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八年级上鲁教版7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说课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历史八年级上鲁教版7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说课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3-11-11 20:36: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8张PPT。世界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
教材分析:
本单元包括人类迈入“电气时代”、第一次世界大战二课时内容。
19世纪的最后30年是资本主义世界从自由资本主义时代向垄断时代过渡的历史时期。本单元就是以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为主线,选取两个重要的历史事件(第二次工业革命和一战)来叙述。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以电力的广泛应用和内燃机的发明为主要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社会由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自由资本主义开始向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过渡。随着世界被列强瓜分完毕,资本主义体系最终确立起来。?资本主义经济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使列强争夺矛盾加剧,最终导致一战爆发。课标要求及考点:
(一)课标要求:
1、通过电的利用,内燃机与汽车、飞机的诞生等史实,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
2、通过对一战的学习,讨论战争给人类发展和进步带来的严重灾难,认识到人类应热爱和平,远离战争。(二)考点:
1、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包括电力的广泛应用,发明家爱迪生和他的发明出就,汽车、飞机的发明和使用等。
2、知道“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萨拉热窝事件、凡尔登战役等;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了解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使学生了解历史上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包括电力的广泛应用,发明家爱迪生和他的发明成就,汽车和飞机的发明和使用等基本史实。通过学习帝国主义列强争霸世界和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的史实,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经历了长时间矛盾与冲突的酝酿,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的眼光分析历史世间的意识和能力。
2、能力目标:
通过比较电的发明前后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培养学生历史想象力和知识迁移能力。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汽车的发明与使用对人们更有利还是更有害?”等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对萨拉热窝事件主要过程的学习,了解其“导火线”的作用,认识突发事件对人类和平的威胁。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科学技术对推动社会进步发挥的巨大作用,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进而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 通过对凡尔登战役的学习,讨论战争给人类发展和进步带来的严重灾难,引导学生认识具体历史事实得出结论,认识到热爱和平、远离战争是一种进步的现代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
1、电力的发明和广泛应用,汽车和飞机的问世。
2、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凡尔登战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难点:
1、对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社会进步的理解;
2、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分析和评价。
第七单元 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 单元知识整合第 七 单 元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第一次世界大战即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19世纪70年代电力的广泛应用电力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广泛应用于生活领域重要发明汽车飞机电车、电话、电灯、电报等德国卡尔 ﹒本茨 1885年奔驰汽车 被称为“汽车之父”美国 莱特兄弟 1903年 中国冯如 1910年 制造了当是世界最先进的 飞机“发明大王” 美国爱迪生 1879年成功研制耐用碳丝灯泡 名言:天才是1%的灵感加99%的汗水。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电力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和生活领域,人类进入“电气时代”。萨拉热窝事件 1914年6月28日 奥匈帝国王位继承人菲迪南夫妇视察波-黑首府萨拉热窝被塞尔维亚青年刺杀身亡。成为一战的导火线。三国同盟三国协约两大军事组织德、意、奥(匈)英、法、俄 性质:帝国主义两大敌对的军事侵略集团 目的:帝国主义国家(尤其是后起德帝国主义国家如德国)为了重新瓜分世界 材料:“欧洲变成一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巴尔干半岛凡尔登战役1916年 “凡尔登绞肉机”反映战争的残酷性时间:1914——1918一战特点: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破坏性强。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产生垄断,帝国主义
阶段 第七单元第一课 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教材地位和作用:
本课是第七单元第20课《人类迈入“电气时代”》,它上承第一次工业革命后人类步入“蒸汽时代”,下启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垄断资本主义时代,为我们深刻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作了重要铺垫。重
点难
点电力的发明和广泛使用,汽车和飞机的问世。内燃机的原理;
对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
社会进步的理解。。处理方法: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让学生
回顾第一次科技革命的学习,根据导
学案的学习提纲,学生自主学习本课
史实,通过与其他同学 自主、合作、
探究的学习方式,对本课介绍的史
实进行完善,从而突出重点。处理办法:可以联系第一次科技
革命的影响进行分析,精设问题
引发学生思考突破难点。教材处理
导入新课 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让学生回顾以瓦特改良蒸汽机为标志的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之后,人类又迈入了什么时代呢?由此导入新课。 瓦特和他改良的蒸汽机教材处理

自主学习 请仔细阅读本内容,完成下列题目:
一、“电气时代”的到来
1、19世纪70年代,____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由于__________的发明和使用,_____的应用日益广泛,逐步取代______,成为工厂机器的主要动力,人类历史进“___________”。
2、在电力技术的发展方面,_______和_______走在其他国家的前面。
二、“发明大王”爱迪生
1、在电器发明领域, 国科学家______最为著名,被誉为“发明大王”,他在______年研制成功耐用__________,为世界带来了光明。
2、1906年,使用 的电灯泡问世,成为人们普遍使用的产品。
三、 汽车和飞机的问世
1、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________等人设计出内燃机。以此为动力,他在_________年试制___________成功。
2、________年12月的一天,美国的__________经过不断努力,终于制成_______,并试飞成功,实现了人类翱翔天空的梦想。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重大发明
学生讲述教材处理

小组合作探究1、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国和德国更多地采用新技术、新设备,起点高发展快,后来居上。下面请同学们分析1870年至191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工业生产比重中的变化,思考讨论几个问题:
1).表格数据的变化反映了什么问题?你认为英国“日不落帝国”会受到挑战吗?
(2)联系表格数据,比较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谈谈它们能够给我们哪些有益的启迪?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难点释疑
1、促进了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2、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产生垄断,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想一想:下列表格说明了什么问题?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教材
处理
让别的国家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们德国满足于蓝色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也要求阳光下的地盘。
------德国外交大臣皮洛夫暴露德国争夺殖民地
和世界霸权的野心争夺巴尔干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19世纪末20世纪初
三国协约第一次
世界大战萨拉热窝事件一战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 1914年6月28日) 萨拉热窝是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首府。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在其吞并不久的波斯尼亚邻近塞尔维亚的边境地区,进行军事演习,以塞尔维亚为假想敌人。6月28日是塞尔维亚和波斯尼亚联军在1389年被土耳其军队打败的日子,演习选定在这一天是具有挑衅意义的。奥匈皇储斐迪南大公亲自检阅了这次演习,演习结束后,斐迪南大公返回萨拉热窝市区时,被塞尔维亚青年17岁的中学生普林西普击中毙命。这就是著名的萨拉热窝事件。德、奥匈帝国立即以此作为发动战争的借口,挑起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这一事件遂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普林西普同盟国:德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保加利亚协约国:英国法国俄国塞尔维亚比利时意大利日本意大利 一战爆发后,意大利加入协约国对德奥作战,这一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 协约国进行的战争具有一定的正义性。 ? B 列强之间的关系以自身利益为转移。
C 意大利要帮助塞尔维亚实现民族独立。 ? D 意大利的背信弃义导致了三国同盟的分裂。 【B】请思考交战双方教材处理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的战争,对交战双方来说都是非正义的。想一想: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是怎样的?哪方是正义的? 尽管塞尔维亚是为了保卫自己的主权和独立而战,它所从事的战争具有正义的民族解放性质,但这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整个战争的非正义性。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战争,这一结论的依据是
 A 交战双方主要是帝国主义国家
 B 战争的深层次原因是英德矛盾成 为帝国主义的主要矛盾
 C 主要交战国的目的是瓜分世界,争夺市场和原料产地
 D 后期的资本主义国家要压倒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C】教材处理
同盟国协约国帝国主义列强争霸萨拉热窝事件人类的灾难第一次世界大战凡尔登战役一战简略图一战启示:1.反对战争,维护和平。
2.加强国际社会的交流合作,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3.反对霸权主义和殖民主义。 第七单元 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 单元知识整合第 七 单 元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第一次世界大战即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19世纪70年代电力的广泛应用电力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广泛应用于生活领域重要发明汽车飞机电车、电话、电灯、电报等德国卡尔 ﹒本茨 1885年奔驰汽车 被称为“汽车之父”美国 莱特兄弟 1903年 中国冯如 1910年 制造了当是世界最先进的 飞机“发明大王” 美国爱迪生 1879年成功研制耐用碳丝灯泡 名言:天才是1%的灵感加99%的汗水。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电力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和生活领域,人类进入“电气时代”。萨拉热窝事件 1914年6月28日 奥匈帝国王位继承人菲迪南夫妇视察波-黑首府萨拉热窝被塞尔维亚青年刺杀身亡。成为一战的导火线。三国同盟三国协约两大军事组织德、意、奥(匈)英、法、俄 性质:帝国主义两大敌对的军事侵略集团 目的:帝国主义国家(尤其是后起德帝国主义国家如德国)为了重新瓜分世界 材料:“欧洲变成一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巴尔干半岛凡尔登战役1916年 “凡尔登绞肉机”反映战争的残酷性时间:1914——1918一战特点: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破坏性强。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产生垄断,帝国主义
阶段一、选择题 (将唯一正确答案代号填入题后括号内)
1.19世纪70年代,人类进入 ( B )
A.蒸汽时代 B.电气时代 C.原子能时代 D.计算机时代
2.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得到广泛应用的能源是 ( B)
A.石油 B.电力 C.煤炭 D.水力
3.“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上百分之一的灵感”这是谁的名言? ( B )
A.牛顿 B.爱迪生 C.西门子 D.爱因斯坦
4.下列当今社会生活,与第二次工业革命无关的是( C )
A.电话拜年 B.乘公交车上班 C.电脑办公 D.坐飞机旅游
5.第二次工业革命最显著的成就是( A )
A.电力的广泛使用 B.新交通工具的创制
C.化学工业的建立 D.信通讯手段的发明
6.以问世的先后顺序排列下面事物,正确的是 ( A )
①火车 ②汽车 ③飞机
A. ①②③ B.③①② C. ②③①  D. ③②①中考例题剖析
二.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07年,美国人富尔敦制成了第一艘汽船在内河试航成功,史蒂芬孙经过几年的努力,终于在1814年发明了一台蒸汽机车,因前进时不断从烟囱里冒出火来,被称为“火车”。
材料二 1885年,本茨制成一辆三轮汽车,此后汽车发展迅速,成为陆上重要交通工具。1903年底,美国的莱特兄弟几经试制的飞机,终于试飞成功。
请回答:
(1)汽船和火车是什么时期的重要成果,它们以什么为动力?
第一次工业革命 蒸汽
(2)汽车和飞机又是什么时期的重要成果,它们的动力机器是什么?
第二次工业革命 内燃机
(3)从生产力的角度讲,这些机械的发明有什么重要的历史意义?
机械应用于生产领域内,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创造了巨大的生 产力。中考例题剖析2、1914年7月,德皇威廉二世借口“千载难逢的机会”向塞尔维亚宣战。这个“机会”是指
A.三国同盟成立 B.三国协约成立
C.萨拉热窝事件 D.凡尔登战役【C】1、“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 萨拉热窝事件????????????
B 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C 两大军事集团疯狂扩军备战??????
D 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分割世界 【B】中考例题剖析4、一战期间,英国一位战场记者向国内通讯社发回战况报道, 他可以选择的快捷通讯工具有
①.有线电话 ②.电报 ③.电子邮件 ④.无线电话
A. ①④ B. ①③ C. ①② D. ②④【C】3、下列有关一战的说法正确的是
A.根源在于萨拉热窝事件
B.中国参加同盟国一方作战
C.战场上使用了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新成果
D.正义的一方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C】中考例题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