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数学下册
有余数的除法
—说 课 环 节—
1.教材分析
2.学情分析
3.教学目标
4.教学重难点
5.教学方法
6.教学过程
7.板书设计
说教材
1.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59页到61页的内容.
2.从教材上看内容抽象,概念性强。
3.是《表内除法》知识的延伸和扩展。也是今后继续学习除法的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说学情
1.有余数的除法对学生来说还非常陌生,几乎是零起点。学习掌握这样一个知识跨度较大的内容,是比较困难的。
2.二年级学生还不能直接完成这种思维方式。
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经历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认识余数。
2.过程与方法:借助用小棒摆图形的操作,使学生巩固有余数除法的含义,并通过观察、比较,探索余数和除数的关系,理解余数比除数小的道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渗透直观研究问题的意识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使学生感受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
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知道什么是“余数”, 探索并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为什么“余数要比除数小”。
说教学方法
本节课我主要采用的是引导、探究、讨论、发现的教学方法,借助摆正方形,放手让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用合作的方式,通过观察,操作,探究,讨论,发现比较等方法进行自主学习,力求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理解所学的知识,从而达到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目的。
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情境
二、实际操作,自主探究
三、知识运用、拓展延伸
一、复习旧知,引入情境
1.什么是平均分?
2.用什么方法解决?
说教学过程
二、实际操作,自主探究
(一)认识余数
(二)引导学生理解余数小于除数
1.摆一摆,初步感知余数
2.比一比,并得出结论
3.知识运用,及时巩固
1.猜一猜
2.动手摆一摆,进行验证
3.组织交流并汇报结果
4.得出结论
5.知识运用
1.摆一摆,初步感知余数
问题:1. 读一读、摆一摆、说一说.
2. 你能用算式表示出来吗?
把下面这些 每2个摆一盘,摆一摆。
6÷2=3(盘)
(一)认识余数
二、实际操作,自主探究
问题:1. 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2. 现在你还会摆吗?互相说一说你打算怎样做。
3. 能把你的想法用算式表示出来吗?
把下面这些 每2个摆一盘,摆一摆。
7÷2=3(盘)…… 1(个)
(一)认识余数
1.摆一摆,初步感知余数
问题:比较,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
2.比一比,得出结论
6÷2=3(盘) 7÷2=3(盘) ……1(个)
把下面这些 每2个摆一盘,摆一摆。
(一)认识余数
3.知识运用,及时巩固
要求:(1)独立完成。
(2)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1. 17个 ,2个2个地圈。
2. 23个 ,3个3个地圈。
圈了( )组,
剩下( )个。
圈了( )组,
剩下( )个。
17÷2= (组)…… (个)
8
1
23÷3= (组)…… (个)
7
2
1
7
2
8
(一)认识余数
(二)引导学生理解余数小于除数
1.猜一猜
(2)能用除法算式表示你摆的意思吗?
(2)如果用9根小棒来摆呢?
(3)10根、11根、12根、13根、14根、15根、16根呢
问题:(1)如果用8根小棒摆正方形,能摆几个这样的正方形?剩几根?
2.动手摆一摆,进行验证
(1)摆一摆
根数 摆的结果 算式
8根
9根
10根
11根
12根
13根
14根
15根
16根
3.组织交流汇报结果
8÷4=2(个)
9÷4=2(个)……1(根)
10÷4=2(个)……2(根)
11÷4=2(个)……3(根)
12÷4=3(个)
13÷4=3(个)……1(根)
14÷4=3(个)……2(根)
15÷4=3(个)……3(根)
16÷4=4(个)
5.知识运用
小朋友想一想,在一个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如果除数是6,余数可能是几? 如果除数是8,余数可能是几?
4.得出结论
余数小于除数
三、知识运用、拓展延伸
1.填空
●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时,余数要比除数( )
●算式24÷7=3 …… 3中,除数是( ),商是( ),余数是( )
2.解决问题
45个皮球装在一个盒子里,每6个装一盒,可以装几盒,还剩几个?
□÷□=□(盒 )…… ( )个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拓展运用
一个数除以9,如果有余数,余数可能是( ),其中最大的余数是( ),最小的余数是( )。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说板书设计
被除数
除 数
商
有余数的除法
7 ÷ 2 = 3(盘)……1(个)
余 数
余数小于除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