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 第3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习题课件(共3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 第3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习题课件(共3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10-17 17:39: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6张PPT)
第3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
(1)量筒:直接测定   的仪器。
(2)单位标度及其换算:毫升(mL),1 mL=  cm3。
(3)利用量筒测液体的体积:①选:应尽量选择量程和分度值   的量筒,可以提高精确度,减少测量误差。②读: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相平。
液体体积
1

凹液面的底部或凸液面的顶部
1.量筒的使用
2.甲、乙、丙三位同学在用量筒测液体体积时,读数情况如图所示,其中   同学的读数方法正确,量筒中液体的体积为   mL。   同学读数偏大,   同学读数偏小。
解析:
量筒内液体的液面是向下凹的,读数时视线应该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乙同学的读数方法正确;
该量筒的分度值为1 mL,从题图中可以看出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与60 mL的刻度线相平,因此液体的体积为60 mL;
甲同学俯视凹液面最低处会导致读数偏大,丙同学仰视凹液面最低处会导致读数偏小。

60


3.要求较准确地测出80 cm3的酒精,下列四种规格的量筒中,最合适的是( )
A.量程50 mL,最小刻度5 mL
B.量程50 mL,最小刻度2 mL
C.量程100 mL,最小刻度5 mL
D.量程100 mL,最小刻度2 mL
解析:
要求较准确地测出80 cm3的酒精,80 cm3=80 mL,所选的量筒量程不能比被测液体的体积小,A、B不符合题意;
所选测量工具分度值越小,测量结果越精确,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D
4.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实验室测定物质的密度,通常用   测出物体的质量m,用   或   测出物体的体积V,根据公式  求出它的密度ρ。实验室里用量筒间接测量出不规则固体体积的方法叫做   法。
天平
量筒
量杯

排水
甲    乙
5.“四大名砚”之一的歙砚,其原材料歙石质地精良、色泽优美、石质细腻,由于开采不易而极其珍贵。为了检验歙石材质,小明同学取了一小块歙石料,利用学到的知识来测量其密度。已知天平平衡时的示数、两次量筒的示数如图所示,由此可知,该歙石料的质量是   g,密度是   g/cm3。

54
2.7
6.(2021·三门峡模拟)小军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小石块的密度。他在调节天平时,如图甲所示。为使天平横梁水平平衡,他应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端调。如果由于桌面不平导致如图甲所示情况,则桌面的    (选填“左”或“右”)侧低。然后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小石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质量、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小石块质量为   g,然后他将石块放入装有20 mL水的量筒中测量小石块的体积如图丙所示,则小石块的密度是   g/cm3。如果细线的体积不能忽略,则测得的小石块的密度会偏   。

甲     乙     丙



52
2.6



C

8.在测量盐水密度的实验中,小敏先用调好的天平测出烧杯和杯内盐水的总质量为80 g,如图甲所示,然后她将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如图乙所示,接着她用天平测量烧杯和杯内剩余盐水的总质量,天平平衡时的情景如图丙所示。根据实验过程及现象,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
A.倒出盐水的体积为30 cm3
B.剩余盐水的质量为47 g
C.倒出盐水的质量为33 g
D.盐水的密度为1.1×103 kg/m3
甲 乙 丙
B
9.实验小组在测量小石块的密度的实验中:
(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小石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砝码的质量及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小石块的质量m=   g。
甲 乙
解析:(1)小石块的质量m=20 g+20 g+5 g+3 g=48 g。
48
9.实验小组在测量小石块的密度的实验中:
(2)将小石块浸没在装有20 mL水的量筒中,水面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小石块的体积V=  cm3。
甲 乙
解析:(2)小石块的体积V=40 mL-20 mL=20 mL=20 cm3。
20
9.实验小组在测量小石块的密度的实验中:
(3)计算出小石块的密度ρ=  g/cm3。
甲 乙

2.4
9.实验小组在测量小石块的密度的实验中:
(4)如果先测量小石块的体积,然后从量筒中取出小石块直接测量质量,所测的密度值与真实值相比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甲 乙

偏大
10.(20-21 ·信阳期末)小亮测量一个小木块(不吸水)的密度,他利用天平、圆柱形玻璃杯、适量的水、细针等器材,经过思考,想出了如下的实验方法。
(1)图甲是小亮在调节天平时的情景,小丽指出了他在操作上的错误,你认为错误之处是:   。
甲 乙
解析:(1)在调节天平平衡时,应先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并将游码拨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该同学未将游码拨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游码没有归零
10.(20-21 ·信阳期末)小亮测量一个小木块(不吸水)的密度,他利用天平、圆柱形玻璃杯、适量的水、细针等器材,经过思考,想出了如下的实验方法。
(2)小亮纠正错误后调节好天平,按照以下步骤继续实验:
①将小木块放在天平左盘,天平平衡时右盘中所加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小木块的质量为   g。
甲 乙
解析:(2)如图乙所示,则小木块的质量
m=10 g+5 g+3.6 g=18.6 g;
18.6
10.(20-21 ·信阳期末)小亮测量一个小木块(不吸水)的密度,他利用天平、圆柱形玻璃杯、适量的水、细针等器材,经过思考,想出了如下的实验方法。
(2)小亮纠正错误后调节好天平,按照以下步骤继续实验:
②将玻璃杯中装满水,用细针缓慢地将小木块压入水中,使之浸没。利用排水法测出溢出水的质量为30 g,则小木块的体积为  cm3。(已知ρ水=1.0×103 kg/m3)
甲 乙

30
10.(20-21 ·信阳期末)小亮测量一个小木块(不吸水)的密度,他利用天平、圆柱形玻璃杯、适量的水、细针等器材,经过思考,想出了如下的实验方法。
(2)小亮纠正错误后调节好天平,按照以下步骤继续实验:
③测出小木块的密度是   g/cm3。
甲 乙

0.62


BDAEC
玻璃杯和酒精总质量m1/g 玻璃杯和剩余酒精总质量m2/g 量筒中酒精质量m/g 量筒中酒精体积V/cm3 酒精密度ρ/
(kg·m-3)
_______   76.0 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
m1的测量值   V的测量值
11.(20-21·南阳期末)小明想测一下实验中用的酒精的密度值。
(2)测量情况如图所示,请你帮小明填写下表空白处的数据。

90.4
14.4
18
0.8×103
12.小浩同学用天平、量筒和水等器材测量小石块的密度。
(1)小浩调节托盘天平平衡后进行测量时,他在左盘放好物体,右盘加减砝码后,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如图甲所示,这时他应该向右移动   直到天平水平平衡。
甲 乙
解析:
(1)小浩调节托盘天平平衡后进行测量时,他在左盘放好物体,右盘加减砝码后,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如题图甲所示,说明砝码质量小于物体质量,需向右移动游码。
游码
12.小浩同学用天平、量筒和水等器材测量小石块的密度。
(2)图乙是小浩测量小石块密度的情景,由图中数据可计算小石块的密度是    g/cm3。
甲 乙

1.45
12.小浩同学用天平、量筒和水等器材测量小石块的密度。
(3)若小浩先测出了小石块的体积,再将小石块从量筒中取出,用天平测出其质量,再求出小石块的密度。这样会导致测出的小石块密度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甲 乙
解析:(3)小浩先测出了小石块的体积,再将小石块从量筒中取出,用天平测出其质量,由于小石块上沾有水,测出的质量比真实值偏大,故求出的小石块的密度偏大。
偏大
12.小浩同学用天平、量筒和水等器材测量小石块的密度。
(4)实验中,由于同组的小英同学不小心把量筒打碎了,但实验室里已没有量筒,老师就给她增加了一个溢水杯和小烧杯来测量小石块的密度。其步骤如下:
A.用天平测出小石块的质量m0;
B.用天平测出空小烧杯的质量m1;
C.将溢水杯装满水后,将小石块放入溢水杯中,并用小烧杯承接溢出的水;
D.用天平测出小烧杯和溢出水的总质量m2。则小石块的密度ρ石=  (用所测物理量和ρ水表示)。


甲 乙
(1)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空烧杯放在调好的天平上,测出其质量为40 g。
②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石榴汁,将其放在天平左盘上,在右盘内添加砝码。当放入最小的5 g砝码时,天平右端下沉,接下来应进行的操作是   ,直到天平平衡。此时砝码质量及游码位置如图甲所示。则烧杯和石榴汁的总质量为   g。
13.(2020·河南中考)郑州市积极响应“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国家战略,在沿黄地区大力发展石榴种植。小明发现他家的石榴比其他品种的石榴甜,汁更浓,想测一下石榴汁的密度。
解析:(1)将最小的5 g砝码放入右盘之后指针向右偏,说明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大于烧杯和石榴汁的质量,但超出的质量小于5 g,所以此时应将5 g的砝码取下,再向右移动游码,直至横梁重新水平平衡;烧杯和石榴汁的总质量m总=50 g+10 g+2.4 g=62.4 g,
将5 g砝码拿下来,向右移动游码
62.4
甲 乙
(1)实验步骤如下:
③将烧杯中的石榴汁倒入量筒中,液面位置如图乙所示,则量筒中石榴汁的体积为  cm3。
④用上述测得的数据计算出石榴汁的密度为   kg/m3。

13.(2020·河南中考)郑州市积极响应“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国家战略,在沿黄地区大力发展石榴种植。小明发现他家的石榴比其他品种的石榴甜,汁更浓,想测一下石榴汁的密度。
20
1.12×103
甲 乙
(2)分析实验过程,小丽认为,在步骤③中,由于烧杯中的石榴汁有残留,会使密度的测量结果   (选填“偏大”或“偏小”)。她提出只要将(1)中实验步骤的顺序稍作调整就能使测量结果更准确,合理的顺序是   。
解析:
(2)将烧杯中的石榴汁倒入量筒中时,烧杯中石榴汁有残余,会使得测得的体积偏小,最终密度偏大;
只需要调成②③①④,这样测得的空烧杯的质量就将残留的石榴汁质量包含在内了,最终结果会更加准确。
13.(2020·河南中考)郑州市积极响应“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国家战略,在沿黄地区大力发展石榴种植。小明发现他家的石榴比其他品种的石榴甜,汁更浓,想测一下石榴汁的密度。
偏大
②③①④
14.(2021 ·濮阳模拟)濮阳一中物理兴趣小组的成员要测量一种易溶于水且形状不规则的固体小颗粒物质的密度,测量的部分方法和结果如图甲、乙、丙所示。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移至    后,若发现天平指针在分度标尺中央两侧摆动,摆动幅度如图甲所示,则可判定下一步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使天平平衡。接着,用天平测量适量小颗粒的质量。当天平重新平衡时,砝码质量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称量的颗粒质量是   g。
甲 乙
解析:(1)天平使用前需要先调节天平平衡,要将游码移至标尺的左端零刻度线处,由图甲可知指针向左摆动大,所以下一步应该进行的操作是向右调节平衡螺母,直到天平平衡;天平的读数原则是砝码质量加上游码示数,则称量的颗粒质量是m=100 g+20 g+20 g+5 g+2.6 g=147.6 g。
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向右调节平衡螺母
147.6
14.(2021 ·濮阳模拟)濮阳一中物理兴趣小组的成员要测量一种易溶于水且形状不规则的固体小颗粒物质的密度,测量的部分方法和结果如图甲、乙、丙所示。

解析:(2)由图丙可知,细铁砂的体积为90 mL,细铁砂和小颗粒混合后的体积为160 mL,则小颗粒的体积为:V=160 mL-90 mL=70 mL=70 cm3。
70
(2)因颗粒易溶于水,小组同学采用图丙所示的方法测量体积,所称量的颗粒体积是  cm3。
14.(2021 ·濮阳模拟)濮阳一中物理兴趣小组的成员要测量一种易溶于水且形状不规则的固体小颗粒物质的密度,测量的部分方法和结果如图甲、乙、丙所示。
(3)该物质的密度是    g/cm3。
(4)在步骤C中,若摇动不够充分,则测出的密度比实际密度值偏    。

2.1

14.(2021 ·濮阳模拟)濮阳一中物理兴趣小组的成员要测量一种易溶于水且形状不规则的固体小颗粒物质的密度,测量的部分方法和结果如图甲、乙、丙所示。
(5)小明将25 g盐完全溶解在图丁所示的量筒内的水中,液面升高后的位置图戊所示。则盐水的密度为    kg/m3。
丁 戊

1.25×103
15.(2021·周口一模)小亮学了密度知识后,用天平和量筒来测量一块漂亮的鹅卵石的密度。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甲所示,调节该天平平衡时,首先应该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 乙
解析:
(1)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首先应该将游码拨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然后再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水平平衡。
将游码拨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15.(2021·周口一模)小亮学了密度知识后,用天平和量筒来测量一块漂亮的鹅卵石的密度。
(2)调节天平平衡后,测得鹅卵石的质量如图乙所示,则质量为    g。
甲 乙
解析:(2)鹅卵石的质量:m=20 g+20 g+1.6 g=41.6 g。
41.6
15.(2021·周口一模)小亮学了密度知识后,用天平和量筒来测量一块漂亮的鹅卵石的密度。
(3)用细线拴住鹅卵石放入盛有适量水的量筒中测体积,测得鹅卵石的体积为16 mL。
(4)通过计算得到鹅卵石的密度为   g/cm3。
甲 乙

2.6
15.(2021·周口一模)小亮学了密度知识后,用天平和量筒来测量一块漂亮的鹅卵石的密度。
(5)另一小组的小明同学测量一块形状不规则、体积较大的矿石的密度,在用天平测量质量的过程中,发现指针略微偏向中央刻度线的左侧一些,如图所示,接下来小明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
甲 乙
解析:(5)在用天平测量质量的过程中,发现指针略微偏向中央刻度线的左侧一些,说明左边物体重,则应向右盘里加砝码或向右移动游码。
向右盘里加砝码或向右移动游码
15.(2021·周口一模)小亮学了密度知识后,用天平和量筒来测量一块漂亮的鹅卵石的密度。
(6)接下来用天平测出矿石的质量是175.6 g。
(7)因矿石体积较大,放不进量筒,因此他利用一只烧杯,按图所示方法进行测量,矿石的体积是   cm3。
A.加水到标记(矿石浸没水中)
B.取出矿石(准备补充水)
C.将量筒中水倒入杯中至标记
解析:(7)矿石的体积:V′=200 mL-130 mL=70 mL=70 cm3。
70
15.(2021·周口一模)小亮学了密度知识后,用天平和量筒来测量一块漂亮的鹅卵石的密度。
(8)矿石的密度是____________kg/m3,从图A到图B的操作引起的密度测量值比真实值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不变”)。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103
偏小
取出矿石时,矿石上带有一部分水,导致矿石的体积测量值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