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长葛市第三实验高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南省长葛市第三实验高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7.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3-11-11 15:15: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长葛市第三实验高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考号和考试科目用钢笔分别填在答题卷密封线内。
3.第Ⅰ卷和第Ⅱ卷的答案务必答在答题卷中,否则不得分;答题卷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答在上面每题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把答题卷交回(试题卷自己保留好,以备评讲)。
一、(20分,每小题4分)
1.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砾(lì)石 校(xiào)勘 奏(zhòu)效 蓦地(mò) 脚踝(huái)
B. 窠(kē)臼 解剖(pāo) 麻痹(pì) 伫立(zhù) 咀嚼(jiáo)
C. 耷(dā)拉 娉(pīn)婷 晕眩(xuán) 揣(chu?i)测 褶(zhě)皱
D. 寒碜(chěn) 白炽(chì) 怅怅(chàng) 蜃(shèn)气 戈(gē)壁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棘手 匮乏 瞬间 僚望 宛转 弱不经风
B. 俯瞰 风蚀 祸怡 必竟 旷达 别开生面
C. 嶙峋 磅礴 怔怔 决绝 轮廓 返璞归真
D. 掂算 冲盈 流敝 害臊 峥嵘 作威作福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多少人因穷而病,又因病更穷,贫穷和疾病是一对连体祸胎。自己多帮百姓挖病根、拔穷根,不就是为党的事业的旺火添柴加薪吗? 。
B.自古以来,关于尧舜的传说、记载便异说纷呈,他们的出生地和活动区域更是迷雾重重。
C.晚饭后四下走走,一种返璞归真的感觉油然而生:远处青蛙的叫声和林间不知名虫子“吱吱声”形成的和鸣,让整个林区显得格外空旷和静谧。
D.江南女子的美,美在身材,多一分则觉丰满,少一分便觉羸弱,娉娉婷婷,婀娜多姿,实乃匀称绝伦。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对于传说中这类拥有异常可怕力量的动物,尚武的古代欧洲人的真实心态恐怕还是敬畏多于憎恶的。
B.杜绝过度治疗,除了加强宣传教育外,还要靠制度保障医疗机构正常运转,调控盲目扩张的逐利行为。
C.作者观察细致,一泓清潭,汩汩流水,郎朗歌声,都能激发他的灵感,都能从中找到抒情叙事的切入点。
D.过于重视教育功能,文学作文会出现理性捆绑感性,思想大于形象,甚至全无艺术性,变成干巴巴的说教。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辑录的关于孔子言行的书,共20篇,内容有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及弟子间相与谈论,宋代把《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
B.孟子是战国时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有“亚圣”之称,他与弟子编著的《孟子》,记载了他与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和和政治活动。
C.庄子,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其思想追求精神的解放,其散文想象奇妙,意境开阔,善用寓言和比喻,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
D.老子,是战国末的哲学家,他继承并发展了庄子的道家思想。著有《道德经》。老子哲学的中心观念是"道",归结起来,老子的“道”大约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第一、道是生育天地万物的本原;第二、道是一种真实的存在,第三、道具有规律、法则意义,第四、道具有人生准则、规范的意义。
二、(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仅仅有一炷烟在怅怅升起,猛然间感到所谓“大漠孤烟直”并没有写出一种残酷。
汉家寨只是几间破泥屋,它坐落在新疆吐鲁番北、天山以南的一片铁灰色的砾石戈壁正中。无植被的枯山像铁渣堆一样,在三个方向汇指着它——三道裸山之间,是三条巨流般的黑戈壁,寸草不生,平平地铺向三个可怕的远方。因此,地图上又标着另一个地名叫三岔口;这个地点在以后我的生涯中总是被我反复回忆,咀嚼吟味,我总是无法忘记它。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有了这样一个地名。新疆的汉语地名大多起源久远,汉代以来这里便有中原人屯垦生息,唐宋时又设府置县,使无望的甘陕移民迁到了这种异域。
真是异域——三道巨大空茫的戈壁滩一望无尽,前是无人烟的盐碱低地,后是无植被的红石高山,汉家寨,如一枚被人丢弃的棋子,如一粒生锈的弹丸,孤零零地存在于这巨大得恐怖的大自然中。
在那块绝地里,他们究竟怎样生存下来,种什么,吃什么,至今仍是一个谜。但是这不是幻觉也不是神话。汉家寨可以在任何一张好一点的地图上找到。《宋史·高昌传》据使臣王延德旅行记,有“又两日至汉家砦”之语。砦就是寨,都是人坚守的地方。从宋至今,汉家寨至少已经坚守着生存了一千多年了。
独自面对着那三面绝境,我心里想:这里一定还是有一口食可觅,人一定还是能找到一种生存下去的手段。
下午,我离开了汉家寨,继续向吐鲁番盆地前行。大地倾斜得更急剧了;笔直的斜面上,几百里铺伸的黑砾石齐齐地晃闪着白光。回首天山,整个南麓都浮升出来了,峥嵘嶙峋,难以言状。俯瞰前方的吐鲁番,蜃气中已经隐约现出了绿洲的轮廓。在如此悲凉严峻的风景中上路,心中涌起一股决绝的气概。
我走下第一道坡坎时,回转身来想再看看汉家寨。它已经被起伏的戈壁滩遮住了一半,只露出泥屋的屋顶窗洞。那无言的老人再也没有出现。我等了一会儿,最后遗憾地离开了。
千年以来,人为着让生命存活曾忍受了多少辛苦,像我这样的人是无法揣测的。我只是隐隐感到了人的坚守,感到了那坚守如这风景一般苍凉广阔。
走过—个转弯处——我知道再也不会有和汉家寨重逢的日子——我激动地勒转马缰。遥遥地,我看见了那堆泥屋的黄褐中,有一个小巧的红艳身影,是那小女孩的破红棉袄。那时的天山已经完全升起于北方,横挡住大陆,冰峰和干沟裸谷相衬映,向着我倾泻般伸延的,是汉家寨那三岔戈壁的万吨铁石。
我强忍住心中的激动,继续着我的长旅。从那一日我永别了汉家寨。也是从那一日起,无论我走到哪里,都在不知不觉之间,坚守着什么。
我不知道那是什么。我只觉得它与汉家寨这地名天衣无缝。在美国,在日本,我总是倔强地回忆着汉家寨,仔细想着每一个细节。直至南麓天山在阳光照耀下的、伤痕累累的山体都清晰地重现,直至大陆的倾斜面、吐鲁番低地的白色蜃气,以及每一块灼烫的砾石都逼真地重现,直至当年走过汉家寨戈壁时有过的那种空山绝谷的难言感受充盈在心底胸间。
(节选自张承志《汉家寨》有删改)
6.下列各项对“坚守”含义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坚守”是全文主题,是作者意欲张扬的一种精神。汉家寨人坚守一种传统,坚守祖先留给后人的土地,坚守着生存,这是一种原始古朴的气概和情感。“坚守”也可以说汉家寨人坚守着民族文化、民族精神。
B.“坚守”一词,在不同时代有不同意义,甚至在同一时代里的不同人那里也有不同意义。在汉民祖先那里,坚守意味着保住已开垦的田园,使子孙得以生存;在其后的汉人那里,坚守意味着保住本民族传统不被消解、篡改;到现代汉人那里,坚守意味着那块土地是我们汉民族的祖先开垦的,我们应保住这份家园;
C.在“我”这里,坚守意味着感受汉民族在荒凉悲绝的境地中衍生出来的一种坚忍不拔的文化生命力和繁殖力的强大,从汉家寨的汉民这里汲取到对信念的追求、高尚的精神、纯净的心灵以及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等的精神滋养,精神境界从此升高一层。
D.“坚守”在今天仍然有着积极的意义,它与“发展”的观念不仅不存在矛盾,而且是当今高速发展的时代必不可少的一种精神品质。 在物欲横流中坚守道德,在庸俗泛滥中坚守高洁,在寂寞孤独中坚守理想,在尔虞我诈中坚守诚信,在“崇洋媚外”中坚守民族精神。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守住我们做人的尊严,才能守住民族的灵魂。
7.选文末段写到“我总是倔强地回忆着汉家寨,仔细想着每一个细节”时,连用三个“直至”,有什么表达效果?(6分)
8.作者说“我强忍住心中的激动”,根据文意想一想,是什么使作者“心中激动”?(6分)
9.文中划线部分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6分)
三、(26分,选择题每题4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5题。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面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占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平!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鹅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面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彼于致福者 使……到来 B.而御六气之辩 通“变”,变化。
C.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 勤勉,努力 D.而征一国者 远行或用武力制裁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B.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 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C.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 其负大舟也无力
D.奚以知其然也 / 虽然,犹有未树也
12.下列句子不同于其它句式的一项是( )
A.之二虫又何知 B.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C.彼且奚适也 D.彼且恶乎待哉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开篇就以大鲲巨鹏展开想象,并穷形尽相地进行夸张的描写。鲲鹏看似逍遥,实则还未达到逍遥的境界,因为鲲鹏还是“有所待”的。与鲲鹏的“大”相对应,作者又举出了野马、尘埃、蜩和学鸠等“小”的形象,以大小对立来阐述物皆有所待的道理。
B.作者列举了大年和小年对立的例子,进一步发挥了物有所待的观点,所列举的事物无论短命还是长寿,都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随后作者借商汤和夏棘的问答,再次言及鲲鹏,以增强自己观点的说服力。
C.作者步步深入地对“无待(依靠)”进行了论述。先以批判目光短浅的庸人引出“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的宋荣子以及更胜一筹的“御风而行,泠然善也”的列子,但又随即指出,二人尽管达到了较高的境界,但还是有所待的。作者先述后议,先破后立,在列举了种种有所待的现象和事物之后,阐述了什么是逍遥之境,怎么样才能达到逍遥之境。
D.在庄子看来,即使“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也未达到真正神游物外的境界。作者只是推崇一种摆脱一切束缚、不需要依恃任何东西(包括物质和精神)的绝对自由状态。
1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①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4分)
②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4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0分)
(1)子曰:“ ,夕死可矣。”子曰:“岁寒, 。”
(2)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 。”子曰:“君子坦荡荡, 。”
(3)子曰:“其恕乎! , 。”
(4)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 。
(5) ;獭也; ;鹯也;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
五.作文(60分)
16.雨果有句名言:“痛苦能够孕育灵魂和精神的力量,灾难是傲骨的乳娘,祸患则是人杰的乳汁。”在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真正的绝境,有的只是绝望的思维。只要心灵不干涸,再荒凉的土地,也会变成生机勃勃的绿洲。
读了这段文字,引发了你的哪些联想和感悟?请自定立意,自定标题,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注:卷面分5分
长葛市第三实验高中2013—2014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高二语文
选择题答题表:
题号
1
2
3
4
5
6
10
11
12
13
答案
二、(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7.选文末段写到“我总是倔强地回忆着汉家寨,仔细想着每一个细节”时,连用三个“直至”,有什么表达效果?(6分)





8.作者说“我强忍住心中的激动”,根据文意想一想,是什么使作者“心中激动”?(6分)





9.文中划线部分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6分)





1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①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4分)


②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4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0分)
(1) , 。
(2) 。 。
(3) , 。
(4) , 。
(5) ; 。
五、写作(60分)16.读了这段文字,引发了你的哪些联想和感悟?请自定立意,自定标题,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20=400







20×40=800


长葛市第三实验高中2013—2014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高二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建议
3.【答案】c。应为“回归自然”。
祸胎:祸根。祸事的根源;引起灾难的人或事物。
异说:①不同的主张或学说。② 邪说;怪诞的言论。
返璞归真:比喻回复原来的自然状态。同“返朴归真”。如:每位公民要从自身做起,一起摒弃那些庸俗化奢靡化的腐朽积习,重新找回那些传统的、质朴的美好品质,让我们的节日返璞归真,让老百姓真正的、纯粹的和谐幸福回归。
娉娉婷婷:形容女子美丽的姿态与姣好的身型。
8.【答案】在这残酷的绝地里,汉家寨的人自从祖先迁移到这里,就这样世世代代地固守了下来,他们以坚守对抗着恐怖的大自然,对抗着被抛弃的寂寞,这种坚定的信念和品格使作者心中激荡不已。
9.【答案】表达了作者坚信汉家寨对生命的的坚守,虽然面对万吨铁石,面对横亘的天山,却永远不会放弃,在这种精神的感召下,作者产生了一种无畏、义无反顾的气概。
10.【答案】D. 取信
11.【答案】D A、结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 动词,到,往;B、连词,表修饰 / 连词,表转折;C、表选择,是……还是…… / 代词,它,指水;D、代词,这样
12.【答案】B A.之二虫又何知(知何,宾语前置) B.覆杯水于坳堂之上(于坳堂之上覆杯水,介宾短语后置)
C.彼且奚适也(适奚,宾语前置) D.彼且恶乎待哉(待恶乎,宾语前置)
13.【答案】D 在庄子看来,真正神游物外的境界是“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就是说,要顺应万物的本性,达到物我一体,做到“无所待”,才是真正的神游物外。即作者推崇的是一种摆脱了一切束缚、不需要依恃任何东西(包括物质和精神)的绝对自由状态。就得做到“无己”“无功”“无名”,尤其是要做到“无己”。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