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动物的运动依赖一定的结构》教案
(一)知识目标:能说出脊椎动物运动系统的组成。
理解动物如何产生运动。
(二)能力目标:通过观察鸡运动器官的结构,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观察、交流、辩论等活动,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探索精神。
加深对合作学习的体会与认识,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观察鸡运动器官的结构,说出脊椎动物运动系统的组成,理解运动的产生。
教学难点:观察鸡运动器官的结构,说出脊椎动物运动系统的组成
教学方法:分组教学、观察实验、问题讨论、交流分析
学法指导:
教学用具:去毛的鸡翅、解剖器具;课件、实物展台等
教学过程:
第一时段:课前
一、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动物之所以叫动物就在于他们能够运动,动物的运动依靠运动器官来完成,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运动器官,形成自己独特的运动方式,那么同学们,在你的心目中,哪种动物的运动能力最强,水平最高,速度最快呢?请同学们说一说你心目中的运动之星,知道理由的话也简单说一说。
教学思路:通过亲眼感受,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生:学生举手发言,说出动物名称及理由。
师:以上是同学们评出的运动之星,这几种动物有一个共同之处,谁看出来了请举手。对,他们都是脊椎动物,他们的身体背部都有常常的脊椎骨组成的脊柱。为什么脊椎动物的运动能力如此强大呢?,这是因为脊椎动物的运动是依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脊椎动物的运动系统。(过渡语)
第二时段:课中
二、知识梳理
脊椎动物的运动系统
师:你知道脊椎动物的运动系统有哪些结构组成,又是如何完成动作的呢?我们通过观察实验:鸡翅的结构与运动的关系来理解这些内容。
在解剖盘里放了一个去毛的鸡翅,请同学们两手捏住鸡翅两端,向内、向外做伸缩运动,(教师示范,学生跟做)感受动物的运动,再重复一次,告诉我什么感觉?
生:活动很灵活。
师:到底内部是怎样的结构,使的运动如此灵活呢?
师:接下来我们继续深入解剖,去除鸡翅的皮肤,观察内部的结构。先用镊子夹起鸡翅上的一块皮肤,用解剖剪剪开一个纵向开口,再把解剖剪剪尖向上挑起,沿翅的纵轴将皮肤剖开。左手拿镊子夹住皮肤,右手拿解剖刀和解剖剪将皮肤与肌肉慢慢剥离。开始,看哪一组完成的最快,最好,注意用刀剪的安全。
三、智能点拨
好,同学们都已经做完了,请同学们再次做伸缩引动,并用手捏住鸡翅的不同部位,感受运动时各个部位的变化,尝试总结运动系统的组成。谁能总结一下,在总结时请同时指出各组成部分的位置。
生:脊椎动物的运动系统有骨、骨连接、骨骼肌三部分组成。
师:很好,那么各部分结构怎样,又是如何完成运动的呢?我们继续观察。
四、能力训练
1、观察肌肉在整个鸡翅上所占的分量是大还是小?(大,说明肌肉是运动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
2、观察肌肉的两端是附着于一块骨上,还是不同的骨上?(任何一块肌肉的两端都连接在不同的骨上)。
师:对,总结的很正确,那么,请同学们想一想,如果动物只有肌肉能不能运动?
生:最起码运动能力不强,如蚯蚓。那么到底肌肉是怎样与骨、骨连接共同完成运动的呢?
请同学们继续思考:
1、再次做伸缩运动,观察肌肉和骨的运动,请推测:是骨的运动引起肌肉的变化,还是肌肉的变化引起骨的运动?(生: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引起骨的运动。此处学生可能有两种想法,一种是:骨的运动牵引了肌肉的收缩和舒张,一种是:肌肉的收缩和舒张牵引骨的运动。可以提醒学生验证自己的想法。方法是:用剪刀将一块肌肉与其他肌肉分离,两端不动,用手拉动肌肉,注意鸡翅的变化(带动骨产生运动),
教师讲解:骨骼肌具有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到刺激时就收缩,收缩时变短变粗,并产生拉力,停止刺激,骨骼肌回到原来状态,称为舒张。而在动物体内,骨骼肌的两端连接在不同的骨上,当骨骼肌收缩时,就会牵动所附着的骨产生运动。我们刚刚用手拉动肌肉产生的力,正代替了肌肉收缩产生的拉力。
师:问:动物体内肌肉的收缩和舒张是由谁来控制的?(配以图片加以说明)
生:对,在神经支配下。
2、当肌肉收缩和舒张时,骨绕着什么部位在转动?(生:绕着骨连接。)
师:对,骨连接是骨与骨之间的连接结构,那么骨连接的内部到底是什么结构,才使得运动既牢固又灵活呢?大家想不想看一看,那好,咱们可以用解剖剪去除附着于骨上的肌肉,露出骨连接,并剪开骨连接外的结缔组织(最好剪开一半),认真观察,并说一说你看到的骨连接的结构。
生:一块骨的顶端凸起成头,另一块骨的顶端凹下成窝,凸起的头正好卡在窝内,且整个骨连接的外面包围着结缔组织,很坚韧,使的骨连接的运动既牢固又灵活。
师:同学们看到的骨连接(图片辅助说明)只是其中的一种,叫“可活动的骨连接”就人体来说,有三种主要的骨连接,分别是可活动的骨连接(又叫关节)、半活动的骨连接、不活动的骨连接。(投影显示)而人体的大部分的活动是由可活动的骨连接来完成的。
人和脊椎动物全身的骨和骨连接构成骨骼(人体骨骼模型图),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脊椎动物的运动系统可以有骨骼、肌肉两部分组成。骨骼是动物体形的基础,它为肌肉提供了附着点。
师:以上我们认识了运动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那么谁能总结一下运动的本质。
师:综上所述,在神经的支配下,肌肉收缩或舒张,牵拉所附着的骨,以可动的骨连接为枢纽,产生运动。 这就是脊椎动物运动的本质。
师:当然了,我们人也是脊椎动物,我们的运动应该也是如此,请同学们伸出胳膊,做一个伸肘和屈肘动作。(教师示范)。请同学们伸直上肢,掌心向上,此时上臂上面的是肱二头肌,下面的是肱三头肌。请同学们做伸肘和屈肘的动作,感受运动时骨、骨连接、骨骼肌的变化,尤其注意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运动时的不同之处,并请说出你的感受。
生:我感到,屈肘时,肱二头肌在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师:非常好。通过我们的具体感受可知,人和脊椎动物的任何一个动作,都不是由一块骨骼肌单独完成的,而是有多块肌肉在神经系统的调解下协同完成的。
设计思想:在这个解剖活动中,按照结构层次从外到内逐渐展开,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动物运动机制,对运动器官的协调性和合理性有一个全面真实的认识,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