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红烛
闻一多
高中语文部编版(高一)上册
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在他的
《无题》中深情的吟
诵: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在古代,蜡炬是照明的主要工具,一般用动物油
脂制成,通过燃烧发出光亮。每一支蜡炬都是把自
己燃烧成灰烬才换来的光明。蜡炬为什么要这样?
这样的蜡炬又给我们怎么样的启示?
目录
7
作者简介
2
知识链接
3
写作背景
4
诗歌主题
壹作者简介
闻一多(1899-1946),原名闻家骅字友三,又改名一多。1899年11月24日
生于湖北浠水。现代爱国诗人、学者、
战士自幼喜爱
古典诗歌、绘画和戏曲。五四运动后开始发表新诗。
曾留学美国。先后在中山大学、武汉大学、青岛大学、清
华大学、西南联大任教.1946年7月15日发表了著名的
《最后的一次演讲》当日,即遭到国民党特务的杀害。
壹作者简介
早年参加新月社,提倡新诗格律化。他的
诗具有极强的民族意识和民族气质。代表作
《红烛》《死水》具有沉郁奇丽的艺术风
格,整齐、和谐的艺术表现,影响颇大。
学者
诗人:“新月派"代表诗人
本名:闻家骅
民主战士
出生地:湖北黄冈浠水
社会身份
基本情况
闻
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
生卒年:1899.11一1946.7.15
《红烛》(诗集)
诗歌作品
《七子之歌》
考入清华留美预备学校
《死水》
赴美留学
主要作品
《唐诗杂论》
回国任教
主要经历
文艺论著
《楚辞校补》
西南联大任教
抗日救亡
《古典新义》
投身革命
争民主,反独裁
创建“格律体”诗
绘画美
李公朴先生追悼会
枪杀遇难
文艺理论
建筑美
最后一次讲演
提出诗歌“三美”原则
音乐美
贰
知识链接,小活动
新月派代表闻一多提出了“新诗格律化”的主张,提倡新诗创作三美:音乐美、建筑美、绘
画美。
音乐美
指的是诗的对称和句的整齐。
指的是辞藻的运用,
绘画美
即富有形象感、色彩感、画面
感。
建筑美
指的是音节和旋律的美。
叁写作背景
1922年闻一多赴美国留学,他不堪忍受受到的歧视,写过许多爱
国诗篇。看到的是北洋军阀统治下民不聊生、政治腐败、经济凋弊
的黑暗现实,极为失望。正是这种为现实所冷却了的爱和期望,成
为了其诗的深层根基。
在回顾自己数年来的理想探索历程和诗作成就时,写下了这篇名
诗。
红
寿星像前,洞房内。
烛
红色的蜡烛,多用于喜庆,如
听文
时代强暗回声久远
中自近代文学宝库里的奇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