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7张PPT。 ? ?中国历史
六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六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主题单元学习概述(一) 我国历史源远流长,在距今170万年前的远古时代,中华民族的祖先就生活在了这片广袤的大地上。从元谋人、北京人到山顶洞人不断演进。
距今六七千年,河姆渡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是我国原始农耕时代的典型代表,可以从生产、生活方面了解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传说中的炎帝、黄帝、尧舜禹的丰功伟绩,反映了这时代社会生产、文明的巨大进步。炎帝、黄帝作为杰出代表,被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本单元是学习历史这门课程的奠基之石。主题单元学习概述(二)本单元共分四个专题:
专题一: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专题二:原始的农耕生活
专题三:华夏之祖
专题四:寻找历史
本单元的重难点:
重点:北京人、山顶洞人,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人文初祖之一----黄帝。
难点:所学内容距今久远,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进入农耕生活后的地域差距,远古传说与历史事实间的联系和区别。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 主题单元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我国境内的远古人类,了解远古人类的生活方式,正确认识人类的起源。比较清楚地了解远古传说时代中华文明的基本概况。
2、引导学生对课本插图的观察、想象以及对具体材料的分析入手,推导结论,初步培养学生进行历史感知、历史想象的形象思维能力。
3、具备基本的合作和自学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设疑,小组解答,合作探究的方式完成学习任务。
2、多角度训练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中国是最早的人类起源地之一,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2、了解远古人类的生活方式,认识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 对应课标 1. 知道北京人的特征,了解北京人发现的意义。知道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
2.了解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的生活和原始农业生产。知道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
3.知道炎帝、黄帝的传说故事,了解传说与神话中的历史信息。 主题单元问题设计 1.山顶洞人比北京人有哪些进步之处?
2.河姆渡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
生活对以后经济产生了什么的影响?
3.为什么我们自称“炎黄子孙”?
4.传说与史实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专题划分 专题一: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 1 课时)
专题二:原始的农耕生活 ( 1 课时)
专题三:华夏之祖 ( 1 课时)
专题四:寻找历史 ( 1 课时)
其中,专题4作为研究性学习。 专题一: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 1课时 )专题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正确认识人类历史的起源;
(2)掌握元谋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生产、生活情况;
(3)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具备基本的合作和自学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小组设疑,小组解答,合作探究的方式完成学习任务。
(2)多角度训练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起源地之一,增强民族自豪感。 专题问题设计 1.在我国境内有哪些主要的远古人类遗址?
2.北京人、山顶洞人是怎样生活的?
3.山顶洞人比北京人有哪些进步之处? 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 学习活动设计 导入新课:
同学们:有了人类,才有人类的历史。那么人类又是怎样产生的?古今中外都有很多的传说,请看大屏幕,这是两个比较熟悉的传说。(多媒体展示“女娲造人”、“亚当、夏娃”图片)
这些传说都反映了人类对自身由来的困惑。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人们终于认识到人类是生物进化的结果。那么人类是由什么进化而来的呢?(多媒体展示“类人猿”图片)
类人猿是一种近似于人的古猿,它们经过漫长岁月的劳动、演变、进化、发展成现代人。那么在远古时期,我国境内又有哪些居民呢?
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第一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讲授新课(一)活动一:七嘴八舌话起源1.多媒体展示“女娲造人”、“亚当、夏娃”的神话传说。2.同学们讲述人类起源的神话传说。3.教师讲述:人类是由类人猿演变而来的,“劳动创造了人本身!”。活动二:自主学习,展示成果1.自主学习:我国境内有哪些主要的远古人类遗址? 他们的生存状态如何?生产状况怎样?2.展示成果:把从课本、资料、网络等方面所获得的知识在小组内 交流、讨论。3.教师巡视指导。讲授新课(二)活动三:互帮互助,合作探究
1.提出问题:山顶洞人比北京人有哪些进步之处?
2.组内合作,集体完成,列表表示。
3.班内展示,学生互评。可以评价小组代表的个人表现,也可以评价小组的学习成果。
活动四:达标拓展,反馈总评
1.达标练习:针对本课学习任务,独立完成自测题(自测题多媒体展示)。
2.拓展延伸:多媒体展示远古居民的生活地域。说出你的发现。
3.反馈总评:针对各组的表现和达标练习的完成情况,做出整体评价。 单元评价方案思维导图 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我国境内三个比较有代表性的远古居民及其生产生活情况。 我们的祖先用自己辛勤的劳动,克服重重困难,缓慢的进化着。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们也会遇到种种困难,相信同学们也一定会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战胜它们,勇往直前。 教材处理
1.充分利用地图、图片。
加强了时空的主观性,充分培养了学生的读图、识图、画图能力,又使课堂教学更形象、更生动,从而更好地达到教学目的。
2.加强对同类知识的归纳与对比。
引导学生温故而知新,培养学生的归纳分析、总结问题、发现规律的能力。
3.根据教材内容,采用灵活的授课方式。
授课方式的变换,既突出了学生“学为主体”的主人公地位,又可以让学生对历史学习保持新鲜感。
4.帮助学生记忆。
通过图片、视频,既增加历史学科的趣味性,又减轻了学生的记忆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