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过关训练习题课件(共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过关训练习题课件(共2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60.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10-18 10:24: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第五章过关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下列光学元件中,成像原理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
C
2.要使光发生如图5-1所示的偏折,则虚线框内放置的光学元件(  )
A.一定是平面镜
B.一定是凸透镜
C.一定是凹透镜
D.平面镜、凸透镜、凹透镜均可
D
3.几束平行光从透镜左侧通过的情形如图5-2甲所示,现让另外几束光从透镜右侧沿原图中的光路入射透镜(如图5-2乙),关于以上情形有下列说法:①该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②该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③光从透镜右侧入射后,将会平行射出;④光从透镜右侧入射后,将不会平行射出。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C
4.有一次,小明上学前取自己的眼镜时,发现自己的近视镜和爷爷的老花镜混在一起,它们外形完全一样,如图5-3所示,小明要想找出自己的眼镜,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用手摸镜片时,中间厚边缘薄的是近视眼镜
B.拿着镜片近距离看书本上的字,把字放大的是近视眼镜
C.让镜片正对太阳光,太阳光通过镜片后能只呈现一个暗斑的是近视眼镜
D.让镜片正对太阳光,太阳光通过镜片
后能呈现一个明亮小光斑的是近视眼镜
C
5. 软质隐形眼镜是一种直接贴在眼睛角膜表面的超薄镜片,可随眼球的运动而运动。其中心厚度只有0.05 mm。图5-4所示是某人观察物体时的成像示意图,请判断该人所患的眼病及配制的隐形眼镜的边缘厚度是(   )
A. 近视眼,大于0.05 mm
B. 近视眼,小于0.05 mm
C. 远视眼,大于0.05 mm
D. 远视眼,小于0.05 mm
A
6.在研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当烛焰离凸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眼睛通过透镜观察到的虚像可能是下图中的(  )
B
7.图5-5所示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下列实验操作和相关的分析中不合理的是(  )
A.实验时,观察到光屏上像的位置偏高,则应向下调节凸透镜
B.该凸透镜的焦距f满足条件f<7.5 cm
C.生活中利用这个规律制成的光学仪器是投影仪
D.若将蜡烛适当远离凸透镜,
可将光屏向凸透镜靠近,观察
到光屏上的像将变小
B
8.如图5-6所示,把一滴水滴在玻璃板上,再拿一个放大镜位于水滴的上方。慢慢调节放大镜与水滴之间的距离,你就可以看清玻璃板下经两次放大的微小物体!关于以上做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与显微镜的成像道理类似,水滴相当于物镜
B.与望远镜的成像道理类似,放大镜相当于目镜
C.来自被观察物体的光经过水滴后成
一个放大的虚像
D.最终看到的像相对于微小物体是正
立、放大的
A
二、填空题(本大题6小题,每空2分,共28分)
9.据晋代张华的《博物志》记载:“削冰令圆,举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则得火。”用冰取火似乎不可思议,但这绝非讹传,如图5-7所示,这是利用了__________镜对光的__________作用。
凸透
会聚
10.如图5-8所示,全国首个测温5G警用巡逻机器人在广州设计制造成功,它有5个高清摄像头,可实现全景无死角监测,机器人上的摄像头与我们生活中的______________(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的成像原理相同,当巡逻机器人靠近人拍摄时,所成的像将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照相机
变大
11. 投影仪是教学中常用的仪器,图5-9所示是投影仪的结构图,在水平放置的凸透镜的正上方有一块与水平面成45°角的平面镜,右边的屏幕竖直放置。物体发出的光经过凸透镜和平面镜后,可在屏上成一清晰的像。教师在使用投影仪时,发现在屏幕上的画面太小,要使画面大一些,正确的调节方法是__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__________(填“上调”或“下调”)凸透镜,__________(填“增大”
或“减小”)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
增大
下调
减小
12.青少年如患有近视眼,应配戴由________________制成的眼镜进行视力矫正;中老年如患有远视眼,应配戴由___________________制成的眼镜进行矫正。“老花镜”的“度数”等于它的焦距(以m为单位)的倒数乘以100,某同学测得他奶奶所戴的老花镜的焦距为25 cm,则此眼镜为__________度。(远视镜片的度数为正数)
凹透镜
凸透镜
+400
13.有少数游客在山上游玩时将未喝完的矿泉水瓶乱扔,这样做既污染了环境,同时还可能引起山林火灾。这是因为矿泉水瓶就相当于一个__________透镜,晴天强太阳光照射它时,它对光会产生__________作用,从而使局部温度过高,引起枯叶着火。

会聚
1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16 cm处,在透镜另一侧距离透镜30 cm处的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__________(填“放大”或 “缩小”)的像。则该透镜的焦距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
放大
8 cm三、作图题(共11分)
15. (1)(6分)如图5-10所示,根据图中的入射光线、折射光线作出相应的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
如答图5-1所示。
(2)(5分)如图5-11所示,MN为凸透镜的主光轴,AB为蜡烛,A′B′为蜡烛所成的像,请用作图法确定凸透镜及一个焦点F的位置,并将它们画出。
如答图5-2所示。
四、实验题(本大题2小题,共22分)
16.(14分)小华同学用实验器材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小华在实验前,调整光具座上蜡烛的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水平高度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5-12所示,光屏上呈现蜡烛等大清晰的像,则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__cm,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到光具座20 cm刻度线处,为了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该将光屏向__________(填“左”或“右”)移动,此时成倒立、__________(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像的特征跟______________(填“照相机”或“投影仪”)成的像相同。
使所成的像落在光
屏中央
10.0

缩小
照相机
(3)当烛焰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一实像时,小华用不透明的纸挡住透镜上半部分,则光屏上所成的像是__________(填“完整”或“不完整”)的,且像将变__________(填“亮”或“暗”)。
完整

17.(8分)小华用铁丝绕成一个内径约4 mm的圆环,将圆环在清水中浸一下后取出,形成一个“水透镜”。
(1)通过“水透镜”看到的字如图5-13所示,此时“水透镜”是一个__________透镜,将这个“水透镜”再向字靠近一点,看到的像会__________(填“变大”或“变小”)。

变小
(2)小华猜想“水透镜”的焦距与水的质量有关,为此他用牙签在“水透镜”上轻轻取走一点水,再次观察,比较前后两次所成像的大小。观察时他应该注意控制“水透镜”到字的__________不变。
(3)小华用另一只内径不同的圆环制作“水透镜”,看到了倒立、缩小的像,请针对这一现象,提出一个新的探究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距离
“水透镜”成像性质与圆环内径之间有什么关系
五、综合能力题(共15分)
18.如图5-14所示,光电鼠标是利用发光二极管照亮鼠标垫,鼠标垫通过成像透镜在光学感应器上成像的。当鼠标移动时,感应器会连续拍摄鼠标垫表面所成的像,产生的结果会传回计算机,电脑屏幕上的光标根据这些结果来移动,图中光学感应器、透镜、
发光二极管等元件固定
在鼠标内。
(1)为了使被照亮的鼠标垫能在光学感应器上成像,鼠标垫应选用__________(填“光滑”或“粗糙”)的材料,使光在其表面上发生__________(填“镜面”或“漫”)反射。
(2)当鼠标平放在鼠标垫上,成像透镜距鼠标垫7 mm,光学感应器距成像透镜3 mm,则在光学感应器上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正立、放大的虚”“倒立、放大的实”或“倒立、缩小的实”)像。
粗糙

倒立、缩小的实
(3)将鼠标离开鼠标垫一定高度后悬空向前移动时,电脑显示器上的光标并不移动,是因为像成在光学感应器的__________(填“上”或“下”)方,而且所成的像_____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变小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