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地貌的观察同步课时训练(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4.2地貌的观察同步课时训练(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76.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10-16 20:11: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4.2地貌的观察—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同步课时训练
【基础练习】
1.下图为我国不同地区的地貌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地貌依次为( )
A.喀斯特地貌、风沙地貌、河流地貌、海岸地貌
B.河流地貌、喀斯特地貌、海岸地貌、风沙地貌
C.海岸地貌、喀斯特地貌、河流地貌、风沙地貌
D.风沙地貌、喀斯特地貌、河流地貌、海岸地貌
(2)丁地貌主要分布在气候( )
A.寒冷地区 B.湿润地区 C.炎热地区 D.干旱地区
2.北海银滩由高品位的石英砂堆积而成,在阳光的照射下,洁白、细腻的沙滩会泛出银光,故称银滩。北海银滩以其“滩长平、沙细白、水温净、浪柔软、无鲨鱼”等特点,而被称为“中国第一滩”。下图为北海银滩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北海银滩属于( )
A.海岸堆积地貌 B.海岸侵蚀地貌 C.河流堆积地貌 D.河流侵蚀地貌
(2)根据颗粒物大小可知,北海银滩属于( )
A.砾滩 B.泥滩 C.沙滩 D.海滩
【能力提升】
3.读“某地沿20°N纬线所作的地形剖面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甲和乙地区分别可能是( )
A.伊比利亚半岛和阿拉伯半岛 B.阿拉伯半岛和印度半岛
C.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 D.中南半岛和伊比利亚半岛
(2)图中①②③水域,不属于印度洋的是( )
A.③ B.①② C.②③ D.①
4.京东大溶洞坐落于北京市平谷县,西距北京城区90公里,号称“天下第一古洞”。溶洞洞壁有的似片片浮云,有的如座座莲花,有的状如簇簇巨蘑,还有的似西风卷帘。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与该地貌景观形成及特点密切相关的自然因素是( )
A.水文、植被 B.气候、植被 C.岩石、水文 D.土壤、地形
(2)该地貌的类型为( )
A.雅丹地貌 B.喀斯特地貌 C.冰川地貌 D.花岗岩地貌
5.读两种典型地貌景观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甲、乙两种地貌分别属于( )
A.海岸地貌、冰川地貌 B.海岸地貌、喀斯特地貌
C.风成地貌、河流地貌 D.冰川地貌、风成地貌
(2)下列地貌景观的成因与乙地貌成因相同的是( )
A.桂林山水 B.挪威峡湾 C.雅鲁藏布大峡谷 D.雅丹地貌
6.扬州某校地理小组开展“观察家乡的地貌”活动,在此过程中,某同学通过手机APP获取了一个观察点的海拔。下图为观察点海拔及该地等高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高度是地貌观察的重要内容,图中观察点5和观察点2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
A.122m B.82m C.108m D.98m
(2)关于甲、乙两地坡度和光照条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地坡度大,光照条件好 B.甲地坡度大,光照条件差
C.乙地坡度大,光照条件好 D.乙地坡度大,光照条件差
7.下图为某种地貌发育阶段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地貌的发育阶段依次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②①③④ D.②③④①
(2)该地貌的名称是( )
A.海岸地貌 B.黄土地貌 C.流水地貌 D.冰川地貌
(3)关于图④中湖泊的成因,最合理的解释是( )
A.冰川掘蚀作用产生凹地积水而成
B.河流裁弯取直后废弃的河道形成
C.海水被沙坝分割,与外海相分离后形成
D.河流挟带的泥沙堆积不匀,造成天然堤之间的洼地积水形成
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雅丹地貌是岩石经外力作用形成的土墩和沟槽相间排列的地貌形态。我国某地地表多为砂岩、页岩,盛行西北风,背斜构造上广泛分布着垄岗和沟槽整齐排列的垄岗状雅丹地貌。下图示意该区域垄岗状雅丹地貌分布及景观。
(1)推测图中雅丹地貌垄岗的走向,并说明理由。
(2)分析图示地区背斜构造的形成原因。
(3)分析该地地质构造对雅丹地貌形成的影响。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1)C; (2)D
解析:(1)读图,甲是海岸地貌,乙是喀斯特地貌的石林,丙是河流地貌,丁是风蚀蘑菇,是风沙地貌。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丁地貌是风蚀蘑菇,主要分布在降水稀少的干旱地区,由风力侵蚀形成,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答案:(1)A; (2)C
解析:(1)据材料可知,北海银滩位于沿海地区,是著名的海滩,属于海岸堆积地貌,故A项正确。
(2)结合图文材料可知,北海银滩由细小的沙粒组成,故北海银滩属于沙滩,C项正确。
3.答案:(1)C; (2)D
解析:(1)据题干信息可知,该地形剖面图位于北半球低纬度地区,剖面图中经度向东增大为东经,因此可知,甲的地理坐标为(20°N,80°E),位于印度半岛;乙的地理坐标为(20°N,100°E),位于中南半岛。C正确。故选C。
(2)据上题分析可知,①海域位于中南半岛以东为南海,②海域位于印度半岛与中南半岛之间为孟加拉湾,③海域位于印度半岛以西为阿拉伯海。综上所述,不属于印度洋的是①,D正确。故选D。
4.答案:(1)C; (2)B
解析:(1)本题考查喀斯特地貌的相关知识。喀斯特地貌主要位于石灰岩广布的地区。石灰岩容易被流水溶蚀,形成奇峰林立、溶洞、天坑等喀斯特地貌。故岩石与水文是喀斯特地貌形成的重要因素。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2)从材料景观图可知该地貌地面上崎岖不平,岩石绚丽,奇峰林立,喀斯特地貌具有此特征,该地貌地处北京,北京为温带季风气候,故B符合题意;雅丹地貌多在我国西北地区,冰川地貌多在海拔高纬度高的地区,花岗岩地貌大多具有山挺拔、沟谷深邃、岩石裸露、多球状岩块、多孤形岩壁、多崩块的特征,故ACD错误。
5.答案:(1)A; (2)B
解析:(1)由题中图可以看出,图示①②两地区典型地貌分别是海水侵蚀作用和冰川侵蚀作用而形成,分别属于海岸地貌和冰川地貌。故选A。
(2)读图可知,乙地貌为冰川地貌,是冰川侵蚀作用形成的,而桂林山水是流水侵蚀和溶蚀作用形成的,A错误。
挪威峡湾为冰川侵蚀作用形成的冰川地貌景观,与乙地貌成因相同,B正确。
雅鲁藏布大峡谷为流水侵蚀地貌,与乙地貌成因不同,C错误。
雅丹地貌属于风力侵蚀地貌,与乙地貌成因不同,D错误。
故选B。
6.答案:(1)C; (2)D
解析:(1)观察点5海拔高度162米,观察点2海拔高度在40—60米之间,因此观察点5和观察点2之间的相对高度在102—122米之间,C正确,故选C。
(2)甲地等高线稀疏,坡度小,A、B错误;乙地等高线密集,坡度大,扬州位于北温带,甲坡位于南面,乙坡位于北面,因此甲坡是阳坡,光照条件好,乙地是阴坡,光照条件差,C错误,D正确。故选D。
7.答案:(1)D;(2)C;(3)B
解析:(1)从地表物质被侵蚀的程度可以推断②早于③早于④,①与④河流弯曲相似,但沟谷较深,是形成冲积平原及河曲发育后,地壳再次抬升,河流下切形成河曲峡谷,故晚于④。综上,地貌发育的顺序为②③④①,A、B、C错误,D正确,故选D。
(2)从图中沟谷与河道形成,可以推断为流水侵蚀与沉积的地貌,C正确;海岸地貌应该临海,与图示不符,A错误;图中缺少黄土塬、黄土梁、黄土峁等典型黄土地貌,B错误;图示无冰斗、角峰等冰川地貌,D错误。故选C。
(3)从图中可见,河曲发育,有湖泊呈弯曲的牛轭状,为河流裁弯取直的牛轭湖,B正确;图示无冰川地貌,A错误;图示不临海,C错误;湖泊呈弯曲的牛轭状,是河曲裁弯取直的产物,D错误。故选B。
8.答案:(1)西北—东南走向。理由:图示地区气候干旱,雅丹地貌主要受风力侵蚀形成;该地区盛行西北风。
(2)印度洋板块向亚欧板块俯冲、挤压,使岩层发生弯曲变形,该地区岩层向上隆起,从而形成背斜构造。
(3)砂岩、页岩形成的背斜构造顶部受张力影响,岩层更加疏松,易被风力侵蚀,形成垄沟相间的雅丹地貌。
解析:(1)读图可知,图中雅丹地貌分布区主要位于青海柴达木盆地,该地气候干旱,所以雅丹地貌是风成地貌,依据该地盛行西北风,判断垄岗走向为西北—东南走向。
(2)背斜构造要依据板块理论来解释,该地位于青藏高原,受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挤压的影响。
(3)材料中已经说明由砂岩、页岩形成的背斜构造发育雅丹地貌,因此,主要从背斜顶部易被侵蚀和砂岩、页岩质地疏松两个角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