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1张PPT)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第16课 三国鼎立
课堂导入
评价目标
自主学习
思维导图
中考演练
课堂导入
怎样出现的呢?
2、知道三国各自建立的时间、建立者、都城。
1、理解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时间交战双方、结果、影响。
评价目标
评价目标
3、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的原因和影响。
官渡之战 背景 ①挟天子以令诸侯,招揽人才;采用屯田措施,从事农业生产 ②当时占据黄河以北的袁绍,兵多粮足,实力强大。 ③曹操和袁绍都想吞并对手,称雄北方。
时间 200年。 对阵双方 曹操VS袁绍 地点 官渡
过程 曹操采取声东击西、各个击破的战术,迅速歼灭袁军主力。
特点 以少胜多的战役。(曹操胜袁绍)
影响 曹操在官渡之战中取胜,为其以后统一北方打下了基础。
自主学习
温馨提示:2分钟快速阅读教材,
找出答案 ,并在书本上做好标注。
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形势图
匈 奴
刘 璋
刘 表
袁 术
张 鲁
袁绍
曹操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曹操
材料一:经“光武中兴”到105年,全国人口达5300万, 可东汉末年, 只剩下760万。
材料二: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曹操《蒿里行》
1.阅读材料反映东汉末年什么样的社会局面?
社会动荡,经济凋敝,人口锐减。
2.东汉末年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东汉末年,军阀割据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动摇东汉统治
黄巾起义沉重打击东汉统治
东汉末年,军阀割据
黄巾起义
各诸侯相互发动兼并战争,连年混战。东汉名存实亡。
1.图中反映东汉末年怎样的形势?
2.如何才能结束军阀混战的局面?
消灭其他势力,实现统一。
军阀割据导致战乱不断。
谁最有可能消灭其他军阀,完成统一呢?
东汉末年,军阀割据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步出夏门行》
“汉室将亡,安天下者,必此人也!”
——何颙
曹操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 ,曹魏政权的奠基人。
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
诗歌中的“壮心”指的是什么?
曹操的崛起和北方的统一
“挟天子以令诸侯”
招揽各种人才
屯田,组织军队和流亡民众从事农业生产,既解决了大批流民的生计,又筹集了军粮。
曹操势力日益壮大的原因?
政治上
经济上
“征伐四方,无运粮之劳”
——《三国志》
曹 操
袁 绍
乌巢
三、四万人
十万人
官渡之战
袁绍
曹操
官渡之战示意图
夜袭乌巢,烧毁袁军粮草
公元200年
以少胜多
为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消灭曹操,实现宏图霸业
袁绍出身于世家大族,在军阀混战中,利用自己的地位和势力,成为当时最大的军阀。占有今河北、山西和山东东部,兵多粮足,有10万兵力,他轻视曹操,很傲慢,不虚心采纳部下的建议;统治黑暗,军心涣散。
曹操在镇压黄巾起义中,不断发展自己的力量,曹操占据河南一带,实力相对较弱。
馬騰
韓遂
袁紹
公孫瓚
曹操統一北方
孙权
刘表
刘璋
曹操
刘备
官渡之战是我国古代一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 。
曹操
官渡之战后:曹操基本上统一北方。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曹操的志在哪里?
挥军南下,一统天下!
孙刘联军不足5万
曹操—20万
时间
交战双方
战争特点
结果
影响
曹操失败
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公元208年
曹操、孙刘联军
以少胜多
赤壁之战
自主学习
温馨提示:2分钟快速阅读教材,
找出答案 ,并在书本上做好标注。
背景
208年,曹操挥师南下,准备进而消灭南方的割据势力,统一全国。曹军占领荆州后,孙权与刘备联合迎战曹军。
襄阳
江陵
乌林
夏口
樊口
柴桑
(襄樊)
(荆州)
(洪湖东北)
赤壁
(赤壁西北)
(九江西南)
(鄂州西)
(汉口一带)
刘备
孙权
曹军进攻方向和驻屯地
刘军退却方向
孙、刘联军驻屯地和进攻方向
曹军败退方向
主要战场
孙、刘联追击方向
水
水
汉
江
(九江西南)
公元208年,曹军南下。
刘备不敌,撤军南逃,欲往存有物资的江陵。
曹军在长坂追上刘备。
刘备率兵东逃,败退至樊口。
曹操前往江陵。
刘备派诸葛亮前往联合孙权。
周瑜率3万兵马沿江西进。
5万孙刘联军行至赤壁,与正在渡江的曹操水军相遇。
赤壁初战,曹操水军失败,退至乌林,会合陆军,隔江与孙刘联军对峙。
最终曹军败退,孙刘联军乘胜追击。
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概况
时间
交战双方
战争特点
结果
作用
曹操和孙刘联军
以少胜多
曹操败(孙刘出奇制胜,火烧赤壁)
公元208年
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
赤壁之战曹操失败的原因:
①官兵来自北方,不习水战,水土不服,军中瘟疫横行。
②曹操骄傲轻敌。
③孙刘联军制定了正确的战术。
④当时统一全国的条件不成熟。
官渡之战与赤壁之战的共同特点
两次战役都是以少胜多、以弱胜强;
胜方取胜的原因都有指挥得当、运用巧妙的策略及军队战斗力强等因素,而败方失败的原因都有指挥者骄傲轻敌、指挥失误等因素;
都是统治阶级内部争夺统治权的战争。
“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若跨有荆、益,……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时间 国号 建立者 都城
220年 魏 曹丕 洛阳
221年 蜀 刘备 成都
222年 (229年) 吴 孙权 建业(南京)
三 国 鼎 立
自主学习
温馨提示:2分钟快速阅读教材,
找出答案 ,并在书本上做好标注。
魏
洛阳
蜀
成都
吴
建业
221年,刘备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定都成都。
222年,孙权称王,229年称帝,国号吴,定都建业。
三国鼎立
三方都不具备统一天下的条件
220年曹操去世后,曹丕废汉献帝自称皇帝,建立魏国——东汉灭亡,正式进入三国时期(222-263年). 。
三国鼎立局面形成,使东汉末年的割据状态走向了局部统一
曹魏重视农耕
曹操和他的后继者一直重视屯田,发展农业生产,大力兴修水利,注意兴修水利,保护农桑。
翻车
魏
屯田
发展概况
蜀
锦
蜀国的丝织业兴旺,蜀锦行销三国
蜀
吴国船只
孙吴开发江南
吴国造船业发达,促进了海上交通的发展
吴
局部统一,为大一统创造条件
多
少
群雄并起 政权林立
三个局部统一政权
三国处于分裂时期,这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
探究: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影响?
三国鼎立局面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
影响: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实现了较大范围的局部统一,有利于社会的安定与发展,而且三国都注重发展经济,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为后来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因此,三国鼎立局面是历史的进步。
曹操
统一北方
东汉
末年
军阀
混战
袁绍
曹操
208 赤壁之战
魏 220
蜀 221
吴 229
三国鼎立
孙刘联军
200 官渡之战
三国鼎立正式形成
思维导图
1.(2021·山东中考真题)第一手史料是接近或直接在历史事件发生时所产生或记录的原始资料。以下可作为研究三国历史第一手史料的是
A.电视纪录片《三国的世界》 B.罗贯中的《三国演义》
C.司马光的《资治通鉴》 D.诸葛亮的《出师表》
D
中考演练
2、(2021·甘肃中考真题)220年,曹操的儿子曹丕在洛阳称帝,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229年,孙权在建业称帝。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于( )
A.公元2世纪前期 B.公元2世纪后期
C.公元3世纪前期 D.公元3世纪后期
C
3、(2019·四川中考真题)据《方舆胜览》记载,公元211年,刘备和刘璋相聚富乐山,看见绵州繁荣景象,刘备高兴地说道:“富哉!今日之乐乎!”,绵阳富乐山因此得名。据此可知
A.当时的四川社会稳定
B.相聚发生在东汉末年
C.绵阳的经济领先全国
D.刘备建立了蜀汉政权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