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4张PPT)
13 植树的牧羊人
学习目标
1.熟记“涸、坍塌”等字词的读音,熟记“慷慨、酬劳”等词语的字形,理解“不毛之地”的含义。(重点)
2.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学习文中对比手法的运用对表达主题的作用。(重点)
3.理解文中的细节描写及其作用。(难点)
4.感悟牧羊人无私奉献的精神,激发热爱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感情。(素养)
让·乔诺(1895—1970),法国作家、电影编剧。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他曾当过步兵。1921年开始创作写诗。代表作有《植树的牧羊人》《人世之歌》《庞神三部曲》《屋顶上的轻骑兵》和《一个郁郁寡欢的国王》。
作者简介
小说基本常识
1.概念:以塑造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生活。
2.小说分类:长篇、中篇、短篇(按篇幅长短)
3.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4.人物塑造方法: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
5.故事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序幕、尾声)
背景资料
知识备查
本文选自绘本《植树的男人》(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11年版)。这部短篇原是让·乔诺于1953年应美国《读者文摘》杂志专题“你曾经见过的最非凡、难忘的人是谁”的约稿而写的。编辑被这个故事所打动,由此派人调查,结果发现普罗旺斯山区的小镇巴农的养老院没有存在过名叫布菲的牧羊人,于是退回了稿子。事后,让·乔诺发表声明,说本文写的是故事,艾力泽·布菲是虚构的。1954年,小说在美国《Vogue》杂志上发表,之后被翻译成十多种文字。在生态环境逐渐恶化的今天,《植树的牧羊人》所描写的“一个平凡人热爱大地”的精神,更给人以启示。
读一读
预习检查
涸
坍塌
慷慨
薰
榉
戳
酬
琢
刨
干
衣草
山毛
磨
劳
根问底
hé
tān tā
kāng kǎi
xūn
jǔ
chuō
chóu
zhuó
páo
多音字
( )挨家挨户
( )翻卷
( ) 难挨
( )试卷
挨
卷
预习检查
难
琢
( )难得
nán
( )琢磨
zuó
( )遇难
nàn
( )雕琢
zhuó
ái
āi
juǎn
juàn
形近字
预习检查
戳
戮
锢
涸
chuō( )穿
杀lù( )
干hé( )
禁gù( )
拔
拨
海bá( )
bō( )动
词语解释
预习检查
【干涸】
【坍塌】
【溜达】
【慷慨】
【微薄】
【琢磨】
干枯,没有水。
建筑物或堆积物倒下来。
散步,闲走。
大方;不吝惜。
微小单薄;数量少。
加工使精美(指文章等)。
词语解释
预习检查
【不毛之地】
不长庄稼的地方。泛指荒凉、贫瘠的土地。
毛,地面上的植物,多指庄稼。文中作动词,长庄稼。
【一心一意】
心思、意念专一。
启幸福之旅
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一个牧羊人,几十年在荒野上种树,将荒野变成了绿洲 ,人们过上了幸福舒适的生活。
启幸福之旅
荒野
绿洲
逆 天 奇 迹
牧羊人是靠什么创造幸福生活的?
默读课文,用圈点勾画的方式,勾画出描写牧羊人言行的语句,找到依据。
探幸福之源
三年来,他一直这样,一个人种着树。他已经种下了十万棵橡子。在这十万棵橡子中,有两万棵发了芽。而这两万颗树苗中,有将近一半,可能会被动物咬坏,或是因为其他原因死掉。剩下的一万棵会在这光秃秃的土地上扎根,长成大树。
三年来,他一直这样,一个人种着树。他已经种下了十万棵橡子。只有一万棵会在这光秃秃的土地上扎根,长成大树。
三年来,他一直这样,一个人种着树。他已经种下了十万棵橡子。在这十万颗橡子中,有两万棵发了芽。而这两万棵树苗中,有将近一半,可能会被动物咬坏,或是因为其他原因死掉。剩下的一万棵会在这光秃秃的土地上扎根,长成大树。
他做到了只有上帝才能做到的事!
探幸福之源
牧羊人在种树的过程中体验到了幸福吗?
牧羊人自己幸福吗?
悟幸福之道
在英文中,牧羊人还是基督耶稣的意思,耶稣就是救世主。他彰显上帝的大爱,舍弃自己,救赎世人。
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上帝
悟幸福之道
小组合作
速读课文,从三访牧羊人段落、时间、牧羊人活动、环境变化几个方面,完成下表。
活动 段落 时间 牧羊人活动 环境变化
一访牧羊人
二访牧羊人
三访牧羊人
2--12
13--17
19--20
1913
1919
1945
为“我”打水捡橡子
种橡树
改养蜜蜂
一直在种树
种树
微风飘香
树林唱歌
泉水冒出
村庄富饶
人口增加
荒野无际
村庄废弃
泉眼干涸
狂风呼啸
绿树成荫
重见溪水
探究思考
在你眼中,牧羊人是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加以分析。
二、品析语言
1.他拿出一个袋子,从里面倒出了一堆橡子。接着,一颗一颗仔细地挑选起来。
这句话运用动作描写,表现牧羊人挑选橡子认认真真,心无旁骛的态度。
2.房间里收拾得很整齐,餐具洗得干干净净,地板上没有一点儿灰尘,猎枪也上过了油。……补丁的针脚也很细,几乎看不出来。
这句话运用动作、外貌描写,表现牧羊人生活中一丝不苟,做事干净利落的特点。
3.三年以来,他一直这样,一个人种着树。他已经种下了十万颗橡子。在这十万颗橡子中,有两万颗发了芽。而这两万棵树苗中,有将近一半,可能会被动物咬坏,或是因为什么想不到的原因死掉。剩下的一万棵树苗,会在这光秃秃的土地上扎根,长成大树。
虽然种下十万颗橡子,最终只有一万棵树苗长成大树,但牧羊人始终坚持种树,表现他坚守信念,坚持不懈的性格特点。
4.每当我想到这位老人,他靠一个人的体力与毅力,把这片荒漠变成了绿洲,我就觉得,人的力量是多么伟大啊!
牧羊人无私奉献,不求回报,毅力顽强,默默无闻地改变人类的生存环境。
5.可是,他先是失去了唯一的儿子,接着,妻子也去世了。……这地方缺少树;没有树,就不会有生命。
牧羊人摆脱失去亲人的痛苦,在孤独中植树,表现了他的乐观坚强。
思考
作者为什么以“植树的牧羊人”为题?
在英文中,“牧羊人”还是基督耶稣的意思。文中的牧羊人日复一日地植树,终于使荒漠变成了绿洲,使上万人受惠,其行为宛如救世的基督。作者以“植树的牧羊人”为题,包含赞美之情。
思考
文章结尾段运用了哪种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结尾段运用了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作者抒发了对牧羊老人的敬佩之情,赞美了牧羊人的毅力和无私奉献的品质,在内容上突出了本文的中心,在结构上同开头段照应,使得结构严谨。
阅读“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好书记杨善洲的故事。请仿照他的颁奖词为植树牧羊人写一则颁奖词。
杨善洲颁奖词:绿了荒山,白了头发,他志在造福百姓;老骥伏枥,意气风发,他心向未来。清廉,自上任时起;奉献,直到最后一天。六十年里的一切作为,就是为了不辜负人民的期望。
植树的牧羊人颁奖词:略。
通过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总结升华
爸爸是个军人。幼年时,每回看他穿着笔挺的军装,腰佩银光闪闪的指挥刀,踩着马靴,威风凛凛地去司令部开会,我心里都很害怕,生怕爸爸又要去打仗。我对大我三岁的哥哥说:“爸爸为什么不穿长袍马褂呢?”
爸爸一穿上长袍马褂,就会坐轿子回家。轿子在家门口停下来,他笑容满面地从轿子里出来,牵起哥哥和我的手,到书房里唱诗、讲故事给我们听。
…… (琦君《读诗》)
(中考真题)分析文中爸爸的形象。
真题演练
喜爱诗歌,对诗歌有独到的理解;对孩子富有爱心、耐心;引导孩子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培养孩子对诗歌的兴趣。
【参考答案】
从文中“到书房里唱诗、讲故事给我们听”“爸爸听得好高兴,拍拍哥哥说:‘你真聪明,我再教你们两句诗。’”可见他善于引导孩子,有耐心;“爸爸却接着说:‘作诗并不是作谜语,而是把眼里看到的、心里想到的,用很美的文字写出来,……这就是好诗了。’” “风吹过老树,发出沙沙的声音,就像下雨一般。……所以诗人说是‘晴天雨’‘夏夜霜’。”可见他爱诗,对诗歌有独到的理解。
【答案解析】
三、课文首尾两段是作者对牧羊人的评价,前后呼应。阅读这两段,参考下面的文字,谈谈你对课文主题的认识。
它的文字、它的图,都让人感动,鼓舞人们去做对我们这个地球有益的事,这个地球上神奇的人和事真是数也数不完!祝愿大家都有一颗慷慨的心,和别人分享,给自己带来幸福。
——绘本《植树的男人》绘画作者给中国读者的寄语
文章的主题是通过牧羊人植树的故事体现出来的。一个人慷慨无私,不图回报,而且几十年如一日地坚持做一件事,这个人就是值得人们歌颂的伟大的人。
四、课文写的是一个虚构的故事,但在我们的社会中,却有很多真实存在的默默“植树”的人,他们以非凡的毅力,辛勤耕耘,种植着希望和幸福。你认识或听说过这样的人吗?试为他写-段文字,记录他的事迹,并写出你的评价和感受。
积累拓展
示例:刘盛兰,山东省烟台市蚕庄镇柳杭村村民,“五保”老人。将自己微薄的生活补贴捐给困难学生,受捐助的学生逐渐从周边几个地市“扩张”到全国各地。最多的时候,他同时资助着50名学生。2013年8月,因为肾病,刘盛兰住进了医院,但他仍然惦记着捐资助学,担心汇款中断和没到位会断了孩子们的希望。
残年风烛,发出微弱的光。苍老的手,在人间写下大爱。病弱的身躯,高贵的心灵,他在九旬的高龄俯视生命。一叠叠汇款,是寄给我们的问卷,所有人都应该思考答案。
《植树的牧羊人》这篇文章多处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赞美了牧羊人慷慨无私、不图回报的崇高品质。
请你试着用这种方法来写写你最熟悉的一个人。
小练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