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6张PPT。地壳的变动地壳变动的证明地壳运动的表现形式地震 第5节 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
------地震 地震会带来哪些危害? 地震是世界上最凶恶的敌人,它所造成的直接灾害有:
建筑物破坏:如房屋倒塌、桥梁断落、 水坝开裂、铁轨变形等
地面破坏:如地面裂缝、塌陷等;
山体等自然物的破坏:如山崩、滑坡等;
海啸、海底地震引起巨大海浪冲上海岸,造成沿海地区的破坏;
地震引起的次生灾害主要有:
由震后火源失控引起火灾;
由水坝决口引起水灾;
由建筑物或装置破坏引起毒气泄漏;
由震后生存环境的严重破坏引起瘟疫等。
近年来世界发生的一些重大地震灾害 我国最严重的八次地震 震级是地震释放能量大小的等级视野拓展3级4—5级6级7-8级9-10级11-12级少数人有感,仪器能记录到。睡觉的人会惊醒,吊灯摆动。器皿倾倒,房屋轻微损坏。房屋破坏,地面裂缝。房屋严重破坏,地表裂缝很多,桥梁断裂,铁轨变形。毁灭性的破坏。探究活动:
取一张薄木板,双手分别握住两端,均匀用力使木板弯曲,直至断裂。仔细观察碎屑物的情况。思考:
根据以上实验结果,你推测岩层在巨大的 压力下会发生什么变化?这与地震是否有关系?? 岩层在地球内力作用下,发生断裂或错位而引起的震动。?地震产生的原因:地震结构示意图地震的有关概念:1、概念;地震是地壳岩石在地球内力的作用下发生断裂或错位而引起 的震动现象2、震源:地震的发源地3、震中: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处,一般受地震的影响最大。4、震中距:各点离震中的距离。5、震源深度:震源距地表的垂直距离动画示意做一做 某地区发生地震,小明家刚好处于震源的正上方,小红家距离小明家9公里,小刚家距离小明家12公里,他们的震中距各为多少?若地震的传播速度为3km/s,地震传播到他们家需要几秒?小红: 震中距9km 3s小刚:震中距12km 4s地震分布环太平洋的陆地和周围海区、地中海-喜马拉雅山一带 请对照世界地震分布图和世界火山分布图进行比较,你能发现它们的分布特点有何相同之处?说明了什么?1、它们的分布有惊人相似,说明两者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即板块运动是导致地震和火山发生的共同原因。
2、从垂直方向看,地震和火山发生的圈层有很大的区别。火山源于软流层,地震则发生在岩石圈的一种地壳运动的表现。讨论:中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对照中国地质灾害分布图,看看你的家乡是否也处在地震带上。
牛羊骡马不进圈,老鼠搬家往外逃;
鸡飞上树猪乱拱,鸭不下水狗狂咬;
冬眠蛇儿早出洞,鸽子惊飞不回巢;
兔子竖耳蹦又撞,鱼儿惊慌水面跳。
民谚:1)失去了“理性”的飞虫,蝴蝶,蝙蝠等2)动物界的逃亡大迁徙4)海水变“黄”,“井水忽高忽低”3)产生“地光”5)马匹不进马厩地震的预报地震发生的前兆: 地震前鹅会叼人 地震前狗的异动 地震前金鱼乱跳 地震前井会冒气泡 冬眠的蛇在地震前的异动地震前兆及唐山地震如果在野外怎么办?在户外呢?
在家里呢?在公共场所呢?1、当地震发生时,我们应该怎么做?地震的防范在学校怎样避震正在上课时,要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
在操场或室外时,跑到空旷场地,不要回到教室去。
在家庭怎样避震躲在桌子底下躲到面积较小的房间里室内房屋大块倒塌体与支撑物构成的三角空间,往往是人们得以幸存的相对安全地。1、炕沿下、坚固家具附近;
2、内墙墙根、墙角;
3、厨房、厕所、储藏室等空间小的地方 室内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是哪些地方?在户外怎样避震就地选择开阔地避震蹲下,以免摔倒;
跑向人多的地方;
可以躲在高大建筑物下、避开悬挂物、变压器、电线杆、路灯等在公共场所怎样避震在影剧院、体育馆等处:
就地蹲下或趴在排椅下,用书包等保护头部;注意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随着人流赶快拥向出口。 在商场、书店、展览馆、地铁等处:选择结实的柜台、低矮家具以及内墙角等处就地蹲下,用手或其他东西护头;避开玻璃门窗、玻璃橱;避开高大不稳的货架,避开广告牌、吊灯等高耸悬挂物。在行驶的电(汽)车内:抓牢扶手,以免摔倒或碰伤;降低重心,躲在座位附近;地震过去后再下车。如果在地震中被压怎么办? 1、设法避开身体上方不结实的倒塌物或其他危险物 ;
2、搬开身边可移动的碎砖瓦等杂物,扩大活动空间。(注意,搬不动时千万不要勉强,防止周围杂物进一步倒塌 )
3、 设法用砖石、木棍等支撑残垣断壁,以防余震时再被埋压
4、闻到煤气及有毒异味灰尘太大时,设法用湿衣物捂住口鼻。
5、不要乱叫,保持体力,用敲击声求救。世界上第一台地动仪(候风地动仪)是我国东汉科学家张衡发明的,于公元138年记录到陇西大地震 。地震的测定*近代地震仪 张衡(78—139),东汉时期科学家,于132年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地动仪——候风地动仪。
地动仪用精铜制成,圆经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樽。表面作金黄色,上部铸有八条金龙,分别伏在东、西、南、北及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八个方向。龙倒伏,龙首向下,龙嘴各衔一颗小铜球,与地上仰蹲张嘴的蟾蜍相对。地动仪空腔中央,立一根铜柱,上粗下细。铜柱周围有八根横杆,称为“八道”,各与一龙头相连。铜柱是震摆装置,八道用来控制和传导铜柱运动的方向。在地动仪受到地震波冲击时,铜柱就倒
向发生地震的方向,推动
同一方向的横杆和龙头,
使龙嘴张开,铜球下落到
蟾蜍嘴中,并发出响声,
以提示人们注意发生了地
震及地震的时间和方向。 “隔离躲避”、“以柔克刚”是隔震技术设防策略的立足点。基础隔震结构的基本原理就是在建筑物的基础和上部结构之间安装隔离装备(如隔震器、阻尼器等组成的系统),在水平方向构成1个刚度较小的隔震层。
由于隔震层的刚度较小,这样就使得地震作用产生的变形集中在隔震层,层间的变形大大减小,上部结构呈“整体移动”,使得上部结构构件避免了因产生大变形而破坏。定义:要素:
描述:
分布:
地震的预测:
是地壳岩石在地球内力的作用下,
发生断裂或错位而引起的震动现象。震源、震中、震中距、震源深度震级。震级越大震中距越近,破坏性越大。主要集中在环太平洋地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一带地
震张衡的候风地动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