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原子的结构(2) 课件 2022-2023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共2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3.2 原子的结构(2) 课件 2022-2023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共2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10-17 07:55: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课题2 原子的结构(2)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钠原子有一个小小的愿望
我也想过上稳定的生活。
于是氯原子走进了它的生活之中,实现了……
Cl
-
Na
+
Na
+
Cl
-
阳离子
阴离子
氯化钠(NaCl)的形成过程
化合物
1个e-
+11
2
8
1
+17
2
8
7
Na
Cl
+17
2
8
8
+11
2
8
学习目标
了解离子的形成过程,初步认识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A
认识原子和离子的区别;
B
知道相对原子质量的含义及计算方法,并学会查找相对原子质量。
C
【常考用语训练】写出相应元素的元素符号或元素名称。
元素名称 氦 铍 硼 钙 锌 磷   铝
元素符号 Cl Cu Mg Fe S




He
Be
B
Ca
Zn
P
Al
硫 
化学用语
知识点一 离子
【小组讨论】根据教材P55的“图3-13”及钠原子、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得失情况,分析钠离子、氯离子的形成原因,尝试着总结出新物质的形成过程。
课前预习
原子 原子结构示意图 最外层电子得失情况 所得粒子电性 新物质的形成过程
钠原子 _ _
氯原子   _   _  带负电
得到电子
 带正电
失去电子
总结:
1.离子的形成:原子   →阳离子→带   电;
原子   →阴离子→带   电。
2.离子:带电的   或   叫离子。带正电的离子叫   ;带负电的离子叫   。
3.离子可以构成物质:带相反电荷的  与  _ 相互作用就形成了氯化钠,可见,   也是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
 离子 
 氯离子
 钠离子
 阴离子 
 阳离子 
 原子团 
 原子 
 负 
 得到电子 
 正 
 失去电子 
4.离子符号
(1)表示方法:在元素符号(或原子团)右上角标明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值在前,正、负号在后。离子带1个单位的正电荷或1个单位的负电荷时,“1”省略不写。
如:钠离子:   ,氯离子:   。
(2)表示意义,如:
“Mg2+”中的数字“2”:表示1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
2Mg2+ :表示两个镁离子(离子符号前面的系数表示离子的个数)。
 Cl- 
 Na+ 
5.原子和离子的区别:(填“=”“≠”“>”或“<”)
(1)原子:质子数   电子数;
(2)离子:质子数   电子数;
(3)阳离子:质子数   电子数;
(4)阴离子:质子数   电子数。
 < 
 > 
 ≠ 
 = 
【课堂练习1】1.用化学用语填空:
(1)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
(2)构成氯化钠的阴离子:   。
(3)3个氢氧根离子:   。
(4)画出硫原子结构示意图:  。
 3OH- 
 Cl- 
 O2 
2.下列关于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②的化学性质相似 B.②所示的粒子是阳离子
C.③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D.④中x一定是7
B
(1)属于稳定结构的是   (填字母,下同)。
(2)D原子属于   (填“金属”或“非金属”)原子,易
   电子,形成   离子。
(3)属于原子的是   ,属于阳离子的是   ,属于阴离
子的是   。
 E 
 B 
 ACD 
 阳 
 失去 
 金属 
3.根据下列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BCE 
3、分类
阳离子:带正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阴离子:带负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1、离子的形成
阴离子(-)
阳离子(+)
得电子
失电子
原子
2、离子的定义: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叫做离子。
原子和阴、阳离子之间的区别及特点
失电子
得电子
得电子
失电子








质子数=电子数
质子数>电子数
质子数<电子数
3.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为“1”,通常省略不写。
知识点二 相对原子质量
【引导自学】阅读教材P56,完成下列问题。
1.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是   。
2.相对原子质量的表达式为:相对原子质量
 碳12原子质量的1/12 
原子 种类 质子数 中子数 相对原子 质量 结论
氢 1 0 1 相对原子质量在数值上约等于  加上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
   上
碳 6 6 12 氧 8 8 16 钠 11 12 23  原子核 
 中子数 
质子数 
【小组讨论】仔细观察表中数据,找出相对原子质量与质子数、中子数之间的联系。
【课堂练习2】1.由我国著名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了铟、铱、锑、铕等几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其中他测定核电荷数为63的铕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为152,则该元素的原子中质子数=  ,中子数=   ,核外电子数=   。
 63 
 89 
 1.63 
2.已知一个碳原子的质量为1.993×10-26 kg,一个镁原子的质量为3.986×10-26 kg,求镁的相对原子质量。(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整数)
解:已知一个碳原子的质量为1.993×10-26=24。
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与它相比较所得的比,作为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符号Ar)
碳原子
碳原子的1/12
碳原子质量×1/12
= ——————————
某原子的实际质量
某原子的相对
原子质量
计算公式
1.根据相对原子质量的定义进行判断,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
A.16 g B.2.657×10-26 kg
C.16 D.1.66×10-27 kg
C
随堂检测
2.小美从如图的某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获取了
下列信息,其中错误的是( )
A.表示阴离子 B.核电荷数为12
C.有两个电子层 D.表示相对稳定结构
A
3.下列关于Na、Na+两种粒子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
①核电荷数相同 ②核外电子数相等 ③电子层结构完全相同 ④质量几乎相等 ⑤质子数相等 ⑥Na+比Na稳定
A.①④⑤ B.①③⑤⑥
C.①④⑤⑥ D.②③④
C
4.如图是氯化钠的形成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描述中错误的是( )
A.1个钠原子在反应中失去了1个电子,电子层数减少1层
B.一个氯原子得到一个电子后,形成了相对稳定结构
C.氯化钠是由氯化钠分子构成的物质
D.物质都是由微观粒子——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
C
5.从“①分子、②原子、③质子、④中子、⑤电子、⑥原子核、⑦阴离子、⑧阳离子”中,选出所有适合的微粒用序号填写下列空白。
(1)在化学变化中,一定发生变化的微粒是   ;
(2)带正电荷的是   ;   
(3)一般来说,同一种原子,数目一定相等的是   ;
(4)构成原子的微粒有   ;
(5)能直接构成物质的微粒有   ;
(6)显中性的粒子有   。
 ①②④ 
 ①②⑦⑧ 
 ③④⑤ 
 ③⑤ 
 ③⑥⑧ 
 ① 
6.R元素的粒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
(1)a表示   ,b表示   。
(2)当b=8时,且该粒子为不带电粒子,则a=   。
(3)当b=8时,且该粒子带有两个单位负电荷,
则该粒子化学符号是   。
 S2- 
 18 
 最外层电子数 
 质子数 
离子
定义: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相对原子质量
分类:阳离子和阴离子
表示方法:在元素符号右上角标明电荷数和电性,数字在前,符号在后,若数字为1时,可省略不写。
相对原子质量=
一个原子的质量
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的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