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上册3.6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共2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上册3.6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共29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4.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粤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10-18 00:50: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知道凸透镜成放大、缩小的实像和虚像的条件
2、会根据物体的位置判断成像的特点
3、会根据物体成像的特点判断物体的位置
4、会区分实像和虚像
凸透镜成像情况一样吗?
一、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利用凸透镜能成什么样的像呢?
2、成像时物距、像距和焦距三者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呢?
我们把景物到透镜光心的距离叫做物距,用u表示。把像到透镜光心的距离叫做像距,用v表示。
凸透镜的成像情况可能跟物距u、透镜的焦距f有关系。你还有哪些猜想呢?
猜想:
实验器材
“上”字光源
凸透镜
光屏
也可用蜡烛
先用你自己设计的方法测出实验用的凸透镜的焦距f,并记录下来。
提示:太阳光可以看作是平行光。平行光通过凸透镜都会会聚于焦点。
(1)在阳光下固定一凸透镜,让阳光垂直照射凸透镜;
(2)在凸透镜后面放一白纸,前后移动白纸,直到在白纸上得到一个最小的亮点为止,固定白纸位置;
(3)用刻度尺测出凸透镜和白纸之间的距离即是凸透镜的焦距。
器材组装
物距u
像距v
改变光源、透镜与光屏的位置,让发光体经透镜后成放大、缩小、等大的像,观察像是正立还是倒立的,记录好物距与像距,换不同焦距的透镜重复实验
实像与虚像
实像(real image)是能在光屏上呈现的像,它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
实像
虚像(virtual image )不能在光屏上呈现出来,只能用人眼通过透镜观察。
透镜焦距
f /cm 实验次数 像的大小 像的正倒 像的性质 物距
u /cm 像距
v /cm
探究实验记录表
实验次数 物距 正立
倒立 放大
缩小 实像
虚像 像距
1
2
3
4
5
6
7
8
u>2f
倒立
缩小
实像
f倒立
等大
实像
v=2f
u=2f
f倒立
放大
实像
v>2f
u=f
平行光
u正立
放大
虚像
分析实验数据,归纳总结出凸透镜成像规律
记忆口诀:一焦分虚实,二焦分大小;实像异侧倒,
物近像远大;虚像在同侧,正立且放大。
物象:我(物)进敌(像)退,敌(像)进我(物)退
很难记,怎么办?
用图象更好把凸透镜成像规律反映出来。
分五点画成像分析:
1、当 u>2f 时,
f<v<2f
缩小倒立实像
f
f
2f
2f
F
F
B′
B
O
A′
A
2、当 2f>u>f 时,
v>2f
放大倒立实像
f
f
2f
2f
F
F
B′
B
O
A′
A
3、当 u放大正立虚像
f
f
2f
2f
F
F
B′
B
O
A′
A
4、当 u=2f 时,
v=2f
等大倒立实像
f
f
2f
2f
F
F
B′
B
O
A′
A
5、当 u=f 时,
不能成像,是平行光
f
f
2f
2f
F
F
B
O
A
二、凸透镜的应用
1.放大镜(u<f)
2.幻灯机(2f>u>f)
3.照相机(u>2f)
当u>2f时,像距v应满足: ,题中给出像距v =16cm,
分析:本题给出的信息是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说明物距应满足 ;
例题:某同学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光屏移动到离凸透镜16cm处,得到烛焰倒立、缩小的像,他使用的凸透镜的焦距为:
A.4cm B.8cm C.12cm D.18cm
f < v < 2f
u > 2f
即:f < 16 cm < 2f,选C
1. 若有一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当物体AB放在该凸透镜主光轴上距离凸透镜29cm的位置时,调整光屏的位置使光屏上出现该物体清晰的像,则在光屏上得到一个( )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虚像
A
2.一平行光正对着凸透镜照射,在离透镜10 cm处的光屏上得到一个亮点,那么当物体位于透镜前25 cm处,在透镜另一侧可以得到一个( ) A.倒立缩小的实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虚像 D.正立缩小的虚像

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处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可以制成( )
A、照相机 B、幻灯机 C、放大镜 D、潜望镜
B
4.在“研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物体在光屏上所成的实像一定是( )
A.正立的像 B.缩小的像
C.倒立的像 D.放大的像

5.关于实像和虚像,正确的说法是 ( )
A.实像能用光屏收到,虚像则收不到
B.虚像是人的幻觉,实际上并没有光线进入人眼
C.平面镜成虚像,凸透镜成实像
D.由光的反射成实像,光的折射成虚像

6.有四种不同焦距的凸透镜,如果要使距凸透镜15 cm的物体在光屏上得到缩小的像,那么应选凸透镜的焦距为( )
A.5 cm B.10 cm C.20 cm D.30 cm

实验次数 物距 正立
倒立 放大
缩小 实像
虚像 像距
1
2
3
4
5
6
7
8
u>2f
倒立
缩小
实像
f倒立
等大
实像
v=2f
u=2f
f倒立
放大
实像
v>2f
u=f
平行光
u正立
放大
虚像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