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4章:光现象 练习题 附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2023学年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4章:光现象 练习题 附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10-16 19:53: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4章:光现象 分层练习题附答案
人教八年级上册第4章:光现象
一、选择题。
1、下列不是光源的物体有( )
A. 太阳 B. 火焰 C. 月亮 D. 电灯
2、如图是研究光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研究“光在反射时,光路可逆”,应进行的操作是( )
A.改变光线OB与法线ON的夹角 B.改变光线AO与法线ON的夹角
C.沿法线ON前后转动纸板F D.让另一束光沿BO入射
3、如图为玩具鸟在平面镜中的成像示意图.下列能改变像位置的是( )
A.竖直上移玩具鸟 B.竖直下移平面镜
C.人向平面镜靠近 D.像与镜之间放一木板
4、进入卖水果的商店,你会看到正对大门的整面墙上都镶有平面镜,这样做主要是为了( )
A.让房间更明亮 B.增大房间的空间感
C.使平面镜中的“水果”更美观 D.方便人们选购水果
5、关于平面镜成像特点及其实验探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物体距平面镜越近所成的像越大
B.将蜡烛靠近玻璃板的同时像也将靠近玻璃板
C.做多次实验是为了避免实验结果的偶然性
D.使用光屏是为了探究平面镜所成像的虚实
6、如图所示,我们从水面上斜着看插入水中的筷子,筷子在水下的部分向上“弯折”。图中的光路图能正确解释此现象的是(  )
A. B.
C. D.
7、雨后的天空出现彩虹,这是由于(  )
A.太阳直接发出来的 B.光的色散
C.人的视觉出现偏差 D.空气透过的色光不同
8、图甲,枯井中的青蛙位于井底O点“坐井观天”,图乙中青蛙通过井口观察范围正确的光路图是(  )

A. B. C. D.
9、如图是晚上汽车在干燥的沥青路面和潮湿的沥青路面上行驶时大灯部分光路简图,在晚上开车时( )
A.潮湿的路面更容易发生光的漫反射
B.干燥的路面发生光的镜面反射
C.对面无车时,驾驶员看潮湿的路面更暗
D.照射到干燥路面上的光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10、清明节,平静的镜湖水面上有数只白鹭,它们或俯冲嬉戏,或悠闲漂浮。下列关于白鹭在水中倒影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是与白鹭等大的实像
B.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
C.白鹭从空中俯冲向水面,水中的倒影变大
D.若湖水深3米,漂浮在水面的白鹭与水中倒影之间距离为6米
11、小园用一块长方体的玻璃砖做光的反射和折射实验,右图是他画的光路图,其中哪条光线是错误的(  )
A.1 B.2 C.3 D.4
12、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
A.雨后天空出现的彩虹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
B.从不同的地方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光的漫反射现象
C.看到水中的鱼比鱼的实际位置浅是光的反射现象
D.岸边树木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折射现象
13、下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的是 (  )
A. 手影
B. 水面“倒影”
C. 水中筷子“弯折”
D. 雨后的彩虹
14、如图所示,一束光线垂直射到平面镜的镜面上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射角和入射角都是90° B.反射角和入射角都是0°
C.反射角是90°,入射角是0° D.反射角是45°,入射角是45°
15、如图,物体S在平面镜前,所成的像为S′。若在镜后AB处放一块不透明的塑料,则像S′将会( )
A.不变 B.变暗 C.只剩一半 D.消失
16、有一圆柱形敞口容器,从其左侧某一高度斜射一束激光,在容器底部都产生一个光斑O如图所示,下列操作使光斑向左移动的是(  )
A.保持水面高度不变使激光笔向右平移
B.保持激光射入角度不变使水面上升
C.保持激光射入角度不变使水面下降
D.保持水面高度和入射点不变使激光入射角增大
17、电焊工人在焊接时,要戴上防护眼罩,这主要是为了 (  )
A.防止火星飞溅到眼睛上,把眼睛烫伤 B.防止紫外线对人眼的伤害
C.防止红外线对人眼的伤害 D.为了使眼睛看到焊接点
二、填空题。
18、下列物体中一定是光源的有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太阳 ②月亮 ③钻石 ④自行车的尾灯 ⑤蜡烛的火焰 ⑥正在发光的萤光虫 ⑦正在放电影的银幕
19、如图两平面镜M1、M2之间的夹角为,当一束光线与平面镜M1成25°角入射时,要使得光线经平面镜两次反射后沿原路返回,则平面镜M1与M2之间的夹角应为__ 。
20、池中水的深度是2m,月球到地球的距离为3.8×105km,月球在池中的像到水面的距离是 ,水中的月是 像(填实或虚)。
*21、凸面镜使光线________,凹面镜使光线________。
22、如图所示,小明将一枚硬币放在碗的底部,眼睛在A处恰好看不到它.
(1)小明看不到硬币,这是因为________;
(2)将平面镜放到碗边适当的位置,小明在A处通过平面镜看到了硬币的虚像,这是利用了光的________现象;
(3)沿碗壁缓缓向碗中加水,小明在A处也能看到硬币的________像,这是利用了光的________现象。
23、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_____的规律制成的;人的正常体温是_____°C;验钞机是利用_____验证钞票真伪的(选填“红外线”或“紫外线”)。
三、作图题。
24、根据给出的入射光线,请画出其反射光线。
四、实验题。
25、“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标有刻度(图中未画出)的白色纸板ABCD能绕垂直于CD的ON轴翻转,在纸板上安装一支可在纸板平面内自由移动的激光笔。
   
(1)实验前,应将纸板 ______ 放置平面镜上;移动激光笔,使入射光束绕入射点O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可观察到反射光束沿 ______ 时针方向转动;
(2)在纸板前从不同方向可以看到纸板上入射光AO的径迹,这是因为光在纸板上发生了 ______ 反射;
(3)如图乙所示,将纸板右半部分绕ON向后翻转任意角度,发现纸板上均无反射光束呈现,此现象说明了 ______ ;
(4)在图甲中,若将纸板(连同激光笔)绕CD向后倾斜,此时反射光束 ______ ;
A.仍在纸板上呈现 B.被纸板挡住 C.在纸板前方
(5)关于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和“探究光的反射规律”这两个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______
A.这两个实验都需要进行多次测量,多次测量的目的相同
B.前者实验中的玻璃板与桌面垂直,后者实验中的活动纸板也要与镜面垂直
C.这两个实验中都需要用到刻度尺这个测量工具
D.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人看到烛焰在镜中的像,是由光的反射引起的
16、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选择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 ;
(2)选择完全相同的两支蜡烛进行实验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___关系;
(3)实验中移动蜡烛B,直至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此时蜡烛A到玻璃板的距离是12cm,则蜡烛B到玻璃板的距离是________cm。
五、计算题。
27、某人看见闪电经过5s才听到雷声,那么,
(1)人们为什么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
(2)打雷处到这个人的距离约为多少km?
2022—2023学年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4章:光现象 分层练习题附答案
人教八年级上册第4章:光现象
一、选择题。
1、下列不是光源的物体有( )
A. 太阳 B. 火焰 C. 月亮 D. 电灯
【答案】C
2、如图是研究光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研究“光在反射时,光路可逆”,应进行的操作是( )
A.改变光线OB与法线ON的夹角 B.改变光线AO与法线ON的夹角
C.沿法线ON前后转动纸板F D.让另一束光沿BO入射
【答案】D
3、如图为玩具鸟在平面镜中的成像示意图.下列能改变像位置的是( )
A.竖直上移玩具鸟 B.竖直下移平面镜
C.人向平面镜靠近 D.像与镜之间放一木板
【答案】A
4、进入卖水果的商店,你会看到正对大门的整面墙上都镶有平面镜,这样做主要是为了( )
A.让房间更明亮 B.增大房间的空间感
C.使平面镜中的“水果”更美观 D.方便人们选购水果
【答案】B
5、关于平面镜成像特点及其实验探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物体距平面镜越近所成的像越大
B.将蜡烛靠近玻璃板的同时像也将靠近玻璃板
C.做多次实验是为了避免实验结果的偶然性
D.使用光屏是为了探究平面镜所成像的虚实
【答案】A
6、如图所示,我们从水面上斜着看插入水中的筷子,筷子在水下的部分向上“弯折”。图中的光路图能正确解释此现象的是(  )
A. B.
C. D.
【答案】B。
7、雨后的天空出现彩虹,这是由于(  )
A.太阳直接发出来的 B.光的色散
C.人的视觉出现偏差 D.空气透过的色光不同
【答案】B
8、图甲,枯井中的青蛙位于井底O点“坐井观天”,图乙中青蛙通过井口观察范围正确的光路图是(  )

A. B. C. D.
【答案】A
9、如图是晚上汽车在干燥的沥青路面和潮湿的沥青路面上行驶时大灯部分光路简图,在晚上开车时( )
A.潮湿的路面更容易发生光的漫反射
B.干燥的路面发生光的镜面反射
C.对面无车时,驾驶员看潮湿的路面更暗
D.照射到干燥路面上的光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答案】C
10、清明节,平静的镜湖水面上有数只白鹭,它们或俯冲嬉戏,或悠闲漂浮。下列关于白鹭在水中倒影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是与白鹭等大的实像
B.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
C.白鹭从空中俯冲向水面,水中的倒影变大
D.若湖水深3米,漂浮在水面的白鹭与水中倒影之间距离为6米
【答案】B
11、小园用一块长方体的玻璃砖做光的反射和折射实验,右图是他画的光路图,其中哪条光线是错误的(  )
A.1 B.2 C.3 D.4
【答案】D。
12、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
A.雨后天空出现的彩虹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
B.从不同的地方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光的漫反射现象
C.看到水中的鱼比鱼的实际位置浅是光的反射现象
D.岸边树木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折射现象
【答案】B
13、下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的是 (  )
A. 手影
B. 水面“倒影”
C. 水中筷子“弯折”
D. 雨后的彩虹
【答案】A
14、如图所示,一束光线垂直射到平面镜的镜面上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射角和入射角都是90° B.反射角和入射角都是0°
C.反射角是90°,入射角是0° D.反射角是45°,入射角是45°
【答案】B
15、如图,物体S在平面镜前,所成的像为S′。若在镜后AB处放一块不透明的塑料,则像S′将会( )
A.不变 B.变暗 C.只剩一半 D.消失
【答案】A
16、有一圆柱形敞口容器,从其左侧某一高度斜射一束激光,在容器底部都产生一个光斑O如图所示,下列操作使光斑向左移动的是(  )
A.保持水面高度不变使激光笔向右平移
B.保持激光射入角度不变使水面上升
C.保持激光射入角度不变使水面下降
D.保持水面高度和入射点不变使激光入射角增大
【答案】B。
17、电焊工人在焊接时,要戴上防护眼罩,这主要是为了 (  )
A.防止火星飞溅到眼睛上,把眼睛烫伤 B.防止紫外线对人眼的伤害
C.防止红外线对人眼的伤害 D.为了使眼睛看到焊接点
【答案】B
二、填空题。
18、下列物体中一定是光源的有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太阳 ②月亮 ③钻石 ④自行车的尾灯 ⑤蜡烛的火焰 ⑥正在发光的萤光虫 ⑦正在放电影的银幕
【答案】①⑤⑥
19、如图两平面镜M1、M2之间的夹角为,当一束光线与平面镜M1成25°角入射时,要使得光线经平面镜两次反射后沿原路返回,则平面镜M1与M2之间的夹角应为__ 。
【答案】65°
20、池中水的深度是2m,月球到地球的距离为3.8×105km,月球在池中的像到水面的距离是 ,水中的月是 像(填实或虚)。
【答案】3.8×105km;虚
*21、凸面镜使光线________,凹面镜使光线________。
【答案】发散,会聚
22、如图所示,小明将一枚硬币放在碗的底部,眼睛在A处恰好看不到它.
(1)小明看不到硬币,这是因为________;
(2)将平面镜放到碗边适当的位置,小明在A处通过平面镜看到了硬币的虚像,这是利用了光的________现象;
(3)沿碗壁缓缓向碗中加水,小明在A处也能看到硬币的________像,这是利用了光的________现象。
【答案】(1)光的直线传播 (2)反射 (3)虚;折射
23、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_____的规律制成的;人的正常体温是_____°C;验钞机是利用_____验证钞票真伪的(选填“红外线”或“紫外线”)。
【答案】热胀冷缩 37 紫外线
三、作图题。
24、根据给出的入射光线,请画出其反射光线。
【答案】如图所示:
四、实验题。
25、“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标有刻度(图中未画出)的白色纸板ABCD能绕垂直于CD的ON轴翻转,在纸板上安装一支可在纸板平面内自由移动的激光笔。
   
(1)实验前,应将纸板 ______ 放置平面镜上;移动激光笔,使入射光束绕入射点O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可观察到反射光束沿 ______ 时针方向转动;
(2)在纸板前从不同方向可以看到纸板上入射光AO的径迹,这是因为光在纸板上发生了 ______ 反射;
(3)如图乙所示,将纸板右半部分绕ON向后翻转任意角度,发现纸板上均无反射光束呈现,此现象说明了 ______ ;
(4)在图甲中,若将纸板(连同激光笔)绕CD向后倾斜,此时反射光束 ______ ;
A.仍在纸板上呈现 B.被纸板挡住 C.在纸板前方
(5)关于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和“探究光的反射规律”这两个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______
A.这两个实验都需要进行多次测量,多次测量的目的相同
B.前者实验中的玻璃板与桌面垂直,后者实验中的活动纸板也要与镜面垂直
C.这两个实验中都需要用到刻度尺这个测量工具
D.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人看到烛焰在镜中的像,是由光的反射引起的
【答案】(1)竖直 顺 (2)漫
(3)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4)C (5)ABD
16、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选择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 ;
(2)选择完全相同的两支蜡烛进行实验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___关系;
(3)实验中移动蜡烛B,直至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此时蜡烛A到玻璃板的距离是12cm,则蜡烛B到玻璃板的距离是________cm。
【答案】(1)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大小 (3)2
五、计算题。
27、某人看见闪电经过5s才听到雷声,那么,
(1)人们为什么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
(2)打雷处到这个人的距离约为多少km?
【答案】(1)人们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是因为光在空气的传播速度远远大于声音的传播速度;
(2)打雷处到这个人的距离约为1.7km。 
【解析】(1)人们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是因为光在空气的传播速度远远大于声音的传播速度;
(2)打雷处距人的距离:
s=vt=340m/s×5s=1700m=1.7km。
答:(1)人们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是因为光在空气的传播速度远远大于声音的传播速度;
(2)打雷处到这个人的距离约为1.7k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