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生态系统的组成》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
2、描述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能力目标
1、能根据文字、图片等资料进行观察或分析有关问题。
2、培养分析问题、处理资料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形成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激发珍爱生命、保护环境的情感。
2、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
1、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
2、描述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教学难点
1、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
2、食物链的写法。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1.引入课题:同学们,我们在初一刚刚开始学习生物学这门学科的时候,就明白了我们生活的自然界所以生机勃勃,欣欣向荣,是因为有各种生物,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相互依赖,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这个整体就叫作生态系统。那么什么是生态系统?它是由什么组成的?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学习这些内容。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使学生认识到我们周围的环境存在着很多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依存的,相互影响的,通过观看视频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关于生态系统概念的表象。
二、新课学习,探究新知
(一)生态系统的成分
依据幻灯片上出示的问题指导学生自学,在课本上作出标记,并在小组内交流探究。学生自主完成基础知识的学习。
自学指导: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本上的内容,依据学习目标和自学思考题,把重点知识在课本上做出标记,不会的内容在小组内交流、讨论,独立完成老师给出的问题。
课件同步出示自学思考题: (1) 什么是生态系统? (2)生态系统是由哪两部分组成, 它们又包括哪些组成成分?(3)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各有什么作用? 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巡视学生指导学困生学习教材及时疏导学生的认知障碍。
师生共同归纳生态系统的各成分,并讨论各成分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板书生态系统的各组成成分、作用及其相互关系的图解。
举例子判断生态系统与非生态系统,巩固学生对生态系统的理解。
(二)食物链
1.设问:大家一定知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成语吧,它揭示了生物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呢?
2.讲述:的确如此,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取食与被取食的食物关系。
3. 生物之间的这种取食关系我们称之为食物链。正确引导学生食物链的表示方法,纠正错误。强调:(1)食物链中不包括非生物成分和分解者,只反映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2)只有存在食物关系的几种生物才能构成食物链。(3)食物链的箭头由被取食者指向取食者。
4.以草原生态系统为例,分析里面生物之间的关系,明确草原生态系统中包含的几条食物链,进而引出生态系统中各条食物链之间相互交错形成的复杂网络——食物网。
三、食物网
讲述:肉食动物取食草食动物,草食动物取食植物。生物间通过取食关系形成食物链。同时生态系统中的各条食物链并非彼此分离的,许多食物链经常相互交错形成一张无形的网——食物网。食物链与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生命线,它上的各种生物通过这条生命线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一环扣一环。如果某一环节发生故障,链条就会失去整体性,生态系统也就会紊乱。由此可见,食物链对环境有着重要意义。而且如果人类在各种活动中把废物排入环境,也会毫无察觉的把有毒物质摄入体内。
三、应用练习,巩固提高
多媒体出示练习题,师生共同完成。(习题见多媒体课件)
4、畅谈收获、总结本课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和感受?引导学生进行知识总结。
板书设计:
生态系统的组成
一、生态系统的成分
二、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1、食物链的概念
2、食物链的书写方法
三、食物网
阳光、空气、水、土壤
非生物成分
绿色植物 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
生产者
动物 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获取所需能量
消费者
生物成分
细菌和真菌 分解动植物遗体,促进物质循环
分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