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原子的结构(第二课时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离子)课件--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共2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3.2原子的结构(第二课时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离子)课件--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共2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816.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10-18 06:41: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离子
第三单元 课题2 原子的结构
第二课时
你知道吗?
原子核的半径为原子半径
的十万分之一
原子核的体积为原子体积
的千亿分之一
所以在原子核外有很大的空间,电子就在这广阔的空间里高速运动。
原子奇妙的内部世界原子奇妙的内部世界
科学史话——原子结构的探索历程



第一层
第二层
第三层
钠原子的结构
(11个电子)
核外电子是怎样运动的?
电子不像行星绕太阳旋转有固定的轨道,但有经常出现的 ,科学家把这样的区域称为
区域
电子层
原子核外的电子是分层排布 (又叫分层运动)
1.电子能量的高低与离核远、近的关系:
电子层
离核远近
能量高低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K L M N O P Q
低 高
近 远
核外电子的排布
电子层离核由近到远,能量由低到高;依次分为一、二、三、四、五、六、七、对应的字母为K、L、M、N、O、P、Q。
排布特点1:电子在核外是分层排布的。
排布特点2: 第一层最多排2个电子,
第二层最多排8个电子,
最外层电子数最多不超过8个。
电子总是先排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即第一层排满了才排第二层,依次下去)
核外电子的排布
核外电子的运动又称为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
电 子 层 数 :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
符号 K L M N O P Q
电子能量 :逐渐升高
离核距离 : 逐渐增大
⑴ 弧线表示 ,
+8
2、表示意义: 以氧原子结构示意为例
原子结构示意图
1、画法:
圆圈标核电,电子分弧线,数字一条线 。
⑵ “2” 表示 ,
⑶“6” 表示 ,
⑷ 表示 。
电子层
第一层上排有两个电子
第二层上排有6个电子。
原子核内有8个质子
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氢(H) 氦He
锂(Li) 铍(Be) 硼(B) 碳(C) 氮(N) 氧(O) 氟(F) 氖Ne
钠(Na) 镁(Mg) 铝(Al) 硅(Si) 磷(P) 硫(S) 氯(Cl) 氩
请:寻找规律
元素 质子数 电子 层数 各层电子数 第1层 第2层 第3层

O
Ne
Mg
Cl



8


6
10
2



12
8
3
3


7

17
请你动手试一试:
11
+
原子核
电荷种类
质子数
电子层
1
2
8
第二层
第一层
第三层
最外层
该层的电子数目
钠原子结构示意图
次外层
原子结构示意图
例如:O和P、Cl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O
P
请按以下排列格式画出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H He
Li Be B C N O F Ne
Na Mg Al Si P S Cl Ar
画一画
元素的分类 最外层电子数 稳定性 得失电子趋势 化学性质
一般<4
易失去电子
一般>4
易得到电子
容易发生化学反应
等于8
(氦等于2)
稳定结构
难发生化学反应
金属元素
非金属元素
稀有气体元素
稳定
不稳定
不稳定
元素的性质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
【结论】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特别是最外层电子数有密切关系。
钠在氯气中燃烧
钠原子最外层有1个电子、氯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最外层都没有达到相对稳定结构,它们发生化学反应时,怎样才能达到相对稳定结构?
想一想想一想
钠原子
氯原子
钠+氯气 氯化钠
加热
离子的形成
离子: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叫离子
阴离子:带负电荷
阳离子:带正电荷。
离子
金属原子 阳离子
非金属原子 阴离子
失去电子
得到电子
NaCl
钠 + 氯气    氯化钠  
点燃
NaCl
Na
Cl2
钠在氯气中点燃生成氯化钠的形成过程:
离子的表示方法
⑴用离子符号来表示离子。
氢离子 钠离子 钾离子 镁离子 铝离子 铵根离子 水合氢离子
H+ Na+ K+ Mg2+ Al3+ NH4+ H3O+
阳离子:
阴离子:
F- Cl- O2- S2-
硝酸根离子 氢氧根离子 碳酸根离子 硫酸根离子
NO3- OH- CO32- SO42-
氟离子 氯离子 氧离子 硫离子
先写出元素符号,再在右上角标明该离子带的电荷数,注意“+”、“-”紧跟在数字后面。
⑵离子的写法
镁离子: Mg2 +;5个硫酸根离子: 5SO42-
离子的表示方法
X

元素符号
离子所带电荷数(得失电子数;当 n=1时略去不写 )
离子带正或负电
离子符号的意义:
Mg2+上的2表示每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 O2-上的2表示每个氧离子带2个单位的负电荷
+ 11
1
2
8
+ 17
2
8
7
+
8
钠原子
氯原子
Na+
Cl-
Na+
Cl-
阴、阳离子由于静电作用而形成不带电性的离子化合物.可见,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粒子.
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粒子种类 电性 质量(kg)
质子 1个单位正电荷 1.6726×10-27
中子 不带电 1.6749×10-27
电子 1个单位负电荷 质子质量的1/1836
相对原子质量(Ar)
阅读上表 (表3-2),能得出什么结论?
1、质子和中子的质量很小且很接近,但比电子大很多。
2、整个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