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散步》预习单导学案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6《散步》预习单导学案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0-18 20:50: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散步》预习单导学案设计(部编版七年级上册)
学习目标
1.熟读课文,多角度理解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领会文章的深层意蕴。
2.把我朗读技巧,学会通过语气、节奏的变化把握语言所表达的感情。
3.探究本文的语言特点,了解什么是“对称句”“回环句”并品味。
难点
1.熟读课文,多角度理解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领会文章的深层意蕴。
2.探究本文的语言特点,了解什么是“对称句”“回环句”并品味。
一、预 学 单 (课前)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熬过( ) 分歧( ) 霎时( ) 水波粼粼( )
2.根据课文内容,在下列的缺空处填上恰当的词语。
(1)大块小块的新绿 地铺着。
(2)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 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 的父亲。
(3)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 ,终不愿意。
3.改正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
(1)树枝上的嫩芽儿也蜜了。( )
(2)不过,一切都取绝于我。( )
(3)我决定委曲儿子了。( )
(4)儿子虽然很胖,毕竞幼小,自然也很轻。( )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中国足球的发展壮大不是一蹴而就的,这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
B.《奔跑吧兄弟》这个栏目办得惟妙惟肖,赢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
C.优秀的文学作品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它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D.邓稼先作为一个国内外展露头角的优秀物理学家,在公开场合便销声匿迹了。
5.文中“有的浓,有的淡”中的“浓”意思是( )
A.气味或味道很重。
B.液体或气体中所含的某种成分多。
C.这里指颜色深。
D.程度深。
6.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内容。
二、互 动 单 (课堂)
探究点一: 本文通过一件平凡的小事,揭示了什么主题?
探究点二 :文中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
探究点三 :如何理解“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
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三、课 堂 练 习
7.朗读下列语句,标注朗读重音,体会句子的丰富内涵。
(1)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2)天气很好。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在清明将到的时候死
去了。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3)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领袖人物在严重关头时那样。
8.找出文中对称的句子,读一读,说说你的发现。
9.下面两句话,表现了人物什么样的道德品质?
我说:“走大路。”
(母亲)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
四、课 后 练 习
题目“散步”是从文章主要事件的角度确定的,你觉得这个标题好吗?请你换一个角度为
本文拟一个标题,并说说你的理由。
五、反思总结(困惑或收获)
散文诗二首《金色花》思学单预习导学案设计(部编版七年级上册)
学习目标
1.了解作家泰戈尔,识记并理解文中重要字词。
2.把握这首诗的感情基调,体会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注意朗读的语气和节奏
3.把握诗歌中所运用的象征和比喻的手法
难点
1.把握这首诗的感情基调,体会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注意朗读的语气和节奏
2.把握诗歌中所运用的象征和比喻的手法
一、预 学 单 (课前)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笑嘻嘻( ) 匿笑( ) 沐浴( ) 林荫( ) 祷告( )
嗅到( ) 罗摩衍那( )
2.解释下面两个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匿笑:
(2)祷告: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珍视杨绛留下的宝贵精神遗产,就是对她最真挚的怀念。
B.电视剧《欢乐颂》播出时,收视观众和点击率一路飙升,引起了业界的关注。
C.有人建议,一旦遇到雾霾天气,可采取临时交通管制、错峰上下班、停工停课。
D.范仲淹的一首诗,让桐庐与“潇洒”一词结下了难以分开的不解之缘。
4.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人民群众是衣食父母,锦绣山水乃温磐家园/人人参于慈善,个个奉献爱心(摘自社区标语)
B.此处请掉头/有酒即无舵,早晚要闯祸/出租车侯车区,请勿停车(摘自交通警示语)
C.物化天宝,陇上江南/美丽三亚,浪迹天涯/东方商阜,时尚水都(摘自旅行社广告)
D.你是花季的蓓蕾,你是展翅的雄鹰,明天是你们的世界,一切因你们而光辉/友谊是一首无字的歌,在深深浅浅的脚印里,为你不退的步伐奏一曲动人的华尔兹。(摘自赠言)
5.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不会笑话学生的 ,而是告诉他们,文字的背后是一个人的人生。
巴金的平和是在人生历练过后的 ,冰心的童真和大爱是她的人格力量的 。人生
如茶,有时 也是一种成全。
A.浅显 大功告成 表露 折磨 B. 浅薄 大彻大悟 流露 煎熬
B.浅易 渐入佳境 吐露 磨难 D. 肤浅 大梦初醒 透露 痛苦
二、互 动 单 (课堂)
探究点一: 文中写了“我”与母亲的哪几次嬉戏?请分别概括其内容。
探究点二 :作者为什么把孩子想象成一朵金色花?
探究点三 :课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课 堂 练 习
6.体会下列语句蕴含的思想感情。
“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
“我不告诉你,妈妈。”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了。
7.阅读全文,选出下列不能体现孩子对母爱的回报的一句是( )
A.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看着你工作。
B.你会嗅到这花香,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
C.投我小小的影子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
D.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8.体会下列对比朗读,说说有什么不同。
对比朗读一:(原文)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改动)你这坏孩子,你到哪里去了?
对比朗读二:(原文)我不告诉你,妈妈。(改动)我不告诉你。
四、课 后 练 习
是的结尾是:“我不告诉你,妈妈。”但是如果孩子要告诉妈妈,不让妈妈担心,他(她)
怎么给妈妈说?试着写出来。
五、反思总结(困惑或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