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整体备课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整体备课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5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0-18 15:57: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2020—2021年度春季学期 )




任教学科 语 文
任教单元 第四单元
任教年级 一(1)班
任教教师
第四单元
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
1.《静夜思》……………………2课时
2.《夜色》………………………2课时
3.《端午粽》……………………2课时
4.《彩虹》……………………2课时
口语交际…………………………1课时
5. 《语文园地四》…………2课时
单元分析:
本单元是一年级下册的第一单元,是一个识字单元,编排了《春夏秋冬》《姓氏歌》《小青蛙》《猜字谜》4篇识字课。本单元识字课的编排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有看图识字,韵语识字,有以儿歌的形式编排的字族文识字,还有字谜识字,富有童趣,充满了传统色彩。
一、知识框架
《静夜思》、《夜色》、《端午粽》、《彩虹》、口语交际、《语文园地四》
二、单元重难点
重点:
1.认字、写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
难点:
读好长句子及问句,注意停顿,读懂句子所表达的意思。
三、单元目标
1.会认54个生字,会写2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部分课文。
3.通过识字加油站和读好轻声的词语,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4.会读会背古诗,养成诵读经典古诗词的习惯。
5.通过课文的学习和课外朗读,引导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
四、教学时数 11课时
(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
学科 语文 年级 一 主备人 使用人 拟授课时间
课 题 第8课《静夜思》 课 时 安 排  2 
教学目标 1.会认“夜、思、床”等9个生字,会写“思、床、前”等7个汉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3.初步感受诗歌所描绘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4.激发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积极主动地诵读古诗。 
重点难点 1.识字,写字,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初步感受诗歌所描绘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班班通
教学过程 使用者再创及反思
第一课时一、图片导入1.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幅图作为礼物(出示图片),看到这样的图画,你能想到什么样的诗句呢?—《赠汪伦》和《古朗月行》。 师:同学们,你们发现了吗?这些诗句变成了美丽的图画,图画又能流淌出动人的诗句,这个就是咱们中国古诗的特点: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除此之外,同学们还发现这两首诗的共同之处了吗?—李白(相机简单介绍李白。)2.师:今天我们将学习李白的另一篇诗文《静夜思》,让我们跟随李白的脚步,继续徜徉在诗歌的海洋,李白又会给我们打开一幅怎样的画卷呢?板书课题,齐读课。引导学生连起来说说题目的意思。(在一个安静的夜晚,大诗人李白在思念着什么。)二、认识生字1.生自读诗文(师:借助拼音小助手扫清识字路上的拦路虎)2.师范读,生认真听3.师:怎么样?老师读的和同学们读的有什么差别,同学们想不想读得像老师一样,别着急,咱们先来认识生字新朋友,现在来和他们打招呼吧!1)老师带读生字,生练习读。2)课件出示词语,生练习读,教师指正。4.出示去掉拼音的生字和词语卡片,用多种方式(开火车读、指名读、男女生对读、齐读等)强化学生的识字效果。5.生交流是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汉字的。师给予及时的鼓励和指导:可以用加一加、减一减的方法,可以编字谜、儿歌、故事,还可以做动作来帮助记忆。6.再次读古诗,指导学生读出诗歌的节奏。7.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三、指导书写1.出示本课要求会写的7个汉字:思、床、前、光、低、故、乡。2.学生认读汉字,找出它们在课文中的位置,并适当扩展组词。3.学生自主观察汉字的笔顺,想一想如何才能把汉字写漂亮。4.指名学生交流以上汉字的笔顺和书写方法。5.生描红、仿写、书写生字,师巡视指导,强调正确的坐姿和握笔姿势。四、课堂小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唐代大诗人李白,学习了他写的《静夜思》,还在诗中认识了很多的汉字朋友。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首古诗。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朗读古诗1.指名学生朗读古诗,全班齐读。2.出示词语卡片,指名学生认读。单独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齐读,巩固识字。3.上节课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这位大诗人,知道他喜欢写月亮。那么,在这首《静夜思》中,他究竟看到了什么样的月亮,又在“思”什么呢?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二、理解诗意,感悟诗境1.学习1、2句。(1)指名朗读第1句。结合课文插图想一想:这句诗写的是什么时候?猜一猜作者是在什么地方看月亮?(2)指名学生汇报。(写的是有月亮的晚上。在作者睡觉的床前。)(3)理解“疑”和“霜”的意思。“疑”的意思是“好像”,“霜”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辅以多媒体图片帮助学生理解。(4)让学生说一说这句诗的意思,先同桌互相说,再指名说一说。师适当指导:床前那一片明亮的月光,好像是地上铺着的一层白霜。(5)有感情地朗读这两句古诗。注意节奏和停顿: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2.学习3、4句。(1)师过渡:在这样一个明月当空的夜晚,诗人在干什么呢?请小朋友们轻轻地读一读诗的3、4句。(2)指名学生朗读。理解“举头”就是“抬头”的意思,“思”在此处是“思念”的意思,“故乡”就是自己出生长大的地方。(3)指名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两句诗的意思,教师:诗人抬起头,望着天上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下了头,思念起自己的故乡来。(4)师出示多媒体图片,指导学生看图,拓展想象:诗人一个人身在外地,此刻,他会思念故乡的什么呢?生思考后与同桌轻声交流。(5)指名交流。(预设:诗人孤身在外,思念远在故乡的家人,思念小时候和自己一起长大的好朋友,思念家乡的小河、草地……)(6)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自己孤单的时候会想些什么。(7)有感情地朗读这两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8)师小结:是啊,作者孤身在外,内心寂寞,看到了天上的一轮明月,想到明月此时此刻也照着自己的家乡和家人,久久难以入睡,就写下了这首诗。让我们一起再来有感情地读一读这首诗。3.有感情地朗读全诗,练习背诵,指名背诵。三、总结全文,拓展延伸1.师过渡:大诗人李白很喜欢月亮,除了这首《静夜思》,他还写了很多与月亮有关的诗。2.多媒体出示:古朗月行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关山月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3.师范读,生自由练读,拓展古诗积累。4.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走进了大诗人李白的《静夜思》,感受到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课后,请同学们再背一背这首古诗,还可以搜集其他一些与月亮有关的古诗读一读、背一背。
板书设计 静夜思景:明月光,地上霜 思念故乡和亲人人:望明月,思故乡
教学反思:
(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
学科 语文 年级 一 主备人 使用人 拟授课时间
课 题 9.夜 色 课 时 安 排  2
教学目标 1.运用综合的识字方法,认识12个生字,写好7个生字。培养学生独立识字、合作识字的能力。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感受童年的纯真和无知,体会成长的快乐。 
重点难点 1.识字、写字,朗读课文。2.感受童年的纯真和无知,体会成长的快乐。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班班通
教学过程 使用者再创及反思
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1.揭示课题。齐读课题。2.你们见到过夜晚的景色吗?夜晚的景色是怎样的?二、认识生字1.自由读课文。找出生字,读一读,认一认。2.出示词语。指名分段读课文。三、理解课文1.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自由读课文。2.理解:(1)我胆子小。(2)妈妈给我讲勇敢的故事,我还是怕黑。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四、课堂总结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有感情地朗读全文。第二课时一、复习巩固1.分组开火车读课文。学生有感情地齐读全文。识记生字,积累词汇。2.抽读本课生字卡片。开火车进行扩词。反馈识字情况,交流识记方法。3.出示词语花篮:(1)指名读,齐读。(2)你还喜欢课文里的哪些词语,说一说,再抄到“花篮”中。(3)比一比谁积累的词语多。二、书写生字1.出示田字格中的生字,指名认读。2.分类识记,指导书写。(1)独体字:再。(2)左右结构:晚、外。(3)上下结构:笑、爸、色、看。3.教师板演示范。学生书空。学生临写,教师巡视指导。三、书写展示
板书设计  9 夜 色 从前:胆子小出去散步后:很勇敢
教学反思:
(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
学科 语文 年级 一 主备人 使用人 拟授课时间
课 题 10.端午粽 课 时 安 排  2
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端、粽、节”等13个生字,会写“午、节、叶”等7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正确理解课文内容。3.知道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初步了解其来历及风俗习惯。知道屈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激发爱国情感。 
重点难点 1.识字、写字,朗读课文。2.知道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初步了解其来历及风俗习惯。知道屈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激发爱国情感。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班班通
教学过程 使用者再创及反思
第一课时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师:农历的五月初五是什么节日?(端午节。)师:端午节都做什么?(吃粽子,赛龙舟。)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端午粽》这篇课文。(板书课题:端午粽)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师配乐范读课文,同学们边听边想,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2.自读课文,学习生字。(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同时用横线在文中标出生字词。(2)同桌交流,再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自读、小组读、分段读)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1.检查生字的自学情况:(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2)开火车读,小组竞赛读,评出最佳认字小组。2.写字。(1)出示我会写的7个生字:“午、节、叶、米、真、分、豆”,指名认读、领读。(2)教师范写田字格中的生字,学生书空。(3)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四、课堂总结,巩固知识在这节课里,你学会了哪些知识?第二课时一、谈话导入师:同学们,知道了端午节吃粽子,那粽子如何包呢?需要我们提前准备什么材料啊?(学生自由回答)师:下面让我们一起继续学习这篇课文。二、整体感和1.教师范读,学生可以轻声跟读。学生分小组读。2.读了这篇课文你了解了什么?小组之间互相说说,教师抽一个小组汇报。三、理解课文1.文章有几个自然段?(四个自然段。)2.师:读文章第二段,说一说包粽子前要准备什么材料?(箬竹叶、糯米、红枣。)师:下面我们来观看一下包粽子的过程吧。(播放视频)3.师:同学们平时吃过什么馅的粽子啊?(红枣、蜜枣、豆沙。)师:那外婆给“我们”煮的什么馅的粽子啊?(红枣、红豆、鲜肉。)4.师:同学们,知道端午节的由来吗?(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师:谁能给大家讲讲屈原的故事?(学生可以试讲,教师补充)师:同学们,听了故事以后,你能说说屈原是个怎样的人吗?(屈原是个忧国忧民的人,爱国的诗人,和祖国共存亡的人。)师:屈原投江以后,老百姓又是怎么做的呢?(每年五月初五端午节吃粽子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四、课外拓展师:同学们,人们为了纪念屈原,除了吃粽子还干什么?(赛龙舟、挂香包等。)师:为什么吃粽子?为什么赛龙舟?(学生可能不知道或回答不完整)师:因为人们为了防止鱼虾伤害屈原的尸体,就用粽叶包上糯米投入江中。后来就有了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因为人们为了防止水怪伤害屈原,就把小船装扮成龙的形象,水怪以为是龙王来了,就会被吓跑。这就形成了赛龙舟。五、总结全文端午节的习俗还有很多,如:饮雄黄酒、游百病、悬钟馗像等。中国传统的端午节,给我们展示了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我们要热爱中国的传统文化,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板书设计  端午粽吃粽子、赛龙舟端午节            爱国之情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教学反思:
(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
学科 语文 年级 一 主备人 使用人 拟授课时间
课 题 11.彩 虹 课 时 安 排  2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虹、座、提”等12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着、那、到”等7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正确理解课文内容。3.通过本文孩子丰富的想象力,让我们学会关心父母、关心家人。 
重点难点 1.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在文章的学习中教育学生做一个关心父母、关心家人的孩子。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班班通
教学过程 使用者再创及反思
第一课时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师:(出示图片)同学们,这是什么?(彩虹。)师:彩虹有什么颜色?(赤、橙、黄、绿、青、蓝、紫。)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彩虹》这篇课文。(板书课题:彩虹)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师配乐范读课文,同学们边听边想,课文讲了几件事情?师:谁来说说课文讲了哪几件事情?(三件事情:一是我在彩虹桥上洒水为爸爸浇田地;二是在彩虹桥上拿镜子照妈妈梳头;三是在彩虹桥上荡秋千让哥哥高兴。)(教师引导)2.自读课文,学习生字。(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同时用横线在文中标出生字词。(2)同桌交流,再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自读、小组读、分段读)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1.检查生字的自学情况。(1)出示生字卡片,“虹、座、浇、提、洒、挑、兴、镜、拿、照、千、裙”指名读。(2)开火车读,小组竞赛读,评出最佳认字小组。2.写字。(1)出示我会写的7个生字:“那、着、到、高、兴、千、成”,指名认读、领读。(2)教师范写田字格中的生字,学生书空。(3)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抽读生字卡片,“开火车”认读生字。听写生字。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指名分段朗读。二、整体感知1.学生分小组读,给生字正音。文章有几个自然段?(四个)2.课文读给同桌听,想一想,天上真的有一座美丽的桥吗?三、课文详解1.分小组朗读课文,想一想:天上美丽的桥是什么?读后,小组汇报交流。(天上美丽的桥是雨后的彩虹。)师:文中的我把彩虹说成美丽的桥,说明了什么?(说明我爱想象、爱思考。)师:那“我”真的能走上这座美丽的桥吗?为什么?(不能,因为它是彩虹,像桥,而且在天空中。)师:那课文中“我”却在这座桥上为爸爸、妈妈和哥哥做了好多事,又是怎么回事?(这是“我”想的,希望可以帮助他们。)师:“我”能想象出这么多事,说明了什么?(说明我是一个“想象力”丰富的孩子。)2.全班集体读二、三、四段,你发现了什么?(我为每一个家人都做了事情。这三段最后一句话都是“你高兴吗”。)师:从这些发现上你觉得“我”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懂事、关心父母、关心家人。)3.那么,我们也应该向这位小朋友学习,多关心父母、家人,同学们平时在家里是怎么做的?(学生自由回答)四、总结全文1.学了这一课,你懂得了什么? 2.教师总结:除了学习,我们更应该多关心父母和家人。
板书设计   彩 虹彩虹桥上为爸爸洒水浇田地彩虹桥上拿镜子照妈妈梳头 关心父母、家人彩虹桥上荡秋千让哥哥高兴
教学反思:
(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
学科 语文 年级 一 主备人 使用人 拟授课时间
课 题 口语交际:一起做游戏 课 时 安 排  1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观察游戏的过程,介绍一个游戏时,把游戏规则说清楚。 2.能积极主动地邀请小伙伴一起做游戏。 3.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
重点难点 1.学会邀请别人一起做游戏。 2.向其他小伙伴说清楚游戏的过程。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班班通
教学过程 使用者再创及反思
一、激趣导入 1.播放视频,展示孩子们快乐游戏的画面。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要送给你们一个惊喜,想知道是什么吗?好,那就请你睁开明亮的小眼睛看一看吧。 2.学生推荐好玩儿的游戏。 师: 喜欢这个小礼物吗?那除了刚才画面中出现的游戏,平时你们还玩儿过哪些有趣的游戏呢? 3.板书课题。师:你们会玩儿的游戏可真多呀!这节课就让我们到快乐的游戏王国中一起开心做游戏吧!(板书课题) 二、玩中体验 1.出示口语交际要求。 师:想要进入游戏王国,可要听清楚要求哦! 口语交际要求:听:学会认真倾听。 说:自然大方,声音适中。 2.看图说游戏名称。师:咱们的语文书上藏着一个很有趣的故事呢,不信,就请你翻开语文书的第97页,书上的游戏是——(贴鼻子)。提到“贴鼻子”你想到了什么呢?(预设《日有所诵》) 3.创设游戏情境。小蓝兔:大家好,我是小蓝兔,是小熊的好朋友。小熊特别想和同学们一起做游戏呢!可是他太调皮,去悬崖边偷吃蜂蜜的时候不小心把鼻子碰破了,所以不好意思和同学们见面。要不咱们一起帮帮他,好吗? 4.说要求:认真观察,看看他们是怎么玩的,怎么帮助小熊贴鼻子的?师:谁愿意帮小熊贴上好看的新鼻子呢?指名做游戏。 5.根据刚才你看到的,谁能说说“贴鼻子”的游戏过程呢?(指名说) 同桌相互交流。(计时2分钟) 6.全班一起做 “贴鼻子”游戏,学生交流。师:从你们的笑声中,老师已经感受到这个游戏是个很快乐的游戏。谁还能再来说说游戏过程呢?咱们要把这个游戏说得既有顺序又完整,想想需要做哪些游戏准备,需要几个人玩,先怎样,接着怎样,最后怎样,又是哪里最有趣?这些我们都要说清楚。 7.小组合作,出示合作要求。 (1)请小组长主持,其他组员积极发言。 (2)当组员说得不够完整时,其他同学可以做适当补充。 (3)有同学不够勇敢时,其他组员要给予鼓励;说得精彩时,其他组员可以赞美他。 (4)请A同学代表小组发言。师:那4分钟的时间够吗?(计时) 三、介绍新游戏 1.积极邀请伙伴加入游戏。 师:老师也想加入到你们快乐的队伍中去,所以今天老师想带你们做一个“我说你做”的游戏,谁愿意和我们一起来做这个游戏呢? 邀请学生加入活动。 师:开始吧!你们为什么不做这个游戏呢?顺势引导学生说出:要积极真诚的邀请;别人不会玩游戏时,我们要教他们怎样玩。 2.介绍游戏规则。 游戏规则:一个人发指令,其他人做动作。 (举例)游戏要求:听得准,记得牢,说得清,做得对,速度快。 3.组织做游戏。 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同桌、小组、学生间点名邀请参与游戏)。 4.介绍新游戏。师:游戏升级啦,你们可要做好准备呀。这个游戏就是“请你不要像我这样做”。 (1)出示游戏规则:不限人数,一人做出题者,其他人做挑战者。出题者手拿一个卡通小手,挑战者排成一队依次上前,出题人用手迅速指向一个方向,并且说“看这边”,然后挑战者必须看向相反的方向。师:听清楚了吗?谁能再来说说“看这边”的游戏规则?(指名说) (2)刚才老师介绍游戏规则时,你发现了什么吗?引出:向别人介绍游戏规则时,一边说,一边做动作,这样别人更容易明白。 (3)组织游戏。师:这个游戏你们学会了吗?大家玩儿得开心吗?那课下就和你的小伙伴一起玩儿吧!回家后,也可以带着爸爸妈妈一起玩儿,让他们也能够一同分享你的快乐。 四、课堂小结 1.小记者采访环节:这节课,你都有哪些收获呢?“小草芽电视台”的小记者们已经在游戏王国门口等待很久了,想要随机采访你们,问问这次的游玩儿收获呢。 2.老师小结。(展示随机拍摄的学生进行课堂活动时的照片、视频)
板书设计   听:学会认真倾听。 说:自然大方,声音适中。
教学反思:
(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
学科 语文 年级 一 主备人 使用人 拟授课时间
课 题 语文园地四 课 时 安 排  2
教学目标 1.认识、积累字词;掌握“主、书、门、我”四字“点”的正确书写。2.通过读、写背积累词语并掌握词语的轻声朗读;熟读背诵古诗《寻隐者不遇》。3.激发学生主动识字、写字的兴趣;培养学生正确阅读的兴趣。 
重点难点 1.识字,写字,通过读、写背积累词语并掌握词语的轻声朗读。2.激发学生主动识字、写字的兴趣;培养学生正确阅读的兴趣。
教具准备 学具:田字格、铅笔、橡皮擦教具:幻灯片
教学过程 使用者再创及反思
第一课时一、游戏导入。同学们,下面我们来做我说你指的游戏。(学生食指指着鼻子,教师说哪个人体器官,学生快速指出)二、趣味识字。1.学生自由读字词。(教师正音)2.从这些字词里你们有什么发现 (都是人体器官)3.你还知道哪些人体器官 (眼睛、耳朵、手掌……)4.集体齐读字词。三、字词句运用。1.读一读。(1)学生自由读词语。(2)教师范读,学生正音。(3)你们发现了什么 (第一行词语最后一个字都是“子”;第二行都是人物称呼的叠词;这些词语的最后一个字都是轻声。)(4)小组再读词语。(5)集体读词语。四、书写提示。1.学生分小组自由读词语,要求把字音读准。教师抽查学生,然后泛读。2.学生上台书写笔顺。教师检查,学生书空。(注意三个字:点在正上方或左上方或右下方,先写点)3.学生描红、临写。(教师指导)五、课堂总结。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阅读轻声词语。2.谁还能说出一些轻声词语 (姐姐、孩子、灯笼……)二、日积月累。1.学生自由读古诗。2.教师简介作者贾岛。3.请学生试说《寻隐者不遇》的意思。(教师指导)4.集体齐读,学生背诵。三、布置作业。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阅读《妞妞赶牛》。四、课堂总结。学了这一课,你懂得了什么
教学反思:
单元质量分析
本次监测现状 总分 平均分 及格 人数 及格率 优分 人数 优分率 低分 人数 低分率(40分以下)
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