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是如何驳斥该论点的。
三、合作探究
(一)品读课文,句段赏析
1.品味“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一句中加点字的含义。
答案示例:“总”写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程度,并间接讴歌了“中国脊梁”坚贞不屈的战斗精神。
2.第9自然段中“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筋骨和脊梁”“状元宰相”“地底下”分别指什么?
答案示例:古今统治阶级的欺骗宣传,尤其是当时政府的反动的欺骗宣传。 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为民请命的人,舍身求法的人。 当时国民党反动政客及其御用文人。 当时还处于地下斗争状态的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革命力量。
3.作者是怎样间接批驳敌人错误论点的?
答案示例:作者在第6至8自然段,另立一个与对方论点对立的论点: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第6自然段承上启下,正面立论,第7至8自然段热情歌颂富于自信力的“中国的脊梁”,从而驳倒对方。这是间接批驳。
(二)熟读课文,主旨探究
简要概述课文的中心主旨。
答案示例:作者针对当时国民党反动统治者及其御用文人散布中国人失去信心的论调进行了批驳,热情歌颂“地底下”(当时还处于地下斗争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力量)的斗争,明确地提出了绝大部分中国人没有失去自信力的观点,极大鼓舞了中国人的民族自信心,表现了作者的赤子之心。
(三)赏读课文,鉴赏评价
本文的语论证言有什么特点?
答案示例:①语言尖锐犀利,富有战斗性。鲁迅的杂文对敌人深恶痛绝,犀利如刀,而对中国人民的优秀儿女则是衷心爱戴,热情似火。“自信力”与“他信力”仅仅改变一个字,就将反动当局仰人鼻息、自欺欺人的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令人难忘。一曲高亢激越的“脊梁颂”之后,便热情赞颂中国共产党人“有确信,不自欺”“前仆后继的战斗”。在当时的白色恐怖中写得这样字字含情,句句有意,寄托着这位伟大革命家的赤子之情!
②立论和驳论结合,论证严密。如第6~8自然段,指出“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树立己方论点,并通过事实论证,用排比句式列举了从古至今四种有自信力的中国人,并说明现在也有总被消灭于黑暗中的有自信力的中国人,从根本上驳倒了对方论点。既然“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那“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这一命题则为假,立论和驳论结合显示出了严密的逻辑性。
(四)课外拓展,对比延伸
朗读鲁迅的《自题小像》一诗,并简要赏析。
自题小像
鲁 迅
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赏析:这首诗通过运用比喻、象征的手法,使所抒发的感情形象化。如运用“风雨如磐”这个富有象征性的比喻,十分形象地表现出黑暗势力的强大、民族危机的深重和国家处境的险恶。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80多年前,我们被外国列强欺侮的时候,鲁迅先生有自信,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人民有自信,中华民族有自信,所以,我们能最终战胜敌人,赢得胜利。现在,中华民族到了复兴的伟大时刻,我们有没有自信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让我们刻苦学习,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吧!
五、练习设计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六、板书设计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