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3 元素(1)
生活中的食物和物品中含有人体必需的营养元素,这里的“元素”指什么?
学习目标
认识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知道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属于同种元素;
初步形成基于元素和分子、原子认识物质及其变化的视角,建立认识物质的宏观和微观视角之间的关联,知道物质的性质与组成、结构有关
离子名称 氢离子 铁离子 镁离子 铝离子 氯离子
离子符号 O2- Na+ Fe2+
H+
Cl-
钠离子
氧离子
亚铁离子
Al3+
Mg2+
Fe3+
【易错词辨析】写出下列常见的离子符号或离子名称。
化学用语
知识点一 元素
【师生合作】阅读教材P59,回答问题。
课前预习
粒子的名称 含有原子的种类 含有相同的原子 该原子的核电荷数
氧分子(O2)
二氧化碳分子(CO2) 碳酸钙分子(CaCO3) 氧原子
钙原子、氧原子和碳原子
氧原子和碳原子
1.请填写下表:
氧原子
8
2.化学上将质子数(即核电荷数)为8的所有氧原子统称为
。
3.元素是 (即 )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同样,我们把核电荷数为1的所有氢原子统称为
;把核电荷数为6的所有碳原子统称为 。
注意:元素的种类由 决定。
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即核电荷数)
碳元素
氢元素
核电荷数
质子数
氧元素
化学变化 物质的组成 变化情况
硫+氧气 二氧化硫 (S) (O2) (SO2) 硫由 组成; 氧气由 组成; 二氧化硫由 _ 组成 分子
;
原子
;
元素
_
不变
不变
改变
硫元素和氧元素
氧元素
硫元素
【小组讨论】讨论下列化学变化中分子、原子、元素是否发生了变化。
结论:在化学变化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相比较,分子 ,
原子 ,元素 。
不变
不变
化学变化 物质的组成 变化情况
过氧化 氢水+氧气 (H2O2) (H2O) (O2) 过氧化氢由______________ 组成; 水由 组成 分子
;
原子
;
元素
_
改变
不变
不变
改变
氢元素和氧元素
氢元素和氧元素
元素 原子
概念 具有相同 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中最小的粒子
使用范围 描述物质的宏观组成,如氧气是由 组成的 描述物质的微观构成,如一个氧分子是由 _
构成的
区别 是一种宏观概念,只表示种类,不讲个数,不能说“几个元素” 是一种微观概念,既表示种类,又表示个数,能说“几个原子”
两个氧原子
化学变化
氧元素
质子数
【归纳总结】1.元素与原子的区别与联系
元素 原子
联系 ①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或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即原子和元素是个体和总体的关系;②原子的核内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③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④化学变化中原子和元素的种类均不发生变化 2.关于物质、元素、分子、原子的区别和联系可进行如下的归纳:
元素
分子
原子
离子
【引导自学】元素的存在
元素含量
【知识补充】阅读教材P62,总结元素分类的规律。
【课堂练习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氯化氢是由氢、氯两种元素组成的
B.氯化氢是由氢气和氯气混合而成的
C.氯化氢是由一个氢原子和一个氯原子构成的
D.一个氯化氢分子是由两个氢元素和一个氯元素组成的
A
2.请用“元素”“分子”“原子”或“离子”填空。
(1)铁是由 构成的;
(2)水是由氢、氧两种 组成的;
(3)二氧化碳是由 构成的;
(4)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微粒是氧 ;
(5)氯化钠是由 构成的。
离子
分子
分子
元素
原子
非金属元素
金属元素:元素名称带“ 钅”字旁(汞、金除外)如:铁、铜等
气态非金属元素:元素名称带“ 气”字头
如:氢、氧等
液态非金属元素:元素名称带“ 氵”字旁
如:溴
固态非金属元素:元素名称带“ 石”字旁
如:碳、硅等
元素的分类
稀有气体元素
元素的分类
讨论分子、原子、离子以及元素和物质之间的关系
分子
离子
元素
原子
氢气、氧气、水(常见的气体和液体)
铁、硫、氦气(金属、稀有气体、固态非金属)
硫酸铜、氯化钠
(酸碱盐)
组 成
构成
构成
构成
宏
观
微
观
物质可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进行描述:元素是从宏观上描述物质的组成,即“宏观对宏观”;分子、原子或离子是从微观上描述物质的构成,即“微观对微观”。
也就是说物质的组成用元素描述,物质的构成用分子、原子或离子描述,分子的构成用原子描述。
物质的组成和构成
知识点二 元素符号
【引导自学】阅读教材P61~P62,了解元素符号的书写。
1.元素符号的书写:第一个字母要 ,如H、K、C等;第二个字母要 ,如Na。
2.元素符号的意义:表示 (宏观),表示
(微观)。
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一种元素
小写
大写
【名师点拨】1.元素符号前面加数字时,如“2O”,这时候只能表示两个氧原子,而不能表示氧元素。
2.对于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如金属、稀有气体等,元素符号还能表示一种物质。
3.用元素符号表示离子
把离子的电荷数目和电性标注在元素符号的右上角。如带1个单位正电荷的钠离子用Na+表示,带1个单位负电荷的氯离子用Cl-表示。钙原子失去两个电子形成的钙离子用Ca2+表示。
【课堂练习2】下列符号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的是( )
A.O2 B.Mg2+
C.H D.2N2
C
1.我国政府已启动“酱油补铁工程”,旨在改善我国人口铁营养缺乏状况和预防缺铁性贫血。这里的铁是指( )
A.铁元素 B.铁单质
C.四氧化三铁 D.铁原子
A
随堂检测
2.“嫦娥五号”月球采样带回的“无价之土”——月壤中含有大量氦-3,它是一种高效、安全、清洁的核聚变能源燃料。氦-3和氦-4属于同一种元素,这是因为它们的原子具有相同( )
A.相对质量 B.原子结构 C.质子数 D.中子数
C
3.“矽”在1871年的《化学鉴原》最早出现,它的含量在地壳中占第二位。现代化学中“矽”的元素符号为( )
A.O B.Al C.Si D.N
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四种元素的顺序依次是( )
A.氮、氧、铁、铝 B.氮、硅、铝、钙
C.氧、铝、碳、钙 D.氧、硅、铝、铁
D
C
5.具有相同质子数的粒子一定是( )
A.同种离子 B.同种分子 C.同种元素 D.不能确定
6.写出符号或符号表示的意义。
(1)2个钙原子: ;
(2)硫元素: ;
(3)3O: ;
(4)Fe: 。
表示铁元素,表示1个铁原子,表示铁这种物质
表示3个氧原子
S
2Ca
D
元素
分类
分子、原子、元素、离子与物质之间的关系
概念
含量
地壳中:氧、硅、铝、铁等
生物细胞中:氧、碳、氢、氮等
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