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防灾减灾—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同步课时训练
【基础练习】
1.防灾减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既需要政府领导下的全社会行动,也需要广大社会公众的个人参与;既需要高深的灾害科学研究,也需要减灾科学知识的普及。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手段不包括( )
A.灾害监测、灾害预报 B.防灾、抗灾、救灾、灾后重建
C.提高全民防灾减灾的意识 D.召开联合国大会
(2)下列关于我国防灾减灾主要手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防灾减灾工程的先期性措施是防灾
B.灾害预报是减灾准备和各项减灾活动的科学依据
C.灾害监测是灾前为有效减少灾害损失采取的防避措施
D.我国已能对所有自然灾害做出准确预报
2.下图是某地区大地震后救灾工作程序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所示救灾工作程序还可能适用于( )
A.鼠害 B.洪涝 C.旱灾 D.寒潮
(2)为降低大城市震后救灾活动强度,应采取的主要防灾减灾措施包括( )
①完善城市功能区划
②调整产业结构
③人口外迁
④房屋加固
⑤组建志愿者队伍
⑥避灾自救技能培训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③④⑤⑥ D.①④⑤⑥
【能力提升】
3.桩林坝是安装在沟谷中,由混凝土梁、支墩和连接在支墩上的废旧钢管等形成的桩林坝体,以及坝体左右的实体护翼组成的防灾减灾工程(如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桩林坝主要用来防御的自然灾害是( )
A.洪涝 B.台风 C.滑坡 D.泥石流
(2)遇到该桩林坝防御的自然灾害时,正确的逃生方式是( )
A.抓住漂浮物漂浮 B.就地寻找掩体躲藏
C.沿沟谷延伸方向往低处跑 D.沿沟谷垂直方向往高处跑
4.读“我国部分防护林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图中各防护林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保护农田 B.②是防风固沙、保持水土、保护农田
C.③是防止海风和暴雨的袭击,保护农作物 D.③是进行平原绿化、美化城市环境
(2)①防护林工程主要减轻的灾害有( )
①霜冻
②干旱
③土地荒漠化
④泥石流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5.2020年7月17日晚至18日凌晨,四川省阿坝自治州发生泥石流(下图)。经调查,此次泥石流是在山区,因频繁的地质构造活动、陡峻的地形地貌、般时强降雨,以及人类生产活动等因素作用下形成的,造成了重大的生命财产损失。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阿坝自治州泥石流发生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
A.地质结构较稳定 B.山区岩石较破碎
C.降水少且强度大 D.人类活动影响大
(2)在野外活动时应对泥石流威胁的措施是( )
A.连续降雨或暴雨时,不要在沟谷中逗留 B.可以躲在沟谷中的大树上,以防被冲走
C.向沟谷两侧迅速躲避,或顺沟谷往下跑 D.发现泥石流及时报告,以便上游居民撤离
6.2021年5月22日2时4分在青海省果洛州玛多县(北纬34.59度,东经98.34度)发生7.4级地震,震源深度17千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地震可能引发的自然灾害是( )
A.滑坡 B.台风 C.潮汐 D.寒潮
(2)地震发生时,正确的做法是( )
①尽量用棉被、枕头护住头部
②在空旷地带,要避开高大建筑或桥梁
③带好贵重物品乘坐电梯逃生
④在家可躲在坚固的家具旁、墙角或卫生间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下列防灾减灾工作中属于灾害救援与救助的是( )
A.开展防灾减灾的教育 B.救治伤员,展开心理援助
C.监测灾害,发布预警 D.恢复灾区群众的生产生活
7.2020年6月1日至7月12日,长江流域的平均降水量为403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49%,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长江中下游流域降水量大、历时长的主要原因是( )
A.雨带向北推进快 B.暖锋控制时间长
C.副高势力偏弱 D.受台风影响大
(2)长江中下游流域易发生洪涝灾害,为防治洪灾应采取的生态措施是( )
A.疏浚河道,加固河堤 B.加强洪灾的监测和预警
C.完善城市排水系统 D.退垸还湖、退田还湖
8.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2020年11月29日21时42分在台湾花莲县海域发生4.4级地震,震中周边200公里内近5年来发生4级以上地震共215次,最大地震分别是2019年4月18日在台湾花莲县海域发生的6.7级地震(距离本次震中65公里)和2016年2月6日在台湾高雄市发生的6.7级地震(距离本次震中222公里),下图为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震可能引发的地质灾害有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台湾是我国地震多发的地区,根据材料说明台湾地区地震灾害多发的原因。
(3)谈谈采取哪些措施可以预防并减轻地震灾害带来的损失。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1)D;(2)B
解析:(1)我国防灾减灾的手段主要有灾害监测、灾害预报;防灾、抗灾、救灾和灾后重建等手段;同时,防灾减灾又是一项社会行动,需要提高全民防灾减灾意识,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自然灾害的损失。召开联合国大会不是其主要手段。
(2)防灾减灾工程的先期性措施是灾害监测。防灾是灾前为有效减少灾害损失而采取的防避措施。由于技术水平的限制,我国目前还不能对所有的自然灾害做出准确预报。
2.答案:(1)B; (2)D
解析:(1)地震灾害是突发性的,并且容易造成重大人员伤亡。鼠害、旱灾都具有渐进性特点,寒潮灾害可能来得突然,但一般不会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洪涝灾害适用于此救灾工作程序。
(2)降低震后救灾活动强度的唯一办法就是事先做好预防工作,减小灾后损失。产业结构调整的大趋势往往是附加值高的产业所占比重升高,财富密度加大,同等强度的地震,造成的经济损失会更大;人口外迁不符合实际,故选①④⑤⑥。
3.答案:(1)D; (2)D
解析:(1)根据“桩林坝安装在沟谷中”可知,桩林坝主要用来防御的自然灾害主要发生地在沟谷,而台风、滑坡不一定发生在沟谷中,BC错误;根据图中桩林坝的构成形态可知,无法防御洪涝灾害,A错误;该工程位于沟谷中,图示沟谷植被覆盖率低,含有大量松散沉积物,易发生泥石流,这些松散物质经过桩林坝后被拦截下来,所以图中桩林坝主要用来防御的自然灾害是泥石流,D正确,故选D。
(2)泥石流发生时,洪流内包含泥沙、石块、巨大砾石等,且突发性强,速度快,危害大,所以野外遇到该自然灾害时,正确的逃生方式是沿沟谷垂直方向向高处跑,而不是沿沟谷延伸方向往低处跑,也不能就地寻找掩体躲藏(该措施多为地震发生时的应急措施),D正确,BC错误;“抓住漂浮物漂浮”应是洪灾发生时不得已采取的逃生措施,A错误。故选D。
4.答案:(1)C;(2)B
解析:(1)①为三北防护林,主要功能是防风固沙,抑制风沙侵袭,A错误。②为长江中上游水土保持林,主要作用是保持水土,B错误。③为沿海防护林,主要作用是防止海风、海浪和暴雨的袭击,从而保护海岸带、保护农作物,D错误,C正确。故选C。
(2)①为三北防护林,能有效抵御风沙侵袭,从而减轻土地荒漠化的加剧,同时,植被覆盖率提高,植被涵养水源能力得到增强,也能减轻干旱灾害的威胁,②③正确。并不能减轻霜冻灾害,①错误。①所在区域为西北地区,降水较少,泥石流相对较少(部分山区存在暴雨泥石流或夏季冰雪融水泥石流,但防止泥石流不是三北防护林工程的主要作用),④错误。B②③正确。ACD错误。故选B。
5.答案:(1)B; (2)A
解析:(1)根据泥石流发生条件判断,阿坝自治州地质结构不稳定,A错误;阿坝地区多地震,山体裂隙发育,山区岩石较破碎,B正确;该地降水多且强度大,C错误;人类活动影响大不是自然环境特征,D错误。故选B。
(2)根据课本相关知识可知,连续降雨或暴雨时,沟谷中容易产生泥石流,不要逗留,A正确;泥石流发生时不能躲在沟谷中的大树上,容易被冲走,B错误;泥石流发生时不能顺沟谷往下跑,C错误;发现泥石流及时报告,以便下游居民撤离,D错误。故选A。
6.答案:(1)A; (2)D; (3)B
解析:
7.答案:(1)C;(2)D
解析:(1)长江中下游流域降水量大、历时长,说明锋面雨带在南方停留时间长,副高势力偏弱,雨带推进速度慢。长江中下游流域6月至7月中旬主要受江淮准静止锋控制。
(2)A、B、C选项均不是生态措施,不符合题意。
8.答案:(1)滑坡; 泥石流、崩塌;
(2)台湾位于板块边界,板块运动活跃,地壳极不稳定,地震多发。(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震频发)。
(3)加强地震预警系统研究,及早预报并对致灾过程进行动态监测;提高建筑物防震能力;实施防震的法律法规,开展防灾减灾教育;及时有序进行灾害救援与救助;尽早进行灾区重建,恢复重灾区的群众生产和生活;家中准备应急救援包,牢记地震撤离路线和附近应急避难场所的位置;经常参加地震演习活动,树立防震意识。
解析:(1)根据不同的地质作用发生的地质灾害,可分为两大类,地球内力作用引发的称为内动力地质灾害,如地震、火山、地热害等地球外动力引发的称为外动力地质灾害,如滑坡、泥石流、崩塌等。
(2)台湾多地震的原因是处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面,是两个大板块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交汇处,板块运动相互挤压造成其地形时常变化,形成地震。
(3)预防并减轻地震灾害带来的损失的举措。工程建设尽量避开地震危险区;房屋等建筑物根据基本烈度加固房屋布置要增设安全角,积极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提高公众的环保和减灾意识制定救灾预案,普及地震知识,学习救灾技术,提高自救和互救能力防止次生灾害发生如水库、堰塞湖垮塌)。建立灾害监测好预报体系,对于地质灾害多发区进行移民加强地质灾害的管理建立健全防灾减灾的政策法规提高建筑物的抗震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