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科版(2017秋) 五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信息的传递 课件(4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湘科版(2017秋) 五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信息的传递 课件(4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10-17 20:58:56

文档简介

(共10张PPT)
1.语言与信号
上图中人们是如何互相表达交流、传递信息的?
你还知道哪些传递信息的方式?
了解语言的交流
一起去打猎吧。
好的。
快跑,有危险!
你说什么?
语言的最早使用,发生在距今10万—5万年前。使用语言交谈是我们传递信息的重要方式。
用语言交谈的方式传递信息有哪些优缺点?
面对面的语言交流,直接方便,传递信息具有及时性、丰富性,但随着人类活动的区域越来越大,单靠用语言交流的方式传递信息已经无法满足需要了。
小 结
体会信号的传递
实验任务:想办法向500米外的人传递信号,使他能做出相应的反应。
实验器材:哨子、旗帜、气球等。
我摇动红旗时就表示要集合了。
我吹响哨子……
我放飞红色 气球,表示……
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试一试信号的传递,说一说传递效果。
烽(fēng)火台 信号弹
防空警报 旗语
不同的信号传递效果如何?各有什么优缺点 哪些方式至今仍然在使用?
小 结
在较远距离的情况下,可以采用烟、光、旗帜等传递特定的信息,但也存在难以传递复杂信息等局限性。
交 流
查阅资料,了解古今更多的用信号传递信息的方式。
●5马
v钟时
E
OOO
F

1
可白口
6 口9(共19张PPT)
2.符号与文字
随着社会的发展,需要传递的信息越来越多,而人类的记忆能力有限。于是产生了用岩画、符号、文字记录传递信息的方法。
中国最早具有完整体系的文字是什么?
甲骨文
中国的汉字是现存世上为数不多的仍在使用的象形文字系统之一。中国早期的甲骨文、石刻文和金文,都是从原始社会最简单的图画和“表意符号”产生出来的。
解读象形字
猜一猜图中古代中国汉字的意思。
人、木、月、山、鸟、羊、牛、鹿
搜集更多的资料,将你喜欢的几个象形文字记录在学生活动手册中。
文字传播工具
大约在公元前3500年人类发明了文字。我国最开始的文字是刻在动物的骨头(龟板)上,后来又书写在青铜器、帛绢、羊皮、竹简上。东汉时期,我国的蔡伦改进了造纸术,使人们可以将更多的信息方便地书写在纸上。中国的造纸术极大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手抄费时、费力,又容易抄错、 抄漏!
可以打印,复印啊!
那时可没有这些机器!
印章盖章……
我是小小印刷匠
很早的时候,文化传播主要靠手抄的书籍(jí)。这有什么缺点,如何改进?
7世纪初的唐朝时期,人们从印章、石刻中得到启示,发明了雕版(bǎn)印刷术。
想一想,印章上刻的字有什么特点?
原来都是反体字!
动手操作1
在陶泥上刻字——“爱科学”
开始印刷咯!
动手操作2
雕版印刷
将墨汁均匀涂抹在雕板上将纸放在雕版上,轻轻抚按纸张。
得全部重新雕刻!
古人的雕版印刷,肯定也遇到过 类似的问题!
把要印刷的内容“爱科学”3个字改变成“我爱学科学”5个字!应该怎么办?
北宋庆历年间(1041—1048),毕昇(shēng)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大大缩短了排版时间,提高了印刷效率。北宋科学家沈括在 《梦溪笔谈》中记载了这种技术:用胶泥刻字,火烧令坚。一板印刷,一板布字,更互用之,瞬息可就。
刻反体单字 用活字排版 印刷
参照活字印刷流程,合作完成“中国印刷术”的印刷任务。
动手操作3
查阅资料,了解中国印刷术的传播对人类文明的进步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课后作业
认识安全标志
国家安全标志分为禁止标志、警告标志、指令标志、提示标志。
禁止标志的含义是不准或制止人们的某些行动。
警告标志的含义是警告人们可能发生的危险。
指令标志的含义是必须遵守。
提示标志的含义是示意目标的方向。
1.你能识别下列标志传递的是什么信息吗?
2.看到这些标志时,
我们怎么运用和应对?
安全标志要重视,
危险区域要远离,
紧急情况不慌乱,
正确应对保安全。(共12张PPT)
3.电与通信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希望长途通信更快、更准确,成本更低。从18世纪开始有人研究使用电传递信息。
猜一猜,这是一台什么机器?是做什么的?
1837年,莫尔斯发明了第一台电报机。
发电报
电报通信的语言是由电码符号组成的,最早用的是“莫尔斯电码”。它是1844年由美国的一位画家莫尔斯设计出的既好用且简单的电码。
阅读并思考
电码符号是如何组成的?
发收电报要经过怎样的过程?
电报通信的语言是由电码符号组成的。
电码符号由两种基本信号和间隔时间组成:短促的点信号“ ”,读“滴”;长信号“-”,读“哒”(dā),时间长度约为“ ”的3倍。
发收电报要经过“编码—发送—接收—解码”的过程。
距离远时,可 以用手电光……
我们用握拳表“ ”,伸手掌表示“-”。
约定如何收发“电报”。
编码 发送 接收 解码
讨 论
制定译码本
用不同的数字代表不同的汉字,并记录在活动手册上。
我们自己也能编制译码本!
如果用《新华字典》当译码本,不就可以传递所有的汉字了吗?
你发射的是13,哦,是“家”字。
模拟发收电报
用手电光模拟远距离,用电码发送数字,接收者再把数字转换成汉字。
上台展示
电 话
电报可以远距离地传递信息,但是如何你想远距离和别人交谈,用电报可行吗?可以用什么工具来交谈?
1873年,美国波士顿大学
教授贝尔,萌(méng)发了利
用电流把人的说话声传向远方
的念头,让远隔千山万水的人
能如同面对面地交谈。1876年
3月7日,贝尔成为电话发明的
专利人。
从这则材料中,你学到了什么?
小 结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无线电波、光导纤维等传播媒介应用于信息的传递,程控电话、无线电话、卫星电话等不断发展,电话的功能日益拓展丰富。(共14张PPT)
4.信息工程
随着广播、电视、互联网和其他智能终端的出现,现代通信飞速发展,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骤然缩短,整个世界紧缩成一个“地球村”。
说一说,智能手机可以帮助我们完成哪些事情?
调查智能手机的强大功能
结合自己使用手机的经历,说说智能手机的功能。将调查结果记录在活动手册中。
哇!功能如此强大,是怎么实现的啊?
分组调查
你们使用过网络语音即时通话吗?使用网络语音即时通话需要什么支撑?
背后的工程
查阅资料,把你知道的智能手机背后的工程记录在学生活动手册中。
你有使用过手机导航吗?想一想:导航系统怎样实现导航?
现在被广泛推广的卫星导航技术主要提供三种业务,即位置、速度、时间。
最常见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目
前有4个,分别是美国的GPS、
俄罗斯的GLONASS、欧盟的伽
利略、我国的北斗。其中北斗
系统是唯一具有通信功能的卫
星导航系统,在精度上也更具
优势。2020年7月31日上午,
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
卫星定位系统
现代通信技术快速发展,信息传递越来越快捷、准确。人们开始实现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交通、智慧之城。这方面你有过哪些体验?
了解互联世界
讨 论
体验了互联世界带给我们的便捷,想一想:还有哪些方面需要改进?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类依据自己的需求,通信也必将不断地更新换代。未来的人们将会怎样传递信息?把我们的想象画下来,记录在活动手册上。
展望未来通信
说一说,哪些未来通信的展望是有可能实现的?
成果展示
五次信息革命
第一次是语言的使用,发生在距今10万—5万年前,使用语言是人类区别于其他生物的重要特征之一。
第二次是文字的使用。大约在公元前3500年出现了文字。它使人类信息的存储和传播超越了时间和地域的局限。
第三次是印刷技术的应用。7世纪左右我国发明了雕版印刷术。1041—1048年,我国开始使用活字印刷技术。此后,书籍和报纸成了传递信息的主要手段,有力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第四次是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和普及应用。它们开始了用电作为信息载体的历史,具有速度快、传播距离远、能传递音像信息等特点,成为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第五次始于20世纪60年代,其标志是计算机、互联网、卫星通信的迅速推广,在信息的存储、交流和传播方面,是目前其他任何技术无法与之相比的。
通过本单元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