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精卫填海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3精卫填海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0-16 20:05: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精卫填海》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堙”等6个生子,会写“帝”等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尝试背诵课文。
3.能够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等理解文意。
【教学重难点】
1.结合自己的想法评价精卫填海行为的意义。
2.感受精卫坚强不屈、坚持不懈的品格。
【教学设计】
一、激趣导入
1.老师要来考考你们,这是我们北京冬奥会上上古神话系列的纪念徽章,上面的人物形象和故事,你知道吗?
(大禹治水 盘古开天地 夸父逐日 女娲补天 精卫填海 嫦娥奔月)
2.同学们,其实我们刚才看到的六个人物形象,有五个都出现在这本书里面,这本书就是——(《山海经》)
3.(简介《山海经》)它是我们先秦的神话古籍。想知道在这部奇书里有什么吗?
4.来,我们一起走进《山海经》,读一读中国远古神话中最为有名,也是最为感人的故事之一——《精卫填海》。
二、读通故事
1.读了课题,你知道了什么?产生了哪些疑问?(精卫填海,人+事)(精卫是谁?为什么要填海?怎样填海?结果是什么?)
也就是说,我们想要知道这个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其实,这也正是我们这一单元所提到的语文要素之一: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板贴:起因 经过 结果)
2.要想感受文言文的韵味啊,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朗读。现在请你捧起书,现在请你借助拼音,自由朗读,注意: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开始吧。
(请学生朗读,强调读音:少—四声,曰—不要读成日,溺,堙)
3.去掉拼音,谁敢来挑战?(再请生读)
4.同学们都会了吗?一起读。
5.本课共五个生字,你觉得哪个字是最简单,也是最容易写错的?(曰)
写“曰”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又扁又宽,又瘦又长的是日)师范写
6.这个字笔画较多,你会读吗?(衔)
“衔”的外部是“行”字,内部是“金”字。这两个字表明,“衔”的本义和金属有关,和行走有关。“衔”的本义就是含在马嘴里的金属小棒,所以中间是个“金”字;小棒和马缰绳相连,用来控制马的行走和停止,所以外边是个“行”字。 一起来写一写这个“衔”字。
三、读懂故事
1.课文我们已经会读了,现在我们来看看这篇文言文到底写了什么意思。
讲之前我们先来回顾一下理解文言文有哪些好方法?(借助注释、借助插图、联系上下文、猜读等)
2.现在就请你用上这些方法,理解这篇文言文,自己讲给自己听,开始吧。
3.这篇文言文其实只有两句话,我们看看第一句写了什么?谁来说?
4.第二句有点长,谁敢挑战?
5.精卫为什么要填海?(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故事的原因有了。
6.精卫如何填海的?(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故事的经过有了。
当刮起狂风,海面上波浪滔天的时候,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当暴雨倾盆,四周一片漆黑的时候,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当大雪纷飞,大地上寒风刺骨的时候,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四、感悟形象
1.这个故事有结果吗?(没有)
2.你觉得结果可能是什么样的?(海不会被填平)我不明白,海填不平,那为什么精卫还去填海?这只鸟可真傻啊!
3.果真如此吗?难道我们流传了几千年的文化古籍,用那么多劳动人民的智慧创造的,就是一只傻鸟吗?
大禹,凿龙门斩妖龙,治理了无数的水灾啊。我仿佛在他身上也看到了这只傻鸟的影子。(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盘古手顶着天,脚踩着地,就这样日复1日,年复一年,我好像在盘古身上看到了这只傻鸟的影子。(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夸父,那太阳能追上吗?追不上呀,但夸父一直在追呀追呀,为了心中的那个梦想,就这样追上去。我仿佛看到这只傻鸟的影子。他正在(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女娲,这才是女娲,她为了补天,不辞辛劳炼五彩石,甚至牺牲了自己的生命。我好像在女娲身上也看到这只傻鸟的影子。 它真的是在(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所以,你从精卫的身上,看到的是什么?(坚持不懈)
4.此时此刻,如果你认为这只是一个神话故事只是虚构,只是来自山海经,那你就大错特错了。 其实我认为这只傻鸟在我们现实中依然存在。
孔子,春秋时期我国著名的大教育家。他游走于东周列国,想把他的思想。 带到全国全中国各地,可是他处处受挫。他放弃了吗?我们仿佛看到了精卫在他身上。 (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玄奘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取得真经,把佛法带回中国。历经无数的坎坷,我们仿佛看到了那只精卫鸟的影子,他正在? (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雷锋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拖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我在他身上仿佛也看到了那傻鸟的影子,他在?(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出示袁隆平照片)认识吗?像老师这样说一下。 (他经历了无数次的实验,我仿佛看到了精卫的影子。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
是啊,他傻的可爱,傻的执着。而这只傻鸟身上有一种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这种精神叫做?(坚持不懈)
五、尝试背诵
1.让我们一起再来诵读《精卫填海》吧。 请你读出精卫的坚持不懈的精神。 如果你已经会背了,可以尝试背诵哦。
【板书设计】 精卫填海
起因 借助注释
经过 坚持不懈 借助插图
结果 联系上下文
猜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