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上册 中古世界 复习课件(共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九年级历史上册 中古世界 复习课件(共2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7.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10-17 22:50: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中 古 世 界
时空梳理——中古世界
中国
5世纪
6世纪
7世纪
8世纪
9世纪
10世纪
11世纪
12世纪
13世纪
14世纪
15世纪
两晋南北朝


五代十国
北宋
南宋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
世界
476年
西罗马灭亡
法兰克王国建立
《查士丁尼法典》
封君封臣制
庄园生活
城市兴起
大学兴起
伊斯兰教创立
阿拉伯帝国崛起
日本大化改新
非洲:班图人创造非洲文明
美洲:印第安人创造了玛雅、阿兹特克、印加文明
2022版课程标准内容要求
通过封君封臣制、庄园生活、基督教的传播,以及欧洲城市和大学的兴起,了解中世纪西欧封建社会的发展变化;知道《查士丁尼法典》,初步了解拜占庭帝国的历史地位;通过伊斯兰教的创立、阿拉伯帝国的崛起、日本大化改新,以及非洲、美洲的社会发展概况,初步了解中古世界历史发展的多样性。
课标内容——封君封臣制
封君
封臣
契约精神
兵役+
效忠+
金钱
土地 +
保护
政治特征
问题探究——封君封臣制与分封制
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中古西欧谚语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诗经·小雅》
西欧封君封臣制 西周分封制
相同点 不同点
目的相同(维护统治);权利与义务交织;层层分封;等级森严。
封建社会
以土地为纽带,靠效忠维系
国王是名义上最高统治者,只效忠直接上级
奴隶社会
以血缘为纽带,靠宗法制维系
天子是最高统治者,都从属于天子
课标内容——庄园生活
经济特征
庄园
人员
土地
领主
佃户
份地
共用地
直营地
保留、直接经营
3天/周
交捐税
农民
农奴
独立小生产者
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
课标内容——基督教的传播
欧洲
亚洲




大洋洲
课标内容——基督教的传播
兴起
于巴勒斯坦
背景:犹太人长期遭受苦难,渴望救世主到来。耶稣是“救世主”
教义:忍受苦难,死后可以升入“天堂”
初步传播
4世纪末,
成为罗马国教,促进了基督教的传播
全面传播
5世纪末,法兰克王国国王克洛维皈依并推动,使教会成为封建统治的一部分
1世纪
5世纪
9世纪
6世纪
迅速扩大
查理鼓励基督教,划分教区,征收“什一税”教会变得富有,势力越来越大。
800年的圣诞节,教皇为查理举行加冕礼,称查理为“罗马人的皇帝”
基督教会在中古西欧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课标内容——大化改新
真题演练
(2022 福州模拟)中世纪西欧,封建主主要依靠自己的封建地产生活。因此,国王、教会和大封建主都在其领地中建立(  )
A.庄园 B.城市 C.手工工场 D.工厂
(2021秋 焦作期末)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一下,
这是哪一宗教的传播线路(  )
A.道教 B.佛教 C.伊斯兰教 D.基督教
A
D
课标内容——城市的兴起
时间
原因
方式
结果
居民
影响 。
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
——中古西欧谚语
问题探究——中国城市与西欧城市
A:我国北宋的东京(开封)、南宋的临安(杭州),比同时期西欧的城市大得多,人口多,商业更繁荣,市民中也有大量的手工业者和商人,因此也产生了市民阶层,这比西欧更先进。
B: 西欧城市有自由和自治权,尽管还不能完全摆脱国王和领主的控制,但是,这种独立性是我国古代的城市没有的。我国古代的城市往往都是政治中心,东京和临安都是首都,市民很难成为一个独立的阶级,更不能像西欧那样产生资产阶级。
西欧封建社会城市中的居民主要是手工业者和商人,他们的利益取向比较一致。在城市内部实行自治权,重要的是随着市民经济力量的壮大,从这个市民等级中发展出了早期的资产阶级。
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国家,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一直占据封建社会主体,再加上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因此也就不可能分裂出更多的、专一的手工业者和商人,也就不具备产生资本主义的土壤和环境。
课标内容——大学的兴起
背景
自治
过程
课程 设置
代表
特点
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
课标内容——拜占庭帝国
395年
罗马分裂
东罗马称为“拜占庭帝国”
527年
查士丁尼继位
《查士丁尼》法典
7
世纪初
遭阿拉伯人进攻
14
世纪初
遭奥斯曼
土耳其进攻
11
世纪后
遭十字军进攻
1453年
帝国灭亡
课标内容——《查士丁尼法典》
《查士丁尼法典》
《法学汇纂》
《新法典》
《法理概要》
《罗马民法大全》
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课标内容——大化改新
问题探究——拜占庭文化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材料一:当西欧社会因蛮族大迁徙和西罗马帝国崩溃而陷入一片混乱与动荡之时,东部的拜占庭却保持了社会的稳定与繁荣,包括法学、哲学,文学,数学等在内的希腊—罗马古典文化被继承下来,大量古典文献和艺术品得以保存。
——庄锡昌主编《西方文化史》
材料二:拜占庭国家遭到奥斯曼土耳其人的进攻走向灭亡,大批报国无望的知识分子纷纷逃亡到意大利……这些拜占庭学者将大量古希腊和拜占庭时代的古代手稿、文物和书籍带往意大利,激起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作家崇尚古典文化的热潮……许多意大利学者因此前往君士坦丁堡收集古代书稿和文物。
——陈志强《盛世余晖:拜占庭文明探秘》
由于拜占庭帝国特殊的地理位置、与罗马帝国特殊的渊源和拜占庭人文崇希腊、法循罗马的特点,拜占庭保存了大量的希腊、罗马古籍,这为后来西欧的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
课标内容——伊斯兰教的创立
北非
西亚
时间 7世纪
创始人 穆罕默德
主张 独尊安拉
组织 穆斯林公社
630年,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
课标内容——阿拉伯帝国
数学 阿拉伯数字的传播
医学 《医学集成》
《医典》
文学 《天方夜谭》
建筑 麦加清真寺
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
课标内容——大化改新
课标内容——大化改新
中国唐朝 日本大化改新
政治 三省六部制、郡县制等;加强中央集权
经济 均田制、租庸调制等
日本向中国唐朝学习,实现了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转变

课标内容——大化改新
真题演练
(2022 高邮市模拟)唐朝时,它是当时世界上疆域最大的帝国,地跨亚欧非三大洲。它是(  )
A.罗马帝国 B.查理曼帝国 C.阿拉伯帝国 D.拜占庭帝国
(2022 湖南)“中国经历上下千年的分分合合,孕育出的古代灿烂文明,被日本通过一次革新,尽数吸收。”材料中的“革新”使日本(  )
A.建立了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B.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C.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天皇的权利
D.促进了封建庄园制度形成
C
A
课标内容——大化改新
课标内容——非洲、美洲的社会发展概括
班图人的文明
印第安人的文明
阿兹特克文明
玛雅文明
印加文明
独立创造
课堂小结——中古世界
中国
5世纪
6世纪
7世纪
8世纪
9世纪
10世纪
11世纪
12世纪
13世纪
14世纪
15世纪
两晋南北朝


五代十国
北宋
南宋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
世界
476年
西罗马灭亡
481年
法兰克王国建立
529年《查士丁尼法典》
封君封臣制
庄园生活
城市兴起
大学兴起
伊斯兰教创立
阿拉伯帝国崛起
646年大化改新
非洲:班图人创造非洲文明
美洲:印第安人创造了玛雅、阿兹特克、印加文明
区域文明多元发展
每一种文明都扎根于自己的生存土壤,凝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非凡智慧和精神追求,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人类只有肤色语言之别,文明只有姹紫嫣红之别,绝无高低优劣之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