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课 鸦片战争(三年中考真题汇编)
1.(2022·贵州贵阳·中考真题)1999年国际天文学会决定将一颗小行星命名为“林则徐星”,以永久纪念他的禁海功勋。与林则徐相关的历史史事是( )
A.虎门销烟 B.金田起义 C.戊戌变法 D.义和团运动
【答案】A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林则徐的主持下,1839年6月3日至25日,收缴的鸦片在虎门海滩被当众销毁;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A项正确;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排除B项;甲午战争后,维新派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上书光绪帝,呼吁变法救国,掀起戊戌变法运动,排除C项;1898年起,活跃在山东的民间组织义和团,掀起了反帝爱国运动。义和团运动提出了“扶清灭洋”的口号,斗争矛头直指帝国主义,领导这有赵三多、朱红灯等,排除D项。故选A项。
2.(2022·甘肃金昌·中考真题)1843年,中国茶叶的出口关税降低了约48%,南京棉布的出口关税降低了约75%;英国棉花、白洋布的进口关税则降低了约77%。导致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A.五口通商 B.闭关锁国 C.协定关税 D.战后赔款
【答案】C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42年,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南京条约》。《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中有: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因此,《南京条约》签订后,中国进出口货物的关税大大降低,C项正确;五口通商指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排除A项;闭关锁国、战后赔款与题干无关,排除BD项。故选C项。
3.(2022·湖南益阳·中考真题)他强调学习西方,以夷制夷,其“经世致用”思想对鸦片战争前后的中国产生了深刻影响。他是湖南安化人( )
A.周敦颐 B.陶澍 C.王船山 D.魏源
【答案】B
【解析】
【详解】
面对八股取士使读书人只顾攻读经书、钻研八股、不讲究实际问题,不利于社会进步的现状,鸦片战争前,湖南安化人陶澍(shù)(1779年﹣1839年),提倡经世致用。陶澍是清代经世派主要代表人物、道光朝重臣。嘉庆七年(1802年)进士,授庶吉士,任翰林编修,B项正确;周敦颐是北宋的理学家,排除A项;王船山,湖南衡阳人,排除C项;魏源,湖南邵阳人,排除D项。故选B项。
4.(2022·湖南益阳·中考真题)“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是林则徐爱国情怀的真实写照。下列历史事件与林则徐直接相关的是( )
A.虎门销烟 B.义和团运动 C.黄海大战 D.三元里人民抗英
【答案】A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1839年,林则徐领导虎门销烟,取得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A项正确;BCD项与林则徐没有关系,排除BCD项。故选A项。
5.(2022·湖南株洲·中考真题)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这是后来蚕食中国大部分主权的长长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的第一个。”“第一个”是指( )
A.中日《马关条约》 B.中英《南京条约》
C.中美《望厦条约》 D.中法《黄埔条约》
【答案】B
【解析】
【详解】
根据材料“这是后来蚕食中国大部分主权的长长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的第一个”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里说的是我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1842年,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B项正确;1895年,清政府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A项不符合题意;中美《望厦条约》签订于1844年,排除C项;中法《黄埔条约》签订于1844年,排除D项。故选B项。
6.(2022·湖南娄底·中考真题)魏源在《海国图志》一书中写道,“是书何以作?为以夷攻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由此,他被称为( )
A.“戊戌六君子” B.“再造民国第一人”
C.“状元实业家” D.“睁眼看世界”的代表
【答案】D
【解析】
【详解】
根据材料中“以夷攻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可以分析得出魏源强调学习外国的长处,所以,他是“睁眼看世界”的代表,D项正确;“戊戌六君子”指的是谭嗣同、康广仁、林旭、杨深秀、杨锐、刘光第六人,排除A项;“再造民国第一人”指的是蔡锷,排除B项;“状元实业家”指的是张謇,排除C项。故选D项。
7.(2022·山东聊城·中考真题)有学者认为:“就世界大势论,鸦片战争是不能避免的。”这里所说的“大势”,主要是指( )
A.西欧手工工场兴起 B.世界贸易总额骤减
C.工业文明迅速发展 D.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答案】C
【解析】
【详解】
根据材料关键词及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后,英国为了获得市场和原料,发动对外战争,因此鸦片战争具有不可避免性,C项正确;手工工场兴起仅仅是工业革命的前奏,排除A项;世界贸易总额骤减,不符合事实,排除B项;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排除D项。故选C项。
8.(2022·湖北襄阳·中考真题)鸦片曾是“旧中国最难医治的社会溃疡之一”。为禁鸦片做出巨大贡献的民族英雄是( )
A.陈化成 B.林则徐 C.陈独秀 D.左权
【答案】B
【解析】
【详解】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为禁鸦片做出巨大贡献的民族英雄是林则徐,B项正确;陈化成在鸦片战争时期保卫吴淞,与英军力战,英勇牺牲殉国,排除A项;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的发起人,排除C项;左权是抗日战争时期的牺牲的爱国将领,排除D项。故选B项。
9.(2022·四川内江·中考真题)1842年8月,在南京静海寺(明成祖为褒奖郑和之功而建,取意四海平静,天下太平),清朝被迫和英国侵略者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这一条约是( )
A.《天津条约》 B.《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答案】B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1842年8月,在南京静海寺,清朝被迫和英国侵略者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这一条约是《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项正确;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签定《天津条约》,1895年签定《马关条约》,1901年签定 《辛丑条约》,排除ACD三项。故选B项。
10.(2022·江苏宿迁·中考真题)“县城(上海)坐落在南方,东浦西郊道里长。美界独居河以北,法前英后处中央。”这一现象的出现,可能始于哪一条约签订之后(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答案】A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42年,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失败,被迫同英国政府签订《南京条约》,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口通商,准许英国商人带家眷在五通商口岸居住、贸易,准许英国政府在五口岸派驻领事、管事官“专理商贾事宜”。次年10月,中英两国政府签订的《虎门条约》,又具体规定由大清地方官与英国领事会同商定英人在通商口岸租地建屋的区域。所以题干中的现象,可能始于《南京条约》签订之后,A项正确;《天津条约》签订于1858年,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签订的,排除B项;《北京条约》没有涉及上海,排除C项;《辛丑条约》与题干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11.(2022·江西·中考真题)“6月3日,实行销毁,先于虎门海滩,掘池引水,撒盐成卤,将鸦片剖切抛入泡浸……然后放入大洋,历时二十二日。”材料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A.虎门销烟 B.太平天国运动 C.甲午中日战争 D.新文化运动
【答案】A
【解析】
【详解】
根据材料“6月3日,实行销毁”、“掘池引水,撒盐成卤,将鸦片剖切抛人泡浸……然后放入大洋,历时二十二日”及所学知识可得,虎门销烟,1839年6月,中国清朝政府委任钦差大臣林则徐在广东虎门集中销毁鸦片的历史事件,A项正确;太平天国运动是清朝咸丰元年到同治三年(1851年-1864年)期间,发起的反对清朝封建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农民起义战争,是19世纪中叶中国最大的一场大规模反清运动,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1894年中日之间的甲午中日战争,是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的加深,排除C项;1915年开始的新文化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A项。
12.(2022·辽宁营口·中考真题)某校准备编写校本教材《中华民族英烈传》,书稿目承如下。请在横线处填写恰当的人物( )
第二章 近代民族之魂 第一节 _______虎门销烟 …… …… 第五节 佟麟阁血战卢沟桥 第六节 左权将军血洒疆场
A.关天培 B.陈化成 C.赵登禹 D.林则徐
【答案】D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1839年林则徐在虎门海滩销烟,林则徐是著名的民族英雄,D项正确;关天培和陈化成都是鸦片战争中民族英雄,排除AB项;赵登禹是1937年壮烈牺牲的民族英雄,排除C项。故选D项。
13.(2022·辽宁营口·中考真题)鸦片战争结束后,英国为了谋求“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等特权,使其利益“最大化”,强迫清政府签订( )
A.《虎门条约》 B.《南京条约》 C.《黄埔条约》 D.《望厦条约》
【答案】B
【解析】
【详解】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英国谋求了“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等特权,B项正确;《虎门条约》提出片面最惠国待遇,排除A项;《黄埔条约》是与法国签订的,《望厦条约》是与美国签订的,排除CD项。故选B项。
14.(2022·湖北恩施·中考真题)1987年,联合国把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这与下列哪个历史事件有关( )
A.林则徐虎门销烟 B.陈化成吴淞抗英 C.左宗棠收复新疆D.左宝贵平壤御敌
【答案】A
【解析】
【详解】
1839年6月3日,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前后用了23天,销毁鸦片110多万千克。虎门销烟是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振奋了民族精神,维护了民族尊严。林则徐成为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1987年,联合国决定将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国际禁毒日”的设立与虎门销烟有关,A项正确;陈化成吴淞抗英与题干无关,排除B项;题干材料没有体现左宗棠收复新疆,排除C项;题干材料没有涉及左宝贵平壤御敌,排除D项。故选A项。
15.(2022·广西百色·中考真题)180年前,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国被迫接受协定关税及开放五口通商,便利了西方列强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使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该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答案】A
【解析】
【详解】
根据材料“180年前,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可得出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中国落败,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A项正确;第二次鸦片战争签订《北京条约》,排除B项;甲午中日战争签订《马关条约》,排除C项;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签订《辛丑条约》,排除D项。故选A项。
16.(2022·浙江杭州·中考真题)某书序言中写道:“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该书是
A.《海国图志》 B.《天演论》 C.《革命军》 D.《狂人日记》
【答案】A
【解析】
【详解】
根据题干“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结合所学知识,魏源所著的《海国图志》的核心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A项正确;《天演论》是严复翻译的作品,把西方的进化论学说介绍到中国,排除B项;《革命军》是邹容的作品,宣传民族民主革命的著作,排除C项;《狂人日记》是鲁迅的作品,以新文学的形式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号召人民来推翻“黑漆漆”吃人社会,排除D项。故选A项。
17.(2022·黑龙江大庆·中考真题)2022年是看港回归祖国25周年,香港的回归,不仅洗雪了中国的百年国耻,更促进了香港的持续稳定繁荣,我国香港问题的形成开始于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答案】A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842年鸦片战争失败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其中规定割香港岛给英国,《南京条约》是近代中国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A项正确;《天津条约》没有割地的条款,与题干无关,排除B项;《马关条约》割台湾全岛、澎湖列岛及附属岛屿给日本,排除C项;《辛丑条约》也没有涉及香港问题,排除D项;故选A项。
18.(2022·河南·中考真题)鸦片战争后,针对英国在广州强行租地的行为,广东人民提出了“不共戴天,誓灭英夷”的口号。这一口号表达了民众
A.对清政府的失望 B.反抗侵略的决心
C.变法维新的思想 D.反帝救国的主张
【答案】B
【解析】
【详解】
根据题干“鸦片战争后,针对英国在广州强行租地的行为”可知反映的是英国的侵略,题干“不共戴天,誓灭英夷”反映反抗英国的决心,B项正确;题干没有涉及对清政府失望,反帝救国的信息,排除AD项;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康梁等维新派宣传变法维新思想,排除C项。故选B项;
19.(2022·湖南湘潭·中考真题)“口岸在新的条约制度下只是逐渐开放的——广州开放于1843年7月27日;厦门于11月2日;上海于11月17日;宁波于1844年1月1日;福州于1844年6月。”这些口岸开放依据的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答案】A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中英《南京条约》中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A项正确;《北京条约》1860年签订,排除B项;《马关条约》1895年签订,排除C项;《辛丑条约》1901年签订,排除D项。故选A项。
20.(2022·山西晋中·中考真题)“现在有五口通商,外人可以横行天下,防不胜防。直到清朝末年,文人忧国者莫不以五口通商为后来的祸根。”与材料所述“五口通商”相关的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答案】A
【解析】
【详解】
1840 年 6 月,英国舰队封锁珠江口,挑起鸦片战争;1841 年,英军强占香港岛;1842 年8 月,清政府向英军求和。中英签订《南京条约》,条约规定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A项正确;《北京条约》开放天津一处为通商口岸,排除B项;《马关条约》开放沙市、重庆、苏州和杭州为通商口岸,排除C项;《辛丑条约》没有规定开辟通商口岸,排除D项。故选A项。
21.(2022·河北·中考真题)它的签订改变了中国在国际格局中的地位,中国长期独立发展的历史从此结束,被迫融入资本主义向全球扩张的潮流之中。“它”指的是( )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辛丑条约》 D.《九国公约》
【答案】A
【解析】
【详解】
1842年的《南京条约》不仅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而且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从此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A项正确;《马关条约》不是打破中国独立发展道路的开始,排除B项;《辛丑条约》促使清政府沦为列强统治中国工具,排除C项;《九国公约》促使中国重新回到帝国主义列强控制的局面,排除D项。故选A项。
22.(2022·四川乐山·中考真题)1842年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南京条约》,条约内容严重损害了中国领土主权完整的是
A.割香港岛给英国
B.赔款2100万银元
C.开放广州等五处为通商口岸
D.英国进出口货物应纳的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答案】A
【解析】
【详解】
据所学知识,鸦片战争失败后,1842年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南京条约》,条约内容严重损害了中国领土主权完整的是割香港岛给英国,A项正确;BCD都是《南京条约》内容,与题意要求的损害中国领土主权无关,排除BCD项。故选A项。
23.(2022·天津·中考真题)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或评判。下列选项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A.林则徐虎门销烟
B.英军封锁珠江口后北上
C.陈化成吴淞口率众抵抗
D.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答案】D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信息“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或评判”并结合所学可知,D项是作者对鸦片战争的评价,属于历史解释,D项正确;ABC项属于历史史实的陈述,属于历史叙述,排除ABC项。故选D项。
24.(2022·甘肃白银·中考真题)恩格斯在《英人对华的新远征》中写道:“I841—1842年的远征军在1841年8月21日由港出发,首先占领厦门,然后占领了舟山岛,把这个岛作为他们以后军事行动的军事基地"材料中的"远征”是指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答案】A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英国派远征军入侵中国,A项正确;1856年,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1900年爆发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排除BCD项。故选A项。
25.(2022·云南昆明·中考真题)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原料、倾销商品,英国发动侵华战争,迫使済政府于1842年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答案】A
【解析】
【详解】
根据材料“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原料、倾销商品,英国发动侵华战争”、“1842年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及所学知识可得,这指的是《南京条约》,A项正确;《天津条约》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侯签订的,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马关条约》是甲午中日战争后签订的,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辛丑条约》是八国联军侵华后签订的,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A项。
26.(2022·重庆·中考真题)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或评判。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A.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
B.1860年,英法联军放火烧毁圆明园
C.1895年,中日双方签订《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规定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
【答案】A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这是说,鸦片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是历史解释,A项正确;BCD三项,均是对历史的陈述,是历史叙述,排除。故选A项。
27.(2022·江苏连云港·中考真题)下表内容是小宇为研究某一主题选的几个历史人物。下列人物符合他研究主题的是
A.祖冲之 B.李清照 C.曹雪芹 D.林则徐
【答案】D
【解析】
【详解】
表格中戚继光是抗倭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邓世昌是黄海海战中牺牲的民族英雄。民族英雄是他研究的主题,因此,林则徐可以入选。1839 年 6 月,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全部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虎门销烟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气焰,表明了中国人民维护民族尊严的决心。D项正确;祖冲之是古代数学家,排除A项; 李清照是南宋的词人,排除C项;曹雪芹是小说家,排除C项。故选D项。
28.(2022·四川德阳·中考真题)下图是2018年中国邮政发行的邮票,以纪念近代民族英雄关天培。关天培抗击的侵略者是
A.英军 B.英法联军 C.日军 D.八国联军
【答案】A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关天培是鸦片战争中抗击英国侵略者的民族英雄,他抗击的侵略者是英军,不是英法联军、日军和八国联军,A项正确,排除BCD项。故选A项。
29.(2022·四川遂宁·中考真题)有人评价“此战英国侵略者用微不足道的代价在中国得到了他们梦寐以求的好处,不但打开了中国市场,还使得宝岛香港成为他们的殖民地达一百五十多年之久。”“此战”是指(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雅克萨之战
【答案】A
【解析】
【详解】
1840年到1842年的鸦片战争,清王朝战败,被迫于1842年的《南京条约》规定割香港岛给英国,故排除BCD,A项正确。故选A项。
30.(2022·黑龙江牡丹江·中考真题)某校历史学习小组整理了一份名人名句卡片。该卡片的主题是( )
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郑成功 罗刹扰我黑龙江、松花江一带……不速加剪除,恐边徼之民不获宁息。——康熙皇帝 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林则徐
A.加强中央集权 B.维护国家主权 C.推动经济发展 D.加强文化交流
【答案】B
【解析】
【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体现的是郑成功收复台湾的事迹,“罗刹扰我黑龙江、松花江一带……不速加剪除,恐边徼之民不获宁息。”指的是康熙帝时通过两次雅克萨之战打败入侵我国黑龙江的沙俄侵略军,“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体现的是林则徐禁烟,以上都是维护国家主权之举,B项正确;题干名句所指事件均不属于加强中央集权、推动经济发展、加强文化交流,排除ACD项。故选B项。
31.(2022·湖南娄底·中考真题)初二某同学准备制作一期题为“近代中国民英雄的墙报、并设置了相关栏目。林则徐可归入的是( )
A.甲午英烈 B.农民领袖 C.禁毒先驱 D.变法志士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据所学知识,1938年底,道光帝派力主禁烟的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查禁鸦片。在林则徐领导下,1839年6月3日至25日,手脚鸦片在虎门海滩被当中销毁,因此林则徐是禁毒先驱,C项正确;邓世昌是甲午英烈,排除A项;洪秀全是农民领袖,排除B项;康有为、梁启超是变法志士,排除D项。故选C项。
评卷人得分
二、综合题
32.(2022·江苏连云港·中考真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摘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二
——摘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三 随着国门的洞开,西方资本主义 文化汹涌而来,侵蚀、冲刷、撞击、溃决着中华传统文化的堤岸……有些中国人走出国门,到海外学习。鸦片战争以后,留学生日渐增多……20世纪初,伴随着科举制度的废除,出现了出国留学生热。1901 年的留日学生为280名,1903年就达到1242名,1905年增至8000名。1910年, 留美学生达到500多人。
——摘编自王玉德《中华文明史稿》
(1)据材料一,逐条归纳图中的历史信息。
(2)据材料一、二,指出其反映历史现象的共同之处。结合时代背景,说明二者的共同作用。
(3)据上述材料,阐述近代“走出国门”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走出国门”的历史启示。
【答案】(1)信息:路途遥远;使命艰巨;过程艰难;西汉时张骞出使西域;从长安出发,经过玉门关、阳关等地,到达西域。
(2)共同之处:政府支持;主动交流;官方组织。共同作用:开拓了交通线;促进了中外交流;展现了大国风度。
(3)变化:由主动到被动;由少数人推动到众多人参与;由官员到民众。
启示:坚持主动走出国门;要符合国家的需要;要体现时代的要求。
【解析】
(1)
信息:从路线可得出路途遥远;根据所学可得出使命艰巨;过程艰难;根据丝绸之路开辟的内容要得出西汉时张骞出使西域;从长安出发,经过玉门关、阳关等地,到达西域。
(2)
共同之处:根据所学,张骞通西域以及郑和下西洋都得到政府支持;主动交流;官方组织。共同作用:根据所学可得出,二者开拓了交通线;促进了中外交流;展现了大国风度。
(3)
变化:根据“变化:由主动到被动;由少数人推动到众多人参与;由官员到民众。启示:坚持主动走出国门;要符合国家的需要;要体现时代的要求。”可得出由主动到被动;根据“20世纪初,伴随着科举制度的废除,出现了出国留学生热。1901 年的留日学生为280名,1903年就达到1242名”得出由少数人推动到众多人参与;根据人群范围可得出由官员到民众。启示:综合材料和所学可得出坚持主动走出国门;要符合国家的需要;要体现时代的要求。
1.(2021·湖南中考真题)1793年10月,英国特使马嘎尔尼在给和珅的照会中提出“英国商人在舟山或宁波港,以及在天津,像在广州一样经商;他们必须服从中国法律和习俗,并安分守规矩。”从材料可知( )
A.英国已经率先完成工业革命 B.英国当时和中国没有商业往来
C.英国当时想和中国自由通商 D.英国企图用武力打开中国大门
【答案】C
【详解】
根据材料“像在广州一样经商”、“服从中国法律和习俗,并安分守规矩”可知,英国想与中国自由通商,再根据所学知识,英国正在进行工业革命,需要大量的原料和销售市场,所以才有这样的想法,故选C项;大约在19世纪中期英国完成工业革命,故排除A项;英国当时和中国没有商业往来说法错误,故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用武力打开中国大门,故排除D项。
2.(2021·四川中考真题)他临危受命,“原知此役乃蹈汤火”,“早已置祸福荣辱于度外”,而“为天下万世计”,毅然赴广东禁烟。他是( )
A.张骞 B.郑成功 C.林则徐 D.关天培
【答案】C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39年,林则徐赴广东开展禁烟运动,领导了虎门销烟,因此本题选C;西汉时期,张骞出使西域,A排除;郑成功的事迹是打败荷兰统治者收复台湾,B排除;关天培在鸦片战争中英勇抗击英国侵略者,是民族英雄, D排除。
3.(2021·山东中考真题)“战争的本身倒没有什么了不得之处,但这是第一次戳破天朝’威严门面。英国派出远征军4000人……不久他们即占领舟山之定海,封锁长江的出海口及珠江口,继续北上威胁中国首都。”材料中的“战争”是指
A. B.
C. D.
【答案】A
【详解】
依据题干“第一次戳破天朝’威严门面。英国派出远征军4000人……不久他们即占领舟山之定海,封锁长江的出海口及珠江口,继续北上威胁中国首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次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A项正好展示了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经过,A项正确;B项是关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排除B;C项是两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共侵吞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故C项错误,排除C;D项是关于甲午中日战争的经过,排除D。故答案为A。
4.(2021·广西中考真题)林则徐曾上奏道光帝:“窃臣等钦遵谕旨,将夷船缴到烟土二万余箱,在粤销毁。”与这奏书内容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虎门销烟 B.金田起义 C.义和团运动 D.武昌起义
【答案】A
【详解】
据“窃臣等钦遵谕旨,将夷船缴到烟土二万余箱,在粤销毁。”可知,材料叙述的事件是虎门销烟。1839年6月3日,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领导这次斗争的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A符合题意;金田起义是洪秀全领导,B排除;义和团运动是农民起义运动,C排除;武昌起义发生在辛亥革命时期,材料没有涉及,D排除。故选择A。
5.(2021·广西中考真题)史学家陈旭麓指出:“英国割取香港,意味着获得了经营中国的基地;而五口开放则提供了由沿海推向内地的孔道。”英国获得这些权益始于同中国签订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答案】A
【详解】
根据“英国割取香港……五口开放”等信息可知,英国最早通过《南京条约》割占了中国的香港,强迫中国开放了五个通商口岸,故选A;英国最早从中国割占香港不是通过《北京条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排除BCD。
6.(2021·四川中考真题)下表为鸦片战争前后英国输华商品总值变化表。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清政府割香港岛给英国
B.清政府赔款2100万银元
C.中国丧失关税自主权
D.中国完全丧失了主权
【答案】C
【详解】
根据图表数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40-1842年爆发鸦片战争,从表格数据可知鸦片战争后英国输华商品总值上升,出现的原因主要是中国丧失关税自主权,鸦片战争后签订《南京条约》,规定英商进出口货物需缴纳的税款,必须经过双方的协定,使中国丧失了关税自主权,C符合题意;AB项都与《南京条约》的内容相关,但不是导致英国输华商品总值上升的主要原因,排除;中国完全丧失了主权表述与史实不符,D排除。故选择C。
7.(2021·辽宁中考真题)学者茅海建指出:“如果我们把视野放大,从今天的角度去探讨这次战争的意义,我们会首先看到,这场战争把中国拖入世界。从此开始,中国遭受了列强的百般蹂躏;从此开始,中国经受了寻找新出路的百般苦难。”“把中国拖入世界”的这场战争是( )
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护国战争 D.第二次鸦片战争
【答案】A
【详解】
根据所学所学和材料“把中国拖入世界、百般蹂躏、百般苦难”可知,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国门,中国开始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A符合题意;甲午中日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大大加深,护国战争是为了反对袁世凯称帝,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进一步加深,故B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A。
8.(2021·辽宁中考真题)图片是获取历史信息的重要来源之一。下面四幅图片中的人物与虎门销烟有关的是( )
A.图一杨靖宇 B.图二林则徐 C.图三赵登禹 D.图四邓世昌
【答案】B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显示了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决心,故B符合题意;ACD均是抗日英雄,故均不符合题意。故选B。
9.(2021·湖南中考真题)“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在外来军事的挑战下开始向近现代社会艰难转型。"理解正确的是
A.外来侵略使中华民族空前团结 B.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C.鸦片战争促使清政府统治瓦解 D.战争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
【答案】B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开始开眼看世界,学习西方长技、技术、政治制度、思想文化,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故B符合题意;鸦片战争爆发以后,琦善是清政府中投降派主要的成员之一,而且是“罢战言和”的始作俑者,即清政府对外投降政策的第一个执行者,故A不符合题意;鸦片战争打击了清政府统治,战争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由封建社会转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B。
10.(2021·四川中考真题)为了寻找查禁鸦片的国际法律依据,林则徐请人翻译了《各国律例》,了解外国对走私与偷渡的处理办法,从而使查禁鸦片“人即正法,货尽入官”有理有据。由此可见林则徐的做法
A.适应了对外交涉需要 B.丰富了中国法学内容
C.维护了国家领土主权 D.打击了国际贩毒集团
【答案】A
【详解】
依据题干信息“为了寻找查禁鸦片的国际法律依据”“从而使查禁鸦片“人即正法,货尽入官”有理有据”可知,在清政府综合国力的衰微的历史背景下,林则徐通过寻找查禁鸦片的国际法律依据让虎门禁烟有理有据,适应了对外交涉需要,故A正确;BCD与题干信息无关,故错误。综上故选A。
11.(2021·贵州中考真题)每年的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某校计划开展禁毒宣讲活动。以下能列入宣讲内容的是
A.林则徐虎门销烟 B.左宗棠收复新疆
C.邓世昌黄海御敌 D.聂士成保卫天津
【答案】A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1839年,林则徐在广东虎门当众销毁收缴的鸦片,鸦片是毒品,“国际禁毒日”的设置是为了让大家警惕毒品的危害,故选A;左宗棠收复新疆,与禁毒无关,排除B;甲午战争中邓世昌黄海御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聂士成保卫天津,与禁毒问题无关,排除CD。
12.(2021·黑龙江中考真题)使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战争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答案】A
【详解】
依据题干信息“使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战争”,结合所学可知,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使我国从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故A正确;第二次鸦片战争使我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甲午中日战争使我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我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BC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
13.(2021·山东中考真题)“前第二条内言明开关俾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由部颁发晓示,以便英商按例交纳。”这段材料应出自(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马关条约》
【答案】A
【详解】
根据“开关俾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以便英商按例交纳”概括可知,材料内容为英国进出口货物税率中国需同英国商定。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南京条约》规定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A正确;《天津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中都不含有关税协定内容。BCD错误。综上故选A。
14.(2021·山东中考真题)“因大英商船远路涉洋,往往有损坏须修补者,自应给予沿海一处……今大皇帝准将香港一岛给予大英国君主暨嗣后世袭主位者常远据守主掌,任便立法治理。”材料应出自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答案】A
【详解】
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规定把香港岛给英国。故A符合题意;《北京条约》割让的是九龙司地区,《天津条约》没有涉及割地,排除BC;《辛丑条约》也没有涉及割地,排除D。故选A。
15.(2021年山东省烟台市中考历史试题)南京静海寺,明成祖朱棣为褒奖郑和下西洋之功而建。寺名取意四海平静,天下太平。然而在1842年,清王朝代表被迫和英国侵略者在这里议定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材料中的“不平等条约"指的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答案】A
【详解】
1840 年 6 月,英国舰队封锁珠江口,挑起鸦片战争;1841 年,英军强占香港岛;1842 年8 月,清政府向英军求和。在南京签署近代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故A符合题意;《北京条约》不是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排除B;《马关条约》是指日本,排除C;《辛丑条约》签订是1901年,排除D。故选A。
16.(2021·甘肃中考真题)《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其中直接导致表格中《1843年中英两国进出口货物税率》数据变化的内容是( )
A.割香港岛 B.五口通商 C.协定税款 D.战后赔款
【答案】C
【详解】
中英《南京条约》规定英国商人在华进出口货物应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材料表格中税率的下降与《南京条约》协定关税有关。故C符合题意;割香港岛、五口通商和战后赔款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
17.(2021·江西中考真题)阅读下表,分析各省区上奏捐输的银两主要用于
各省区捐输情况表(部分) (注:道光帝1820—1850年在位)
地区 上奏人 上奏时间(道光) 银(两)
福建 保昌 二十年十二月十七日 20000
浙江 刘韵珂 二十一年十月初四日 1200000
广东 奕山 二十二年十月十九日 1800000
A.虎门销烟的开支
B.鸦片战争的军费开支与战争赔款
C.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军费开支
D.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军费开支与战争赔款
【答案】B
【详解】
依据题干信息“道光帝1820—1850年在位”并结合所学可知,1840年,英国对中国发动鸦片战争,清政府失败后被迫签订《南京条约》,规定中国赔偿英国2100万元,自1842年至1845年分四年还清。故各省区捐输的银两主要用鸦片战争的军费开支与战争赔款,B正确;虎门销烟是清朝政府委任钦差大臣林则徐在广东虎门集中销毁鸦片的历史事件,并未有大量军费支出,故A错误;太平天国运动发生于1851年—1864年,故C错误;第二次鸦片战争从1856年10月到1860年11月结束,故D错误。综上故选B。
18.(2021·浙江中考真题)1842年,魏源撰写《圣武记》,历述清王朝过去武功上的胜利,用意在与当时军事上的颓势相对照。这一取““颓势”出现于( )
A.虎门销烟 B.鸦片战争 C.黄海海战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答案】B
【详解】
依据题干信息“用意在与当时军事上的颓势相对照。这一取颓势出现于”并结合所学可知,1840年英国对中国发动了鸦片战争,清政府惨败,从此我国从自给自足的封建国家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故B正确;虎门销烟事件没有发生战争,故A错误;黄海海战是甲午中日战争中的一场有名战役,它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最后虽以清政府失败告终,但都发生在鸦片战争之后,故C、D错误。综上故选B。
19.(2021·四川中考真题)19世纪中期,完成了工业革命的英国,为了开拓海外市场,发动了鸦片战争。就社会转型而言,这场战争对中国的影响是
A.使中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 B.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D.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答案】B
【详解】
根据材料“19世纪中期,完成了工业革命的英国,为了开拓海外市场,发动了鸦片战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政府为保护鸦片走私,借口中国禁烟,发动侵华战争。1840年6月,英国舰队入侵中国广东海面.鸦片战争正式爆发。1842年8月,英国舰队沿长江而上,直逼南京城下,用武力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古老的中国开始被卷进世界资本主义的漩涡,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故选项B符合题意;中国没有走上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清政府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战败,与各国签订《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20.(2021·甘肃中考真题)《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其中直接导致表格中《1843年中英两国进出口货物税率》数据变化的内容是
货物 旧税率(%) 新税率(%)
棉花 24.19 5.56
斜纹布 14.92 5.56
A.割香港岛 B.五口通商口 C.协定税款 D.战后赔款
【答案】C
【详解】
根据材料数据结合所学可知,《南京条约》规定协定关税,中国开始丧失关税主权,关税税率明显下降,有利于英国对华的经济侵略,因此材料数据变化与协定关税有关,C项正确;根据材料数据可知,表格反映了1843年前后中英两国进出口货物税率明显下降,根据所学可知,《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损害中国的领土主权,但与题干中关税税率变化无直接关系,A项错误;《南京条约》规定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使东南沿海门户开放,损害了中国贸易主权,但与材料税率的变化无直接关系,B项错误;《南京条约》规定赔款2100万银元,不但加剧了清政府的财政困难,也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更为严重的是它开创了侵略者勒索赔款的恶例,但与题干中关税税率变化无直接关系,D项错误。
21.(2021·山东中考真题)历史叙述有史实陈述、历史评价等方式。历史评价是对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进行态度与价值的评判表达。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A.林则徐派人明察暗访,缉拿烟犯,开展禁烟活动
B.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C.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清政府与英、法、美签订了《通商章程善后条约》
D.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答案】B
【详解】
历史评价是对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进行态度与价值的评判表达。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对鸦片战争进行的态度与价值的评判表达,属于历史评价,故B符合题意;林则徐派人明察暗访,缉拿烟犯,开展禁烟活动属于史实陈述,排除A;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清政府与英、法、美签订了《通商章程善后条约》属于史实陈述,排除C;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属于史实陈述,排除D。故选B。
22.(2021·四川中考真题)19世纪中期,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凭借坚船利炮轰开了中国大门,中国由此步入近代社会。这场战争后,中华民族面临的新课题是
A.加强军队建设,巩固清朝统治 B.大力发展教育,更新传统文化
C.维护国家统一,保护传统经济 D.捍卫民族独立,发展近代文明
【答案】D
【详解】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1840年,英国通过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由封建社会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也发生了变化,由地主阶级矛盾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开始转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鸦片战争也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世界发展的历史趋势是走近代化的发展道路。故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面临的新课题是捍卫民族独立,发展近代文明。故D符合题意;加强军队建设,实现富国强兵只是近代中国器物层面的建设目标。故A不符合题意;大力发展教育,更新传统文化,并未是近代中国面对的主要问题,故B不符合题意;随着西方的入侵,中国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中国逐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保护传统经济不利于中国在世界市场的竞争。故C不符合题意;故选D。
23.(2021·江苏中考真题)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初二某同学准备制作一期题为《近代中国民族英雄》的墙报,并设置了相关栏目。林则徐可归入的栏目是( )
A.甲午英烈 B.农民领袖 C.禁毒先驱 D.变法志士
【答案】C
【详解】
1839 年 6 月,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全部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虎门销烟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气焰,表明了中国人民维护民族尊严的决心。林则徐可以归入“禁毒先驱”一栏,故C符合题意;甲午英烈是邓世昌,排除A;林则徐不是农民领袖,排除B;变法志士是康有为等,排除D。故选C。
24.(2021·江苏中考真题)矗立在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是为纪念中国近代以来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而牺牲的人民英雄们而建立的,碑的基座四周,镶有八块巨幅汉白玉浮雕,其中第一块的内容就是“虎门销烟”。其主要原因在于虎门销烟( )
A.沉重地打击了英国走私鸦片的奸商 B.由民族英雄林则徐领导并有效禁烟
C.显示了中华民族反侵略的坚强意志 D.英国以此为借口发动了侵华战争
【答案】C
【详解】
根据所学,1839年林则徐的虎门销烟,充分显示了中华民族反侵略的坚强意志,C项正确;ABD项不是其主要原因,可排除。
25.(2021·贵州中考真题)国际联盟把虎门销烟开始的6月3日定为“国际禁烟日”,1987年联合国又把虎门销烟完成的翌日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虎门销烟的民族英雄是
A.邓世昌 B.左宗棠 C.魏源 D.林则徐
【答案】D
【详解】
考查点:林则徐与虎门销烟。解题思路:根据题干关键信息“虎门销烟”“国际禁毒日”等可知,该题干反映的事件与鸦片(毒品)有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39年6月3日至25日,民族英雄林则徐率领地方官吏在虎门海滩将缴获鸦片全部当众销毁,虎门销烟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决心和勇气,振奋了民族精神,维护了民族尊严,林则徐成为我国近代的民族英雄,被誉为“全球禁毒第一人”,1987年联合国又把虎门销烟完成的翌日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所以D项符合题意;A项邓世昌是在1894—1895年的甲午中日战争中牺牲的民族英雄,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B项左宗棠收复新疆及参与洋务运动有关,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C项魏源著有《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故选D。
26.(2021·湖南中考真题)从如图展示的时代强音中可以领悟到那个时代的一大特征是
A.内忧与外患 B.落后与变革 C.变法与图强 D.屈辱与抗争
【答案】D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①“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是林则徐的名言,林则徐领导了虎门销烟,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②“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反映了《马关条约》签订后,中国人民反抗日本侵略的誓死收回台湾的决心;③“国家多难,军人应当马革裹尸,以死报国。”是佟麟阁的说的,反映了热爱祖国,视死如归,与敌人血战到底的民族精神。佟麟阁抗日战争中壮烈牺牲。由此可知,每次外来侵略,都遭到了中国人民誓死的反抗。D正确;图片没有反映中国内忧、没有涉及到变法的内容。ABC排除,故选D
1.(2020年黑龙江齐齐哈尔)每年的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如果某同学想要实地考察林则徐查禁、销毁鸦片的具体史实,他最适合去的地方是
A.南京
B.虎门
C.天津
D.北京
【答案】B
【解析】
考查点:虎门销烟。解题思路:题干的“林则徐查禁、销毁鸦片的具体史实”是解题的关键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39年,林则徐将查禁的鸦片在虎门海滩销毁,这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故B符合题意;南京与林则徐销毁鸦片无关,排除A;天津、北京与林则徐销毁鸦片无关,排除CD。故选B。
2.(2020年四川凉山)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是
A.中英《南京条约》
B.中日《马关条约》
C.中美《望厦条约》
D.中法《黄埔条约》
【答案】A
【解析】
依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1842年,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战败,被迫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南京条约》。A符合题意;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中清政府战败,被迫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B不符合题意;1844年,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中美《望厦条约》。C不符合题意;1844年,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中法《黄埔条约》。D不符合题意;故选A。
3.(2020年湖南益阳)历史学习中要注意分清史实与史论。下列史实与对应的史论相符的一项是
A.鸦片战争——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稿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C.秋收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D.红军长征——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答案】A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国不再享有完整独立的主权,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受破坏,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所以A项符合题意;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而不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所以B项不符合题意;1927年的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而不是秋收起义,所以C项不符合题意;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而不是红军长征,所以D项不符合题意;故本题的答案为A。
4.(2020年湖南邵阳)有同学将尾数为0的四个年份及其发生的大事归纳在一起
①185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
②1860年,英法联军焚毁圆明园
③1900年,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
④1940年,八路军发动百团大战
材料中归纳错误的一项是
①
②
③
D.④
【答案】A
【解析】
考查点:近代列强的侵华战争。解题思路:根据“归纳错误的一项”可知本题要求选出错误选项。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是1840年,不是1850年,①归纳错误,故选A;1860年英法联军焚毁圆明园;1900年,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1940年八路军发动百团大战。②③④归纳都是正确的,与题意不符,排除BCD。故选A。
5.(2020年江苏扬州)了解历史事件,常常需要知道事件的各个因素。综合题图中的要素,这页笔记记录的事件是
虎门销烟
B.鸦片战争
C.第二次鸦片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
【答案】A
【解析】
解题时紧扣“1839年6月”“虎门”“林则徐”,由此可以直接判断出是虎门销烟,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839年6月3日(即清宣宗道光十九年,岁次己亥四月廿二),林则徐下令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鸦片,它展示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决心,对中国人民抗击外来侵略有着标志性的意义。故选A。
6.(2020年四川眉山)鸦片战争之前,中国是没有国旗的。在中外交涉中,清政府因见西方列强侵华舰船均悬挂本国国旗。于是,在1866年,总理衙门确定大清黄龙旗为中国的第一面国旗。由此可见,列强侵略
A.推动清政府产生近代国家意识
B.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全面灾难
C.促使先进中国人探索救国真理
D.给中国人民带来西方生活方式
【答案】A
【解析】
国旗是国家的象征,在中外交涉中,清政府因见西方列强侵华舰船均悬挂本国国旗。于是,在1866年,总理衙门确定大清黄龙旗为中国的第一面国旗。由此可见列强侵略推动清政府产生近代国家意识,确定了中国自己的国旗,A正确;题干反映的是列强侵略推动清政府产生近代国家意识,并没有反映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全面灾难,也没有反映促使先进中国人探索救国真理,BC排除;国旗的确立,反映了近代国家意识的产生,并不是西方生活方式带来的影响,D排除。故选A。
7.(2020年甘肃天水)国际联盟把虎门销烟开始的6月3日定为“国际禁烟日”,1987年联合国又把虎门销烟完成的翌日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虎门销烟的民族英雄是
A.邓世昌
B.左宗棠
C.魏源
D.林则徐
【答案】D
【解析】
考查点:林则徐与虎门销烟。解题思路:根据题干关键信息“虎门销烟”“国际禁毒日”等可知,该题干反映的事件与鸦片(毒品)有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39年6月3日至25日,民族英雄林则徐率领地方官吏在虎门海滩将缴获鸦片全部当众销毁,虎门销烟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决心和勇气,振奋了民族精神,维护了民族尊严,林则徐成为我国近代的民族英雄,被誉为“全球禁毒第一人”,1987年联合国又把虎门销烟完成的翌日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所以D项符合题意;A项邓世昌是在1894—1895年的甲午中日战争中牺牲的民族英雄,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B项左宗棠收复新疆及参与洋务运动有关,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C项魏源著有《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故选D
8.(2020年河北)他在位期间力行节俭,勤于政务,但清王朝在其统治时期却进一步衰落。鸦片战争之后,他因循守旧,没有采取向西方学习、振兴王朝的措施。“他”是
A.道光帝
B.咸丰帝
C.光绪帝
D.宣统帝
【答案】A
【解析】
根据材料“鸦片战争之后,他因循守旧,没有采取向西方学习、振兴王朝的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1842年以中国战败结束,签订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当时的清王朝皇帝是道光帝,故A符合题意;咸丰帝在位期间,发生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故B不符合题意;光绪帝在位期间,发生了甲午中日战争,故C不符合题意;宣统帝在位期间,发生辛亥革命,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
9.(2020年四川甘孜)历史学家陈旭簏指出:“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一步。”文中的“这场战争”是指
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抗日战争
D.解放战争
【答案】A
【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鸦片战争以后,1842年中英签订《南京条约》,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严重破坏了中国领土和主权的完整。中国逐渐成为外国资本主义的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封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南京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进入屈辱的近代,故说鸦片战争是一个界碑,故此题选A。
10.(2020年青岛)中国禁烟后,英国工商业资产阶级及鸦片贸易集团立即致书英国政府:“中国方面的无理举动,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这里的“无理举动”是
A.林则徐虎门销烟
B.英国发动鸦片战争
C.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D.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答案】A
【解析】
1839年6月3日,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领导这次斗争的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第一次工业革命后,为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原料和倾销商品,1840年英国借口中国的禁烟运动发动鸦片战争。故该“无理举动”是虎门销烟,A符合题意,B排除;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C排除;太平军抗击洋枪队在材料中没有涉及,D排除。故选择A。
11.(2020年福建)1839年,道光帝看到林则徐的奏章,认为困扰已久的鸦片问题得到解决,“可称大快人心一事”。此“事”是指
A.虎门销烟
B.三元里抗英
C.黄海海战
D.廊坊阻击战
【答案】A
【解析】
据题干关键信息“1839年”“困扰已久的鸦片问题得到解决”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事”是指虎门销烟。1839年6月3日,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销毁鸦片110多万千克,虎门销烟是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振奋了民族精神,维护了民族尊严,A项正确;三元里抗英发生于1841年5月,与材料时间不符,B项错误;黄海海战是甲午中日战争过程中的重要战役,发生于1894年,与材料不符,C项错误;廊坊阻击战发生于反对八国联军侵华过程中,与材料信息不符,D项错误。
12.(2020年内蒙古包头)1843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 ),从中获得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
A.《望厦条约》
B.《虎门条约》
C.《黄埔条约》
D.《南京条约》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虎门条约》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43年10月8日,清朝钦差大臣耆英、英国驻华全权公使璞鼎查各自代表两国政府在广东虎门签订《五口通商附粘善后条款》,又称《虎门条约》。《虎门条约》主要内容:一、片面最惠国待遇,中国“有新恩施及各国,应准英人一体均沾”。二、准许英人在五口租地造屋,永久居住。《南京条约》是1842年签订,《望厦条约》、《黄埔条约》是1844年签订。 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点睛:解答此题有两种方法,可以依据条约内容选择答案,也可以根据条约签订时间选择答案。
13.(2020年湖北宜昌)在纽约华埠立有林则徐铜像,铜像基座上题有中文“世界禁毒先驱林则徐”。禁毒先驱林则徐的伟大壮举是
A.抗击倭寇
B.黄海海战
C.虎门销烟
D.收复新疆
【答案】C
【解析】
考查点:林则徐虎门销烟。解题思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39年6月,在林则徐的主持下,将收缴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C项符合题意;A项抗击倭寇的民族英雄是戚继光,与题干不符,排除;B项黄海海战是发生在甲午中日战争期间,致远舰管带邓世昌英勇就义,与题干内容不符,排除;C项收复新疆的是左宗棠,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本题答案为C。
14.(2020年四川内江节选)填空题:将下列各小题补充完整,每空。
(1)________年6月,英国公然支持罪恶的毒品走私,发动侵华战争,鸦片战争爆发 ______年下半年,八路军在彭德怀指挥下,组织100多个团,对日军发动了一场大规模的进攻。
【答案】1840 1940
【解析】
考查点:鸦片战争、抗日战争、文化大革命、南方谈话和三大改造。
解题思路:(1)鸦片战争爆发于1840年,故①处为1840.百团大战爆发于1940年,故②处为1940.
15.(2020年四川泸州节选)解读历史人物对于研究人类历史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民族英雄——林则徐)
材料二 道光十九年正月,林则徐为钦差大臣驰赴广州查办烟禁。他到了广东以后,竭力买外国炮,买外国船,同时他派人翻译外国所办的刊物。英国以中国禁烟为由发动了战争,林则徐是主战派的领袖。
——摘编自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2)根据材料二概括林则徐的主要事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内外背景。
【答案】(2)赴广州查禁鸦片,购买外国先进武器,翻译外国著作,了解西方世界,成为近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解析】(2)根据“竭力买外国炮,买外国船,同时他派人翻译外国所办的刊物”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林则徐的主要事迹主要是赴广东查禁鸦片,购买外国先进武器,翻译外国著作,了解西方世界。林则徐也因此被称为近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16.(2020年四川凉山节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 以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为起点,清王朝遇到了来自西方列强和西方化的日本几个回合的强烈冲击,并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不仅仅丧失了主权的独立和完整,清王朝也最终成了“洋人的朝廷”。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哪一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开始丧失“主权的独立与完整”?哪一条约的签订使清王朝最终成为“洋人的朝廷”?
【答案】(2)《南京条约》;《辛丑条约》。
【解析】(2)根据“以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为起点”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南京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开始丧失“主权的独立与完整”;《辛丑条约》的签订最终使清王朝成为“洋人的朝廷”。
17.(2020年湖南湘西节选)香港和澳门问题的产生及最终解决,反映了中国从贫穷落后走向独立富强的历史进程。依据史实,回答问题。
(1)19世纪40年代,西方列强通过哪一次侵略战争导致了香港问题出现?写出与此相关的不平等条约的名称。
【答案】(1)鸦片战争;《南京条约》
【解析】(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842年8月中英鸦片战争后,清政府逼迫签订了《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香港问题出现,此后第二次鸦片战争割占九龙司地方一区,帝国主义瓜分狂潮中,强租新界,香港问题形成。
18.(2020年四川内江节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7年6月9日,为庆祝香港回归20周年,香港大学生“寻根追梦·同心同行”内地探访交流活动在静海寺纪念馆举行,双方互赠礼物,如图为静海寺纪念馆获赠礼物。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的条约是什么战争的结果?它签订于哪一年?香港大学生“寻根追梦·同心同行”时选择如图礼物赠送静海寺纪念馆有什么现实意义?
【答案】(1)鸦片战争。1842年。回顾了香港岛被割占的惨痛历史,有助于吸取历史教训;说明了香港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有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寻根同心活动表达了香港人民对中华民族的民族认同感;增强了香港人民的爱国热情,有助于爱国主义教育的开展;有助于香港的稳定发展和一国两制的推行。
【解析】
(1)考查点:鸦片战争。解题思路:第一问和第二问,由题干信息“南京条约”,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40年6月,鸦片战争爆发,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第三问由题干信息“寻根追梦 同心同行”,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京条约》规定割香港岛、1997年香港回归等史实进行谈实现意义。
19.(2020年湖南郴州)中学生都应该了解中国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传承民族气节,崇尚英雄气幅。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况茶叶大黄(一种药材),外夷若不得此即无以为命,乃听(任凭)尔年年版运出洋,绝不靳惜(吝音),恩莫大.
——摘自林则徐《谕各国夷人呈缴婚土稿》
材料二 林则徐自去岁去粤,日日使人刺探(打听、侦查)西事,翻译西书,又购其新闻纸(报纸),具如西人极藐水师.
——摘自(魏源集)(上册)
(1)根据材料和材料二,概括林则徐对西方世界的认识发生了什么变化?
材料三 1839年3月,林则徐到达广州后,一边进行海防的整顿工作,逮捕烟販,一边通知外国鸦片贩子,限期三天,将所有鸦片尽数上缴。英国驻华商务监督义律抗拒禁烟,唆使英商拒交鸦片。林则徐下令封仓,停止中英贸易,派兵封锁洋馆。义律无奈之下命令英商上缴鸦片。从4月至5月,林则徐收缴了110多万千克鸦片。从6月3日至25日,收缴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
——摘自人教版《中国历史教师教学用书》八年级上册
材料四 面对英国借端武装侵略的局势,积极进行战备,以致鸦片战争爆发后英国侵略者在广东一度无隙可乘而北上发难。由于投降派诬害被年职遣戍新疆,他在那里兴办水利,开辟屯田,建策防备沙俄对中国西北的侵略。“萌州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是他一生精忠爱国的写照。
——摘编自人教版《高中历史教师教学用书》必修1
(2)依据材料三和材料四,简要评价林则徐。
【答案】
(1)从以中国为中心,到放弃以自我为中心;对西方的态度,从鄙视到平等对待,倡导积极了解西方。
(2)林则徐是我国近代史上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他在西方资本主义势力入侵我国的初期,即鸦片战争前的禁烟运动和鸦片战争期间以及战后的反侵略斗争中捍卫了中华民族的利益,表现了中国人民的英雄气概,他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光辉业绩达到他那时代和所处阶级所能达到的高峰。为此,后人崇敬和纪念他,把他称为我国近代史上第一位民族英雄。同时林则徐具有历史前瞻性,是中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第一人。
【解析】
(1)材料一中林则徐仍然停留在对西方世界陌生错误的认识中,仍以中国为中心,他认为外国人如果不食用中国的茶叶大黄就会没命,因此他主张通过禁止出口茶叶、大黄来制裁“外夷”。但是在材料二中他却“日日使人刺探(打听、侦查)西事,翻译西书,又购其新闻纸(报纸),具如西人极藐水师”认识到我方水师的势弱,积极倡导了解西方。
(2)概括材料可知,材料三反映的是林则徐在广东开展禁烟运动。材料四反映的是林则徐在广州积极备战,防范英国入侵。在被遣戍新疆后仍然忠心为国,积极发展地方经济,并远见卓识的献策防备沙俄。综合来看,林则徐是我国近代史上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他在西方资本主义势力入侵我国的初期,即鸦片战争前的禁烟运动和鸦片战争期间以及战后的反侵略斗争中捍卫了中华民族的利益,表现了中国人民的英雄气概,他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光辉业绩达到他那时代和所处阶级所能达到的高峰。为此,后人崇敬和纪念他,把他称为我国近代史上第一位民族英雄。同时林则徐具有历史前瞻性,是中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第一人。
20.(2020年黑龙江龙东节选)近年来,中国在外交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日益提高。
材料一:1842年,英国同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条约,规定:割香港岛给英国……
——八年级上册教科书
(1)依据材料所述,英国在哪次战争中迫使清政府签订什么条约?
【答案】(1)鸦片战争;《南京条约》。
【解析】
(1)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一出自1842年的中英《南京条约》,1840年6月,鸦片战争爆发,1842年8月,英军到达南京下关江面,清政府投降。1842年8月签订中英《南京条约》﹣﹣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7.(2020年黑龙江龙东节选)家国情怀是历史学习的价值目标,世界意识是家国情怀的重要组成部分。
(家国情怀之保家卫国)
材料一:他受命钦差大臣,后赴广东虎门销烟。“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是他爱国情怀的真实写照。
——摘编自初中历史教学参考书
(1)请写出材料中的“他”是谁?
【答案】(1)林则徐。
【解析】
(1)根据材料“他受命钦差大臣,后赴广东虎门销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他”是林则徐。道光帝派林则徐到广东禁烟。1839年6月3日至25日,林则徐把所缴获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全部销毁,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21.(2020年辽宁营口节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一百年前我眼睁睁地看你离去,一百年后我期待着你回到我这里,沧海变桑田,抹不去我对你的思念,一次次呼唤你,我的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让我们一起回顾香港的风雨历程。
材料一 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中国不再享有完整的主权,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人教版《中国历史》(部编)八年级上册
(1)材料一中的《南京条约》的签订是哪次战争的结果?条约中英国割占的是中国哪一处领土?
【答案】(1)鸦片战争;香港岛。
【解析】(1)据所学可知,1842年鸦片战争中清政府战败,被迫与英国签订《南京条约》;中英签订《南京条约》,被迫割香港岛给英国;鸦片战争使中国由封建社会开始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转化,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