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高中语文部编版(2019)必修下册教案:第八单元16.2六国论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2023学年高中语文部编版(2019)必修下册教案:第八单元16.2六国论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0-17 21:57: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八单元 16.2 六国论 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六国论》相关知识及创作背景,苏洵的生平。
2 .了解六国灭亡的原因、把握文章主旨,学习论证方法和写作特点。
3 .积累重点实词、虚词、句式等文言知识,准确翻译文中句子。
核心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了解文言文的结构、表达、运用,抓住关键词语,培养学生建构语言和运用语言能力。
思维发展与提升:理解文言内容,学习历史事件并查阅资料,运用分析与思考、探究与联想等方法,把握规律,发展提升思维能力。
审美鉴赏与创造:学习本文运用的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等论证方法,了解借古讽今的写作特点。体会艺术的魅力,培养学生审美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
文化传承与理解:加深对历史事件的思考深度,探究本文的现实意义。培养学生增加文化自信,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教学重难点
重点:1、了解本文的写作特色,体会借古讽今的写作意图。
2、掌握重点实词、虚词。
难点:分析本文的论证结构。
课前准备
1、指导学生完成预习
2、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说到北宋时期的文学家,大家能想到有哪些?最耳熟能详的比如苏东坡,我们现在还能经常吃到以苏东坡命名的“东坡肉”,“东坡肘子”,那苏东坡苏轼就是今天我们要讲到的《六国论》的作者苏洵的儿子,苏洵和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列入“唐宋八大家”。
二、写作背景
北宋建国以后,统治者鉴于唐朝藩镇割据的教训,采用中央集权的专制政策,集军权、财权、人权于中央,将帅无权且经常轮换,军队十分虚弱。苏洵一生经历了北宋真宗、仁宗、英宗三个时期。此时,北宋统治者屡屡屈服于北部契丹和西北部西夏,一味议和妥协,以每年送给侵略势力银、绢、茶等财物为条件,求得暂时的和平。苏洵正是针对北宋统治者屈辱于契丹和西夏,赂敌求安的行为,借战国时期六国灭亡的故事,写下《六国论》,批评北宋对外政策的不当,希望当政者改弦更张,重用人才,维护自己的政权。
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辽大军压境,直逼澶州城下(今河南濮阳),威胁汴京开封。于是,宋与辽签订了“澶渊之盟”,宋每年要送给辽大量的钱物,人民的血汗就在这种屈辱的盟约之中付诸东流。苏洵反对这种屈辱的求和,认为这和战国时六国贿赂秦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故以《六国论》向北宋统治者陈述政见,希望北宋统治者能改弦更张,勿重蹈覆辙。
三、作者介绍
苏洵(1009—1066),北宋散文家,字明允,号老泉,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列入“唐宋八大家”。据说苏洵27岁才发愤读书,经过十多年的闭门苦读,学业大进。苏洵精于古文写作,尤其擅长策论,主张“言必中当世之过”。为文见解精辟,论点鲜明,论证有力,语言犀利,明快酣畅,纵横捭阖,雄奇遒劲,有战国纵横家的风度。主要作品有《几策》两篇、《权书》十篇、《衡论》十篇。
三苏
三苏指北宋散文家苏洵(号老泉,字明允)和他的儿子苏轼、苏辙。宋仁宗嘉定初年,苏洵和苏轼、苏辙父子三人都到了东京(今河南开封市)。由于欧阳修的赏识和推誉,他们的文章很快著名于世。士大夫争相传诵,一时学者竞相仿效。宋人王辟之《渑水燕谈录·才识》记载:“苏氏文章擅天下,目其文曰三苏。盖洵为老苏、轼为大苏、辙为小也。”“三苏”的称号即由此而来。
四、学习字词
六国互丧(sàng ) 率(shuài)赂(lù)秦耶
暴(pù)霜露 暴(bào)秦之欲无厌
洎(jì )牧以谗(chán )诛 量(liáng)
胜负之数(shù ) 数(shǔ )不胜数
从(cóng )六国破亡之故事 思厥(jué)先祖父
草芥( jiè ) 洎( jì )牧以谗诛 革灭殆( dài )尽
五、全文脉络
六、全文分析
第一部分(第1,2段),提出本文论点:六国破灭的原因在于赂秦。并作理性分析,从“不赂者”和“赂者”两方面进行论证。
第二部分(第3, 4段),以历史事实论证中心论点,分别从“赂者”和“不赂者”两方面进行论述。以韩、魏、楚三国赂秦而灭亡的情况。论证“弊在赂秦”这一中心论点。以齐、燕、赵三国“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而灭亡的情况论证“不赂者以赂者丧”的观点。
第三部分(第5,6段),总结历史教训,点明写作目的。申明“为国者”应当吸收六国“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而灭亡的历史教训,并力却敌。告诫北宋统治者勿重蹈复辙。
七、中心思想
本文着重论述六国破灭的原因是贿赂秦国,“不赂者以赂者丧”。但作者并非为论史而论史,而是以此作为立论的依据,借古讽今,批评北宋对契丹、西夏的袭扰采取以赂求和、苟且偷安的退让政策。苏洵希望北宋统治者以六国为鉴,不能一味贿赂以求苟安,而要奋起御敌,积极谋求“不赂而胜之”之道。
八、写作特点
1.对比论证
正反对比论证,是将两种性质截然相反或有差异的事物进行比较,从而证明所要论证的观点。
本文多处使用正反对比论证,如“得”与“失”,“有限”与“无厌”,“赂秦”与“并力西向”的对比等,通过对比,突出地表现了“弊在赂秦”这一中心论点的深刻性,使得观点鲜明,论证有力。
2.举例论证。
如“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这样举出具体史实,充分论证了“盖失强援,不能独完”的道理,从而论证了“不赂者以赂者丧”这一分论点,用铁的事实说话,使论证更有说服力。
3.引用论证。
如“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作者用这一形象的比喻,雄辩地证明了“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这一分论点。
九、文言知识点总结
词语解释
(1)率赂秦耶:都,皆。
(2)固不在战矣:本来。
(3)思厥先祖父:其。
(4)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既然这样,那么。
(5)终继五国迁灭:灭亡。
(6)胜负之数,存亡之理:数,运数。理,理数。皆指命运。
(7)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积威,积久而成的威势。劫,胁迫、挟持。
(8)是又在六国下矣:在六国之后。
古今异义
(1)思厥先祖父
古义:祖辈与父辈
今义:父亲的父亲。
(2)可谓智力孤危
古义:智谋和力量。
今义:人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记忆、观察、想象、思考、判断等。
(3)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古义:旧事,成例。
今义:真实的或虚构的用作讲述对象的事情,有连贯性,富吸引力,能感染人;文艺作品中用来体现主题的情节。
(4)至于颠覆
古义:表示由于上文所说的情况,引出下文的结果。相当于“以至于”。
今义:动词,表示达到某种程度;介词,表示另提一事。
词类活用
(1)名词的活用
①名词用作动词
a.以地事秦:侍奉
b.义不赂秦:坚守大义
c.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礼遇
②名词作状语
日削月割,以趋于亡:日,一天天地;月,一月月地
(2)动词的活用
动词的使动用法
李牧连却之:使……退却
(3)形容词的活用
形容词用作动词
①不能独完:保全
②始速祸焉:招致
十、思考探究
1、第一、二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呢
本文的中心论点就是文章开头第一句话:“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第一个分论点是“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第二个分论点是“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作者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地提出中心论点,不仅紧扣题目、明确了论题,而且便于后文驰骋文墨、自由论证,在结构上具有提挈下文、统摄全篇的主导作用。两个分论点实际上是从正(第一个分论点)、反(第二个分论点)两方面进一步揭示中心论点,使中心论点完备周密,在逻辑上站稳了脚。总之,一、二段的作用是提出中心论点和分论点,总领全文,引发下文的议论。
2、结尾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本段将北宋与六国相比,劝告北宋统治者应从历史中吸取教训,不可一味乞求苟安。从写作目的来看,本段是作者写这篇文章的主旨。从结构来看,这是在中心论点的基础上引申出来的结论。
布置作业
1.回顾课文,说说本文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本篇与《阿房宫赋》写作手法上有什么不同之处。
课后训练
1.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苏洵的《六国论》把六国灭亡的原因归结于“赂秦”,_____
①单从某种视角看到了某些事实,便以为抓住了事物的全部,这是人类很容易陷入的误区。
②因为从本质上讲,六国灭亡是由于不思改革进取,不采取富国强兵之策,从而陷入落后挨打的境地,被历史淘汰。
③尽管文章在论证上、语气上给人势如破竹的感觉,但今天看来显然失之偏颇。
④当然也有战略、策略(包括“赂秦”)等方面的种种具体原因。
A.②③①④ B.③②④① C.②④③① D.①②④③
2.下列各句的句式和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A.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B.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C.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
D.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3.下列关于作者和文章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苏洵字明允,号老泉,是北宋著名的散文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并称“三苏”,位列 “唐宋八大家”。
B.文章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然后就中心论点层层深入,脉络清晰,结构完整。
C.文章借评析六国灭亡的根源——“弊在赂秦”,讽谏北宋统治者要吸取六国灭亡的历史教训,否则,其结果将比六国更为悲惨。
D.本文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有反问、夸张、对比、比喻等。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相得益彰,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B.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C.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D.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心术
苏洵
为将之道,当先治心。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然后可以制利害,可以待敌。
凡兵上义,不义,虽利勿动。非一动之为利害, 而他日将有所不可措手足也。夫惟义可以怒士,士以义怒,可与百战。
凡战之道,未战养其财,将战养其力,既战养其气,既胜养其心。谨烽燧,严斥堠,使耕者无所顾忌, 所以养其财;丰犒而优游之,所以养其力;小胜益急, 小挫益厉,所以养其气;用人不尽其所欲为,所以养其心。故士常蓄其怒、怀其欲而不尽。怒不尽则有余勇,欲不尽则有余贪。故虽并天下,而士不厌兵,此黄帝之所以七十战而兵不殆也。
凡将欲智而严,凡士欲愚。智则不可测,严则不可犯,故士皆委己而听命,夫安得不愚 夫惟士愚,而后可与之皆死。
凡兵之动,知敌之主,知敌之将,而后可以动于险。邓艾缒兵于蜀中,非刘禅之庸,则百万之师可以坐缚,彼固有所侮而动也。故古之贤将,能以兵尝敌,而又以敌自尝,故去就可以决。
凡主将之道,知理而后可以举兵,知势而后可以加兵,知节而后可以用兵。知理则不屈,知势则不沮,知节则不穷。见小利不动,见小患不避,小利小患,不足以辱吾技也,夫然后可以支大利大患。 夫惟养技而自爱者,无敌于天下。故一忍可以支百勇,一静可以制百动。
兵有长短,敌我一也。敢问:“吾之所长,吾出而用之,彼将不与吾校;吾之所短,吾蔽而置之,彼将强与吾角,奈何 ”曰:“吾之所短,吾抗而暴之,使之疑而却:吾之所长,吾阴而养之,使之狎而堕其中,此用长短之术也。”
善用兵者,使之无所顾,有所恃。无所顾,则知死之不足惜;有所恃则知不至于必败尺棰当猛虎奋呼而操击徒手遇蜥蜴变色而却步人之情也。知此者,可以将矣。袒裼①而按剑,则乌获②不敢逼;冠胄衣甲,据兵而寝,则童子弯弓杀之矣。故善用兵者以形固。夫能以形固,则力有余矣。
(选自《四部丛刊》本《嘉祐集》,有删改)
【注】①袒裼(tǎn xī):脱去上衣露出身体。②乌获:古代大力士。
1.下列对文中加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有所恃/则知不至于必败/尺棰当猛虎/奋呼而操击/徒手遇蜥蜴/变色而却步/人之情也
B.有所恃则知/不至于必败/尺棰当猛虎/奋呼而操击/徒手遇蜥蜴变色/而却步人之情也
C.有所恃/则知不至于必败/尺棰当猛虎/奋呼而操击/徒手遇蜥蜴变色/而却步人之情也
D.有所恃则知/不至于必败/尺棰当猛虎/奋呼而操击/徒手遇蜥蜴/变色而却步/人之情也
2.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烽燧:烽火。古代边防警报的信号。白天放烟叫“烽”,夜间燃火叫“燧”。这里泛指军队的警戒工作。
B.斥堠:古代用来瞭望敌情的土堡。这里指放哨、瞭望。
C.黄帝:传说中我国中原各族的共同祖先。相传曾在战争中多次取胜,打败了炎帝、蚩尤, 成为部落联盟的领袖。
D.冠胄衣甲:冠,帽子。胄,古代作战时戴的头盔。衣,衣服。甲,铠甲,古代战士穿的用皮革或金属片制成的护身服。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 —项是( )
A.当将领的道理,首先应当培养智谋胆略,这样才可以控制战争形势有利与不利的变化, 才可以应付敌人。
B.大凡用兵,应当崇尚正义,只有正义才能激怒士卒,当士卒激起义愤时,就可驱使他们百战而不殆。
C.要使战斗力无穷无尽,既要能利用形势来巩固军队的阵容,又要能够利用形势来巩固自己。
D.邓艾用绳索挂着士兵翻山越岭,偷袭蜀国, 因为刘掸的昏庸,蜀国的百万大军才会束手就擒。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凡兵上义,不义,虽利勿动。非一动之为利害,而他日将所有不可措手足也。
(2)吾之所短,吾抗而暴之,使之疑而却;吾之所长,吾阴而养之,使之狎而堕其中,此用长短之术也。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抓住中心词语“原因”和这四句话中的中心语句③,再根据关联词,就可以断定。
2.答案:A
解析:选A B、C、D三项均为被动句,A项是状语后置句。
3.答案:D
解析:文章没有反问的修辞手法,应该是设问
4.答案:C
解析:A.理:名词作状语,按照道理。B.义:名词作动词,坚持道义。D.日、月:名词作状语,一天天、一月月
5.答案:1.A; 2.D; 3.D; 4.(1)大凡用兵,应当崇尚正义,如果不合乎正义, 即使有利可图也不要轻举妄动。并不是一动就会造成失败,而是怕将来会弄到手足无措的地步。
(2)我军的短处,我把它显眼地暴露出来,使敌军心生疑虑而退却;我军的长处,我暗中藏起保护起来,让敌军轻率大意而落入我的圈套,这就是善用长处及短处的策略。
解析:1.注意关键词“则”,“奋呼而操击”“变色而却步” 是相同的句式结构
2.“冠”“衣”这里都用作动词,是“戴”“穿” 的意思
3.“因为刘禅的昏庸”错,百万大军会束手被擒是因为邓艾“知敌之主,知敌之将”,轻视刘禅而冒险行动
4.【参考译文】
当将领的原则,首先应当培养智谋胆略。即使泰山在面前崩塌而面不改色,麋鹿在前面突然出现而眼睛不眨,这样才可以控制战争形势有利与不利的变化,才可以应付敌人。
大凡用兵,应当崇尚正义,如果不合乎正义,即使有利可图也不要轻举妄动。并不是一动就会造成失败,而是怕将来会弄到手足无措的地步。只有正义才能激怒士卒,当士卒激起义愤时,就可驱使他们百战而不殆。
一切作战的措施是,战前要积蓄财力物力,临战时要养精蓄锐,战争打响后要鼓足勇气,胜利后要保持斗志。谨慎地做好警报工作,严密地做好侦察瞭望工作,使得耕种者一心生产,用这来积蓄财力物力;给士兵丰厚的给养,使他们得到休息,用这来养精蓄锐; 打了小胜仗不松劲,吃了小败仗更要加强缎炼.用这来提高士气:用人时不要一下子满足他的欲望,用这来保持其斗志=所以.用兵就是要使士兵常常胸怀义愤,心中有欲望而总不满足。义愤不能全部爆发就勇气十足,欲望得不到满足就会继续追求。所以即使统一了天下,而士兵仍不厌战,这就是黄帝的军队经历了七十多次战争后,他的士兵依然斗志不衰的原因。
凡是做将帅的,必须足智多谋而又威严;当士兵的,应当愚昧一点。足智多谋就使人感到高深莫测, 威严就使人感到凛然不可侵犯,因此士兵都把自身交出来听从号令,这样,怎么能不愚昧呢 只有士兵愚昧了,将帅才能够与他们同生共死。
凡是军事行动,必须了解敌方的主帅,了解敌方的将领,然后才可以进行冒险行动。邓艾用绳索挂着士兵翻山越岭,偷袭蜀国,如果不是刘禅的昏庸,那么百万大军就会束手被擒,邓艾本来就是觉得可以轻视他们才冒险行动的。所以,古时候贤明的将帅,既能以自己的兵力去试探敌人,又能以敌人来检验自己的军队,因此,可以决断自己军队的行止。
凡是担任主将的原则是,必须通晓事理后才可以起兵,了解作战形势后才可以打仗,知道节制后才可以指挥军事。通晓事理则理不亏,了解作战形势则能保持不败,知道节制则不会陷入困境。见了小利不发兵,见了小患不避让,因为这些小利小患,不值得我施展才略,(只有这样)然后才能对付大利大患。只有善于蓄养本领又爱惜自己军队的人,才能无敌于天下。 所以一忍可以抵御各种轻率的勇猛,一静可以控制各种轻举妄动。
军队各有长处及短处,无论是敌军或我军都是一样。那么请教:“我军的长处,我拿出来发挥它,但敌军不与我较量;我军的短处,我掩藏起来搁置一边,而敌军却偏要与我较量,怎么办呢 ”回答说:“我军的短处,我把它显眼地暴露出来,使敌军心生疑虑而退却; 我军的长处,我暗中藏起保护起来,让敌军轻率大意而落入我的圈套,这就是善用长处及短处的策略。”
善于用兵的,要使士卒既要无所顾忌而又有所依赖。无所顾忌,就知道死不足惜;有所依赖,就知道不至于一定失败。手中有了短棍,碰上猛虎,就会大声喊叫,用棍去击虎;两手空空,遇到一条四脚蛇,也会吓得脸上变色而后退,这是一般人的通常心理。明白这道理的,就可以带兵了。脱掉上衣露出胸臂而手执利剑,则连大力士乌获也不敢逼近;戴着头盔,身穿战甲,却靠着武器睡大觉,那么连小孩也能弯弓射箭把他杀死。所以善于用兵的能利用形势来巩固军队的阵容。能够利用形势来巩固自己的,那么战斗力就会无穷无尽。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