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第十五章 电能与电功率
15. 4 探究焦耳定律
目录
01
课程要求
02
知识点精讲
03
课堂巩固
课程要求
1. 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焦耳定律。
2. 用焦耳定律说明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知识点精讲
知识点1:探究电流的热效应与哪些因素有关
1.导体中有电流通过时会发热,这种现象叫做电流的__________。
2. 实验结论:
(1)当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一定
时,电流越大,电流产生的热量就越
__________。
热效应
电阻
通电时间
多
(2)当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一定时,电阻越大,电流产生的热量就越__________。
(3)当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一定时, 通电时间越长,电流产生的热量就越__________。
电流
通电时间
多
电阻
电流
多
1. 用一个导体制成长度相等但横截面积不同的圆柱体a和b(a和b互相连接),a比b的横截面积大,将它们接入电路中,如图15-4-1所示,通过a、b电流分别为Ia、Ib,a、b两端电压分别为Ua、Ub,a、b功率分别为Pa、Pb,a、b在相同时间内产生的电热分别为Qa、Qb。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Ia=Ib,Ua<Ub,Pa<Pb,Qa<Qb
B. Ia>Ib,Ua<Ub,Pa<Pb,Qa<Qb
C. Ia=Ib,Ua>Ub,Pa<Pb,Qa>Qb
D. Ia=Ib,Ua<Ub,Pa>Pb,Qa<Qb
A
2. 如图15-4-2所示,给电炉通电后,电炉丝热得发红,而用手触摸与之连接的导线却不觉得烫手,这是因为( )
A. 电流通过导线时没有产生热效应
B. 通过电炉丝的电流比通过导线的电流大得多
C. 电炉丝的电阻比导线的电阻小得多
D. 电炉丝消耗的电功率比导线消耗的电功率大得多
D
3. 小明利用如图15-4-3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阻大小的关系”。甲、乙两瓶中装有质量与初温都相同的煤油,甲瓶中铜丝的电阻比乙瓶中镍铬合金丝的电阻小。
(1)实验中煤油吸热的多少是通过
__________(填“温度计示数”或
“加热时间”)来反映的。
温度计示数
(2)为了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明显的实验效果,小明选用煤油而不用水做实验,是因为煤油的比热容__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水的比热容。
(3)通电一定时间后,乙瓶中的温度计示数升高得快,由此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实验中用到的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
小于
在通电时间和电流相同时,电阻越大,产生的热量越多
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
思路点拨:探究电流的热效应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研究对象是定值电阻。电流通过定值电阻时产生热量,这些热量被煤油吸收,表现为温度计的示数升高,这是一种转换法。
易错辨析:电热的影响因素有电流、电阻和通电时间。在写结论时,一定要用控制变量法的方式,把要控制不变的因素写全,特别注意不要漏掉“通电时间”。
知识点2:焦耳定律
3. 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热量跟_______________成正比,跟导体的__________成正比,跟__________成正比。这个规律叫做焦耳定律。
4. 焦耳定律的计算公式:__________(适用于所有电路)。对于纯电阻电路,电流通过导体时,电能全部转化为__________,
所以可以推导出:Q =W=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流的平方
电阻
通电时间
Q=I2Rt
内能
Pt
UIt
t
4. 有一个110 Ω的电阻丝,通过它的电流是2 A,要产生44 000 J的热量,所需的时间是多少?
解:由Q=I2Rt,可得所需时间t= =100 s。
答:(略)
5. 某电热器在220 V的电压下工作5 min,放出11 880 J的热量,则通过的电流是多少?
解:由Q=UIt,可得通过的电流I= =0.18 A。
答:(略)
6. 一个电饭锅的电阻是55 Ω,额定电压为220 V,正常工作时每分钟产生多少热量?
解:正常工作时每分钟产生的热量Q=UIt=
=52 800 J。
答:(略)
思路点拨: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用焦耳定律来计算。其数学表达式是Q=I2Rt,计算时要用国际主单位。
易错辨析:只有当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时,可以按需要对焦耳定律的公式进行推导,如Q=W=UIt=
知识点3:电流热效应的应用与防止
5. 生活和许多产业中都要用到电热,如____________________;但是,很多情况下也要防止电热造成危害,所以要采取散热措施,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热水壶(或电饭锅)
散热窗
散热片
散热风扇
7. 下图所示中的机器工作时应用电流热效应的是( )
A
8. 下列例子中,能防止电热危害的是( )
A. 供取暖用的电褥子
B. 高空飞行员所穿衣服里的电热保温装置
C. 收音机、电视机的机壳上有许多小孔
D. 孵化家禽的电热孵卵机
C
9. 许多重大火灾都是由于线路故障造成,其中的一个原因是导线连接处接触不良。由于导线连接处的阻值__________,在该处消耗的电功率将__________(填“减小”或“增大”),会产生局部过热,引发火灾。假设某线路的导线连接处电阻为1 Ω,如果100 s内电流通过此处产生的热量为1×104 J,则电流等于__________。
增大
增大
10 A
思路点拨:电热有利有弊,要根据人的目的进行具体分析。
课堂巩固
1. 将规格都是“220 V 100 W”的一台电风扇、一台电视机和一把电烙铁分别接入同一家庭电路中,通电时间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三个用电器产生的热量相同
B. 电风扇产生的热量最多
C. 电烙铁产生的热量最多
D. 电视机产生的热量最多
C
2. 请你想象一下,假如没有电流的热效应,下列设备还能工作的是( )
A. 微波炉 B. 电烤箱 C. 保险丝 D. 电热毯
A
3. 如图15-4-4所示实验装置,两个透明容器中密封着等量的空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实验装置是为了探究电流产生的热
量与电流大小的关系
B. 该实验装置是利用U形管中液体的热胀
冷缩反映电阻丝放出热量的多少
C. 通电一段时间后,左侧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比右侧的小
D. 将左边电阻丝换成10 Ω后,可以探究电热与电阻的关系
A
4. 某导体的电阻是5 Ω,通过它的电流为1 A,通电1 min时,导体上产生的热量是__________J,它消耗的电功率是__________W。
300
5
5. 为了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什么因素有关,小明设计了如图15-4-5所示的甲、乙两种装置,他将两种阻值不同的电阻丝(R1<R2)分别密封在两个完全相同的烧瓶中,并通过短玻璃管与相同的气球相连,两次实验电源电压不变。
(1)由于电流产生的热量不易直
接测量,因此实验中通过
___________________来比较电
流通过电阻丝产生的热量的多少,
这里采用的探究方法是__________。
气球膨胀程度
转换法
(2)甲装置可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__________的关系。
(3)在两次实验中,通过比较相同的时间里气球B与D的变化情况,可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__________的关系。
(4)甲、乙两装置同时实验,在相同的通电时间里,与__________(填气球字母)气球相通的电阻丝产生的热量最多。
电阻
电流
C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