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混合运算习题课件(共7份资料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混合运算习题课件(共7份资料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10-18 07:51:00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第一单元知识总览与考点强化训练
c2
。知识总览
例:
45+5×3;
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
=45+15
乘加、乘减混合
=60
运算及其应用
脱式计算时等号要对齐,不参
加计算的部分要照着抄下来
例:36÷4-4
先算除法,再算加、减法
=9-4
混合
除加、除减混合
=5
运算
运算及其应用
脱式计算时等号要对齐,不参
加计算的部分要照着抄下来
小括号在混合运算中可以改
带有小括号的
变原来的运算顺序
两步混合运算
及其应用
个算式中有小括号,要先算
例:72÷(16-7)
=72÷9
小括号里面的
=8
易错警示
易错点列综合算式解答问题时,忘记加小
括号
1.有35根胡萝卜,搬走11根后,剩下的放在
3个筐里,平均每筐放多少根?
(35-11)÷3
=24÷3
=8(根)》
答:平均多筐放8根。
规避策略)小括号具有改变运算顺序的作
用,加小括号与不加小括号的算式的运算含
义及结果完全不同,因此在解决实际问题时,
应理清题中的数量关系,明确先求什么,再求
什么。
分点突破
考点]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顺序
2.(1)5+7×9先算(乘
)法,再算(
加)
法;7×9十5先算(乘)法,再算
(加
)法。
(2)12一3×4先算(

)法,等于
12),再算(

)法,等于
(
0
(3)把5×6=30和30一15=15列成综合
算式是(
5×6-15=15
)。
3.脱式计算。
93-7×9
8×7+48
=93-63
=56+48
=30
=104
老点2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应用
4.小熊有30元钱,买8瓶果汁,还剩多少元?
30-3×8
果汁
=30-24
=6(元)
3元
答:还剩6元0
考点3除加、除减混合运算的顺序

5.在计算50一42÷6时,先算(
)法,再
算(减)法,结果是(
43
6.在(里填上“>”“<”或“=”。
60十72÷9(>)
56
24÷4+2
4
7+2×6
54
72-8×8
9
7.脱式计算。
24÷3+22
72÷8-6
=8+22
=9-6
=30
=3
考点4有小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的顺序
8.先算哪一步?在下面画“
5×8-2
(24+16)÷8
5×(8-2)
24+16÷8
54-48÷6
(5+4)×8
(54-48)÷6
5+4×8(共10张PPT)
第一课时 小熊购物(1)
c2
课堂预习((10分钟)9
1~9的乘法口决中,每个数的乘法口决都有9句,
回顾
6×6=36
42-36=6
几的乘法口决中,下一句口诀的得数总比上一句口决
旧知
6×7=42
的得数多几。
问题1:胖胖应付多少元?
可以用代替面包,用()代替蛋糕,画一画。
3元
3元
3元
3元
3元
3元
3元
3元

6元
6元
12元
方法一:列分步算式
先算4个面包多少钱
→3×4=(12)(元)
再算面包和蛋糕的总钱数
→12+6=(18)(元)或6十12=(18)(元)
方法二:列综合算式
思路一:
新知
买面包的钱
买蛋糕的钱
一共应付的钱
探究
1个面包的钱数
×面包的个数
3×4+6
观察两个算式可发
思路二:
现:算式中含有两
买蛋糕的钱
买面包的钱
共应付的钱
种运算,既有加法

又有乘法,像这样
1个面包的钱数×
面包的个数
含有两种或两种以
6+3×4
上的运算属于混合
运算。
问题2:有加法又有乘法,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提示一个混合算式
3×4+6
6+3×4
计算时,把先算的部分3×4算
中只有乘法和加法
=12
+6

6+12
→出来,没有参加运算的部分照
两种运算,要先算乘
18
=(18
抄下来。
法,再算加法。
新知
乘加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在一个混合算式里,如果既有乘法又有加法,要先算乘
归纳
法,再算加法。
●●●
0·课后巩固((30分钟)9·····
1.想一想,填一填。
(1)4×5+6
(2)26+7×6
(3)69+5×9
(4)3×9+20
先算乘法
先算乘法
先算乘法
先算乘法
再算加法
再算加法
再算加法
再算加法
有加法和乘法时,要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2.脱式计算。
4×6+62
31+9×7
8×7+25
=24+62
=31+63
=56+25
=86
=94
=81
无论乘法在前还是
在后,都要先算乘
法,后算加法。
3,判断。(对的打“/”,错的打“×”并改正)
(1)3+3×8
改正:
3+3×8
(2)
8×2+5
=6X8
=3+24
=8×7
=48
(×)
=27
=56
X
4,买5本日记本和1支钢笔,一共需要多少元?
日记本
6元
7元
思路引导:①先找出数量关系:买5本日记本的钱数十(买1支钢笔的钱数)=一共需
要的钱数;②根据数量关系列式:
6×5+7
=30+7
=37
(元)
答:一共需要
37元。(共10张PPT)
第四课时 买文具(2)
c2
·····课堂预习((10分钟)9
1.在一个有加、减、乘、除的混合算式中,要先算
5+8×7
30-25÷5
回顾
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5+56
=30-5
旧知
2.脱式计算时,不参加运算的部分要照着抄下
=61
=25
来,等号前后应该相等。
问题1:淘气上次买了2支钢笔,花了16元,问:淘气买的钢笔比现在文具店里
的钢笔每支贵多少元?
具店
钢笔
圆珠笔
自动铅笔
每支7元
每支6元
原价每支5元
浏旅
浏旅
现价4支12元
淘气上次买2支钢笔花了16元,现在1支钢笔7元。要求淘气买的钢笔比现在每
支贵了多少元,应先求出淘气上次买的钢笔每支多少元,再比较。
:上次买2支钢
钢笔的数量
笔的总钱数
新知
探究
上次淘气买的每
现在每支钢
贵的钱数
支钢笔的价钱
笔的价钱
方法一:列分步算式
方法二:列综合算式
16÷2=(8
)(元)
16÷2-7
先求出上次淘气买1支钢笔的价钱
8一7=(1)(元)
=8-7
再求出上次淘气买1支钢笔比现在贵的价钱
、1)元
答:淘气买的钢笔比现在文具店里的钢笔每支贵1元。
问题2:结合上面的情境说说下面算式的意思,并算一算。
3×7+12
表示现在买3支钢
5-12÷4
表示每支自动铅笔
=21+12
笔和4支自动铅笔共
=5-3
的原价比现价贵多
=(33
多少元。
2
少元。
新知}
混合运算在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求解相关问题的一般思路:(1)提取有用信息,
归纳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2)理清数量关系;(3)选择合适的解题方法,列式计算。
·。课后巩固((30分钟)9·····
1.选择。
乒乓球
内含6个
一筒12元,单买每个3元
2个羽毛球10元
一副羽毛球拍38元
结合以上情境,选出下列算式表达的意思。
(1)10÷2+38(B)
(2)3-12÷6(A)
(3)10÷2-3(C】
A.整筒买平均每个乒乓球的价钱比单买每个乒乓球的价钱便宜多少元?
B.买1个羽毛球和1副羽毛球拍一共要多少元?
C.买1个羽毛球比单买1个乒乓球贵多少元?
2.脱式计算。
18÷2+35
12+18÷6
15-24÷3
=9+35
=12+3
=15-8
=44
=15
三7
3,1块香皂比1支牙膏贵几元?

三牙膏
4块32元
每支6元
思路引导:①先我出数量关系:(1)块香皂的钱数一1支牙膏的钱数=(1块香皂比1
支牙膏贵的钱数);
②根据数量关系列式:
32÷4
-6
=8-6
=2
(元)
答:1块香皂比1支牙膏贵2元。(共13张PPT)
第三课时 买文具(1)
c2
●●
课堂预习
(10分钟)
81÷9=
1.计算表内除法时,可以利用乘法口决求商,即根据乘法口决想几和
回顾
想:9×9=81
除数相乘得被除数,商就是几。
旧知
所以81÷9=9
2.被除数÷除数=商除数×商=被除数
问题1:观察教材第5页情境图。笑笑一共需要多少元?
根据题意,1本英文本4元,3本作文本共18元,要求笑笑买1本作文本和1本英文
本一共需要多少元,应先求出一本作文本的价格,画图如下:
18元
作文本
作文本
作文本
作文本
8÷3=6(元)
6元
18元
英文本
ABC
6元
4元
4元
10元
方法一:列分步算式
方法二:列综合算式
脱式计算时注意等
18÷3=(6)(元)
18÷3+4
4+18÷3
号对齐,第一步不
6+4=(10)(元)
=6+4

=4+6
参与运算的数和符
=(10)(元)
=(10)(元)
号都要抄下来。
答:笑笑一共需要10
元。
问题2:每本算术本现价比原价便宜多少元?说一说,填一填。
已知算术本原价每本3元,现价5本10元。
提示一个混合
方法一:列分步算式
方法二:列综合算式
算式中只有除
10÷5=(2)(元)
3-10÷5
法和减法两种
3-2=(1)(元)
=3-2
运算,要先算除
=(1)(元)
法,再算减法。
答:每本算术本现价比原价便宜1元。
问题3:哪种做法对?说一说。
第一组
第二组
3×5+8
3×5+8
25-20÷5
25-20÷5
=15
=15+8
25-4
=5÷5
=23
=23
=21
三1
1.除加、除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在一个混合算式里,如果只有除法和加法或只有除
新知
法和减法,要先算除法,再算加法或减法。
归纳
2.在一个有加、减、乘、除的混合算式里,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课后巩固
(30分钟)9···0
1.填空。
(1)在计算28+32÷4时,应先算(除)法,再算(加)法。
(2)在计算81÷9一5时,应先算(除)法,再算(减)法。
(3)40一16÷4,第一步计算的得数是(4),第二步计算的得数是(
36
)。
2.脱式计算。
24÷3+5
72÷8-6
6+25÷5
=8十5
=9-6
=6+5
=13
三3
三11
3.判断。(对的打“/”,错的打“×”并改正)
(1)24+40÷8
改正:
24+40÷8
(2)35÷7-2
改正:
35÷7-2
=64÷8
=24+5
=35÷5
=5-2
=8
(X)
=29
三7
(×)
=3(共11张PPT)
第二课时 小熊购物(2)
c2
●●
课堂预习(10分钟)9
5+4×3
回顾
在一个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里,如果有乘法和加法,要先算乘法,再
5+12
旧知
算加法。
=17
问题1:壮壮有20元,买3包饼干应找回多少元?


饼千每包4元
面包每个3元
糖果每袋5元
T
T
蛋糕每个6元
花生每包7元
胖胖
壮壮
观察情境图可知:饼干每包4元,用20元买3包,画图分析。
4元
4元4元

总钱数一买3包饼干花的钱数=应找回的钱数
20元
方法一:列分步算式
方法二:列综合算式
先算买3包饼
20-3×4
买3包饼干
3×4=(12)(元)
干需要多少元
=20-12
需要的钱数
新知
探究
20-12=(8)(元)再算应找回多少元
=(8)(元)
答:买3包饼干应找回8元。
问题2:结合小熊购物图,说说下面每个算式的意思,再算一算。
20-2×7
5×3+4
4×6-20
=20-14
=15+4
=24-20
=(6)
=(19)
=(4)



表示用20元买
表示买3袋糖果和1
表示用20元买4个
2包花生应找回
包饼干应付多少元,
蛋糕,还差多少元,
多少元。
或买5个面包和1
或用20元买6包饼
包饼干应付多少元。
干,还差多少元。
小结:在混合运算中,第一步不参与运算的部分(包含运算符号和数)要直接落到第二
步的运算中。
课后巩固(
(30分钟)9
1.填空。
(1)计算15-3×4时,先算(乘)法,等于(12),再算(减)法,等于(3)。
(2)计算7×4一8时,要先算(
7×4
),再算(
28一8)。(填具体式子)
(3)在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中,只有乘法和减法时,要先算(桑)法,再算(减)法。
2.脱式计算。
6×8-16
64-4×4
91-8×9
=48-16
=64-16
=91-72
=32
=48
=19
7×8-40
45-5×3
不管乘法在前还是
=56-40
=45-15
在后,都要先算乘
=16
=30
法,后算减法。
3,判断。(对的打“√”,错的打“×”并改正)
(1)7×9-5
改正:
7×9-5
(2)
10-1×9
改正:
10-1×9
=7X4
=63-5
=9X9
=10-9
=28
(×)
=58
=81
(×)
=1(共11张PPT)
第五课时 过河(1)
c2
●●●
课堂预习
(10分钟)9
42-3×4
7+6÷3
计算乘加或乘减算式时,要先算乘法,再算加
回顾
42-12
=7+2
法或减法;计算除加或除减算式时,要先算除法,
旧知
30
=9
再算加法或减法。
十+
问题1: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条大船坐学
每条小船比大船
生9人。
男生29人
少坐学生3人。
女生25人
从图中我知道了男生有29人,女生有25人。一条大船坐9人,每条小船比大船少坐3人…
问题2:同学们都坐大船,需要几条船?
男生人数
29

坐船的总人数
每条大船坐的人数
需要大船的条数
女生人数
→25
54
9
方法一:列分步算式
方法二:列综合算式
小括号能改变运算顺序,
新知29+25=(54)(人)
(29+25)÷9
有小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
探究54÷9=(6)(条)
=54÷9
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
=(6)(条)
答:同学们都坐大船,需要
6
条船。
问题3:如果54人都坐小船,需要多少条船?你会做吗?
每条大船坐的人数
每条小船比大船少坐的人数
坐船的总人数:每条小船坐的人数
需要小船的条数

54
9-3
方法一:列分步算式
方法二:列综合算式
9-3=(6
)(人)
54÷(9-3)
计算时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54÷6=(
9
)(条)
54÷6
9一3,得数是下一步的除数。
=(9)(条)
答:如果54人都坐小船,需要
9
条船。
新知1.在计算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时,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归纳2.在列乘加、乘减、除加、除减算式时,要想先算加法或减法,就要加上小括号。
·课后巩固(
(30分钟)9·····
1.填空。
(1)一道算式里,如果有小括号,计算时应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2)(90一60)÷5先算(减)法,再算(除)法。
(3)6×8一4先算(乘)法,再算(减)法;6×(8一4)先算(减)法,再算
(乘)法。
2.脱式计算。
(100-64)÷4
5×(32-28)
(26+16)÷7
=36÷4
=5×4
=42÷7
=9
=20
=6
3.先填空,再列综合算式。
(1)25+10
(2)
20-13
35
÷7
9×7
5
63
综合算式:
(25+10)÷7=5
综合算式:
9×(20-13)=63(共11张PPT)
第六课时 过河(2)
c2
课堂预习(10分钟)9
4+32÷4
(4十32)÷4
回顾
小括号能改变运算顺序。在一个算式里,如果有
=4+8
=36÷4
旧知
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
=12
=9
问题1:一共70人,先坐满大车,剩下的坐小车,至少需要多少辆小车?
限乘46位乘客
大车限乘46位乘客就是除司机外最多能坐(
46
)人,小车限乘8位乘客就
是除司机外最多能坐(8)人。先算坐满大车后剩下多少人,再算剩下的人需要
多少辆小车。
总人数
→70
坐小车的人数:小车的限乘人数=需要小车的辆数
大车的限乘人数
→46」
新知
24
8
探究
算式中既有减法又有除法,要把70一46用小括号括起来,才能保证先算减法。
列综合算式:(70一46)÷8
提示小括号能改变运
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24÷8
算顺序。计算时,把
先算的小括号部分算
=(3)(辆)
出来,没有参加运算
答:至少需要3辆小车。
的部分照抄下来。
问题2:看一看,说一说,用(70一46)÷8还能解决什么问题?
问题①:一本书有70页,小明已经看了46页,剩余的想用8天看完。平均每天看多
少页?
问题②:有70元,买了一个46元的书包,余下的钱用来买每本8元的日记本,可以
买几本?
利用混合运算求解实际问题的一般思路:
(1)理解题意,理解关键词或关键句;
新知
(2)分析数量关系,明确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归纳
(3)选择合适的方法列式计算;
(4)对答案进行检验。
·····课后巩固((30分钟)9
1.选择。
(1)下面算式中,先算加法的算式是(C)。
A.25+20÷5
B.32÷8+73
C.63÷(5+4)
(2)20÷2十2的结果(A
)20÷(2十2)的结果。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3)把12十24=36和36÷6=6改写成综合算式是(C)。
A.12÷6+24
B.12+24÷6
C.(12+24)÷6
2.判断。(对的打“√”,错的打“×”并改正)
(1)(5+3)×6
改正:(5+3)×6
(2)
24-18÷3
改正:24一18÷3
=5+18
=8X6
=6÷3
=24-6
=23
(×)
=48
=2
(×)
=18
3.脱式计算。
(72-36)÷6
12÷(4-2)
(26+14)÷5
=36÷6
=12÷2
=40÷5
=6
=6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