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9课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课时练习
选择题
1. “人口的增长,以及农业、采矿业、渔业和林业产量的提高,都相应地促进了商业和城市的发展。城市作为地方贸易和地方行政的中心,开始慢慢地出现。意大利在这方面居领先地位,拥有威尼斯、那不勒斯这样的商业中心。”材料反映了欧洲城市兴起的最主要因素是( )
A. 欧洲封建采邑制度影响
B. 基督教会势力的扩大
C.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D. 文艺复兴的影响
2. 下列关于中世纪西欧城市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许多城市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自由与特权,成为自由城市
B. 部分城市取得选举市长、市政官员和设立城市法庭的权力,成为自治城市
C. 城市取得自由和自治权的形式,是从国王或领主手里取得“特许状”
D. 取得自由、自治的城市完全摆脱了国王和领主的控制
3. “城市兴起的过程中,我们第一次在欧洲历史上写了‘平民的传记’,一个新社会集团出现了。”“新社会集团”指的是( )
A. 农民阶级 B. 市民阶层
C. 封建贵族 D. 无产阶级
4. 中世纪是欧洲历史上最黑暗的时代,但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对经济、政治、文化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促使西欧城市重新兴起的中坚力量是( )
A. 市民 B. 封建主
C. 国王 D. 教会
5. 为了维护行业的共同利益,防止封建领主的侵犯,行业组织出现,如商人行会和手工业行会,并有严格的行规。这种现象出现在( )
A. 基督教教会 B. 西欧庄园
C. 中世纪的城市 D. 中世纪的大学
6. 中世纪西欧的教育和学术出现了新气象,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的是( )
A. 古希腊罗马文化 B. 阿拉伯文化的传入
C. 西欧大学的兴起 D. 西欧城市的兴起
7. 这里,发展起来的商品经济逐渐瓦解了封建经济;这里,洋溢着自由的空气;这里,成为世俗文化的摇篮;这里,点亮了冲破中世纪黑暗的曙光。“这里”是( )
A. 古希腊雅典城邦 B. 中世纪欧洲庄园
C. 中世纪西欧的城市 D. 中世纪罗马教廷
8. “由于食物充裕,欧洲社会能够供养大量的城市居民——工匠、行会工人、商人和专业人员。大量的农民和农奴从乡村涌入城市,在一些交通便利的地方建立新的城市。”材料解析的是( )
A. 古代希腊城邦繁荣的原因
B. 欧洲封建统治衰落的原因
C. 中世纪欧洲城市兴起的原因
D. 欧洲工业城市兴盛的原因
9. 西欧的城市兴起于交通便利、易获得廉价原料和销售产品的地方,逐渐形成了市民阶层,其中富裕的大手工业作坊主、商人和银行家等发展成为早期的资产阶级。这说明欧洲城市兴起对人类历史发展的最深的远意义在于( )
A. 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B. 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
C. 提高了人民生活质量
D. 推动了社会进步,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创造条件
10. 制作知识结构图是学习历史的一种方法。下图“?”处应该填写( )
A. 城市的兴起
B. 农业的发展
C. 科学的进步
D. 教育的普及
11. “当西欧封建社会的乡村耕作者仍然受到贵族的种种压迫时,城市中已经建立了秩序和良好政府、确保了人民的自由与安全……每个人以他的城市为骄傲,并且自觉地献身于城市的繁荣。”材料反映了( )
A. 殖民扩张 B. 庄园经济
C. 城市自治 D. 文艺复兴
12. 在亨利二世(1154—1189年在位)时期,英国剑桥市民支付300银币和1金币获得了包税权,而且国王的治安官不得随意干涉市民。这说明当时的剑桥( )
A. 获得一定自治权 B. 成为商人聚居地
C. 加快工业化进程 D. 建立君主立宪制
13. 13世纪,西欧城市取得自由和自治权的形式是( )
A. 从国王或领主手里取得“特许状”
B. 城市居民向领主交纳金钱赎买
C. 城市居民选举市长、市政官员
D. 城市居民举行起义,赶走领主
14. 欧洲中世纪有一句谚语:“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这句谚语的意思是( )
A. 城市的自然条件优越 B. 城市相对独立和自治
C. 城市的空气比较清新 D. 城市已不受国王管辖
15. 以下关于中世纪西欧城市市民的对应关系中,正确的是( )
A. 手工业者—生产小商品 B. 农奴—种地
C. 商人—出卖自产商品 D. 领主—看护农奴
16. 在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和发展的过程中,下列哪些人成为早期的资产阶级( )
①农民 ②商人 ③手工业者 ④银行家 ⑤富裕的大手工业作坊主
A. ①②③ B. ③④⑤
C. ①③④ D. ②④⑤
17. 在12世纪的欧洲,被誉为“最美好的花朵”的是( )
A. 庄园的出现 B. 图书馆的兴建
C. 大学的兴起 D. 博物馆的兴建
18. 对违背法律的学者和学生进行处理,不受所在地司法当局的干涉,当教师或学生与外人发生诉讼时,也由大学教授审理案件。这说明欧洲中世纪大学享有( )
A. 免赋税特权 B. 教育自主权
C. 司法特权 D. 完全自治权
19. 中世纪西欧大学生要学习的基础课程是( )
①天文 ②修辞 ③法学 ④音乐 ⑤神学 ⑥算术
A. ①②③④ B. ②④⑤⑥
C. ①②④⑥ D. ③④⑤⑥
20. 这里,发展起来的商品经济逐渐瓦解了封建经济;这里,洋溢着自由的空气;这里,成为世俗文化的摇篮;这里,点亮了冲破中世纪黑暗的曙光。“这里”是( )
A. 古希腊雅典城邦 B. 中世纪欧洲庄园
C. 中古西欧的城市 D. 中世纪罗马教廷
21. 中古西欧城市是自然地在一些位于交通路口的集市、废旧的古代城堡上兴起的。城市所集中的手工业和商业所构成的商品经济从一开始就对封建制度起着瓦解作用,城市里的市民阶层不断发展壮大,成为近代资产阶级的前身。从这段话中不能得到的信息是( )
A. 中古西欧城市交通便利
B. 市民阶层是资产阶级的前身
C. 城市通过斗争拥有了自治权
D. 商品经济发展冲击了封建制度
22. “仅1100—1300年间,英国新增城市达到140座,德意志则更多。”这些“城市”可能( )
A. 由刹帝利把持军政大权
B. 仍实行奴隶制民主政治
C. 会定期分地给农民耕种
D. 是打破封建制度的力量
23. 1200年,法国国王腓力二世颁布法令规定,巴黎学生的人身不可受到市民的伤害,普通的法官不能逮捕任何学生,如遇紧急情况,必须马上把案件交到教会法官手中,学生只能由宗教法庭审判。这体现了( )
A. 大学有免赋税特权
B. 大学有司法特权
C. 大学有教育自主权
D. 大学是法国的文化中心
二、非选择题
2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108年,琅城人民用巨额金钱向主教戈德里赎买了自治权,成立了公社,但戈德里挥霍掉赎金后背弃诺言,取消城市自治权。1112年,琅城公社领导人们举行起义,冲进主教住宅,杀死了戈德里。起义遭镇压后城市又恢复了封建主的统治。但琅城市民坚持斗争,最终于1128年赢得了争取自治权利斗争的胜利。
——摘编自齐涛主编《世界通史教程 古代卷》
(1)根据材料一,说明中世纪晚期欧洲城市争取自治的斗争方式。
材料二 任何人在林肯城之居留期已达一年零一日,且已照章纳税,任何具有申请权之人亦未提出……不利于彼之异议,则予亦将准许彼等与过去一样,继续以市民身份居住于予之林肯城中。
——英王亨利二世给予林肯城之特许状
(2)根据材料二,分别指出西欧城市取得自由和自治的形式和城市居民获得市民身份的条件。
材料三 12世纪中期在意大利波隆那法律学校基础上产生的波隆那大学,应是中世纪西欧的第一所大学。那时一批知名的罗马法学者在该校任教,其精湛的学识和高超的论辩术吸引了欧洲各国的学生,波隆那大学也就应运而生。
——摘编自孟广林《世界中世纪史》
(3)根据材料三,说明12世纪欧洲出现的新现象和这一现象的社会地位。
2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世纪封建庄园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单位,庄园内的一切生产都是为了供应领主消费和依附农民及其家庭的生活需要,只有庄园不能生产的如盐、铁等,才从行商手中购取。庄园经济的兴盛时期约在9—13世纪。它的形成大约和生产力低下有关。12和13世纪,由于生产力发展以及商品货币关系的影响,已不断发生庄园自营地缩减、劳役地租改为实物地租或货币地租等现象。14世纪起西欧经济变化剧烈,庄园主纷纷放弃自营地,货币地租流行,农奴也通过各种途径取得人身自由,劳役制庄园趋向瓦解。
材料二 市民们通常能说服国王向他们颁发皇家特许状,准许他们拥有自己的市政厅、法院以及市外属地;准许商人和工匠组织行会,用以防护和互助,但不能完全摆脱国王和领主控制。正如当时的俗话所说的那样:“城市的空气使人感到自由。”在某些地区,一批批城市联合起来组成联盟,这些联盟成为强有力的政治及经济统一体。1350年,不来梅、但泽等城市组成了汉萨同盟,迫使外国承认它们的商业特权,实际上垄断了北部欧洲的贸易。
——摘编自《全球通史》
材料三 “大学”一词的本义是指一个团体或行会。大学最初与中世纪城市中的手工业行会和商人行会的性质是一样的。不同的是,大学是由教师或学生组成的保护自身权益的团体,后来逐渐用来指专门的教育机构。
——摘编自《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世纪西欧庄园经济的特点。简单概括西欧庄园经济发展历程。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世纪欧洲城市的发展状况。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欧庄园、城市兴起和大学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
26、根据下列材料,探究相关问题。
材料一 从10世纪开始,在很多交通便利的、相对安全的、容易获得廉价原料和销售产品的地方,一些手工业者慢慢聚集,逐渐形成了一些封建城市。当时这些城市规模不大,除了教堂和市政厅等较大的建筑物之外,其他房屋大多低矮,街道狭窄、拥挤不堪,沿街牛、羊、鸡、鸭等随处可见。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欧封建城市兴起的原因。
材料二 在十字军东征(1096—1291)之后的几个世纪时间里……权力由封建城堡向城市的转移,是一个缓慢而逐渐的过程……城镇变得越来越富有,封建领主却越来越穷……城市不断地成长壮大……
——房龙《人类的故事》
(2)“权力由封建城堡向城市的转移”指的是什么现象?权力的转移主要是通过什么手段实现的?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中世纪“城市不断地成长壮大”在经济、政治、文化方面的表现。
材料三 如图
(4)上图中课堂里的学生能学到哪些专业课程?这些课程的设置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答案
1-5CDBAC 6-10CCCDA 11-15CAABA 16-20DCCCC 21-23CDB
24、(1)金钱赎买,武力斗争。
(2)形式:取得特许状。条件:在城市住满一年零一日,按规定纳税。
(3)新现象:大学兴起。地位: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
25、(1)生产上自给自足。9—13世纪是西欧庄园兴盛时期,14世纪起西欧经济变化剧烈,劳役制庄园趋向瓦解。
(2)城市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自治;市民享有一定的自由;城市的政治经济实力增强。
(3)城市的兴起对西欧封建庄园经济具有瓦解作用,城市的复兴和手工业、商业的繁荣为西欧文化教育事业注入了活力,促进了大学的诞生。
26、(1)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手工业发展等。
(2)中世纪城市争取自由和自治的斗争。金钱赎买和武力斗争。
(3)经济上:城市商品经济活跃,发展迅速;政治上:城市中新兴的市民阶层形成,与封建贵族共同参政,分享权力,在等级代表会议中市民阶层的利益和要求受到重视;文化上:大学兴起。
(4)法学、医学和神学。大学的课程设置一方面仍受基督教会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