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竹节人
教学目标:
会写“凛、疙”等15个生字,会写“威风凛凛、疙瘩”等17个词语。
能根据不同的阅读任务,快速读课文,找到相关内容,再仔细阅读,达到阅读目的。
教学重点:
能够初步根据不同的阅读任务,采用合适的方法进行阅读。
教学准备
学习单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语文 年级 六
课题 《竹节人》第一课时
学生信息
姓名 学校 班级
学习目标
能根据阅读任务,运用“有目的地阅读”这一策略,完成玩具说明书,感受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无限乐趣。 能根据不同的阅读任务,采用不同的方法阅读并能提取有价值的信息。 能在阅读实践中,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前学习任务
阅读并了解第三单元的单元主题以及语文要素。 简单了解家长儿时哇不过的传统玩具。
课上学习活动
情境:在阅读中串门 任务:逛逛传统玩具店 活动一:传统玩具我来做 导入: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传统玩具店逛一逛,(出示逛传统玩具店图片),谁知道这是什么玩具?(出示竹节人图片) 孩子们“读书好比串门儿——隐身的串门儿。”,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竹节人》中串串门吧。这节课不仅要学习竹节人课文,还要编写一份玩具说明书。你们有信心吗? 本单元是阅读策略单元,它对于课文学习有哪些要求呢? 学生谈谈对单元语文要素的理解。 小结:学习本单元课文时,我们要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开展“有目的地阅读”。 活动1:写玩具说明书,并教别人玩这种玩具。 一、统揽全文内容 1.计时默读全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什么?(用时 分 秒) 本文回忆( )、 ( )、 ( )的经历。 从阅读任务一(写玩具制作指南,并教人玩这种玩具。)中你知道了什么? 预设: 快速读全文; 找到相关内容; 再仔细读。 (1)勾画文中描写“怎样做”和“怎样玩”的段落。 出示交流平台: 分享交流主要内容。 过渡:带着阅读目的去读,目的增强了,速度也快了。 二、确定细读范围 默读课文,勾画描写竹节人“怎样做”和“怎样玩”的段落。 ⑴“怎样做”在课文的哪几自然段?(3、11、12、13、15自然段) ⑵“怎样玩”在课文的哪几自然段?(8-18、26自然段) 结合学习伙伴的分享,交流阅读方法。 三、编写玩具说明书 (1)细读相关段落,借助文中信息,编写玩具说明书。
细读文中相关段落信息,圈画具体介绍竹节人玩法和做法的语句。 借助文中信息,编写玩具说明书。 ①玩具说明书要呈现哪些内容呢? 预设:材料、工具、做法、玩法…… ②可以以什么方式呈现? 预设:文字、图片、表格…… 3.分享各自编写的玩具说明书,补充完善,并交流阅读经验。 4.结合大家的建议,修改自己编写的玩具说明书。 ⑸小结:信息提取——全面准确 灵活转化——通俗易懂 呈现方式——条理清晰 5.出示手抄报:教师制作竹节人说明书。 四、阅读反思 1.为了编写玩具说明书,你是怎样阅读的?总结梳理一下你的阅读方法。 2.交流指导。 ⑴相机引导学生结合课后第一题思考题进行回顾。 预设:带着目的去阅读;筛选相关信息;完成阅读任务。 小结:根据自己的阅读目的,找到对应的内容,采用格式的阅读方法进行阅读,这就是“有目的地阅读”。这节课大家顺利地完成了编写“玩具说明书”,这么好玩的玩具给大家带来那些乐趣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围绕另外两个任务进行“有目的地阅读”。 五、布置作业 1.完善修改玩具说明书,教家人玩这个传统玩具。 2.根据玩具说明书制作竹节人。(选做) 3.抄写词语。
推荐学习资源
对传统玩具感兴趣的同学,可以阅读《图说中国传统玩具与游戏》 李露露 著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课题 《竹节人》第二课时
学生信息
姓名
学习目标
1.能根据阅读任务,运用“有目的地阅读”这一策略,体会传统玩具带给人们的乐趣,讲述一个有关老师的故事。 2.能根据阅读目的的积极调整阅读方法,培养阅读反思意识。 3会写“跺、颓”等15个生字。
课前学习任务
1.结合上节课所学,思考剩下两个阅读任务怎样完成。 2.正确书写本课要写的生字。
课上学习活动
活动二:好玩的玩具一起玩 上节课,我们逛了传统玩具店认识了竹节人这个玩具,围绕第一个阅读任务,采用合适的方法阅读了《竹节人》,并制作了玩具说明书。这么好玩的玩具给大家带来那些乐趣呢? 一、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 1.细读相关段落,简单批注,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整理“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表现在哪些方面。 预设:玩耍之乐。聚焦课文的第8第9自然段。第8自然段中“静”壮士、叉腰张胳膊、威风凛凛、浑身疙瘩肉、脖子老粗。 第9自然段“动”起来,手舞之,身摆之。竹节人不仅可以自己玩还可以一起玩。 理解:“浑身疙瘩肉”是什么意思,就是浑身肌肉的意思,需要有趣。 ⑶默读课文11--15自然段,找一找从哪些地方看出玩竹节人给孩子们带来了乐趣。 ⑷交流指导,品读体会。 预设:课文11--15自然段:个性装备、自己取名。列表格的方式归类梳理。 个性装备自己取名冰棍棒“齐天小圣”废弃的钩针“金钩大王”铅笔剪的偃月刀更威风、更吓人、叫得更响的名号。铁丝和红线做的蛇矛橡皮脑袋和纸盔甲…………
⑸观战之乐。 默读课文19--21自然段。找一找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竹节人给孩子们带来了乐趣。 ⑹交流指导,品读体会。 预设:“一圈黑脑袋”一圈学生挤在一起,足见观看人多。还有动作描写:攒、观、跺、拍、伸、探这些动作描写文中人物对这个游戏的痴迷,足见竹节人这个玩具的乐趣无穷。 ⑺制作之乐。默读课文第3自然段,找一找从哪些地方看出玩竹节人给孩子们带来了乐趣。 ⑻交流指导,品读体会。 预设:作者在回忆童年往事时,对竹节人的制作方法如数家珍。第三自然段详细介绍了竹节人的制作方法,足见竹节人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文中的孩子们在制作竹节人的过程中想象着竹节人酣战沙场的样子,琢磨着在寻找些什么材料在做些厉害的武器,该起什么吓人的名号呢?这个过程也是乐事一桩。可以第一自然段上来就说只要有一个人做了一件新鲜玩意,大家看了有趣,很快就能风靡全班,以至全校。竹节人风靡全校让卖毛笔的老头生意特别好,侧面体现出竹节人给大家带来的无穷乐趣。 ⑼梳理总结:大家分别从“制作之乐”、“玩耍之乐”、“观战之乐”这几个角度来描述传统玩具给大家带来的乐趣。读同一篇文章,感受到乐趣的角度不同,所以使用的阅读方法也不同。分别使用了:想想画面、归类梳理、品读细节、巧妙关联……多种方法来完成阅读任务。
活动三:讲述一个有关老师的故事 一、默读课文第二十一到二十九自然段,圈画关键词,填写表格。 一个有关老师地故事起因经过结果
梳理人物的心情变化,完善故事情节。 我们:( ) ( ) ( ) ( ) 老师:( ) ( ) ( ) ( ) (1)相机认读:“大步流星、颓然、暴露无遗、沮丧、念念有词、忘乎所以、心满意足”等词语。 (2)做一做“大步流星、怒气冲冲”的动作,想象老师没收玩具的情景。 (3)演一演“颓然、念念有词、忘乎所以、心满意足”的神情。想象老师玩玩具的画面。 借助表格,讲述老师的故事,同学互评,修改完善。 二、总结梳理 为了完成阅读任务,你是怎么阅读的?总结梳理一下你的阅读方法。 1.回顾:课文导语提了三个阅读任务,现在回顾一下,我们是怎样根据三个不同的任务来阅读这篇文章的? 2.结合课后三个提示在小组里交流。 3.交流反馈。 预设1:我们都是带着阅读目的是阅读课文。学习过程都是“明确阅读目的带着目的去阅读,结合浏览、跳读、细读……等阅读方法筛选信息完成阅读任务”。 预设2:围绕第一个任务,通过浏览找到相 关内容,并根据任务要求,仔细阅读了制作竹节人的材料、工具、具体步骤和竹节人的具体玩法等相关内容,写说明书。 预设3:围绕第二个任务,特别关注了“我们”投入地做竹节人、玩竹节人的部分,聚焦关键语句和描写体会传统玩具带给人们的乐趣,分享乐趣。 预设4:围绕第三个任务,梳理了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并关注了老师没收玩具的动作、玩玩具的神情描写,讲述故事。 小结:引导对比,总结收获:同一篇文章,阅读目的不同,关注的内容、采用的阅读方法等会有所不同。 三、布置作业 1.带着自己的阅读目的再读《竹节人》。 2.和同学或家人分享阅读中的收获。 3.书写生字。目标检测第10课《竹节人》。 推荐学习资源推荐阅读冰心的《我的童年》。
学习任务单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语文 年级 六
课题 《竹节人》第一课时
学生信息
姓名 学校 班级
学习目标
1.能根据阅读任务,运用“有目的地阅读”这一策略,完成玩具说明书,感受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无限乐趣。 2.能根据不同的阅读任务,采用不同的方法阅读并能提取有价值的信息。 3.能在阅读实践中,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前学习任务
1.阅读并了解第三单元的单元主题以及语文要素。 2.简单了解家长儿时哇不过的传统玩具。
课上学习活动
【学习任务一】统揽全文内容 1.计时默读全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什么?(用时 分 秒) 本文回忆( )、 ( )、 ( )的经历。 2.分享交流主要内容。 【学习任务二】确定细读范围 默读课文,勾画描写竹节人“怎样做”和“怎样玩”的段落。 结合学习伙伴的分享,交流阅读方法。 【学习任务三】编写玩具说明书 细读相关段落,借助文中信息,编写玩具说明书。
细读文中相关段落信息,圈画具体介绍竹节人玩法和做法的语句。 2.借助文中信息,编写玩具说明书。 3.分享各自编写的玩具说明书,补充完善,并交流阅读经验。 4.结合大家的建议,修改自己编写的玩具说明书。 【学习任务四】阅读反思 为了完成这个任务,你是怎样阅读的?总结梳理一下你的阅读方法。
推荐学习资源
对传统玩具感兴趣的同学,可以阅读《图说中国传统玩具与游戏》 李露露 著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课题 《竹节人》第二课时
学生信息
姓名
学习目标
1.能根据阅读任务,运用“有目的地阅读”这一策略,体会传统玩具带给人们的乐趣,讲述一个有关老师的故事。 2.能根据阅读目的的积极调整阅读方法,培养阅读反思意识。 3会写“跺、颓”等15个生字。
课前学习任务
1.结合上节课所学,思考剩下两个阅读任务怎样完成。 2.正确书写本课要写的生字。
课上学习活动
【学习任务一】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 1.细读相关段落,简单批注,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整理“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表现在哪些方面。
【学习任务二】讲述一个有关老师的故事 细读相关段落,梳理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完成下面的表格。 一个有关老师地故事起因经过结果
梳理人物的心情变化,完善故事情节。 我们:( ) ( ) ( ) ( ) 老师:( ) ( ) ( ) ( ) 讲述老师的故事,同学互评,修改完善。 【学习任务三】总结梳理 为了完成阅读任务,你是怎么阅读的?总结梳理一下你的阅读方法。
【学习任务四】书写 正确规范书写易错字。 跺 颓 屉
推荐学习资源
推荐阅读冰心的《我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