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 16.2 六国论
学案
学习目标
1.积累重点实词、虚词、句式等文言知识,准确翻译文中句子。
2.梳理文章脉络,学习借古讽今的写作方法。
学习过程
一、预习新课
1.了解《六国论》的创作背景。
2.了解苏洵的生平及论证的方法。
3.自读原文《六国论》,梳理字词,领会六国破灭的历史教训,以史为鉴。
二、导学基础知识
(一)论
论,是古代常用的一种文体,分为两种:
(1)政论:主要用于发表作者对于时政的见解和主张。
(2)史论:通过评价历史,总结历史教训,为当时统治者提供治国借鉴。《六国论》就属于史论。
(二)写作背景:
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辽大军压境,直逼澶州城下(今河南濮阳),威胁汴京开封。于是,宋与辽签订了“澶渊之盟”,宋每年要送给辽大量的钱物,人民的血汗就在这种屈辱的盟约之中付诸东流。苏洵反对这种屈辱的求和,认为这和战国时六国贿赂秦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故以《六国论》向北宋统治者陈述政见,希望北宋统治者能改弦更张,勿重蹈覆辙。
(三)作者简介
苏洵(1009—1066),北宋散文家,字明允,号老泉,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列入“唐宋八大家”。据说苏洵27岁才发愤读书,经过十多年的闭门苦读,学业大进。苏洵精于古文写作,尤其擅长策论,主张“言必中当世之过”。为文见解精辟,论点鲜明,论证有力,语言犀利,明快酣畅,纵横捭阖,雄奇遒劲,有战国纵横家的风度。主要作品有《几策》两篇、《权书》十篇、《衡论》十篇。
三苏
三苏指北宋散文家苏洵(号老泉,字明允)和他的儿子苏轼、苏辙。宋仁宗嘉定初年,苏洵和苏轼、苏辙父子三人都到了东京(今河南开封市)。由于欧阳修的赏识和推誉,他们的文章很快著名于世。士大夫争相传诵,一时学者竞相仿效。宋人王辟之《渑水燕谈录·才识》记载:“苏氏文章擅天下,目其文曰三苏。盖洵为老苏、轼为大苏、辙为小也。”“三苏”的称号即由此而来。
三、学习字词
六国互丧(sàng ) 率(shuài)赂(lù)秦耶
暴(pù)霜露 暴(bào)秦之欲无厌
洎(jì )牧以谗(chán )诛 量(liáng)
胜负之数(shù ) 数(shǔ )不胜数
从(cóng )六国破亡之故事 思厥(jué)先祖父
草芥( jiè ) 洎( jì )牧以谗诛 革灭殆( dài )尽
四、学习课文
梳理文意:
(1)首先第1,2段提出中心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并把它化为两个分论点:一是“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二是“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2)然后从这两个分论点分别来论述。第3段论述“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点出割地赂秦之害:割地赂秦使秦获地比战攻更多,而其欲望永不满足;诸侯因割地赂秦而弱,至于破灭。第4段论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六国不合力抗秦导致破灭——韩、魏、楚割地赂秦,齐附于秦,燕、赵孤危战败而亡。
(3)最后得出结论,点出主旨: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同时表明自己的写作目的:讽喻宋不要重蹈六国破灭之覆辙。
五、写作特色
1.对比论证
正反对比论证,是将两种性质截然相反或有差异的事物进行比较,从而证明所要论证的观点。
本文多处使用正反对比论证,如“得”与“失”,“有限”与“无厌”,“赂秦”与“并力西向”的对比等,通过对比,突出地表现了“弊在赂秦”这一中心论点的深刻性,使得观点鲜明,论证有力。
2.举例论证。
如“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这样举出具体史实,充分论证了“盖失强援,不能独完”的道理,从而论证了“不赂者以赂者丧”这一分论点,用铁的事实说话,使论证更有说服力。
3.引用论证。
如“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作者用这一形象的比喻,雄辩地证明了“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这一分论点。
自我检测
1.下列各句中,不是特殊句式的一项是( )
A.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
B.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C.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D.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2.下列加粗词的活用现象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李牧连却之 B.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C.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D.始速祸焉
3.下列各句中加粗字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不赂者以赂者丧 秦以攻取之外
B.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斯用兵之效也
C.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
D.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4.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与现代汉语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
①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②思厥先祖父
③然后得一夕安寝
④可谓智力孤危
⑤刺客不行,良将犹在
⑥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⑧胜负之数,存亡之理
⑨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A.①③⑤ B.②④⑦ C.⑥⑦⑧ D.①⑤⑨
5.下列对文章三、四两段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引用古人的话,以“抱薪救火”为例证,说明以地事秦必然导致灭亡的严重后果。
B.选文以齐、燕、赵三国灭亡的进程,具体论证了“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的道理。
C.这两段文字体现了苏洵文风特点:行文纵横恣肆,气势逼人;语言朴素简劲,富有表现力。
D.两段文字均采用对比论证及事实论证的方法,论证文章中心论点,发人深思,令人警醒。
6.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耰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何也 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选自贾谊《过秦论》)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奋六世之余烈 烈:功业
B.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报怨:报仇
C.金城千里 金城:像钢铁般坚固的城池
D.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应:响应
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贾谊是汉赋的早期作家,《过秦论》不是赋却带有赋的特点,讲究铺排渲染,行文多用骈偶,它的骈偶不同于后来的骈体文以“四六句”为基本句式,而是灵活多样,有时字数不完全相等。
B.贾谊生活在西汉初期,由于此前经历了五百多年的战争破坏,社会经济凋敝,人口减少,他主张施行仁政以安民,《过秦论》就是为了宣传这种主张写的。
C.“殊俗”指风俗不同的边远地区;“黔首”是秦代对百姓的称谓。秦始皇自以为得水德,衣服旄旌节旗皆尚黑。平民以黑巾裹头,故名。“山东”是指函谷关以东的地区。
D.“奋六世之余烈”的“六世”是指:秦孝公、惠文王、武王、昭襄王、孝文王和庄襄王。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第一段主要写秦始皇统一天下。作者写到了秦始皇从政治、军事、文化、刑法等方面巩固政权的措施。
B.选文第二段写陈涉起义和秦王朝的覆灭。极力写了陈涉的地位低下、才智不足,缺乏作战能力,这其实是在为最终结论作铺垫。
C.选文第三段阐述诸侯国和秦王朝灭亡的原因。通过秦王朝、陈涉与九国之师三者的对比,对统治者不施仁政进行了讽刺和批判。
D.选文在写秦的强盛和陈涉的地位身份时,都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语言气势磅礴,语意酣畅淋漓,读起来有一泻千里之感。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A.用“非”表示否定判断。C。状语后置,应为 “赵尝于秦五战”。D.“为……所”表示被动
2.答案:A
解析:选A A项为动词的使动用法,B、C、D三项均为形容词作动词。
3.答案:D
解析:选D A项,介词,因为/介词,凭借、用;B项,代词,指奉秦之物/助词,的;C项,副词,就/连词,那么;D项,均为转折连词。
4.答案:C
解析:选C ①古义:那实际上。②古义:祖辈、父辈。③古义:这样以后。④古义:智谋和力量。⑤古义:不去采取行动。⑨古义:旧事,成例。
5.答案:B
解析:具体论证了“不赂者以赂者丧”的道理。
6.答案:1.D; 2.C; 3.C; 4.(1)收缴天下的兵器,集中在咸阳,销毁刀刃和箭头,用来铸成十二个铜人,来削弱百姓的反抗力量。
(2)一个戍卒发难国家就灭亡了,皇子皇孙都死在人家手里,被天下人耻笑,是什么原因呢
解析:1.应,回声似的应和。
2.
“山东”是指崤山以东的地区。
3.没有阐述各诸侯国灭亡的原因,不是三者的对比;主要指秦统治者,笼统地称“统治者”不准确。
4.
参考译文:
到始皇的时候,发展六世遗留下来的功业,以武力来统治各国,将东周、西周和各诸侯国统统消灭,登上宝座来控制天下,用严酷的刑罚来奴役天下的百姓,威风震慑四海。向南攻取百越的土地,把它划为桂林郡和象郡,百越的君主低着头,颈上捆着绳子,性命听凭秦的下级官吏处理。于是又派蒙恬到北方去修筑长城,守卫边境,使匈奴退却七百多里;胡人(再)不敢到南边来放牧,勇士不敢拉弓射箭来报仇。接着就废除古代帝王的治世之道,焚烧诸子百家的著作,为的是使百姓变得愚蠢;毁坏高大的城墙,杀掉英雄豪杰;收缴天下的兵器,集中在咸阳,销毁刀刃和箭头,用来铸成十二个铜人,来削弱百姓的反抗力量。然后凭着华山当作城池,就着黄河当作护城河,占据着华山,面对着黄河,认为是险固的地势。好的将领手执强弩守卫着要害的地方,可靠的官员、精锐的士卒拿着锋利的兵器,盘问过往行人。天下已经安定,始皇心里自以为倚仗这关中的险固地势、方圆千里的坚固的城防,就可以成就子孙万代的帝王基业。
秦始皇去世之后,他的余威依然震慑着边远地区。可是,陈涉不过是个用破瓮做窗户、用草绳系门板的贫家子弟,是底层一类的人,后来做了被迁谪戍边的兵卒;才能不如平常的人,更没有孔子、墨子那样的贤德,也不像陶朱公、猗顿那样的富有。他跻身于戍卒的队伍中,从田野间突然奋起发难,率领着疲惫无力的士兵,指挥着几百人的队伍,掉转头来进攻秦国,折断树枝作武器,举起竹竿当旗帜,天下豪杰纷纷响应聚集,许多人都背着粮食,如影随行般地跟着他。崤山以东的英雄豪杰于是一齐起义,消灭了秦王朝。
再说,一统天下的秦王朝并没有被削弱,雍州的地势,崤山和函谷关的险固,还是与从前无异。陈涉的地位并不比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的国君更加尊贵;锄头木棍并不比钩戟长矛更锋利;那迁谪戍边的卒子的作战能力并不能和九国部队匹敌;陈涉行军用兵的策略,也比不上先前九国的武将谋臣。可是条件好者失败而条件差者成功,功业完全相反,为什么呢 假使拿东方诸国跟陈涉比一比长短大小,量一量权势力量,那简直是天壤之别了。然而秦凭借着它的小小的地方,发展到兵车万乘的国势,招致八州来归,而使六国诸侯都来朝见,已有一百多年历史;这之后将天下归己所有,用崤山、函谷关作为自己的内宫;一个戍卒发难国家就灭亡了,皇子皇孙都死在人家手里,被天下人耻笑,是什么原因呢 不施行仁义,攻和守的形势就不同。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