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长葛市第三实验高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南省长葛市第三实验高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2.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3-11-11 12:39: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考号和考试科目用钢笔分别填在答题卷密封线内。
3.第Ⅰ卷和第Ⅱ卷的答案务必答在答题卷中,否则不得分;答题卷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答在上面每题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把答题卷交回(试题卷自己保留好,以备评讲)。
第一卷 (选择题,共30分)
本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淤积 绿菌场 娇健 独占鳌头? B.联结 抠字眼 引申 拾人牙惠
C.融资 殊不知 传诵 委曲求全? D.繁衍 冠名权 坚韧 磬竹难书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这些战士虽然远离家乡,远离繁华,每天过着艰苦单调的生活,但是他们一个个甘之若饴,毫无怨言。
B.近年来,新闻学专业越来越热,许多学生也跟着蠢蠢欲动,纷纷选学这一专业,希望将来能做一名新闻工作者。
C.故乡变化真大,高楼拔地起,小路变通街,不毛的小山被夷为平地,建成了现代化的开发区,真是沧海桑田啊!
D.我国的智力残疾人已有1000万,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因缺碘造成的,所以坚持食用含碘盐并不是一件无足轻重的小事。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人与人之间总会有不同的邂近和相逢,正是不同的人的生活轨迹不停地相交,才编织成这大千世界纷繁的生活。
B.近年来,我国专利申请一年比一年多,专利申请的持续快速增长,表明国内研究开发水平和社会公众专利意识在不断提高。
C.这里,昔日开阔的湖面大部分已被填平,变成了宅基地,剩下的小部分也在以10%的速度每年缩减着,令人痛心。
D.由20多个国家的生物学家参与的“生命百科全书”研究项目,计划将世界上180万种已知物种的所有信息编纂成册。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天鹅悠闲自在、无拘无束,它时而在水上遨游, —它似乎是很喜欢接近人的,只要它觉得我们不会伤害它。①时而沿着水边, ②回到有人的地方, ③时而到岸旁嬉戏, ④享受着与人相处的乐趣,⑤时而离开它的幽居, ⑥藏到灯芯草丛中,
? A.③①⑥⑤②④  B.①④⑤⑥③②??? C.①②③⑥⑤④ D.③②①④⑤⑥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9分,每小题3分)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海子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
告诉他们我的幸福
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
我将告诉每一个人
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
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
愿你又一个灿烂的前程
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
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
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5、诗题是“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两节诗的末句都是“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之所以这样写,是为强调( )
A.“我”幸福的原因。 B.“我也为你祝福”的原因。
C.“我”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的结果。 D.“我”和每一个人通信的原因。
6、诗中连用了三个“从明天起”,“从明天起”的原因是( )
A.今天太晚了,明天快来了。 B.今天亲人不在身边,无法通信。
C.今天没有必要关心粮食和蔬菜,只能从明天起。
D.诗人可能今天过得并不幸福,所以要暗下决心从明天开始,但明天又是不确定的,暗示诗人可能始终得不到幸福。
7、 对《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春暖花开,生机盎然;面朝大海,极目骋怀。诗的画面,开阔悠远;诗的色彩,明丽自然。全诗表达了诗人对尘世幸福生活的向往。
B.这首诗以朴素明朗而又隽永清新的语言,唱出一个诗人的真诚善良。诗人想象的尘世,一切都那么新鲜可爱,充满生机和活力。
C.诗中三次重复“从明天起”如何如何,这就暗示我们,今天可以放弃,因为一切都还有明天呢!
D.诗的末节,作者推己及人,声声美好的祝愿,祝福所有的人。这既感染了读者,也使诗歌的立意达到了更高的层次。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9分,每小题3分)
后赤壁赋
苏轼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似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须。”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
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道士顾笑,予亦惊寤。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8、下列句中加点词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攀栖鹘之危巢 正襟危坐而问客曰
B.适有孤鹤,横江东来 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C.今者薄暮 为夫婿所薄
D.履巉岩,披蒙茸 蹑迹披求,见有虫伏棘根?
9、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霜露既降,木叶尽脱 既无伯叔,终鲜兄弟
B.顾安所得酒乎 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
C.凛乎其不可留也 自今以往,吾其无意于人世矣 
D.以待子不时之须 以愚辞歌愚溪
10、下面是关于《前赤壁赋》与《后赤壁赋》的比较,说法有误的一组是( )
A.前赋写江上秋月,景色宁静清爽;后赋写江岸冬景,境界寥落幽峭。
B.前赋以谈玄说理为主,议论风生;后赋则以记叙描写为主,奇境迭出。
C.前赋以入梦结,表现作者暂得解脱的旷达;后赋以梦醒结,表现作者内心的矛盾与苦闷。
D.前后二赋都是情、景、理浑然一体,巧妙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的曲折变化及心理矛盾的解决过程。
第二卷 非选择题(120分)
四、填空题
11、把文言文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
译文:
(2)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
译文:
12、名句默写(10分)
(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李密《陈情表》)
(2)西望夏口,东望武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苏轼《赤壁赋》)
(3)那河畔的金柳, 。 ,在我的心头荡漾。(徐志摩《再别康桥》)
13、文学常识填空(12分)
(1)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是没奇缘,今生偏又遇见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话?这首诗揭示了《红楼梦》中一对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其中的阆苑仙葩指的是( ),美玉无瑕指的是( )。
(2)读我国的四大名著,就像是欣赏一幅幅古代人物的画卷,煮酒论英雄的( ),大脑野猪林的( ),三调芭蕉扇的( ),多愁善感的( )都是其中难以忘怀的人物形象。
五、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17(18分)

郭风
在旅途生活的烦躁和不安里,突然在面前出现了一座桥,即便是在零落的小村的尽头出现的一座颓圮的板桥,都会给我的心以暂时的、片刻的慰藉。我知道,踱过了一座桥,旅途便向前移进了一程……虽然在无涯的人生旅途上,这是多么些微可笑的一程,但用自己的劳苦向前迈进了一程,这时你的心理应该是怎样的呢?也就在这时,我的幻想便飞越起来。我看见,人一程又一程地前进,桥,永远站在那里,用现在,把你的过去的脚步和未来联系起来……
当我在这喧嚣的小城市的郊外漫步时,对于醒目地显现在视野里的那塔和桥,我却有这样强烈的憎和爱。那塔,是远远地便企望人们注意似的,写在渺茫的远天上;那塔,是虚幻的,可望而不可即的谎言似的,写在渺茫的远天上。而且,我还有更奇妙的想头:那一层层地堆积起来的塔,是代表所谓“功勋”的本身么?于是,我对于这人世的虚伪有了更固执的憎恶。而那桥,却是显得那样平凡又像没有人关心似的,从溪流的这一边跨搭到那一边。地上有比它更真实、更亲切的形象么?我觉得它完全不希冀人们说一声“感谢”,沉默地像从没在那里一样地躺倒着。人们漠不关心地从桥上经过,我们能有法子去计算每天有多少无事的人从桥上经过,有多少奔忙的人从桥上经过吗?
而且,有谁来注意桥的坚贞呢?有谁来注意在艰险的溪流上守住最后一刻的木桥的坚贞呢?谁能想象到,那淫雨的夏夜,木桥怎样和暴涨的洪流抗逆到最后一刻的情景呢?……
而在第二天,当人们站在岸边上惊骇于桥的毁灭时,我们是宁愿去体验它业已明白自己的命运,却有闲暇去担心今后谁能继续完成自己的任务的那一刹那的心理;对于站在岸边上的那些假慈悲者的叹息,我们能说些什么呢?
注:本文写于1941年
14、(1)作者为什么说,桥“会给我的心以暂时的、片刻的慰藉”?(1分)
答:                                       
(2)作者说“我的幻想便飞越起来”,从第一段来看,“幻想”的具体内容是什么?(3分)
答:                                             
15、(1)作者在第二段中对桥和塔进行了对比,对比的内容是什么?(5分)
答:桥是真实的,而塔是   的;桥是平凡的、沉默的,而塔却                
   ;桥是无所求的,而塔却                      
(2)这里运用对比的写法,好处是什么?(3分)
答:
16、(1)桥的“坚贞”表现在哪里?(2分)
答:                                           
(2)桥还有一种更令作者赞叹的精神境界,从文末看,这种精神境界是什么?(2分)
答:                   
17、对本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理解分析正确的两项是(2分) ( )
A 这篇散文表达了作者对真实、平凡的赞美,对虚伪、谎言的憎恶,强有力地鞭挞了作威作福的反动统治者。
B 散文中所刻画的桥的真实、平凡和坚贞,体现了作者对人间美好事物的赞美,抒发了内心对真善美的追求。
C 作者置身于自己热爱、熟悉的乡土之上,将个人对大自然与人生的感悟,浓缩于笔下,如歌如吟,感人至深。
D 这篇散文想象丰富,对比鲜明,作者在遣词造句上精心雕琢,尽求华美。
E 作者运用朴实清纯的语言,将形象、情感、哲理艺术地融合在一起,具有自然率真的美。
六、(10分)
18. 下面文字中画线部分的词语,有的使用不当,请指出并改正,使这段文字语言简明,衔接自然,语意连贯。(4分)

19. 仿写 (6分)
读下面这首题为“如果”的诗,仔细揣摩内容和句式,补写出其中空缺的句子。
如果你是大河,何必在乎别人把你说成小溪;如果你是春色, ;如果你是种子, ;如果你就是你, 。
七、写作(60分)20. 阅读下面材料,写作文
科学家曾做实验,把跳蚤放在桌子上,跳蚤迅即跳起,高度均在其身高的100倍以上,堪称世界上跳得最高的动物!然而在跳蚤头上罩一个玻璃罩,再让它跳,这一次,跳蚤碰到了玻璃罩。连续多次之后,跳蚤改变了起跳高度以适应环境,每次跳跃总保持在罩顶以下的高度。接下来逐渐改变玻璃罩,跳蚤都在碰壁后主动改变自己的高度。最后,玻璃罩接近桌面,这时跳蚤已经无法再跳了。科学家于是把玻璃罩打开,再拍桌子,跳蚤仍然不会跳,变成“爬蚤”了。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不得套作,不得抄袭。字数800字以上。
长葛市第三实验高中2013—2014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高一语文
选择题答题表: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二、(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11、把文言文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译文:

(2)译文:

12、名句默写(10分)
(1) 。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文学常识填空(12分)
(1)( ) ( )。
(2)( ) ( )( )( )。
五、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17(18分)
14、(1)

(2)
                                           
15、(1)    ;                     ;

(2)
16、(1)                                       

(2)
                
17、( )
六、(10分)
18.
19. ; ; 。
七、写作(60分)20. 阅读下面材料,写作文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不得套作,不得抄袭。字数800字以上。







20×20=400







20×40=800


长葛市第三实验高中2013—2014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高一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建议
3 答案:D 解析:A“邂逅和相逢”意义有包含关系,不能并列B.“意识在不断提高”搭配不当C中语序不当。
4 答案:A 解析:考察对语境的体会。时而在水上遨游对应时而在岸上嬉戏,则排除B,C。然后根据语境得第五句和第二句搭配,故选A。
三、 8.D A选项 危:前句,高;后句危坐即端坐; B选项 适:前句,刚好,恰好;后句为动词到; C选项 薄:前句,迫近;后句,轻视;D选项 都是分开之意;
9.B A 既,前句表示已经;后句是连词;B 顾,都表转折; C 其,前句为代词,后句为语气副词;D 以,前句连词,后句介词。 10、D
《后赤壁赋》非情理景的交融,也没有写出矛盾的解决过程。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