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 五石之瓠 课件(2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6.2 五石之瓠 课件(2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0-18 09:56: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庄子》
五石之瓠
濠梁之辩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庄子和惠施在濠水的一座桥梁上散步。 庄子看着水里的苍条鱼说:“苍条鱼在水里悠然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
  惠子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
  庄子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
  惠子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你不是鱼,无疑也没法儿知道鱼是不是快乐。”
  庄子说:“请回到我们开头的话题。你问‘你怎么知道鱼快乐’这句话,这就表明你已经肯定了我知道鱼的快乐了。
初读感知
『学习任务一』分角色朗读,读准字音
五石(shí)之瓠(hù)
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yí)我大瓠之种(zhǒng),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chéng)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pōu)之以为瓢,则瓠(huò)落无所容。非不呺(xiāo)然大也,吾为(wèi)其无用而掊(pǒu)之。”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宋人有善为不龟(jūn)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絖(píng pì kuàng)事。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聚族而谋之曰:‘我世世为洴澼絖,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yù)技百金,请与之。’客得之,以说(yuè)吴王。越有难(nàn),吴王使之将(jiàng)。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絖,则所用之异也。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fú)!”
研习意蕴
【一】葫芦何其大?
『活动一』算一算
已知十斗为一石,十升为一斗,
(1)大葫芦的容积是多少升?
(2)桶装水的净含量大约是20升,大葫芦可以装下几桶水?
(3)一千升为一立方米,一个50kg的人的体积大约是0.05立方米,葫芦的体积大约相当于几个人?
500升
25桶
10人
【二】葫芦的N种用法
1.惠子和庄子分别想出了葫芦的哪些用处?结果怎样?于是得出了什么结论?请用表格的形式梳理。
『活动二』列一列
用处 结果 结论
惠子
庄子
以盛水浆
其坚不能自举也
剖之以为瓢
瓠落无所容
大瓠无用
以为大樽而浮于江湖
逍遥游
大瓠有用
夫子拙于用大
夫子犹有蓬之心
2.惠子和庄子分别从什么角度来思考大瓠的用处的?
惠子:以普通葫芦在日常生活中的功用来看待巨大的葫芦,发现它连普通葫芦也不如,而且还占地方
庄子: 大葫芦没有被做成供人使用的器皿,也没有为了人的需求而被剖开,而是用来浮游于江湖,诗意逍遥,不仅保全了大瓠的完整,还发挥了“大用”
功利主义
审美主义
3.庄子是怎样论证自己的观点的?
故事中的“宋人”“客” 和 惠子、庄子有何关联?
宋人和惠子只看到世俗的小利,看不到背后的“大用”。客和庄子都能看到事物背后的“大用”,发挥事物的最大价值。
但是“客”的眼光再高,也只是对事物功利价值的追求;而庄子“浮乎江湖”的想象,则超越功利价值,追求的是精神的自由,显然庄子和“客”是有境界高下之分的。
4.葫芦和不龟手之药两个故事的共同寓意是什么?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
事物的价值大小取决于人的思维,人能否从常人认为没有价值的事物中发现价值
不能有“蓬之心”,要摆脱世俗经验的束缚,打破思维的藩篱
【三】真的有这样的大葫芦吗?
1.惠子为什么要虚构出一个无用的大葫芦?
用来批评庄子的学说大而无用
而庄子用“不龟手之药”的故事,意在证明自己的学说大而有用,只是使用方法不同,结果也会不同。讽刺惠子与宋人一样短视狭隘,看不到无用之“大用”。
庄子生活的时代
并大兼小,暴师经岁,流血满野,父子不相亲,兄弟不相安,夫妇离散,莫保其命。”——《战国策·刘向书录》
庄子所处的时代,社会剧烈动荡、战争频发、生灵涂炭,庄子认为“无用”是自我保全的途径,“ 无用之用”的思想对保全自身、保持精神世界独立有着重要的意义。
诸子百家关注政治秩序重建,将眼光落在短暂而有限的现实社会中。庄子则企图为人类寻找一个摆脱生命困境的途径,庄子蔑视世俗功利、追求自由人格和逍遥自适的生命境界的精神发展了道家思想,恰好和儒家的群体意识、积极入世形成一种互补。
后世评价
郭沫若:秦汉以来的每一部中国文学史,差不多大半是在他的影响之下发展的:以思想家而兼文章家的人,在中国古代哲人中,实在是绝无仅有。
闻一多:中国人的文化上永远留着庄子的烙印。
李泽厚:中国文人的外表是儒家,但内心永远是庄子。
庄子的思想对中华文化具有深远影响
拓展探究
读以下两则《老子》中的名言,结合本文,比较庄子和老子在思维方式、思想内容等方面的异同。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在思维方式上,他们打破常规,能从常人认为没有价值的事物中发现价值。
在思想内容上,庄子大体继承了老子, 但庄子的“无用之用”,不仅发展了老子对“有”和“无”的辩证思考,还体现出庄子不为功利所束缚,自由、自适的精神追求。
莫言曾说:“文学和科学比确实没什么用处,但是它的没有用处正是它伟大的用处。”这句话包含的哲理耐人寻味,请写一段话,表达你的理解和看法,并和同学交流分享。
『课后探讨』
示例1:所谓“有用”,一般人的理解是指物质之用,功名之用,富贵之用。以此观之,文学确不如科学“有用”。但如果从哲学的视角来看,文学,则潜移默化地塑造着人的“世界观”,科学更多是教人以“方法论”,其二者虽相互依存,但显然“世界观”更具有根本性、决定性,这是否意味着文学比之科学更为“有用”?有了高于现实的信仰,就如康德所言的“仰望星空”一样,它给生命以方向、以希望。就像苏轼,远谪黄州,政治失意,人生遇到低谷。但当他让生命融入天地自然,认识到“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他就成为了名垂千古的东坡。苏轼在所谓的“无用”之中成就了人生的“大用”。舍弃无用,也许就舍弃了生活本身。
示例2:“有用”与“无用”,本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二者相互依存。没有“有用”,就无所谓“无用”;没有“无用”,也无所谓“有用”。即便是人类史上重大的科学发明,在刚开始时,也曾经被视为“无用”。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初始只局限在实验室里,曾被讥讽为“毫无用处”。而法拉第回答说:“那么刚出生的婴儿又有什么用呢?”之后,他运用电磁原理发明了第一台电动机,人类由此步入电气时代,无用成为了大用。
示例3:在这个追求经济效益的时代,实用主义不断盛行,人们总会习惯于问:“这有什么用?”于是,有用的宽敞马路取代无用的狭窄胡同,有用的经济书籍取代无用的哲学书刊。人们对“有用”趋之若鹜,却来不及等待“无用之用”。要重视“无用”的价值,就要破除当前危害最大的急功近利的心态,让传统文化、审美文学还原人的纯真,带给人静谧与美好,成为人们在高速发展时代中的定海神针。
惠子谓①庄子曰:“魏王贻②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③。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④。剖之以为⑤瓢,则瓠huò落无所容⑥。非不呺然⑦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之⑧。”
①谓:对……说。
②贻:赠送。
③树:名作动,种植。
成:成长,长大
实:名作动,收获果实。
④以盛水浆:以(之)盛水浆
坚:形作名,坚固的程度。
⑤以为:把……当作。
⑥瓠落:宽大空廓的样子。
⑦呺然:内种空虚而宽大的样子。
⑧为:连词,因为。
掊:击破
『学习任务二』借助注释,疏通文意
庄子曰:“夫子固①拙于用大②矣。宋人有善③为④不龟jūn⑤手之药者,世世以洴píng澼pì絖kuàng⑥为⑦事⑧。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聚族而谋⑨曰:‘我世世为洴澼絖,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yù⑩技百金,请 与之。’
①固:副词,实在,确实。
②大:形容词作名词,大的东西。
③善:擅长。
④为:制作。
⑤龟手:龟,同“皲”,皮肤冻裂。
⑥洴澼:在水中漂洗。 絖:同“纩”,丝棉絮。
⑦以…为:把…作为。
⑧事:营生。
⑨聚族:聚集全家人。谋:商议。
⑩鬻:卖。
请:请允许我。
客得之,以说 吴王。越有难nàn ,吴王使之将 ,冬,与越人水 战,大败越人,裂地 而封之。能不龟手一 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絖,则所用之异也。
说:同“悦”,取悦。
难:发难,即发兵侵略,这里指越国对吴国有军事行动。
将:率领军队。
水:名作状,在水上。
裂地:划分出土地。
一:同样的。
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①以为②大樽③而④浮于江湖,而⑤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⑥也夫!
①虑:用绳结缀。
②以为:把……制成。
③大樽:可以拴在身上的一种凫水工具,俗称腰舟。
④而:表顺承。
⑤而:表转折,却。
⑥蓬之心:比喻不通达的见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