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美术出版社第四册第十八课
一.教材分析
1.内容分析
本课通过对各民族节日的绘画,让学生了解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不同民族的节日风俗不同,因而有着不一样的庆祝方式,使学生体味我国民族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启发学生根据自己所在地区,去了解本地区的传统节日和风俗习惯,运用绘画手法来表现出自己心中的传统节日。引导学生欣赏画面,从造型、内容、色彩上探究作品中的绘画语言。
2.课程联系
上节课已经学习了《认识身边的树》,学生通过对《认识身边的树》的学习,培养学生善于观察身边事物,加强了对身边环境的认识和了解,增强了环境保护意识。学习此课《绘画中的节日》,也需要学生用善于观察的眼睛去了解身边的节日传统,加强民族观念、保护和传承传统习俗。
3.重难点分析
重点:了解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大家庭,学习观察画面、分析 作品,从画面获得信息的方法,谈出自己的感受,能发挥想象画一幅关于民族节日的画。
难点:学生细致观察画面,从细节中获取信息针对不同作品大胆谈出自己的感受。
二.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富有天马行空的想象,对待有兴趣的事物兴趣高涨,所以教师需引导他们进行思维发散,带领他们走进民族传统节日的世界。
三.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各民族不同的节日传统,和不同的庆祝方式,这些都是绘画很好的题材。
2.学习欣赏画面,能从造型、内容、色彩对作品进行简单描述。
3.能创作一幅自己心中传统节日的画。
4.过程方法
1.课堂导入
用三个关于节日的问题进行导入,对小朋友们发起疑问,之后引出:今天让我们走进民族传统节日中感受不一样的民族风情。播放准备好的传统节日图片让学生们欣赏,开启课堂。(课堂讲解以我国传统节日为主)
2.师生共同探究
我们国家有这么多丰富多彩的节日活动,于是就吸引了画家用画笔来表现它们。(放映名家表现传统节日的绘画作品)让学生拓展眼界,增长艺术文化知识、进入文化氛围。
5.教学准备
老师:多媒体课件、画好的一幅传统节日的画。
学生:画画本、水彩笔、油画棒。
6.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思路
对小朋友们发起疑问(有关我国耳熟能详的三种节日)播放准备好的传统节日图片让学生们欣赏,开启课堂。放映各种表现传统节日的绘画作品,让学生仔细观察、进行讨论。让学生创作一幅自己心中传统节日的画。 播放课件,引导学生进入民族节日氛围。 学生对课件进行欣赏,投入思考。 绘画是一个窗口,通过窗口我们可以了解各民族的生活以及各民族不同的风俗习惯。每幅作品又可以传递给我们不同的感受,运用绘画手法拓展学生的艺术文化思维,更深层次了解我国多民族的文化,使学生具有民族共荣的意识,保护我国传统节日风俗,发扬我国优秀文化。
多媒体上展示各种节日画作,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进入艺术氛围。 观看老师放映的作品,听老师的作品讲解。
向学生展示画好了的传统节日主题的画,进行讲解。 对老师的作品进行观察,选择自己喜欢的绘画方式。
发起讨论,解决学生疑问。 和同学进行讨论,向老师发出疑问。
布置课堂作业,让学生发挥想象画一幅节日主题的画,进行评讲。 发挥想象,结合本地节日风俗进行绘画,画一幅记忆中的传统节日场景。
七.板书设计
( 黑 板 )
春 节 元宵节
端午节
绘画中的节日
学生作品展示
春节
端午节
中秋节
元宵节
。。。
我国传统节日
学生作品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