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张PPT)
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第二单元 4.3
“探界者”钟扬
超越海拔六千米,抵达植物生长的最高极限,跋涉十六年,把论文写满高原。
倒下的时候双肩包里藏着你的初心、誓言和未了的心愿。
你热爱的藏波罗花,不屑于雕梁画栋,只绽放在高山砾石之间。
课程目标:
1、初读课文,通过不同角度把握人物的形象及性格特点。
2、精读课文,学习本文多用概述或侧面描写来表现人物形象的手法,从不同角度理解文本及不同视角下的人物形象。
3、研读课文,领悟钟扬忠于祖国、奉献人民、在科研岗位上不断探索追求的精神,以及生命背后的意义。
1、助读导入
2、内容感知
3、精读详解
4、拓展研读
目录
主人公简介
感动中国2018年度十大人物——钟扬
钟扬生前是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他长期致力于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率领团队在青藏高原为国家种质库收集了数千万颗植物种子;他艰苦援藏16年,足迹遍布西藏最偏远、最艰苦的地区,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2017年9月25日,钟扬在赴内蒙古为民族干部授课途中遭遇车祸,不幸逝世,年仅53岁。
2018年4月,中宣部授予钟扬“时代楷模”称号。
内容感知
文章分为哪几个部分?每个部分主要讲述了什么内容?
第一部分:“英雄”少年
第二部分:种子达人
钟扬不畏艰险,坚持追求“种子事业”的研究与探索。
钟扬在科学普及领域的奉献与成就。
钟扬对教学事业的认真负责、对学生的帮助与关爱。
钟扬的成长、求学经历。
钟扬对生命意义的理解。
第三部分:科学队长
第四部分:“接盘”导师
第五部分:生命延续
内容感知
为什么要使用小标题?
【好处】:便于将繁多的材料进行逐一分类介绍,从多个方面和多个角度来展示材料、表达主题,行文条理清楚;还能让读者在通读全文前对文本的主要内容有一个概括性的了解,在阅读过程中更快更准确地理解文本内容和文本重点,在阅读全文后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
小标题侧重于围绕钟扬的职业来表现其在各个领域的努力与贡献。
精读详解
从每一部分中找寻一个关键词概括他的形象
“英雄”少年
种子达人
科学队长
“接盘”导师
生命延续
“钟大胆”(爱岗敬业)
愿意教人(热心科普)
不安分(坚定乐观)
“暖”(担当关爱)
先锋者(牺牲忘我)
精读详解
在“英雄”少年部分中为什么要叙述钟扬开结婚证明的事?
结婚是成人的行为,是否与“少年”二字不符?
①叙写了钟扬的生活事例,增添了生活气息,塑造更全面、立体。
②采用对话的方式描写,使文本语言更亲切自然,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
③用具体事例表现出了钟扬“外向热情”、雷厉风行的性格特征。
④“少年”的特点是自信坚定、坦率纯真、敢作敢当,钟扬独自开结婚证明一事表现出了他的这种“少年”气质,体现了他在生活中上的单纯、真挚、热情、直率。
精读详解
文中还主要写了哪些具体事例,好处是?
在五个部分中都各有侧重地选取了典型事例,比如在“种子达人”这一部分中,选取了钟扬毫无怨言地接受了连煤气、热水器都没有的毛坯房的事例,以此展现出他用心工作、不计个人得失的优秀品质。
......
【好处】用具体的事实说话,使表达更理性,更具有客观性。
精读详解
在“种子达人”中,为什么要详写钟扬“调侃”的一段话?
①展现了钟扬幽默风趣、开朗豁达的性格,形象地表现出了他对采集种子的热爱,以此为乐。
②以言写人,引用钟扬自己的话表现出他的性格特点,使得人物塑造更加真实、丰满、具体。
精读详解
品一品:
1.大家都建议钟扬待在帐篷里,而他却说:“我最清楚植物的情况,我不去的话,你们更难找。你们能爬,我也能爬。”
【解析】引用钟扬自己的话,表现出他在工作上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并且做好了时刻为科学事业献身的准备。
精读详解
品一品:
2. “生命诞生以来,从原核到真核,从单细胞到多细胞,从海洋到陆地,简单与复杂并存,繁盛与灭绝交替,走向了一篇篇跌宕起伏的演化乐章,其间洋溢着生命诞生与繁盛的欢颂,伴随着物种灭绝与衰落的悲枪。”(钟扬为上海市自然博物馆写作的500多块图文展板之一)
【解析】这一段文字是钟扬写的,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能充分感受他的文采,我们还能发现他对生命的理解是非常深刻的,引用这一段文字突显了他心系科学、热心科普的形象,更是表现出了他性格中的细腻。
精读详解
除了写钟扬自己说的话,还写了谁说的话?
“他在这方面的知识储备非常充足。”(妻子张晓艳)
“我们会毫不客气地把最难的部分留给他。在半年多的时间里,每次听说钟老师从西藏回上海了,我们都会立刻和他预约时间,他总是爽快答应。”(设计部主任)
“当时去听教授讲座,一下子就被钟教授生动的演讲吸引住了,从此我就成了教授年龄最小的学生,并开始跟随他学习科学……听他的课,你永远都不会感到无聊,在钟老师的指引下我慢慢爱上了科学。”(学生)
......
精读详解
为什么要详写这些话?
【好处】属于侧面烘托,通过他人对钟扬的评价,更客观更真实地展现出了他学识丰富、勇于探险、乐于助人、热心负责等优秀品质,以及突出他在各个领域的成就斐然。
拓展研读
①在结构上,拟南芥是“进行遗传学研究的好材料”,从拟南芥入手,引出主人公,也点明了主人公植物学家的身份。
②在内容上,引言中提到钟扬在青藏高原发现拟南芥并将它栽种在自己位于西藏大学的安置房后院中,介绍了他与青藏高原与西藏大学的联系;还简单揭示了钟扬的多重身份,自然地引出了对他的评论。
③在主题上,揭示了文章标题“探界者”的内涵,赞扬了主人公具有“生命的高度与广度”。
你怎样理解文章的引言部分?
拓展研读
【解析】拟南芥对于钟扬来说是特别重要的,它将钟扬与西藏、青藏高原联系到了一起。这种细弱的草本植物分布很广,在自然界中几乎随处可见,但它也有非凡的一面,它能生存在人们难以想象的恶劣环境中,甚至能够在连植物学者都很少涉足的青藏高原上顽强生长,生生不息。
拟南芥正是钟扬执着求知、执着追求生命高度与广度的象征,它倔强不屈、生命力顽强,不满足于安定舒适的现状,而是执着地探索旁人甚少涉足甚至从未踏入过的领域,不管探索的过程有多么艰难,都未曾放弃,它就是钟扬不屈生命的见证。
拟南芥与钟扬有哪些特殊的联系?
课堂小结
1.在内容上,介绍了钟扬在不同角色上作出的努力和贡献,主要塑造了一位忠于祖国、奉献人民、不断探索追求的杰出科学家的形象。同时也分享了他与家人、学生以及同事之间相处的典型事例,采用了大量的语言描写,丰富了文章内容,使得人物塑造更加丰满。
2.在结构上,以时间顺序为主,使用了不同小标题,从不同的角度构建文章,既以第三人称的全知视角叙述,又穿插了各种第三者的回忆、讲述。
3.在主题上,通过了解钟扬执着追求科研的故事,让我们感受到了科学探索精神的伟大,文章结尾也对主题进行了升华:生命的意义,就是拓展生命的高度和广度。
课堂小结
“任何生命都有其结束的一天,但我毫不畏惧,因为我的学生会将科学探索之路延续,而我们采集的种子,也许会在几百年后的某一天生根发芽,到那时不知会完成多少人的梦想。”
“在仰望星空的同时,千万不要忘了脚踏实地,因为世界上的很多伟大都是熬出来的。”
“不是杰出者才做梦,而是善梦者才杰出。”
——钟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