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第1课时-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共25张PPT内嵌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五单元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第1课时-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共25张PPT内嵌视频)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2.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10-17 23:19: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生活中存在许多化学反应。
(实质:反应物发生化学变化生成新的物质)
在一个化学反应中,
反应前各反应物的质量总和
与反应后各生成物的质量总和是什么关系?
反应前
各反应物的质量总和
反应后
各生成物的质量总和
=
<
>
【提出问题】
【猜想】
在一个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各反应物的质量总和
与反应后各生成物的质量总和是什么关系?
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相等/不等。
【设计实验】
方案二:铁丝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方案一:红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
一、质量守恒定律初探究
在锥形瓶底部铺一层细沙,上面放一块红磷,用带有玻璃管的橡胶塞盖紧,在导管上系一气球,放在天平上称量,记录数据m1;
然后,取下橡胶塞将玻璃管用酒精灯加热至红热,迅速塞紧橡胶塞,观察现象;冷却后再将其放在天平上称量,记录数据m2。
【实验原理】
【实验步骤】
红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
点燃
在锥形瓶中倒入适量的CuSO4溶液,塞好橡皮塞,几根铁钉(用砂纸打磨光亮),将其放入天平上称量,记录数据m1;
将铁丝伸入CuSO4溶液中,过一会,观察现象?再将其放在天平上称量,记录数据m2。
【实验原理】
方案二:
【实验步骤】
铁+硫酸铜 铜+硫酸亚铁
红磷燃烧 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实验现象 产生 。 铁丝表面 ,
溶液变为 。
反应前后天平是否平衡
结论 平衡
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前后,总质量不变
平衡
浅绿色
大量白烟
变红
大量实验证明,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就叫质量守恒定律。
范围
全部
物理量
相加
1.盐酸与碳酸钠粉末反应后质量为什么减轻了?是否违背质量守恒定律呢?
2.镁条燃烧后的质量为什么增加了?是否违背质量守恒定律呢?
二、质量守恒定律再认识
应用质量守恒定律要注意:
1.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所有的化学反应。
2.“总和”意味着把各种状态的反应物和生成物都计算在内。如沉淀、肉眼看不见的气体等。
3.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并不是各物质的任意质量之和,不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不能计算在内。
英国化学家波义耳
敞口容器中加热金属
法国化学家拉瓦锡
密封容器中加热金属
B
例题1.下列实验能够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水通电分解的微观展示
水通电分解的微观展示
水分子
氧气分子
氢气分子

氧气
氢气
分解

重新组合
中间状态
氧原子
氢原子
化学变化的实质是:
分子
原子
分解为
新分子
重组
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反应物)的原子重新组合而生成其他物质(生成物)的过程,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化学反应中的变化过程可表示为:
原子数目
原子质量
原子种类
微观
元素质量
元素种类


 
宏观
化学反应前后
三、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1.蜡烛燃烧后质量为什么减轻了? 2.铁生锈后的质量为什么增加了?
3.在某反应中,A与B反应生成C和D,5gA和一定量的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3gC和10gD,则B的质量是多少?
8g
4.酒精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能否根据这一事实推断出酒精中肯定存在什么元素?可能存在什么元素?
肯定存在碳元素和氢元素,可能存在氧元素
5.将25g氯酸钾和6g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加热一段时间后,
得到残余固体的质量为22 g,则产生氧气____g。
9
氯酸钾
KClO3
氯化钾
KCl
+
氧气
O2
二氧化锰
加热
质量守恒定律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种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实质:五个不变
原子的种类不变
原子的数目不变
原子的质量不变
元素的种类不变
元素的质量不变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质量不变
定义:
课堂小结
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