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3张PPT)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课堂导入
评价目标
自主学习
思维导图
中考演练
课堂导入
郭德纲相声《十三香》中唱到:小小的纸啊,四四方方,东汉蔡伦造纸张。南京用它包绸缎,北京用它包文章……
我国最早的纸出现在什么时候呢?
2、记忆陆上丝绸之路的路线,了解海上丝绸之路;分析丝绸之路开通的意义
1、知道张骞出使西域的基本史实
评价目标
评价目标
3、记忆西域都护设立的史实
4、知道道教兴起和佛教传入及其发展状况,理解宗教得以传播的原因及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西汉早期用麻做的纸(西安灞桥、甘肃天水)。
公元105年,蔡伦改进造纸术。人们把这种纸叫作“蔡侯纸”。
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
造纸术由我国传遍世界
意义:
传播:
改进:
发明:
造纸术的发明
自主学习
温馨提示:2分钟快速阅读教材,
找出答案 ,并在书本上做好标注。
商周时代
原始社会
战国时代
帛书
龟甲、兽骨
竹木简
看图思考:在纸发明之前,人们是用什么材料书写?
陶器
青铜器
东方朔
用竹木简或帛作为书写材料有什么缺点?
竹简太笨重,携带不方便;
帛的价钱昂贵,不能大量使用。
世界上最早的纸长什么样?
名称:放马滩纸,西汉早期麻纸。
发现于: 1986年甘肃天水放马滩5号汉墓
地位: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早的纸。
西汉时期,人们已经懂得了造纸术的基本方法。
结论
但,麻纸厚薄不均,粗糙,韧性不够,距离广泛使用就差一个“捅窗户纸”。
“蔡伦,字敬仲,桂阳人也。……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
——范晔的《后汉书》
问:1、从记载中,蔡伦用什么原料造纸?
2、蔡伦制造的纸被称为什么?
3、这种纸有什么优点?
轻薄柔韧,取材容易、来源广泛、价格便宜,成本低,很快就得到了推广应用。
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
蔡侯纸
逐渐取代简帛,成为人们广泛流传的书写材料,便利了典籍的流传
东汉制纸工艺流程
中世纪欧洲印刷一部《圣经》,至少需要三百多张羊皮。这种状况如果继续下去,那么除了少数富有的人以外,没有人买得起书,文化信息的传播就会受到极大的限制。中国的造纸技术从根本上改变了这一状况。
——《中国文化概论》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放眼世界
在造纸术转播之前,世界上其他地方在什么材料上书写?
埃及莎草纸
欧洲羊皮纸
苏美尔人泥版
印度贝叶
造纸术的传播
公元4世纪(朝鲜)
公元7世纪(日本)
公元8世纪 阿拉伯国家
公元12世纪(非洲)
公元12世纪(欧洲)
公元16世纪(美洲)
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
公元19世纪(大洋洲)
人类“有史以来最佳发明家”
美国《时代》周刊
《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
蔡伦排在第七位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
特别展示了蔡伦发明的造纸术
蔡伦,走出中国——
①中国科技领先②传承中创新,科技文化方能走向更深层的发展,从而推动整个社会迅速发展和进步。
启示?
成就及地位:
生活时期:
写成《伤寒杂病论》发展了中医的理论和治病方法,后世尊称为“医圣”
张仲景
东汉末年
张仲景和华佗
成就及地位:
制成“麻沸散”
编制“五禽戏”
擅长技术:
生活时期:
东汉末年
外科手术。
华佗
自主学习
温馨提示:2分钟快速阅读教材,
找出答案 ,并在书本上做好标注。
华佗
代表作:
年代:
《伤寒杂病论》
东汉末年
地位:
1.张仲景是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为中医药学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总结了疾病症候;对症下药;提出“治未病”。
2.医术精湛、医德高尚,后世称“医圣”。
医圣仲景
1、张仲景
成就:
张仲景(150--219年)
为什么我国各地的中药店大多称“堂”呢?如“同仁堂”“同德堂”“广济堂”“达仁堂”等
张仲景做了长沙太守后,仍时刻不忘救治人民的疾苦。按当时的规定,他这一级别的官,不能随意接近百姓,他想出一个办法,择定每月初一和十五两天,大开衙门,坐在大堂上接诊,挨个地仔细给群众治病。为纪念张仲景,后来人们就把坐在药铺里给病人看病的医生叫“坐堂医生”。
中药店称“堂”的由来
华 佗(145--208年)
2、华佗
神医华佗
年代:
东汉末年
地位:
被称为“外科圣手”“外科鼻祖”“神医”
成就:
1.擅长用针灸、汤药治病,实施外科手术
2.发明麻醉药剂“麻沸散sàn”
3.创编一套医疗体操“五禽戏”
五禽戏
猜一猜这些动作分别模仿什么动物?
人物 生活时代 成就 称谓
张仲景
华 佗
东汉末年
东汉
末年
1.著有《伤寒杂病论》。
2.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
3.提出在诊断上要辩证分析病情,对症治疗。
4.还提出“治未病”理论,提倡预防疾病。
1.擅长用针灸、汤药治病,实施外科手术。
2.发明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
3.创造一套医疗体操“五禽戏”,以强健身体
合作探究
“神医”
“医圣”
屠呦呦
2015年
诺贝尔医学奖
中医惠泽世界
历史巨著《史记》
内容:
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约3000年的史事。
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体裁:
《史记》全书分为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八书、十表,共130篇。本纪:按年计述帝王之事,为全书之纲;世家:叙述秦以前各地方政权和诸侯王的历史事迹;列传:记载上至王公贵族,下至隐士、说客、名医、刺客等的事迹。表:按世代或年月分别记载历史大事;书:对古代经济、天文历法、地理等进行专门记载和论述。全书以人物传记为主,辅之以编年和纪事,体例严整,内容丰富,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评价:
史学价值
文学价值
鲁迅:“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汉书》“司马迁传”评论《史记》的文笔是“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即秉笔直书,实事求是。
《史记》
自主学习
答:面对艰难挫折、身心摧残,毫不畏惧的精神;为了理想和正义,坚忍不拔的顽强意志。
体裁 记述起止时间 记述内容 价值 评价
浑然天成、滴水不漏,增一字不容; 遣词造句,煞费苦心,减一字不能。 —— 柳宗元
纪传体——以为人物立传记的方式记叙史实。
通史——连贯地记叙各个时代的史实的史书称为通史。
(司马迁)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班固《汉书 司马迁传》
太史《史记》
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黄帝到汉武帝约3000年史事
公正记事,秉笔直书
记载帝王将相、下层人物的活动
史学:
文学:
文笔优美,形象生动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鲁迅
《史记》为何是二十四史之首,千百年来为世人传颂?他有何特别之处?
(从司马迁独特的价值观、历史观和著史原则等方面思考)
历史的思想者
不以成败论英雄,不辱使命也是英雄。例如项羽本纪。
特别之处之一 价值观
材料一: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
特别之处之二 底层视角
王侯将相、布衣百姓共同组成历史。为刺客列传,为布衣立言。例如为荆轲等撰写刺客列传。
特别之处之三 秉笔直书
材料二:司马迁著史难能可贵之处,是其观察历史、再现历史有突出的平民视角,…… 成为真正记载社会各阶层人物活动的一代“全史”。 ——陈其泰,《为平民阶层出身的人物立传》,《求是学刊》。2015年04期,第140页。
材料三:司马迁在《史记》……以对历史高度负责的姿态,严谨务实的科学精神,秉笔直书,……正是他"史德"的集中体现。
——周虹云,《司马迁留给后人的精神遗产》,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09期,第40页
站在一个史学家的高度,对历史上颇受争议的帝王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例如秦始皇本纪。
(张角)奉事黄老道,符水咒说以疗病,病者颇愈,百姓信向之。——《后汉书 皇甫嵩传》
道兴本土
《后汉书》载:建安二十二年,是岁大疫。
东汉末年,国家动荡
灾荒肆虐,人民苦难
太平道兴
五斗米道
佛教
创立时间、地点:
创立人:
传入中国:
代表:
河南洛阳
白马寺
前6世纪古印度
乔达摩·悉达多
释迦牟尼
西汉末年丝绸之路
东汉明帝敕建白马寺(第一)
白马寺
河南洛阳
自主学习
天
竺
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的印度
乔达摩·悉达多 又称释迦牟尼
由丝绸之路传入中国
东汉明帝时,在社会中传播开来
佛教的传入
佛教的传入,丰富了中国文化、在社会、思想、文学以及建筑、雕刻、绘画等方面产生深远 影响。
影响:
派别 发源地 传入/兴起 创立者 流行原因 宗教名胜 教义
佛教
道教
古印度
西汉
末年
迎合民众愿望
洛阳
白马寺
人生如苦海,熄灭欲望烦恼才能解脱
东汉
时期
人民需要精神寄托
四川
青城山
修身养性,炼制丹药,长生不老,得道成仙
中国
乔达摩 悉达多
张角
张陵
行善天佑
佛道开悟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大悲无泪,大悟无言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我们日常用语里有一些和佛教、道教有关,你能找出来吗?你还发现佛教道教在现实生活其他方面影响吗?
佛教元素
道教元素
建筑
乾坤八卦
火药发明
绘画
雕刻
舞蹈
……
……
两汉时期的社会背景
两汉科技和文化成就
两汉科技文化成就的影响
造纸术
中医学
史学
宗教
东汉蔡伦
医圣张仲景 神医华佗
司马迁和《史记》
道教产生 佛教传入
思维导图
1.(2021·吉林中考真题)司马迁编撰《史记》寄以“述往事,思来者”之意,这表明他的治史理念是( )
A.秉笔直书 B.评价人物 C.以史为鉴 D.涵养德行1、
C
中考演练
2、(2021·贵州中考真题)中医是中国“国粹”之一,中国古代中医学人才辈出。东汉名医张仲景的成就是
①写成《伤寒杂病论》一书 ②发明了“麻沸散”
③总结望、闻、问、切四诊法 ④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④ D.②③④
C
3、(2021·辽宁中考真题)《伤寒杂病论》系统地分析了伤寒的原因、症状、发展阶段和处理方法,创造性地确立了对伤寒病的“六经分类”的辩正施治原则,奠定了理、法、方、药的理论基础。这部著作的作者是( )
A.华佗 B.蔡伦 C.张仲景 D.王祯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