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课件(共1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课件(共1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6.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10-17 22:09: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
——1923年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
学技术
学制度
学思想
社会鼓励妻妾成群
广东富豪纳妾创记录
张裕葡萄酒巴拿马获奖
全国注册厂矿数量大增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民族
资产阶级要求进行思想解放
封建思想仍占统治地位
发表评论
当时中国社会最需要变革的是什么?
袁世凯率文武百官祭孔
政治新闻
社会花絮
财经报道
北洋政府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
思想文化领域
背景
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西方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又叫“新学”或“西学”。
思考:什么是新文化,什么又是旧文化。
新文化
旧文化
主要指中国的封建文化。
阅读P56-58,
1、新文化运动兴起开始时间、代表人物及著作?
2、《青年杂志》的创办者、创办地点,后改名为什么?又迁往哪里?
3、新文化运动的重要阵地、有哪三方面的内容?提出了哪两大口号?
4、新文化运动的性质、历史意义及局限性有哪些?
自学指导(5分)
新文化运动概况
兴起标志
代表人物
主要阵地
口号 (旗帜)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发表《敬告青年》。
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鲁迅
《新青年》和北京大学
民主、科学
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与意义
1.内容
(1)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
(2)提倡民主与科学
(3)提倡白话文,建设新文学
镜头一:贞洁牌坊---贞洁烈女
1917年,上海报载了“陈烈女殉夫”的故事。陈烈女名宛珍年十七,许配给王菁士,尚未过门,王菁士就死了。陈女闻死耗,即沐浴更衣,服毒自尽。……过了两天,又见上海县知事呈请褒扬的呈文,中说:“呈为陈烈女行实可风,造册具书证明,请予接例褒扬事。”要求给予褒奖。
旧道德和旧文化
抨击
旧道德:指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儒家传统道德。历代封建统治者以此来束缚臣民的思想。
镜头二:辛亥革命后百姓门户前的对联
专制思想
提倡民主
镜头三:鲁迅的《药》描述的人血馒头
愚昧,迷信
提倡科学
提倡文学革命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
(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才学疏浅,恐难胜任,恕不从命。
干不了,谢谢。
文白之争“胡适婉拒做官”
简单明了
苦涩难懂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
推倒陈腐、雕琢、艰涩的旧文学
建设新鲜、平易、通俗的新文学
主张以白话文作为新文学的语言
提倡民主、科学
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
提倡白话文,
建设新文学
思想革命
文学革命
“为什么改革思想,一定要牵涉到文学上?
这因为文学是传导思想的工具”
——蔡元培《中国新文学大系》
1919年 中国
NEWS
社会花絮
女子逃婚成为时髦
各地离婚成为潮流
政治新闻
学生举行游行示威
五四运动震动全国
发表评论:
新文化运动有何影响?
郡沩百科
1919年 中国
郡沩百科
1919年 中国
在新文化运动的推动下, 一批受过新思想熏陶的青年男女,开始反对包办婚姻,主张婚姻自主;恋爱自由、婚姻自主成为一种时尚。社会上出现了许多抗婚、逃婚、离婚等现象。 ——《上海妇女志》
第一桩西式离婚案:徐志摩和张幼仪
一些旧的伦理道德被打破
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
郡沩百科
1919年 中国
一群青年在新思潮中觉醒
聚集在《新青年》的知识分子的重要性是很难估价的,他们铸成了一代年轻学生的信仰和态度。
1919年5月4日,爆发了一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运动——“五四运动”。
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
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打开了遏制新思想涌流的闸门,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
新文化运动中的一些言论:
材料一:将所有的古籍束之高阁,废除汉字,采用“世界语”。 ——钱玄同
材料二:“无论政治学术道德文章,西洋的法子和中国的法子,绝对是两样,……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国情的话来捣乱”。 ——陈独秀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带有一定的片面性(绝对否定)
◆如何对待我们的传统文化?
郡沩百科
新文化运动
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
——1923年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器物:
洋务运动
制度:
新文化运动
思想文化:
特点:由表及里,由浅入深
当代新青年六个标准:
自主的而非奴隶的;
进步的而非保守的;
进取的而非退隐的;
世界的而非锁国的;
实利的而非虚文的;
科学的而非想象的。
——陈独秀《敬告青年》
以青春之我,
创青春之家庭,
青春之国家,
青春之民族,
青春之人类,
青春之地球,
青春之宇宙。
——李大钊《青春》
勇于担当
积极进取
郡沩百科
青年应该具哪些特点?
请看青年五四之觉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