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匆匆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8.匆匆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0-16 19:39: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任教班级 : 六(1)班
教师姓名 :
2022年春季学期
第三单元 一、单元目标 1.会写19个字,正确读写15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 感受《匆匆》中的语言美,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感悟光阴荏苒,体会作者的真情实感;感受《那个星期天》中生动细腻的心理描写,把握文章以孩童的视角观察、感受生活的叙事方式,体会作者这一天的心情变化。 二、单元重难点 1.学习作者运用大量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对比、排比、设问来表达情感。 2.学习作者如何把情感融入到具体的人、事或景物之中,在叙述时自然而然地流露情感。 三、知识框架 8.匆匆 9.那个星期天 习作例文 : 别了,语文课 阳光的两种用法 习作:让真情自然流露 四、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时数 8.匆匆………………………2课时 9.那个星期天………………2课时 习作例文……………………1课时 习作…………………………1课时 第8课 匆匆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写“藏、挪”等6个字,正确读写“空虚、叹息、徘徊、赤裸裸”这4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语言美,背诵第1、2自然段。 3.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叙述顺序。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等方法理解词语。如:“蒸融”可以结合课文描述的情景来理解。 教具学具准备 生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二、了解单元主题及目标、内容 三、引入课题并板书:8 匆匆 四、作者简介(朱自清) 五、新授 1.卡片出示字词,生读词语。 赤裸裸 茫茫然 头涔涔 泪潸潸(生自读、师正音) 指导认识“裸”。 2.学习词语:空虚、徘徊、叹息,引导学生理解意思,指导书写“徘徊”。 3.听课文朗读录音,在自己感动地地方做上记号。 4.小结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并用小标题板书。 5.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 (1)生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2)找出与之呼应的句子(第1自然段)。——首尾呼应。 6.学习第1自然段。思考:这个段共有几个问句?围绕那个问题提问? 7、对比读:去掉后面问句,指导朗读。 8.默读第4自然段,与第1自然段对比学习。 (1)将问句改成陈述句对比读。 (2)连贯问句更能表达感情。 (3)生齐读。 六、师总结。 七、板书 8 匆匆 思考 无声无息 匆匆 来去匆匆 不负韶华 倾听 一去不返 只争朝夕 对话 第8课 匆匆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体会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在比较中感受句中修辞手法的作用,背诵课文。 2.体会作者对于时间流逝的无奈和惋惜,仿照课文第3自然段写出自己的感触。 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采用朗读、默读、概括、圈画、想象等学习方法,从课文的语言中体会人物的心理和流露出的真情实感,从而体会作者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惋惜。启发学生反思自己从前是否虚度光阴,并思考如何珍惜时间。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学习第2自然段。 生读第二自然段,想想让作者“头涔涔而泪潸潸”的原因是什么? 理解文中的比喻句:将八千多日比作一滴水。3.设疑:一滴水有什么特点?(渺小、流逝得快) 学习第3自然段 1.设疑:作者发现了时间是从哪里匆匆流走的?你发现时间的影子了吗?勾画下相关句子。 2.交流汇报 (1)太阳他有脚啊……(拟人) (2)抓关键词理解:挪移、过去、过去、过去、过去、跨过、溜走、飞过、闪过(时间越来越快) (3)生试读、试背。 (4)仿写句子。  ̄ ̄ ̄ ̄ ̄ ̄ ̄的时候你,日子从 ̄ ̄ ̄ ̄ ̄过去。 小结板书:不负韶华 只争朝夕 配乐朗读全文。 总结。 布置作业:预习第9课。 板书 8 匆匆 思考 无声无息 匆匆 来去匆匆 不负韶华 倾听 一去不返 只争朝夕 对话 (个性化修改) (个性化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