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伏特舞曲》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能随着<< 加伏特舞曲>>的音乐做出相应的情绪表现与动作反应.
2.通过聆听《加伏特舞曲》感受并体验音乐的舞蹈性,并逐步培养学
生听音乐的兴趣和习惯。
3.通过律动让学生感受音乐的段落和情绪。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培养学生有目的的聆听音乐,并能随音乐进行编创和表演
难点: 用律动和图谱来区分音乐的段落和情绪.
三.教具准备:多媒体
四.教学过程:
1.歌唱方式师生问好
(1)教师与手中小弹球表演第一段音乐
(2)学生说出小弹球的动作:“跳跃”
(3)聆听第一乐段,学生参与表现,用拍手的方式将跳跃的最高音表现出来。
加上后半部分音乐,教师哼唱,学生感受声音的变化,逐步升高。
(4)芭蕾舞又称脚尖舞,学生垫脚尖来感受音乐的节奏.
(5)学生律动围成圆圈,表现们第一段音乐
(6)邀请舞伴,加上邀舞的动作
(7)第一段音乐情绪怎样:欢快\跳跃.教师用线条来表示
(8) 聆听第二段音乐,情绪发生的变化.(速度稍慢,情绪抒情优美。)
教师:这段音乐与前段音乐在速度和情绪上有何不同 用线条表示
② 表现第二乐段
教师:你会用怎样的动作表现呢
(学生将第二段音乐用身体律动表现出来.
(10)第三段音乐聆听,发现什么奥秘 和第一段音乐相同.
(聆听乐曲,在对比中感知第三乐段和第一乐段的相同,从而区分出三个段落,最后通过学生的感知,引导学生分角色来表现音乐的段落并用动作来展示音乐的美。同时也给全体学生有展示自己的机会,每个学生既是创作者又是表演者和欣赏者。)
(11)完整地用舞蹈表现整首乐曲.
(12)介绍作者背景 歌曲中的演奏乐器
2.拓展课堂
(1)小乐器组建乐器队
(2)小组组成舞蹈队
五 总结
在欢快的音乐声中,我们今天的音乐课就要和大家说再见了,让我们随着音乐走出教室。