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八年地理上册大单元教学设计(湘教版)
第四章 中国的主要产业
一、本章内容分析
本章涉及课标“认识中国”中的“认知中国全貌”内容,教材共安排了“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3节课文。21教育网
课标为本章设计的目标是“借助地图和相关资料 ( http: / / www.21cnjy.com ),举例描述中国农业、工业等生产活动的分布,并用实例说明科学技术在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明中国交通运输线的分布特征,以及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地域差异很大,不仅表现在经济发展水平上,也表现在经济活动类型上。经济地域差异的形成,既有自然环境方面的影响,也有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原因。一个地区的人们从经济活动,尤其是农业生产活动,都是各种条件(自然、社会、经济、文化等)综合作用的结果。在发展经济中,每个地区都有一些有利的条件,也会存在不利的条件,因此应该扬避短、因地制宜地发展地区经济。
第一节“农业”主要介绍农业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概念、我国农业发展概况、主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以及畜牧业的分布。第二节“工业”主要介绍了我国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我国工业的发展概况、我国一些重要基础工业部门分布和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情况。第三节“交通运输业”简要地介绍了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概况、我国主要交通运输网、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及选择。
2、本章教学设计理念
本章重点介绍我国国民经济的主要 ( http: / / www.21cnjy.com )产业部门——农业、工业和交通运输业。农业和工业属于物质生产部门,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我国农业为14 亿人口提供食品,为工业提供原料,因此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我国工业发展快向高端产业和服务业发展,工业生产总值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较高,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交通运输业属于流通部门,是发展国民经济的先行部门,在国民经济中担负着极其重要的作用。21·cn·jy·com
本章课标要求是:1.借助地图和相关资 ( http: / / www.21cnjy.com )料,举例描述中国农业、工业等生产活动的分布,并用实例说明科学技术在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2.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明中国交通运输线的分布特征,以及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www.21-cn-jy.com
根据新课标要求,学生学习本主题后,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生对当地经济的发展,无论工业还是农业发展都要有“因地制宜”的意识,“因地制宜”是学习经济地理时,应该形成的一个基本观,这一观念的形成,对学生未来从事社会工作有着实际的意义。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学生还要会根据不同需要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2·1·c·n·j·y
本章活动主题《我国主要产业之间的相互联系》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调查、讨论,探究学习方式等,了解农业与工业之间的相互关系,工业生产与农业生产的主要差异。任何行业的发展离不开交通运输业,认识到“要想富先修路”,交通运输的重要性。注重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熟悉的地理事物、地理现象和地理问题,体现“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终身有用的地理”。加强学生的区域认知,人地协调和综合思维素养的提升。21·世纪*教育网
三、本章核心素养
人地协调观 :
1.农业发展状况与地形、气候、水等自然资源的关系。
2.工业发展与能源,矿产资源以及与交通等的关系。
3.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工业的必要性。
综合思维能力 :
1.运用借助地图和相关资料,举例描述中国农业、工业等生产活动的分布,并用实例说明科学技术在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www-2-1-cnjy-com
2.初步了解我国工业布局的主要因素——自然资源条件、人口与劳动力状况、市场因素以及经济基础
3.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明中国交通运输线的分布特征
4.比较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初步学会选择恰当的交通运输方式
区域认知 :
1.运用借助地图和相关资料,举例描述中国农业、工业等生产活动的分布
2.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明中国交通运输线的分布特征
地理实践力:
1.合作探究农业产品、工业产品与生产地自然环境、资源和社会环境的关系。
2.调查当地农业与工业以及与交通运输业之间的关系
四、学生分析
1.需求分析:经济地理的地区分布, ( http: / / www.21cnjy.com )反过来看是不同地区人们对经济活动的选择。一个地区的人们从经济活动,尤其是农业生产活动,都是各种条件(自然、社会、经济、文化等)综合作的结果。在发展经济中,每个地区都有一些有利的条件,也会存在不利的条件,因此应该扬避短、因地制宜地发展地区经济。“因地制宜”是学习经济地理时,应该形成的一个基本观,这一观念的形成,对学生未来从事社会工作有着实际的意义。2-1-c-n-j-y
2.学情分析:学生学习第二章,了解了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的自然环境,地形、气候、河流的大致分布和地区差异情况,第三章学习了中国的自然资源中的矿产资源分布、能源资源的分布、土地资源的地区差异和水资源的地区差异。对我国区域的资源、环境状况有了大致了解,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和发展工业的布局有了一定的分析能力,初步可以判断因地制宜发展当地经济的环境,培育生态文明意识和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21*cnjy*com
五、单元教学目标
本章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初步认识我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经济发展特征,通过探究学习方法,初步学会分析区域产业特征的一般方法。了解一个区域的产业特征,首先要了解该产业的概念和基本属性,然后再了解该产业在该区域的发展情况,再次了解该产业在该区域的分布情况。在此基础上,学会简要分析该产业在该区域(区域的某部位)发展的条件。【来源:21cnj*y.co*m】
(一)内容目标
1.借助地图和相关资料,举例描述中国农业、工业等生产活动的分布,并用实例说明科学技术在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21*cnjy*com
2.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明中国交通运输线的分布特征,以及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二)学业目标
学习本主题后,学生能够运用地图及其他 ( http: / / www.21cnjy.com )地理信息,从区域的视角认识自然资源与当地经济发展的关系,初步形成因地制宜发展的观念;举例说明自然资源与人们生产生活的关系,能够观察、描述、解释家乡生产生活中与自然资源的联系,表现出主动学习及问题探究的意识和能力,认识开发、利用、保护自然资源的重要意义,能够在生活、学习中积极参与相关的公益活动,具有社会责任感。【版权所有:21教育】
六、教学重点:
1.从区域的视角认识自然资源与当地经济发展的关系,初步形成因地制宜发展的观念
2.举例说明农业、工业发展与自然资源的关系
3.能够观察、描述、解释家乡生产生活中与自然资源的联系
4.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七、教学难点:
1.农业、工业发展处理好人地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2.交通运输业发展过程中与自然环境的人地协调关系处理
3.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及问题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八、教学方法:多媒体、课堂活动、小组竞赛、学生互评以及小组合作,课外调查等。
九、本章活动主题:《身边主要产业之间的相互关系》
课题目标:我们的生活离不开 ( http: / / www.21cnjy.com )农业、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每天都在与主要产业相伴。本主题活动深刻认识我国主要产业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因地制宜发展各项产业的意识。
课题活动的设计:本课题活动主要是通过学生调查 ( http: / / www.21cnjy.com )我们身边接触到的农业产品、工业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牵涉到的自然条件中哪些自然资源、社会经济条件,运用到什么样的输运方式,体会到人地协调的重要性。
课题准备:全班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至 ( http: / / www.21cnjy.com )少完成一项身边的产品。为了完成本课题的研究,你需要完成以下活动:调查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农产品或工业产品,农业生产在当地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农业与工业之间有哪些联系?工业产品的生产在产地有哪些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无论是工业产品还是农业产品到达你手上运用了哪些交通工具和用到哪些运输方式?每一种农产品和工业产品用到哪些高技术?对于农业产品和工业产品生产地如何协调产品与自然的关系。
产品名称 产地 自然条件(地形、气候、资源等) 社会经济条件(劳动力、交通、市场、科技等) 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大米
面制品
茶叶
螺蛳粉
汽车
矿泉水
喝水杯
手机
检查进度:在学习本章内容的同时,要进行调查研究。为了按时完成本课题的调查研究,需要在每一学习阶段完成一定的调查研究进度。
第一节农业上完教材P90时:1.各小组需要填写相应农产品或工业产品的产地。2.农业产品的还要分析农产品所在地自然条件。21cnjy.com
第二节农业上完P100时:1.农产品组分析 ( http: / / www.21cnjy.com )农产品与工业之间的关系以及与社会经济的而部分条件。2.工业产品组分析工业与农业的关系并分析工业产品生产当地的资源条件和社会经济的部分条件。【来源:21·世纪·教育·网】
第三节上完P109时:1.农产品组和工业产品 ( http: / / www.21cnjy.com )组都需完成社会经济的交通运输业相关的内容。2.把每一阶段需要用到的交通运输方式写出来并说明选择的理由。3.各小组都需要思考如何协调生产时与当地的可持续发展措施。4.下一次上课前20分钟,各小组进行汇报。【出处:21教育名师】
搜集资料的渠道:调查、讨论、查询、合作分析和自我发现等方式。
呈现结果方式:按照表格的内容边调查边填写表格,并思考表格的内容如何做到可持续发展,想出措施来。最后把调查内容填写完整。
课题收获:在此过程中,通过不断的调查、 ( http: / / www.21cnjy.com )交流、分析,总结我们日常生活中所用的农业产品和工业产品与我国主要产业的联系,主要产业的发展必须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在发展主要产业的同时需要坚持可持续发展,并为以后社会经济发展思路奠定基础。形成因地制宜的思维意识。加强了学生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培养,提升人地协调素养,从而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祖国的情怀。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调查结果评价细目表如下:
评价结果 评价内容
优秀+5 能按照表格的要求详细说出 ( http: / / www.21cnjy.com )产地,阐述产品产地发展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说出选择交通运输方式的理由,能体现出因地制宜的原则,对本组调查项目汇报时思路清晰,语言流畅、声音洪亮,对该产品的生产发展有可持续性措施。
良好+4 能按照表格的要求说出产品产地,阐述产品 ( http: / / www.21cnjy.com )产地发展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基本说出选择交通运输方式的理由,大体上能体现出因地制宜的原则,对本组调查项目汇报时思路比较清晰,语言比较流畅、声音比较洪亮,对该产品的生产发展有比较可行的可持续性措施。
合格+3 能基本按照表格的要求说出产品 ( http: / / www.21cnjy.com )产地,阐述产品产地发展的部分自然条件和部分社会经济条件,大致说出选择交通运输方式的理由,有因地制宜的意识,对本组调查项目汇报时基本能说清楚,对该产品的生产发展有可持续性发展意识。
不合格+0 不能按照表格的要求说出产品产地,不能阐述产品产地发展的部分自然条件和部分社会经济条件,说不出选择交通运输方式的理由。
十、教学流程图
教学思路:农业的概念和农 ( http: / / www.21cnjy.com )业的发展——主要农作物的分布——中畜牧业分布——农业因地制宜——科技强农——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中国工业的分布——工业分布因地制宜——蓬勃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交通运输的发展——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 http: / / www.21cnjy.com / )
十一、教学过程
第三节 交通运输业
1.教学重点:初步学会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
2.教学难点:(1)运用地图,说出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格局。
(2)比较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初步学会选择恰当的交通运输方式。
3.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交通运输业,能够举例说日明交通运输业的重要作用。
(2)运用资料,了解我国交通运输业发展展的巨大成就。
(3)运用地图,说出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格局。
(4)比较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初步学会选择恰当的交通运输方式。
(5)运用地图,说出我国公路干线、水路运输、航空运输和管道运输的分布格局。
4.教学方法:多媒体、识图、讨论等
5.导学过程设计
环节 内容 活动 方法指导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十年百变”——中国高铁在西方锁国中“逆袭” 感悟祖国的伟大
新课导学 第四节 交通运输业1.定义、作用。交通运输业的定义:是指利用各种运输工具,促使客、货沿特定路线实现空间位移的物质生产部门。交通运输业的作用:它起着联结产业之间、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的纽带作用。——“致富的先行官”。2.调查报告: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历年天猫双十一全天销售总额:2012年:191亿20 ( http: / / www.21cnjy.com )13年:350亿2014年:571亿2015年:912亿2016年:1207亿2017年:682亿2018年:2135亿2019年:2684亿2020年:4982亿2021年:5403亿这么大的营业额,把东西送到千家万户,全靠交通运输。交通运输——将人或物品从一个地方运送到另一个地方(客运和货运) ( http: / / www.21cnjy.com / )交通运输业——经济发展的先行官。3.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优势互补: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中国交通超级工程”。视频播放:中国交通运输网的规划。找主要的铁路干线:南北干线八纵;东西干线八横。4.学生画南北干线和东西干线各四条即可(10分钟)5.展示学生作品(评价细目表附教案后)6.简介中国高速铁路7.铁路枢纽:在铁路干线相互衔接和交会的地方,形成铁路枢纽。(交会的城市)中国综合性交通枢纽主要有:北京、上海、武汉、郑州、广州完成P104活动1、2两题。转承:航空运输发展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运输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播放“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和成都天府国际机场”的视频。转承: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我是如何选择交通运输方式的呢?合作探究: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及选择。 阅读课本P105——108比较不同运输方式在运费、运量和运速上的差异。 ( http: / / www.21cnjy.com / )合理选择 多、快、好、省连线: ( http: / / www.21cnjy.com / )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运价、运速、出行目的等)。 ( http: / / www.21cnjy.com /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学生找铁路干线图学生画铁路干线部分学生不会看列车时刻表自学、讨论 南北干线、东西干线的起始点注意起始点的位置提醒学生注意起始站点和到达站。看图中的箭头根据时间、运费和运量考虑 明悉概念体会交通的作用和快速发展加强区域认知、熟悉我国铁路干线学会看列车时刻表,提升学生生活能力感叹祖国的快速发展,祖国的伟大提升综合思维
课堂小结 学生总结本节课心得:交通运输方式交通工具不同交通运输的特点 学生总结巩固知识 注意运输方式与工具的差异 培养学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画铁路南北、东西干线图评价细则表1:
优秀+5 良好+3 合格+2
认真正确画出南北干线四条、东西干线四条即可 认真正确画出南北三条和东西干线三条即可 正确画出南北两条和东西干线两条即可
6.板书设计
( http: / / www.21cnjy.com / )
7.作业设计
(1)完成大主题活动,工业产品和农业产品的运输选择何种运输方式,总结本组的调查,做好汇报准备
(2)调查家庭成员近一年中使用过哪些交通运输方式?各种交通运输方式在何种情况下使用?
8.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思路清晰,先了解什么是交通运输业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取得的成绩,知道国家铁路规划——八纵八横。通过机场和国家规划视频的播放,学生感叹祖国的伟大和一种身为中国人的自豪和骄傲。熟悉我国铁路干线是区域认知的重要一环,为适当选择运输方式提供了条件,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本节课课堂从客运、货运不同角度训练,学生较好的掌握不同运输方式的特点,为以后的旅行、生活和将来经济建设打下基础,本节课对学生进行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素养提升。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