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深度学习单元规划表(首席教师构思)
单元分析 分析课标: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就第二学段表达与交流方面的目标与内容指出“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 分析教材: 统编本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是习作单元,编排了单元导语、《麻雀》 《爬天都峰》两篇精读课文和《我家的杏熟了》 《小木船》两篇习作例文,还有“交流平台”“初试身手”和“习作”三个板块。这一编排设计延续了三年级习作单元的编排体例。
《麻雀》一文写了“我”在一次打猎归途中,一只老麻雀在猎狗面前奋不顾身保护摔落到地面的小麻雀,伟大的母爱令“我”受到触动。《爬天都峰》一文写了假日里“我”和爸爸爬天都峰,路遇一位素不相识的老爷爷,“我”和老爷爷互相鼓励,克服困难,最终爬上峰顶。这篇课文曾是旧版三年级上册的精读课文,现被编入统编本四年级上册的习作单元中,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有了明显的变化。两篇精读课文都是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写了一件事情,事情的重要部分都通过一定手法清楚地表现出来。
“交流平台”以学习伙伴的对话形式呈现,结合着对精读课文的分析,梳理学到的方法。“初试身手”是让学生初步尝试用学到的方法进行表达练习。
“初试身手”的习作例文既可以作为单元习作前的指导,也可以作为单元习作后的讲评。例文一《我家的杏熟了》围绕杏树写了说杏、数杏、奶奶打杏和分杏四个部分,重点写了奶奶分杏这件事。例文二《小木船》讲了“我”和陈明是好朋友,“我们”经历了一次友谊破裂又和好的过程。这两篇例文同样紧扣“按一定顺序写一件事,把事情的重要部分写清楚”这个习作目标,在写作顺序的表达形式上,对精读课文做了进一步的补充。单元习作主题是“生活万花筒”。这一单元所有的学习,都是为了帮助学生在这一板块运用学到的方法,高质量地完成习作。习作是单元学习成果的一种展现,在习作中有成功的体验,有表达生活、热爱生活的情感体验,才是习作最重要的价值所在。为了打开学生思路,教材提供了一些参考题目,这些题目是保底的,教师用这些题目还要进一步打开学生思路,让学生抒写自己印象深刻的事情。 分析学情: 纵向看,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习作单元目标是“把最近观察时印象最深的一种事物或一处场景写下来”,先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再让学生把观察到的事情写下来,学生已经开始学习记录事情,但在写法方面,不应有过多的要求。到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美好品质”时,习作目标变成“学写一件简单的事”,将学生印象深刻的一次玩的过程写下来,重在写清楚一个过程片段。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奇妙的世界”的阅读目标开始出现“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把事物写清楚的”,学生开始学习将事物表达清楚的方法。到了四年级上册第五习作单元,写作目标成为“按照一定顺序写清楚一件事”,主要训练学生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是“七彩童年”,习作目标是“按一定顺序把事情的过程写清楚”,以“我学会了……”为题,将事情的经历、困难、个人的心情和体会写清楚,训练点更聚焦。教材在编排上,纵向体现了习作训练目标的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从横向看,四年级上册习作单元和其他单元同要素的联系也很密切。比如第四单元“神话故事”的阅读目标是“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到了第五单元,这一条成为了习作目标。第六单元“童年生活”的表达要素是“记一次游戏,把游戏过程写清楚”。习作中提示学生按照游戏前、游戏中、游戏结束后的顺序把游戏写清楚,这是对习作单元的进一步巩固。第八单元“古代故事”的习作目标是“写一件事,能写出自己的感受”。以“我的心儿怦怦跳”为题,写清楚事情的经过和当时的感受,习作的表达更有深度,也更为细腻。
由此可见,无论从纵向看,还是从横向看,教材习作的编排意图是有梯度的,前后联系密切,难度螺旋式上升。
单元主题 1.人文主题
这一单元导语页有一行字:“我手写我心,彩笔绘生活。”精读课文和例文的选材也都非常贴近生活,因此本单元的人文主题就是习作主题——“生活万花筒”。在教学课文时,引导学生去描绘自己的生活,去热爱生活,做生活中的观察者、有心人,在书写生活时,争取做到课标指出的那样:“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
2.语文要素
语文要素方面,单元导语页下面两句话给出了明确的提示:(1)阅读训练要素:“了解作者是怎样把事情写清楚的。”也就是学习作者按照一定的顺序写清楚事情。(2)表达训练要素:“写一件事,把事情写清楚。”即运用写作手法,将事情的重要部分写清楚。
单元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会写22个字,会写31个词语。 2.知道按一定的顺序把事情写清楚。 3.知道可以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清楚展现事情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 4.知道抓住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把事情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写清楚。
单元评价 能读11个生字,会写22个字,会写31个词。 2.能按一定顺序写事情。 3.能把事情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交代清楚。 4.能把事情中的重要内容写清楚。
单元 结构化 活动设计 大主题:把事情写清楚 任务一:跃跃欲试——我想写 活动一:创设情境,利用校刊投稿,激发学生写作欲望。 活动二:想一想每一篇课文是怎么把事情写清楚的。 活动三:运用你发现的方法,选择初试身手中的一个场景写清楚。 任务二:小试牛刀——我学写 活动一:用起因、经过、结果说故事的主要内容。 活动二:借助关键语句分析老麻雀的形象。 活动三:学习从不同角度把事情写清楚的方法。 活动四:对比《麻雀》和《爬天都峰》写法上的不同。 活动五:交流把一件事情写清楚的方法。 活动六:运用方法,修改自己的习作片段。 活动七:对比习作例文与自己的习作片段,发现自己的不足。 活动八:修改自己的习作片段。 任务三:大显身手——我能写 活动一:选择一件你印象深刻的事。 活动二: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列出来 活动三:运用学到的方法写一写。 活动四:与同学交流、评价、修改。 活动五:向《梧桐林》投稿
2.基于单元设计的课时教学规划(集体备课表)
时间: 教研组:
单元主题 我手写我心,彩笔绘生活
课型 课时 课时 目标 达成 评价 学习 内容 任务 活动 课时 作业
情境导入课 1课时 1.了解单元的组成,有意识地发现把事情写清楚的方法。 2.尝试用自己发现的方法把场景写清楚。 1.能说出本单元的基本组成。 2.能把场景写完整。 对整个单元有一个初步认识 活动一:创设情境,利用校刊投稿,激发学生写作欲望。 活动二:想一想每一篇课文是怎么把事情写清楚的。 活动三:运用你发现的方法,选择初试身手中的一个场景写清楚。 1.通读整个单元、 2.和父母说说你的发现
精读课 3课时 1.认识十一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会写22个字,会写31个词语。 2.能把事情写清楚。 1.能识写生字。 2.能按照一定的顺序,从不同角度或抓住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把事情写清楚。 1.《麻雀》这一课学习: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把事情写清楚。用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把重要内容写清楚。 2.《爬天都峰》学习按照一定的顺序写事,抓住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把事情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写清楚。。 第一课时: 活动一:用起因、经过、结果说故事的主要内容。 活动二:借助关键语句分析老麻雀的形象。 活动三:学习从不同角度把事情写清楚的方法。 活动四:对比《麻雀》和《爬天都峰》写法上的不同。 活动五:交流把一件事情写清楚的方法。 活动六:运用方法,修改自己的习作片段。 听写词语。 观察生活中的场景,用学到的方法给父母讲清楚。 3.运用课中学到的方法,继续完善自己的习作。
习作例文 2课时 1.进一步体会按一定顺序写事,把事情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写清楚。 2.能按照一定顺序把一件事情写清楚 能对比发现自己习作的不足进行修改 1.《我家的杏熟了》用动作、语言把过程中的重点部分写清楚。 2.《小木船》知道重要的部分详细写,不重要的内容简要交代。 活动一:对比习作例文与自己的习作片段,发现自己的不足。 活动二:修改自己的习作片段。 选择一件你印象深刻的事,用学过的方法想一想怎么写
习作 2课时 选一件你印象深刻的事,运用学过的方法,按一定顺序把事情写清楚 1.能按一定顺序写。 2.能把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交代清楚。 3.能把事情中的重要内容写清楚。 1.自主写作 2.评价 3.修改 活动一:选一件你印象深刻的事。 活动二:仔细想想这件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是怎样的,列好提纲。 活动三:用上学习的方法写一写。 活动四:读给同学听,请同学说说这件事是否写清楚了,再参考同学的建议修改。 活动五:根据提出的问题修改习作。 选择你最满意的一个习作,《梧桐林》投稿
3.结构化思维课堂课时教学设计表(教师个体备课表)
课题 部编版四上语文《麻雀》
学习目标 1.能借助示意图,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说清楚。 2.通过圈一圈、填一填的方法,学习课文是如何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的。 3.能运用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方法把重要内容写清楚。 达成评价 能用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方法把习作片段写完整。
先行组织:童诗《宇宙之外》
我站在宇宙边缘
往外丢了一颗石头……
“咻!”石头一直往外飞(哈,宇宙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大!)
“哐啷!”宇宙被我射破一个洞(咦……洞外会是什么呢?)
“哎哟!”石头弹回来砸到我的头(耶,这里真的是宇宙尽头!)
以上三种可能,究竟哪一个会成真呢?
梦里,我听见天上传来一声大叫:“哇!是哪个小鬼砸破了我的玻璃窗?”
新知建构
问题与活动(做什么、怎么做) 嵌入评价(做到什么程度)
问题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活动1:自由朗读课文,思考:猎狗、老麻雀、小麻雀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 活动2:摆图片,讲故事。 活动3:说一说猎狗、老麻雀、小麻雀他们分别干了什么? 活动4:借助示意图,按事情发展顺序用一句简单的话来讲这件事。 问题2:这是一只怎样的老麻雀? 活动1:任选一个场景,思考:哪些词语写出了老麻雀的品质? ①读一读:朗读两个场景 ②圈一圈:圈出最能体现老麻雀勇敢、无畏的词语。 ③想一想:为什么要圈这个词? 活动2:同桌合作,填写词卡 ①先跟同桌说一说自己找的词语和理由。 ②把你认为最能体现老麻雀勇敢、无畏的词语选择一个写到词卡上。 活动3:分析词语,张贴词卡 问题3:作者是怎样把重要内容写清楚的? 活动1:自主学习自主学习,作者是怎样把重要内容写清楚的? ①读一读:边读边想,作者是怎样把重要内容写清楚的? ②填一填:将两个场景用到的方法写到对应的圆圈内。 学习单(图1) 活动2:小组互学,思维碰撞 作者用了什么观察方法把这两段写清楚的?结合小提示,将两组句子都用到的方法写在图的中间,将不同的观察方法写到两边。 ①组员交流 ②共同商定 ③填写维恩图 ④准备汇报。 韦恩图(图2) 活动3:玩转词卡、反推方法 我们再来看到刚才贴的词卡,哪些是看到的?哪些是听到的?哪些是想到 的?你们来说,老师来摆。 看到的 听到的 想到的 浑身发抖 绝望的尖叫 准备搏斗 挓挲 嘶哑的声音 庞大的怪物 不能安然 强大的力量 能借助示意图,按事情发展顺序(起因、经过、结果)把这件事讲清楚。 能通过自主思考、合作探究找到体现老麻雀勇敢的词语1个及以上,并能说明理由。 能认真思考,正确填写学习单。 能发现哪些词语是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
迁移运用: 1.作者用上了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方法来写,把一件事情写清楚,你还有其他方法吗? 2.用上学到的方法,说一说作者是怎么把猎狗的攻击与退缩写清楚的?
成果集成: 习作片段集
作业设计:用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完善你的习作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