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6张PPT)
登高
杜甫
教学目标
壹
1.了解杜甫生平以及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
2.欣赏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
3.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和无尽的哀思。
唐代诗人中,有一个人好像一直是皱着眉头生活的,这个人叫杜甫。他瘦而高,拄着一根拐杖,走路慢吞吞,活像人们形容的老朽。他的眼睛是向下的,有时还半闭着,看上去昏昏欲睡。这双眼睛却能看见人间的苦难。——刘小川《品中国人文——杜甫》
作者简介
贰
杜甫(712——770),字 子美 ,自号少陵野老,世称 杜少陵 ,河南府巩县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杜甫被世人尊为“ 诗圣 ”,其诗被称为“ 诗史 ”,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而以沉郁顿挫为主。
“沉郁” 主要指诗歌内容深广,意境雄浑,感情深沉;“顿挫”主要指诗歌表情达意抑扬跌宕,音调声情起伏迭变。沉郁与作品的主要意境有关,顿挫则与作品的表现技巧有关。
旅夜书怀
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 天地一沙鸥。
一、读书和漫游时期(三十五岁以前)
二、困居长安时期(三十五至四十四岁)
三、陷贼和为官时期(四十五至四十八岁)
四、西南飘泊时期(四十八至五十八岁)
知人论世
背景介绍
此诗写于大历二年(767)秋天。当时,持续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已经结束,但边患未消,战乱四起,唐朝局势动荡不安。杜甫原倚靠好友严武居于蜀中,但严武于永泰元年(765)去世。四川军阀混战,杜甫难以存身,于是离开成都沿江东下,于大历元年(766)到达夔州,滞留于此。
时年55岁,诗人长期漂泊,备尝艰辛,晚年多病,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种种悲苦郁积心头,于大历二年秋天重阳节登高有感,遂作此诗。
这首诗就是五十六岁的老诗人在这极端困窘的情况下写成的。
诵读诗歌
肆
登 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节奏:
七律一般二四六分明(平仄),节拍为“二二二一”, 也可根据意义有一些变化,为“二二一二”。
内容研读
伍
这首诗给你的总体感受是什么?这首诗的诗眼是哪个字?
悲
悲伤、孤独、痛苦、凄清
诗人的悲在诗歌中体现在哪里?
迅疾的秋风、高远的天空、悲哀的猿啼、孤零冷落的小岛、水落而出的白沙、低飞盘旋的水鸟。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渲染出秋江景物既雄浑高远,又肃杀凄凉的特点。表达诗人孤独无依以及漂泊的痛苦。
秋天,树叶纷纷落下,意味着生命的终结。看到落叶诗人也感到自己到了生命的尽头,内心无限凄凉。“不尽长江”指时间的无穷,是历史长河的永不停息。把颔联上下两句互相对比着写,相互衬托,人的生命越短暂,历史和时间越显得悠久。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韶光易逝
人生苦短
宋代有一位学者叫罗大经,他说颈联十四个字里包含着八层悲的含义。(小组讨论,分析颈联中有哪些悲。)
万里,地之远也;秋,时之凄惨也;
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
百年,齿暮也;多病,衰疾也;
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
登高所感
离乡万里、时值悲秋、漂泊他乡、身逢战乱、人到老年、体弱多病、孤独无依,再加上国家多难,诗人身受八重愁苦。倍感老病孤独,身世凄凉,十分眷念家乡和亲人,也为国家多难忧心忡忡。
登 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整体总结
全诗借登高所见萧瑟、悲凉秋景,抒发作者长年飘泊、老病孤愁的悲伤之情。前两联用了借景抒情(秋景之悲)和后两联直抒胸臆(境遇之悲)的抒情方式。
“登高抒情之绝唱 ,为古今七律之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