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第四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第一篇:溯源五四—五四运动的背景
第二篇:青年愤起—五四运动的过程
第三篇:民族觉醒—五四运动的意义
第13课 五四运动
1.了解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时间、地点、领导者、主力、 结 果。
2.通过阅读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等相关史料,理解五四运动爆 发的原因;通过“材料研读”和历史图片,分析和理 解五四运动 的性质和历史意义;
3.感受五四青年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悟“五四精神”的内涵,认识民族精神对国家命运和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
本课重点
学习目标
壹
溯源五四
——五四运动的背景
壹·溯源五四—五四运动的背景
1.背景:
1914年,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战争的一方是由英、法、美、日、意、俄等组成的协约国,另一方是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等组成的同盟国……
一战中约14万中国劳工远赴“协约
国”贡献“苦”与“力”。
1914-1918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7年8月14日对德宣战
壹·溯源五四—五四运动的背景
2.导火线:
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英、美、法、日等战胜国在1919年1月28日-6月28日在法国巴黎召开“和平会议”——巴黎和会
参加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团
团长:外交总长陆征祥
组员:
驻美公使顾维钧
南方政府外交部长王正廷
驻法公使施肇基
驻比利时公使魏震组
中国战胜了,应该提出什么正当要求?
壹·溯源五四—五四运动的背景
2.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
中国代表在巴黎和会上提出正当要求:
(1)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特权;
(2)废除“二十一条”;
(3)收回青岛等。
结果:
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
拒绝
章宗祥
驻日全权公使
陆宗舆
订二十一条时任驻日公使
曹汝霖
订二十一条时任外交次长
山东问题由来
德国在1897年强占胶州湾,把山东划为势力范围。1914年一战爆发后,日本借口对德宣战,派海陆军两万余人,在山东登陆,侵占山东许多地方。1915年,日本向袁世凯提出 “二十一条”中,第一号内容就是要求北京政府承认日本接管德国在山东享有的一切权利,并加以扩大。因此,在巴黎和会上,日本认为中国已和日本签订二十一条,德国在山东特权应转让给日本,无需在会议上讨论。但一战期间,中国也参加了对德作战,是以战胜国的身份参加巴黎和会的。中国完全有理由收回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利。因此,顾维钧等中国代表在巴黎和会上拒理力争。
壹·溯源五四—五四运动的背景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的消息传回国内,举国愤慨···
贰
青年愤起
——五四运动的过程
贰·青年愤起—五四运动的过程
1.爆发:
愤怒的青年学生们在天安门前集会
阅读课本P60页,找出五四运动爆发的时间、地点、口号、主力、斗争形式、要求。
(1)时间:
(2)地点:
(3)主力(先锋):
(4)斗争方式:
(5)口号:
(6)结果:
1919.5.4
北京
学生
示威游行、
罢课、
集会演讲
贰·青年愤起—五四运动的过程
1.爆发:
外争主权
内除国贼
拒绝在
和约上签字
哪句口号最能体现五四运动的性质?
反帝反封建
誓死力争
还我青岛
废除
二十一条
口号
贰·青年愤起—五四运动的过程
2.扩大:
北京学生的爱国斗争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响应,掀起全国性的反帝浪潮
运动进一步扩大
陈独秀亲自起草《北京市民宣言》,号召北京学生、商人、劳工奋起斗争,勇敢地对社会进行根本改造。
全国200多个城市的学生一致罢课。
贰·青年愤起—五四运动的过程
上海学生罢课
上海商界罢市
上海工人罢工
上海商人
罢市标语
国事如此
无心整容
诸君不必光顾
——上海一理发店
从6月起,五四运动的扩大有什么表现?运动的主导力量、中心有什么变化?体现了什么特点?
五四运动改变了以往只有觉悟的革命者而缺少觉醒的人民大
众的斗争状况。 ——习近平
贰·青年愤起—五四运动的过程
3.斗争结果:
②罢免曹、陆、章职务
③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五四运动的直接目标得到了实现,
这是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一次重大胜利。
①释放被捕学生
拒
罢
拒
释
贰·青年愤起—五四运动的过程
时间 中心 参与群体 斗争方式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结果 1919.5.4—6月初
1919年6月初—6月底
北京
学生(先锋)、知识分子等
请愿、示威游行、罢课
上海
工人阶级(主力)、学生、商人等
罢工、罢市
罢课
直接目标得以实现
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惟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
---1919年6月12日《上海学联告同胞书》
青年学生是先锋,工人阶级是中流砥柱
工人阶级对运动的发展和最终胜利起到了决定性作用,表明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叁
民族觉醒
——五四运动的意义
叁·民族觉醒—五四运动的意义
1.性质:
五四运动口号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收回山东权利
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废除二十一条
反对帝国主义压迫
反对封建军阀统治
不妥协、彻底性
一次彻底的反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2.意义:
①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
五四运动的亲历者回忆说:“处于这个伟大时代,我的思想上不能不发生非常激烈的变化……改变过去革命的方法,必须依靠下层人民,必须走俄国人的道路,这种思想在我头脑中日益强烈,日益明确了。” ——摘编自《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五四运动是在思想上和干部上准备了1921年党的成立 … …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合作探究:结合材料和所学,分析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叁·民族觉醒—五四运动的意义
2.意义:
叁·民族觉醒—五四运动的意义
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惟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
——《上海学联告同胞书》
所谓新民主主义的革命,就是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
——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②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叁·民族觉醒—五四运动的意义
鸦片战争<1840>——五四运动<1919>
指导思想:三民主义
领导阶级:资产阶级
革命方向:资本主义
革命性质:不彻底地反帝反封建
新指导思想:
新领导阶级:
新革命方向:
革命性质:彻底地反帝反封建
马克思主义
无产阶级
社会主义
五四运动<1919>——新中国成立<1949>
旧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新、旧民主主义革命之比较
课堂小结
随堂训练
1.“青年是标志时代的最灵敏的晴雨表,时代的责任赋予青年,时代的光荣属于青年。”结合北京大学的历史贡献,能够佐证这一重要表述的论据是( )
A.公车上书 B.《青年杂志》的创办
C.五四运动的爆发 D.同盟会的创办
2.据1919年6月12日《晨报》载,天津总商会致电北京政府指出:“查栖息于津埠之劳动者数十万众,现已发生不稳之象,倘迁延不决,成事实,其危厄之局,痛苦有过于罢市者,恐市面欲收拾而不能矣。”说明 ( )
A.五四运动是由学生发动的 B.五四运动的中心在天津
C.五四运动遭到了残酷镇压 D.无产阶级已经开始形成一股政治力量
C
D
随堂训练
3.“共争青岛归还,同看国贼罢黜;欢呼学生罢课,庆贺商店关门。”这首打油诗反应的历史事件是( )
A.五四运动 B.洋务运动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4.《北京市民宣言》(以下简称《宣言》)要求:“对日外交,不抛弃山东省经济上之权利……倘政府不愿和平……我等学生、商人、劳工、军人等,惟有直接行动,以图根本之改造。”下列对于《宣言》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倡议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B.表达人民对清政府的不满
C.反对割让辽东半岛给日本 D.体现人们反帝反封建的态度
A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