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2)三年中考真题精练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试卷(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2)三年中考真题精练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试卷(解析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10-17 22:42: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甲午中日战争和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三年中考真题汇编)
1.(2022·内蒙古通辽·中考真题)中日《马关条约》规定: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这一条款的实施( )
A.破坏了中国的关税主权 B.有利于列强对中国资本输出
C.加重了清政府的财政危机 D.阻止了其他列强在中国开设工厂
【答案】B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使外国在中国设厂合法化,便利了列强的资本输出,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进一步解题,被迫进一步卷入资本主义的世界市场。刺激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B项正确;破坏了中国的关税主权与《南京条约》中“协定关税,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缴纳的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有关,排除A项;加重了清政府的财政危机与赔款有关,排除C项;帝国主义列强引用“利益均沾”的条款,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故“阻止了其他列强在中国开设工厂”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2.(2022·江苏泰州·中考真题)观察下图,该战争结束后,清政府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答案】C
【解析】
【详解】
根据材料图中的“平壤”“威海卫”“旅顺”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甲午中日战争,甲午战争中有平壤战役、威海卫之战、旅顺大屠杀等事件,战后,清政府被迫和日本签订《马关条约》,C项正确;鸦片战争后,中英签订《南京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北京条约》、八国联军侵华后,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排除ABD项。故选C项。
3.(2022·湖南长沙·中考真题)1896年春,谭嗣同写下《有感》一诗: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最可能引发谭嗣同发出这一感慨的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答案】C
【解析】
【详解】
根据材料“1896年春、四万万人齐下泪”并结合材料可知,最可能引发谭嗣同发出这一感慨的是1894-1895年的甲午中日战争,C项正确;鸦片战争是1840-1842年,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第二次鸦片战争是1856-1860年,排除B项;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是1900-1901年,排除D项。故选C项。
4.(2022·湖北湖北·中考真题)“……维新改良的潮流急速地涨涌于民族觉醒的曙光中,成为那个时代的主流。它吸引着一切爱国的中国人从改革中寻求民族的出路……惊醒他们的是_______________的炮声。”材料中“_______________”处是指(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答案】C
【解析】
【详解】
根据“维新改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维新变法运动,惊醒他们的是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向西方学习先进政治制度的维新变法运动,C项正确;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材料没有涉及,排除A项;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材料没有涉及,排除B项;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签订《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材料没有涉及,排除D项。故选C项。
5.(2022·浙江丽水·中考真题)“台湾已是贵国口中之物,何必着意。”“还没有咽下去,饿得厉害!”据此对话推断,中外这两位外交官缔结的不平等条约应该是
A.《虎门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答案】C
【解析】
【详解】
甲午战争失败之后,日本强迫中国签订《马关条约》,规定割让台湾等给日本。依据材料“台湾已是贵国口中之物,何必着意。”可知与《马关条约》有关,C项正确;《虎门条约》与台湾没有关系,排除A项;《北京条约》与台湾无关,排除B项;《辛丑条约》没有割让领土,排除D项。故选C项。
6.(2022·黑龙江大庆·中考真题)海洋历来是各国争夺的焦点,为“开拓万里波涛”,1894年,日本联合舰队突袭北洋舰队。随后双方在黄海海面上发生激战。此战役中为国捐躯的清朝将领是
A.林则徐 B.李鸿章 C.邓世昌 D.曾国藩
【答案】C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894年9月,中国北洋舰队执行护航任务,返航途中,在黄海大东沟,遭到日本舰队袭击,致远舰管带邓世昌指挥舰队沉着应战,壮烈殉国,C项正确;林则徐领导了虎门销烟运动,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尊严,排除A项;李鸿章是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创办了北洋水师,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作为特使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排除B项;曾国藩是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设立安庆内军械所,制造新式枪炮,1870年病逝于南京,排除D项;故选C项。
7.(2022·黑龙江绥化·中考真题)大大加深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的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答案】C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1895年,清政府在甲午战争中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马关条约》使得帝国主义对华侵略进入到政治上瓜分中国、经济上资本输出为主的新阶段,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C项正确;1842年,清政府在鸦片战争后被迫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排除A项;1860年,清政府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被迫签订《北京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排除B项;1901年,清政府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被迫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排除D项。故选C项。
8.(2022·江苏连云港·中考真题)对下图反映的历史现象,解读准确的是
A.有识之士开始受到刺痛 B.清政府统治危机空前显现
C.曾国藩预感清朝的危亡 D.日本独霸中国局面的形成
【答案】B
【解析】
【详解】
材料中的“时局图”,反映的是甲午战后,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说明清政府统治危机空前显现,B项正确;AC项从材料中不能得出,排除AC项;图片中不仅只有日本,排除D项。故选B项。
9.(2022·四川南充·中考真题)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艰难生存。西方列强在华取得的下列权益中,对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影响最大的是
A.割香港岛给英国 B.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C.《北京条约》的赔款额度大幅增加 D.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
【答案】B
【解析】
【详解】
甲午战争之后,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条约规定“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这一规定最能体现出列强资本输出的特点,不利于国内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B项正确;割香港岛给英国属于领土主权丧失,排除A项;《北京条约》的赔款额度大幅增加加重民众的负担,排除C项;“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体现出列强控制清政府的行为,排除D项。故选B项。
10.(2022·四川自贡·中考真题)包天笑在《钏影楼回忆录》里记录到:“……割去了台湾之后,还要求各口通商,苏州也开了日本租界。这时候,潜藏在中国人心底里的民族思想,便发动起来。”与这段回忆相关的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虎门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答案】C
【解析】
【详解】
1895年,战败的清王朝被迫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割让台湾等地给日本,开放沙市、重庆、苏州和杭州等地,我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了。由材料“割去了台湾之后,还要求各口通商,苏州也开了日本租界”,可知与《马关条约》有关,排除ABD,C项正确。故选C项。
11.(2022·湖南衡阳·中考真题)诗人丘逢甲在《春愁》中写道:“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诗人悲愤是因为清政府签订了(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答案】C
【解析】
【详解】
1894年到1895年的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被迫于1895年的《马关条约》割让台湾给日本。由材料“去年今日割台湾”,可知与《马关条约》有关,故C项符合题意;1842年的《南京条约》、1860年的 《北京条约》和1901年的《辛丑条约》均没有割让台湾的条款,排除ABD。故选C项。
12.(2022·江苏南通·中考真题)甲午中日战争中,导致清军北洋舰队全军覆灭的战役是( )
A.威海卫战役 B.黄海海战 C.平壤战役 D.旅顺战役
【答案】A
【解析】
【详解】
甲午中日战争中的威海卫战役,导致清军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甲午中日战争结束,A项正确;甲午中日战争中的黄海海战,北洋舰队致远舰管带邓世昌率领全舰将士在黄海大战中和日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在战斗中,邓世昌与二百余名战士壮烈牺牲,排除B项;平壤战役发生在甲午中日战争时期,是在北洋舰队全军覆没之前,排除C项;甲午中日战争中的旅顺战役,导致旅顺失陷,日本进行了大屠杀,排除D项。故选A项。
13.(2022·江苏南通·中考真题)下列对漫画的解读,错误的是( )
A.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B.列强在华强租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
C.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D.康有为等举人发起“公车上书”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漫画“《时局图》”结合所学知识,1895年春,《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群情激愤,正在京师参加会试的康有为、梁启超等联合1300多名举人,上述光绪帝,请求拒、迁都、变法,这就是著名的“公车上书”,故“康有为等举人发起‘公车上书’”与《时局图》表达的意思不符,D项符合题意;《时局图》反映了列强在中国掀起了抢夺利权,强租海港。划分“势力范围”的瓜分中国狂潮,排除AB项;1899年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要求各国租借地和“势力范围”内享有均等贸易的机会,排除C项。故选D项
14.(2022·黑龙江牡丹江·中考真题)如图《“China”被撕裂》反映的是( )
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用武力打开中国的大门
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侵略势力由沿海深入内地
C.甲午中日战争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清政府沦为列强的工具
【答案】C
【解析】
【详解】
根据题干和所学可知,中国被撕裂说明了中国遭到列强的瓜分,这一现象出现在甲午战争后,列强在中国掀起了抢夺利权、抢租海港、划分“势力范围”的瓜分中国狂潮,C项正确;两次鸦片战争都是为了打开中国大门,与瓜分中国无关,排除A、B两项;清政府沦为列强的统治中国的工具的《辛丑条约》中规定的“清政府保证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漫画无法体现出这种情形,排除D项。故选C项。
1.(2021·湖北中考真题)“吾国四千年大梦已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始。”与“割台湾、偿二百兆”有关的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辛丑条约》 D.《北京条约》
【答案】B
【详解】
根据材料“吾国四千年大梦已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始。”的意思是吾国四千年大梦被唤醒,从甲午战争战败被割台湾、赔偿二亿两白银开始的,结合所学可知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其中有割占台湾,并且赔偿白银二亿两,故选B;《南京条约》赔款2100万元,A错误;《辛丑条约》赔款白银4.9亿两,C错误;《北京条约》割占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D错误。
2.(2021·四川中考真题)1895年春,数百名汇聚在北京应试的各省举人联名上书光绪帝,请求废除条约、迁都内地、推行变法。他们要求废除的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答案】C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1895年,在甲午战争中,日本强迫中国签定《马关条约》,消息传回中国后,数百名汇聚在北京应试的各省举人联名上书光绪帝,请求废除条约、迁都内地、推行变法,故C符合题意;《南京条约》是鸦片战争的结果,《北京条约》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结果,《辛丑条约》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结果,故AB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C。
3.(2021·辽宁中考真题)下列示意图展示了近代以来两次列强侵华战争后通商口岸地理位置的变化。这一变化反映了( )
A.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人到中国腹地 B.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C.中国已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了严重破坏
【答案】A
【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左图是《南京条约》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开放的通商口岸都在东南沿海;右图是《马关条约》,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深入到长江中下游,故通商口岸示意图的变化反映了列强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深入到中国腹地,故选A;《辛丑条约》使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C错误;D在材料中不能体现,排除。
4.(2021年广西柳州市中考历史试题)请政府在甲午战争战败后,被迫签订条约,把台湾转让给日本。该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答案】C
【详解】
1895年,清政府在甲午中日战争战败后,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其中规定把台湾等地割让给日本,C正确;《南京条约》签订于1842年鸦片战争战败后,割香港岛给英国,A排除;《北京条约》签订于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战败后,割九龙司一区给英国,B排除;《辛丑条约》签订于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没有割地的内容,D排除。故选C。
5.(2021·四川中考真题)19世纪末,日本总领事大越成德通知在沪日侨中妇婴撤回国内,男子则“安分自守,不准出门,不准众人聚集。”于是日本寓沪侨民纷纷乘船回国。与此有关的事件是
A.甲午中日战争 B.八国联军侵华 C.卢沟桥事变 D.八一三事变
【答案】A
【详解】
根据题干信息“19世纪末,日本总领事大越成德通知在沪日侨中妇婴撤回国内……”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与此相关的事件是甲午中日战争。1894年日本发动了侵略中国的甲午中日战争,为战争作准备,日本撤回在华日侨,A正确;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发生在20世纪初,排除B;卢沟桥事变、八一三事变发生在1937年,属于20世纪30年代,排除CD。故选A。
6.(2021年湖南省张家界市中考历史试题)黄海海战结束后,光绪帝为海战中壮烈殉国的海军将领垂泪撰写挽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这位海军将领是
A.左宝贵 B.关天培 C.邓世昌 D.丁汝昌
【答案】C
【详解】
依据题干和所学知识,黄海海战是甲午中日战争期间北洋水师与日本舰队进行的一次海战,这次海战中北洋水师致远舰管带邓世昌为国捐躯,C正确;左宝贵在甲午中日战争的平壤战役中牺牲,A排除;关天培是鸦片战争中牺牲的清军将领,B排除;丁汝昌是北洋水师提督,在甲午中日战争的威海卫战役中自杀殉国,D排除。故选C。
7.(2021·山西中考真题)1895年5月15日《申报》报道:“一律预备与倭人决死一战,不愿将全台归于倭人,众志成城,有死无二。”与此报道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戚继光抗击倭寇 B.《马关条约》签订
C.郑成功收复台湾 D.《辛丑条约》签订
【答案】B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95年,清政府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战败,被迫签订了《马关条约》,故B正确;戚继光抗倭是在明朝时期,故排除A项;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故排除C项;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故排除D项。故选B。
8.(2021·山东中考真题)某同学梳理了近代一场战争的过程:平壤战役一黄海海战一辽东半岛战役一威海卫战役,由此判断这场战争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答案】C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战争包括平壤战役一黄海海战一辽东半岛战役一威海卫战役,故选C;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发生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与平壤战役无关,排除A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发生在京津地区,与平壤战役无关,排除D。
9.(2021·湖南中考真题)在清政府被迫签订某一不平等条约后,列强欣喜若狂,声称“第二次发现了中国”。英国一家报纸评论道:“中国为东方一团大物,势已动……今欧洲之人,虽田夫野老,无不以瓜分中国为言者。”下列哪一项是对材料中“不平等条约”的历史评论
A.开放广州等五处通商口岸
B.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C.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D.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答案】D
【详解】
根据题干“中国为东方一团大物,势已动……今欧洲之人,虽田夫野老,无不以瓜分中国为言者。”可知,材料反映了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是受到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甲午中日战争中,清政府战败,被迫与日本签订了中日《马关条约》,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故D项符合题意;A项属于中英《南京条约》的内容,与题干“瓜分中国”不符,排除A项;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与题干“瓜分中国”不符,排除B项;C项属于中日《马关条约》的内容,但与题干“历史评论”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10.(2021·湖南中考真题)下列历史事件与所发生时间搭配错误的一项是( )
A..太平天国运动—1851年 B.《马关条约》—1901年
C.辛亥革命—1911年 D.九一八事变—1931年
【答案】B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马关条约》是1895年签订,故B搭配错误,符合题意;太平天国运动在1851年爆发,故A搭配正确,不符合题意;辛亥革命在1911年爆发,故C搭配正确,不符合题意;九一八事变在1931年爆发,故D搭配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
11.(2021·四川中考真题)据统计,甲午战争前,外资在华设有工厂192家,投资总额近2000万元;甲午战争后的1895--1913年间,外资在华新建厂矿达1366家,其多数资本在10万元以上,投资总额为10215.3万元。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列强强迫取得在中国投资办厂的权利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C.美国提出的“门户开放”政策被接受
D.中国掀起“实业救国”热潮
【答案】A
【详解】
根据材料“甲午战争后的1895--1913年间,外资在华新建厂矿达1366家,其多数资本在10万元以上,投资总额为10215.3万元”并结合所学可知,甲午战后,中日签订《马关条约》,允许外国在中国投资设厂,使列强在华建厂合法化,加大对华资本输出,故选A;1911年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且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B;1899年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美国在承认列强在华“势力范围”和已经获得的特权前提下,要求“利益均沾”,是与帝国主义直接的交涉,与对华投资不符,排除C;材料强调的是外资,不是本国资本,D错误。
12.(2021·四川中考真题)李鸿章曾说,“以北洋一隅之力,搏倭人全国之师”。李鸿章评说的战争是( )
A.中英鸦片战争 B.日本全面侵华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答案】C
【详解】
李鸿章强调日本举国一心,而中国则是仅以北洋之力在抗衡。李鸿章认为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利主要是因为没有形成统一的领导,没有形成上下一心的局面。故李鸿章评说的战争是甲午中日战争,C符合题意;中英鸦片战争与题干的“倭人”不符,排除A;日本全面侵华战争与李鸿章无关,排除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D。故选C。
13.(2021·浙江中考真题)诗人丘逢甲在《春愁》中写道:“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诗人悲愤是因为清政府签订了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答案】C
【详解】
根据题干“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因为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1895年签订的《马关条约》规定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C正确;《南京条约》中割香港岛给英国,排除A;不论是中英、中法《北京条约》,还是中俄《北京条约》都没有割台湾的规定,排除B。《辛丑条约》没有割地的内容,排除D。故选C。
14.(2021·江苏中考真题)下图是蒋廷黼《中国近代史)所载某次战争形势图,此次战争是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日本全面侵华战争
【答案】B
【详解】
根据图示内容并结合所学可知,该图反映的甲午中日战争中的黄海海战,故选B;第二次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都和朝鲜无关,排除AC;日本全面侵华和黄海海域的海战无关,排除D。
15.(2021·云南中考真题)1895年5月,台湾人民群情激愤,“一律准备与倭人决一死战,不愿将全台归于倭人,众志成城,有死无二”。“台湾人民群情激愤”是因为( )
A.《南京条约》的签订 B.《北京条约》的签订
C.《马关条约》的签订 D.《辛丑条约》的签订
【答案】C
【详解】
根据材料“1895年”“ 台湾人民群情激愤”“ 律准备与倭人决一死战”结合所学可知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战败,被迫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其中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因此出现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愿与日本决一死战,因此“台湾人民群情激愤”是因为《马关条约》的签订,故选C;A是1842年签订,排除;B是1860年签订,排除;D是1901年签订,排除。
16.(2021·山东中考真题)有人曾感慨道:“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刻。”在“苛刻的条约”中,清政府被迫割让
A.6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 B.九龙司地方一区
C.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 D.香港岛
【答案】C
【详解】
从材料的“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等关键信息可知,这是指的是1894-1895年中国和日本之间爆发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马关条约》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故C符合题意;清政府被迫割让6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指的是中俄《瑷珲条约》,排除A;清政府被迫割让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指的是中英、中法《北京条约》,排除B;清政府被迫割让香港岛给英国指的是中英《南京条约》,排除D。故选C。
17.(2021·四川中考真题)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但在1895~1945年50年间,台湾离开了祖国怀抱。造成这种状况的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答案】B
【详解】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结束后,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割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故B项正确;《南京条约》是1842年被迫签订的,割香港岛给英国,故A项错误;《北京条约》是1860年被迫签订的,割九龙司一区给英国,与材料不符,故C项错误;《辛丑条约》是1901年被迫签订的,没有涉及割地,故D项错误。
18.(2021·四川中考真题)“我之廉价工人,彼亦得而使用;我之丰富原料,彼亦得而购买,就地制造,就地卖出,运费既省,关税无多,我之便利即彼得便利。”上述现象与《马关条约》哪项内容直接相关
A.赔偿日本兵费白银二亿两
B.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C.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D.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答案】B
【详解】
“我之廉价工人,彼亦得而使用;我之丰富原料,彼亦得而购买,就地制造,就地卖出,运费既省,关税无多,我之便利即彼得便利”,这是列强资本输出的表现。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一现象与《马关条约》中“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直接相关,故B正确;赔偿日本兵费白银二亿两、开放沙市等地为商埠、割辽东半岛和台湾及澎湖列岛给日本都不是资本输出的要求,故ACD错误。
19.(2021·湖南中考真题)从如图展示的时代强音中可以领悟到那个时代的一大特征是
A.内忧与外患 B.落后与变革 C.变法与图强 D.屈辱与抗争
【答案】D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①“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是林则徐的名言,林则徐领导了虎门销烟,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②“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反映了《马关条约》签订后,中国人民反抗日本侵略的誓死收回台湾的决心;③“国家多难,军人应当马革裹尸,以死报国。”是佟麟阁的说的,反映了热爱祖国,视死如归,与敌人血战到底的民族精神。佟麟阁抗日战争中壮烈牺牲。由此可知,每次外来侵略,都遭到了中国人民誓死的反抗。D正确;图片没有反映中国内忧、没有涉及到变法的内容。ABC排除,故选D。
1.(2020年浙江舟山)如图现象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开办工厂的限制
B.洋务运动中大量引进外国的先进技术
C.《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D.甲午战争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答案】C
【解析】由图片“1895--1913年设在中国的外资厂矿数量”,结合所学,1895年,清政府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导致1895--1913年设在中国的外资厂矿数量发生变化,特别是日本设在中国的外资厂矿数量激增,C符合题意;由于《马关条约》规定清王朝对日本大量赔款,为了缓解财政困难,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开办工厂的限制,排除A;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宣告洋务运动破产,排除B;甲午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地程度大大加深,排除D。故选C。
2.(2020年山东济宁)近代迫使中国“割让台湾”“允许日本开设工厂”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答案】C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95年《马关条约》规定将台湾全岛割让给日本,并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C正确;A割让香港岛,A错误;《天津条约》不涉及允许日本开设工厂,B错误;《辛丑条约》不涉及割地,D错误。综上故选C。
3.(2020年浙江舟山)从如表展示的时代强音中可以领悟到那个时代的一大特征是
时代强音
①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②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
③国家多难,军人应当马革裹尸,以死报国。
屈辱与抗争
落后与变革
变法与图强
D.内忧与外患
【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39年6月3日,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虎门销烟是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是他的名言。台湾人民发布檄文,抗议示威,“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誓与台湾共存亡。中日甲午战争后,签订了《马关条约》,规定将台湾全岛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引发了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20世纪30年代,卢沟桥事变中,佟麟阁激励将士:“国家多难,军人应当马革裹尸,以死报国”,体现了佟麟阁热爱祖国,视死如归,与敌人血战到底的民族精神。从题干图表展示的时代强音中可以领悟到那个时代的屈辱与中国人民的抗争。选项A符合题意;选项BCD在题干内容中没有体现,不符合题意。故选A。
4.(2020年黑龙江大庆)在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悲壮历史中,在中国黄海勇击日寇的民族英雄是
A.林则徐
B.关天培
C.左宝贵
D.邓世昌
【答案】D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在1894-1895年的甲午中日战争期间,北洋水师将领邓世昌在黄海海战中英勇牺牲,D正确;林则徐主持虎门销烟,打击了英国的鸦片走私,A排除;关天培在鸦片战争中抗击英国侵略者而为国捐躯,B排除;左宝贵在甲午中日战争期间的平壤战役中牺牲,C排除。故选D。
5.(2020年四川资阳)下列情况不可能出现在1905年的是
A.香港岛为英国管辖
B.外国商人在重庆、苏州开设工厂
C.外国军队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
D.北京东交民巷有中国人居住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知识迁移能力。本题要求选出不可能出现在1905年的历史现象,也就是说发生于1905年及1905年之前的现象均有可能出现,而发生于1905年之后的现象均不可能出现。结合所学知识,1901年《辛丑条约》规定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D选项符合题意;香港岛早在1842年就已经割让给英国。A选项不符合题意;在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中国开放重庆、苏州、沙市等地为通商口岸,并允许日本在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外国商人在重庆、苏州开设工厂有可能,依据利益均沾原则,其他列强同样享有该权益;B选项不符合题意;1901年,《辛丑条约》规定“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C选项不符合题意;故答案选D。
【考点定位】
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侵略与反抗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6.(2020年江苏连云港)下如图再现的历史事件,发生在
鸦片战争期间
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C.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D.八国联军侵华期间
【答案】C
【解析】
根据图片内容可知反映的是发生在黄海海面的海战,结合所学内容判断可知应该是在甲午中日战争期间,故选C;两次鸦片战争期间没有在黄海海面发生海战,排除AB;八国联军侵华期间没有发生海战,排除D。故选C。
7.(2020年湖南岳阳)近代以来,西方列强多次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下列搭配正确的是
A.《南京条约》-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南京为通商口岸
B.《天津条约》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C.《关条约》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D.《辛丑条约》一清政府赔款白银二亿两
【答案】C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后,签订的《马关条约》中规定,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C项正确;1842年鸦片战争后签订的《南京条约》中开放了广州、福州、宁波、上海、厦门为通商口岸,A项错误;《北京条约》中规定割九龙司给英国,B项错误;《辛丑条约》中规定清政府赔款4.5亿两,D项错误。故选C。
8.(2020年四川遂宁)1843年,英国取得了一项特权——中国将来给予其他国家任何权利,英国人可以“一体均沾”。按此规定,英国可从《马关条约》中分享的权利是
A.割地
B.赔款
C.通商
D.设厂
【答案】D
【解析】
考查点:《马关条约》;解题思路:“中国将来给予其他国家任何权利,英国人可以一体均沾”这项特权是片面最惠国待遇。1895年中国战败签订了《马关条约》,该条约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英国援引片面最惠国待遇也可以获得开设工厂的权利。D正确;片面最惠国待遇是指国在通商、航海、税收或公民法律地位等方面给予另一国享受现时或将来所给予任何第三国同样的一切优惠、特权或豁免等待遇,因此不包括割地和赔款,AB错误;英国此前通过《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已经获得了通商的特权,不需要经过《马关条约》。C错误。综上故选D。
9.(2020年辽宁丹东)在1895年签订的,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的不平等条约是
A.《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答案】C
【解析】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1895年甲午战争之后签订的《马关条约》中规定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故选C;《北京条约》签订于1860年,《天津条约》签订于1858年,《辛丑条约》签订于1901年,都与题意时间不符,排除ABD。故选C。
10.(2020年湖南邵阳)1895年3月,邵阳市籍湘军将领魏光焘率部抗击进犯牛庄(辽宁省境内)的敌军,三换坐骑,浴血奋战,表现出了不畏强暴勇于抗争的英雄气概。材料中的敌军是指
A.英军
B.英法联军
C.日军
D.八国联军
【答案】C
【解析】
考查点:甲午中日战争。解题思路:根据题干中“1895年”、“牛庄(辽宁省境内)”可知,这场战争发生于1895年,战场包括辽宁等地。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95年日本发动了甲午中日战争、1895年2月,日军由海城分路进攻牛庄。清军徐邦道、李光久、魏光焘等部坚决抗击。提督谭桂林、邓敬财、总兵余福章壮烈牺牲,2000多名士兵伤亡。清军敢于以弱碰强,且能重创数倍于己的日军,虽败犹荣。清军众将士慷慨激昂的作战姿态,彰显出中国人不屈不挠的英雄气魄。C正确;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三场战争都没有打到辽宁。英军参加的是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不合题意,A错误;英法联军发动的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战争时间是1856-1860年,与题不符,B错误;八国联军发动的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间是1900-1901年,与题不符,D错误。综上故选C。
11.(2020年山东菏泽)有学者认为,近代史上,战前列强的主要侵华方式是“贸易+特权”,战后则是“投资+特权”,这里的战争是指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答案】C
【解析】
由材料关键信息是“投资+特权”并结合所学知,1895年清政府同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其中规定日本可以在中国的通商口岸投资设厂,这标志着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方式由原来的以商品输出为主,转为以资本输出为主,这极大的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所以C项符合题意;鸦片战争是中国开始逐步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所以A项不符合题意;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失去更多主权,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所以B项不符合题意;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最后被迫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所以D项不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为C。
12.(2020年青岛)历史学家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写道:“中国战败后国门大开。外国势力开始‘瓜分中国’,大清帝国处于任人宰割的地位,而统治阶级则试图通过一种有别于‘自强’的‘改制’以挽救传统的国家与文化。”材料反映出“中国战败”的影响不包括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
C.外国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D.刺激中国掀起新的救亡图存运动
【答案】A
【解析】
根据材料“历史学家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写道:‘中国战败后国门大开。外国势力开始‘瓜分中国’,大清帝国处于任人宰割的地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反映的“中国战败”指的是甲午中日战争失败。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不是甲午中日战争战败的影响,A符合题意;BCD都是甲午中日战争战败后的影响,排除。故选A。
13.(2020年湖北恩施)诗史一体,诗歌是了解历史的重要途径。下列两首诗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哪两个不平等条约?
A.甲:《南京条约》乙:《天津条约》
B.甲:《天津条约》乙:《《马关条约》
C.甲:《南京条约》乙:《马关条约》
D.甲:《南京条约》乙:《北京条约》
【答案】C
【解析】
依据诗歌甲“海边五口又通商”“问君港岛可曾留”可知反映的是《南京条约》,据所学,《南京条约》开放了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割香港岛给英国等;诗歌乙“去年今日割台湾”可知反映的是《马关条约》,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签订《马关条约》,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等给日本。C正确;《天津条约》增开了汉口、南京等十处通商口岸,没有涉及到割地,AB排除;《北京条约》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D排除;故选C。
14.(2020年湖北鄂州)下表显示的是列强在中国办厂数目的变化
导致列强办厂数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开辟五口通商
B.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
C.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D.增开汉口、南京等10处为通商口岸
【答案】C
【解析】
考查点:《马关条约》
解题思路:根据材料所给时间“1898年、1900年”,根据材料所给提示信息“列强办厂数目”可知,1898年后,列强在中国开始工厂的数目增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规定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导致列强在中国办厂增多,故C正确;五口通商、增开汉口、南京等10处为通商口岸允许外国在中国卖商品增多,不能工厂增多,故排除AD项;赔款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与列强办厂无关,故排除B项。故选C。
15.(2020年湖北荆门)《时局图》反映的是清朝末年,中国面临被列强瓜分豆剖的严重危机现象。有人题词云:“沉沉酣睡我中华,那知爱国即爱家;国民知醒宜今醒,莫待土分裂似瓜。”出现“裂似瓜”的局面是在
A.鸦片战争之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
C.甲午战争之后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后
【答案】C
【解析】
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清政府同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在《马关条约》的刺激下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19世纪末中国面临的被帝国主义列强瓜分豆剖的严重危机。出现题干中反映的“裂似瓜”的局面是,C符合题意;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A排除;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签订《北京条约》等,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B排除;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签订《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排除。故选择C。
16.(2020年山东潍坊)19世纪末,中国出现了学习日本的热潮,留学日本、翻译日本书籍成为时尚。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启蒙运动的兴起
B.甲午战争的失败
C.民族资本的发展
D.新式学制的创立
【答案】B
【解析】
依据题干“19世纪末,中国出现了学习日本的热潮,留学日本、翻译日本书籍成为时尚。”结合所学知识,明治维新后日本迅速走上强盛,发动了侵略中国的甲午战争。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中国出现的严重的民族危机,使中国认识到日本这个小国竟然比中国还要强大,先进,于是就掀起了学习日本热潮。B正确;18世纪启蒙运动在法国兴起,A排除;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与学习日本没有直接关系。C排除;1905年废除科举之后,我国开始创立了新式学制。D排除;故选B。
17.(2020年浙江嘉兴节选)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事关山东经济社会发展全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近代耻辱)
卅年求富更求强,造炮成船法仿洋。海面未收功一战,总归虚北掷金黄。
--摘自《上海县竹枝词》
(1)胶东地区见证了“海面未收功一战”的耻辱,请用史实加以佐证,并指出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观点。
(曾经抗争)
【答案】(1)1894年9月,在黄海大战中,邓世昌率领全舰将士浴血奋战,英勇牺牲;这首词说明作者认识到甲午战败,洋务运动也随之破产的史实,认识到洋务运动白白浪费了金钱,未能使中国富强起来。
【解析】
(1)1894年9月,在黄海大战中,邓世昌率领全舰将士浴血奋战,英勇牺牲;1895年1月,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也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所以说胶东地区见证了“海面未收功一战”的耻辱;材料所说的“卅年求富更求强,造炮成船法仿洋”是指洋务运动,与“海面未收功一战,总归虚牝掷金黄”有关的战争是甲午中日战争。这首词说明作者认识到甲午战败,洋务运动也随之破产的史实,认识到洋务运动白白浪费了金钱,未能使中国富强起来。
18.(2020年浙江丽水、金华)回首百年史,坚定前行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中的图文信息分别反映了什么?通过对比,归纳百年中国发生的变化。
【答案】(1)时局图:中国在19世纪末面临被列强瓜分的严重危局。资料卡:中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国际影响力不断提成,日益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变化:从贫弱到富强、从屈辱走向复兴。
【解析】
(1)仔细观察材料一中的图片,可知,图1是“时局图”,反映了中国在19世纪末面临被列强瓜分的严重危局;图2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中的两幅资料卡,反映了中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国际影响力不断提成,日益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百年中国从贫弱到富强、从屈辱走向复兴。
19.(2020年四川乐山节选)某校围绕“多元体与民族复兴”主题开展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探究二(民族危机与国家存亡)
材料二 工业革命改变了世界历史进程,中国被迫卷入世界殖民体系。下列是同学们在探究过程中搜集的图片。
(4)漫画蕴含丰富的历史现象。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不言而喻,一目了然”的理解。
【答案】(4)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解析】(4)漫画可以看出,中国被列强环伺,说明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20.(2020年湖南永州)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关于甲午中日战争的性质和影响,中国、日本、韩国三方从各自立场提出了不同看法。
材料一 中国人认为,甲午中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转折点。这次战争边使清政府签订了《马关条约》激起了全国的感情和抗议,激发了全民族的觉醒,一种要求改革和进步的觉醒、富强意识的觉醒、爱国主义和自教的觉醒。3年以后,发生了戊戌变法:5年以后,发生了义和团运动:16年以后发生了辛亥革命。
——改编自《甲午战争深刻影响世界历史》
材料二 日本人认为,甲午中日战争是“文明之战”,即一种先进文化战胜落后文化的战争。明治维新后,日本认为自身的文明程度已大大提高,而清朝依然守旧落后。
——改编自(日本人限中的甲午战争:先进文化战胜落后文化》
材料三 韩国人认为,甲午中日战争是1894年至1895年中国与日本围绕着控制朝鲜展开的战争,战争导致清朝失去了对朝鲜的控制权,而日本在甲午中日战争后,不仅把朝鲜变为其殖民地,还对中国进行殖民扩张,成为东亚霸主。
——改编自(韩国人眼中的中日甲午战争》
(1)分别概括材料一、二、三的主要观点。
(2)根据材料一、二三井结合所学知识,任选其中一个观点(或独立提出观点)加以评述。(要求,观立明确,史论动合,逻辑严害,表述清楚)
【答案】(1)材料一:甲午中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转折点。材料二:甲午中日战争是一种先进文化战胜落后文化的战争。材料三:甲午中日战争是中国与日本围绕着控制朝鲜展开的战争。
(2)评述:观点一:甲午中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转折点。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被迫签订《马关条约》,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民族意识逐步觉醒,康有为等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主张学习西方的制度来挽救民族危亡,打开了中国近代政治民主化的闸门。同时清政府为了筹集战争的赔款,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为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创造了条件。而民族工业的发展进一步壮大了民族资产阶级,又为维新运动的兴起与之后的辛亥革命提供了阶级基础。因此说甲午中日战争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转型,是中国近代社会的一个分水岭。
【解析】
(1)材料一:根据“中国人认为,甲午中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转折点。”可得出甲午中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转折点。材料二:根据“日本人认为,甲午中日战争是“文明之战”,即一种先进文化战胜落后文化的战争。”可得出甲午中日战争是一种先进文化战胜落后文化的战争。材料三:根据“韩国人认为,甲午中日战争是1894年至1895年中国与日本围绕着控制朝鲜展开的战争”可得出甲午中日战争是中国与日本围绕着控制朝鲜展开的战争。
(2)评述:本题可任选一个观点进行评述,例如选择观点一:甲午中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转折点。评述时可结合所学,从甲午中日战争所产生的影响的角度进行概括,涉及到政治、经济、思想等多个角度。如政治上从民族危机的加深,经济上从促进民族工业的发展,阶级上从壮大了民族资产阶级等这几个角度进行分析即可。最后再进行总结,可得出甲午中日战争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转型。
21.(2020年安徽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自强运动的倡导者推动现代规划,主要是为了使国家能够抵御外来侵略、镇压国内动荡,并加强他们自己的权位。他们从未梦想要把中国锻造成一个新式国家……未能在官办工业或官督商办企业中注入个人的能动性,那些企业继续不断地备受官场中司空见慣的无能、任人唯亲和贪污腐败等现象之困扰。
——据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自强运动”的目的并概括其失败的原因。
【答案】(1)目的:抵御外来侵略镇压国内动荡,巩固清王朝的统治。原因:没有改变封建制度;领导者缺乏现代化观念;没有调动个人的积极性;管理混乱、贪污腐败等。
【解析】
(1)考查点:洋务运动。解题思路:“自强运动”指的是洋务运动,分析材料一,归纳洋务运动的目的和失败原因。依据材料一的“自强运动的倡导者推动现代规划,主要是为了使国家能够抵御外来侵略、镇压国内动荡,并加强他们自己的权位。”可知洋务运动的目的是:抵御外来侵略镇压国内动荡,巩固清王朝的统治。依据材料一的“他们从未梦想要把中国锻造成一个新式国家……”可以归纳出洋务运动失败原因是:没有改变封建制度;领导者缺乏现代化观念。依据材料一的“未能在官办工业或官督商办企业中注入个人的能动性,那些企业继续不断地备受官场中司空见慣的无能、任人唯亲和贪污腐败等现象之困扰。” 可以归纳出洋务运动失败原因是:没有调动个人的积极性;管理混乱、贪污腐败等。
22.(2020年甘肃天水)简述中日《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影响。
【答案】内容:
(1)清政府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和澎湖列岛给日本;
(2)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
(3)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
(4)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设立工厂等。
影响:标志着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中国的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解析】
考查点:《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影响。解题思路:通过对甲午中日战争的了解,要求识记《马关条约》的内容及分析对中国造成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中国战败,1895年被迫签订了屈辱的《马关条约》。其主要内容:(1)清政府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和澎湖列岛给日本;(2)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3)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4)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设立工厂等。条约的签订,割地进一步破坏了中国领土与主权的完整,赔款进一步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四口通商使列强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内地等,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设立工厂使外国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由以前的商品输出变为资本输出,严重影响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总之,《马关条约》标志着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中国的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23.(2020年山东临沂节选)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末,帝国主义列强激烈争夺和瓜分中国,造成中国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这种危机感促成了人们的觉醒,救亡图存成了当时最紧迫的要求。
——摘自《山东大学精品课程》
(1)19世纪末,列强“瓜分中国”是受哪一条约的直接影响?列强“瓜分中国”的主要表现形式有哪些?当时中国人民“最紧迫的要求”是什么?
【答案】(1)《马关条约》。划分势力范围;强占租借地;对中国资本输出等等。救亡图存。
【解析】(1)根据材料信息“19世纪末”、“帝国主义列强激烈争夺和瓜分中国,造成中国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可知甲午中日战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所以19世纪末,列强“瓜分中国”是中日《马关条约》的直接影响;结合所学,列强“瓜分中国”的主要表现形式有划分势力范围、强占租借地、对中国资本输出等等;据材料“这种危机感促成了人们的觉醒,救亡图存成了当时最紧迫的要求”可知,在此种情况下,当时中国人民“最紧迫的要求”是救亡图存。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